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良辰事件背後的群眾心理?
02-16
這幾天,「葉良辰」這個名字火起來了。在第一次查清楚這個梗後,我只是淡淡一笑,置之不理;但當我身邊的人反覆談論葉良辰的「經典語錄」,又結合網上的各種冷嘲熱諷評論時,覺得有些奇怪,事件本身不過是年輕人為了女朋友做出的耍帥活動罷了,我們也不清楚葉良辰的平常表現,但此事件卻在網路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以很快的速度傳播。
在事件傳播與影響的背後有段子手的推動、網民的無知等多種因素,現在單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否可能存在著這樣一種心理: 「葉良辰」代表的是很多人內心深處嚮往的一種「大俠夢」,由於現實原因平常不能說出(或許本人也未意識到),當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真實」版本後,就將自己的「激憤」以反面的形式表現出來,對之表示不屑,以表示自身的「成熟」,與之劃清界限?
我首先想到了一個社會學領域的名詞:集體行為。美國社會學家帕克將其定以為「在集體共同的推動和影響下發生的個人行為,是一種情緒衝動」。因此不妨將近幾天社會大眾,尤其是網民對「葉良辰事件」的關注、調侃、解讀視作一件短期內持續發生的集體行為。
這種行為是群體性的。尤其在事件爆出的前兩天,人們的關注焦點幾乎一致地集中在葉良辰與張靜靜互動過程中葉通過言語傳達出的「傲嬌姿態」。這就是眾人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出於對事件的不知情而茫然,從眾,因而採取的一致的態度、行為。並且這種態度與行為會在人們來不及也沒有意識對事件進行獨立思索與判斷時相互感染擴散,這就導致了此事件關注範圍的擴大。
這只是我從社會學中集體行為角度出發,簡單的分享了自己膚淺的看法,應該是答非所問了~不過希望給您提供一個思索角度。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對群體心理有著深刻的分析,應該會給您更深刻的啟示(這本書我以前粗略地翻閱了幾頁,內容真是記不清了,大概是說群體聚在一起就是一幫思維混亂思想幼稚的sb)。
最後感謝您的問題,讓我有了思索的空間。人們紛紛吐槽、調侃,卻往往丟了思索和質疑。
對校園暴力社會案件的深深恐懼感以及對現行司法公信力的強烈不信任
推薦閱讀:
※遇到固執的人怎麼引導他改變這種態度,有沒有相關的心理學書籍推薦的?
※不婚族or不婚主義的心裡是怎樣形成的?
※我該怎麼接受自己已經是個殘疾人的事實以及怎樣調整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