對於佳能非全畫幅單反來說,有必要購買昂貴的紅圈鏡頭嗎?

購買了一支佳能17-40鏡頭,發現成像遠不如狗頭。於是研究了一下MTF鏡頭曲線,發現紅圈鏡頭不比非全畫幅的套機鏡頭強,STM的甚至可以傲視絕大多數紅圈,這是為什麼?一支狗頭要500,一個17-40要5000,除了USM以外,還有什麼能讓它這麼貴?


1. 請相信佳能的紅圈,正如不要相信佳能的非紅圈一樣

2. 17-40是一支擁有非紅圈素質的紅圈頭

3. 17-40再爛也不可能比18-55更爛

4. 膠片時代的鏡頭在數碼機上表現不佳很正常

5. 投資鏡頭比投資機身靠譜得多


一支鏡頭的素質,不是單看MTF曲線的。用過、看過出圖才知道個中差異。抗眩光,壓鬼影,像場,高光/暗部表現,抗畸變,色彩,手感,對焦精準度,保值能力,耐操程度,焦外效果.....等等等等。又豈是MTF就能說清的?

何況17-40隻是紅圈裡下品而已,有時間感受一下小白兔、220、85 1.2 索尼720G、85 1.4ZA 135ZA。尼康家14-24 等等等等,燒器材無止境,練技術是正道。可技術好了再加上好器材才是王道不是?


一、17-40在成像穩定性、色彩平衡性、抗紫邊和眩光能力都表現不錯,加上此焦段和F4的恆定光圈,也無愧為紅圈頭。你在flickr或者500px上的不少優秀風光片就是用它拍攝的。

二、在非全副上17-40的口碑或許還不如B005,但依然不影響這支鏡頭是我用非全副機時候最喜歡的鏡頭。我還記得學生時代等著了適宜拍照的天氣,變約了好攝友,帶上些冰飲,上學校主樓樓頂,邊聊天邊拍照,晚上回去便開始分享照片的日子,這一直是我一段美好的回憶。由於工作原因,使用更多的是85L和24-70,但17-40仍然喜歡把玩。

三、原廠的EF頭保值能力不弱哦。


紅圈的意義,一是亮騷,拿出去自生豪華優越感,讓攝影愛好者羨慕;二是自虐,除了35、50兩個定紅之外,至少2斤起。買不買紅圈看你有沒有money,畫質成像肯定紅圈要比同焦點非紅圈成像好。但值不值得看你對畫質的要求。喜歡就買,買了就用好。配媳婦鎮樓圖。

佳能5d3+85mm1.2


很多鏡頭都是需要搭配機身才能體現出這支鏡頭正真的優勢的。用著殘幅機身,如果以後沒有要升級機身的想法,不需要購置紅圈鏡頭,殘幅機的焦段倍率就說明已經改變了原本紅圈鏡頭的固有焦段。這就不是專門為殘幅打造的鏡頭好么!要是以後升級機身,入全幅,那麼這樣就還能繼續使用這些鏡頭,這樣才是值得的。用過全幅才會知道全幅好,而不是單單看鏡頭。有一個紅圈的錢,何不先買幾個殘幅頭練練基礎?


這是這學期選修的一門課老師的PPT,應該可以從一方面說明你的問題。但是對於"可用於APSC畫幅相機,但通常不如專門的APSC畫幅相機鏡頭好「這句話我覺得只是適用於那些比較次的全幅鏡頭,這種鏡頭相比殘幅頭主要擴大了像場,其他方面作為不大,所以導致你裝到APSC畫幅機器上感覺還沒一些APSC畫幅鏡頭成像好吧。


鏡頭也不一定保值,新出的鏡頭水分過多,慢慢擠掉後正常了適合購入,但是快到了8年,可能馬上出2代,記住一旦鏡頭升級,老鏡頭價格跌去1/2至少。我很想入50 1.2L,但是看樣子c家馬上要出2代了,我現在9k多收的,可能立馬跌倒4k了。


推薦閱讀: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 單反鏡頭 | 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