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不是對《射鵰英雄傳》有初戀情結?
感覺《射鵰英雄傳》並不是最好的金庸小說,但是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這一部。是不是因為這是很多人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所以特別有感情?
希望金庸小說里,第一次讀的是《射鵰英雄傳》的人來說一下。
謝不邀,我讀的第一本金庸武俠是天龍八部,但我最愛射鵰。原因如下:
1、蓉兒。金庸武俠中我最愛的女主角之一,另外兩個是趙敏和阿朱。趙敏出場太晚,且四女爭夫的橋斷著實叫人不爽;阿朱命運太悲,青石橋一段不忍多讀,且戲分不多。蓉兒不同。射鵰一書的光輝,可以說一半全然取決於女主角黃蓉的魅力。從戲份上說,射鵰boss楊康、歐陽鋒都是被黃蓉解決掉,黃蓉在情節發展上的作用至關重要。從感情線上說,靖蓉兩情相悅,又彼此平等,誰也不是誰的附屬,像橡樹和木棉一樣並肩站立。他們的感情很真摯,但又沒有將愛情視作生命的全部,他們願意為對方去死,因對方的(假)死傷心欲絕,但也會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
2、純粹。從主題的深度來講,射鵰自然比不上笑傲天龍鹿鼎記,但也正因為它沒有對政治鬥爭的映射、沒有對「求不得」的深切思考、對官場的洞悉和對武俠的反諷,所以它很純粹,它就是一本好看的武俠小說。想像新奇瑰麗,情節環環相扣,有那麼多好玩的事和可愛的人,誰不喜歡呢?還有人物,洪七公就是正義凜然、大俠風範,黃藥師就是邪氣衝天、酷帥狂拽,好色的歐陽克,腹黑的楊康,可恨又可憐的梅超風,討厭又可敬的丘處機……從文藝理論來說,這些都是扁平人物,一點都不複雜,可從觀感上來說,他們就像戲台里的角兒,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3、少年不識愁滋味。在射鵰一書中,靖蓉二人都在成長,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身體的傷痛、親人的離去、朋友的背叛,他們無奈地接觸了現實的殘酷:人生在世,快活的日子一忽兒就過去了,煩惱和痛苦才是無窮無盡的。可是他們仍是少年,雖然金庸老爺子給他們安排了許多不順心的事,但煩惱過去,他們仍可以享受生活,他們仍然是昂揚積極的。像天龍,人人求不得,讀完便有種深深的絕望;像笑傲,雖然最後良辰美眷,可總透著股不真實;像鹿鼎記,昔日好兄弟終成君臣,此生不復相見;更別說通篇陰暗的連城訣。就像我們總喜歡回憶青春,這是對「生活如此艱難」的當下的一種迴避。我知道現實生活中沒有主角光環,正邪對立也不會那麼清晰,我們自己的蓉兒和靖哥哥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但是,武俠小說本來就是成人童話,那麼沉溺在一個雖不真實但很美好的童話中,不也是人之常情嗎?
4、
5、
6、
占坑待填
很多人對83射鵰有初戀情節
很多人對94射鵰有初戀情節
很多人對03射鵰有初戀情節
很多人對08射鵰有初戀情節
很多人對17射鵰有初戀情節
我有。但這並不代表射鵰不夠好,相反,是因為射鵰足夠好才令我念念不忘。 《射鵰英雄傳》是帶我入坑的第一部金庸武俠。射鵰讓我知道什麼是江湖,什麼是武林。射鵰的故事情節精彩絕倫,令人心馳神往。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約定,靖康恥猶未雪的歷史,武穆遺書的情懷,還有蒙古大漠,江南少女,黑風雙煞,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華山論劍,比武招親……射鵰的江湖儘是英雄俠義,射鵰的愛情也是美好如初戀。讀射鵰可以代入角色,跟著男女主一起成長,一起闖江湖,一起騎馬飛奔在下雨天。 即使如今幾乎讀遍了金庸武俠(除了《鴛鴦刀》和《白馬嘯西風》,其他都讀過),但假如說讓我推薦金庸最可讀的三部書,我還是會說《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在我心中,射鵰是可以跟這兩部比肩的。
我第一次細讀金庸,是因為在知乎「金庸小說里有哪些不易發現卻很打動人的小細節?」這個問題下,看到的一個回答——「小師妹這時候不知在幹甚麼?」
越讀越覺得值得回味,於是重新讀了一遍《笑傲江湖》,接著才細看了包括《射鵰英雄傳》的幾本。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我的第一本金庸是《笑傲江湖》,但是不妨礙我最喜歡的是《射鵰英雄傳》。
我覺得絕大多數人最喜歡《射鵰英雄傳》,一方面是因為以前的金庸影視劇里射鵰比較火,先入為主,還有一方面是因為它有個很重要的主題,叫成長。
金庸在「射鵰三部曲」中的男主角,無一不是從少年寫起,其中郭靖的一生又寫得最為完整,代入感最強。金庸太擅長把握時間的描寫,又注重詳略得當,言有盡而意無窮,在其筆下又是一番境界:
漠北草原之上,夏草青青,冬雪皚皚,晃眼間十年過去,郭靖已是個十六歲的粗壯少年,距比武之約已不過兩年,江南六怪督促得更加緊了,命他暫停練習騎射,從早到晚,苦練拳劍。
郭靖從無憂無慮的童年到最後金戈鐵馬地戰死襄陽:
期間經歷了——
與拖雷華箏在蒙古時的天真爛漫拜重情重義的江南七怪為師遇到世上最好最好的姑娘黃蓉拜嫉惡如仇的洪七公為師宋蒙聯合抗金也經歷了——
與拖雷和華箏的告別六位師父的死與黃蓉的誤會七公重傷險些喪命
宋蒙對峙韓寒說:「青春就是一場遠行,一場離自己的童年,離自己的少年,越來越遠的一場遠行」。但凡最珍惜,總是會失去。國讎家恨,生死別離,人生應盡之波瀾壯闊,大概就這些了,慶幸的是身邊的黃蓉一直沒有離開。如今和平現代,與這些快意恩仇無緣,幸運也遺憾。
作為讀者,我們順著小說的視角,把內心的俠義都寄托在了書中,走進郭靖的一生,見證了郭靖一路成長,從那個寄人籬下的傻小子到最後死守襄陽的一代大俠,卻直到後來的《倚天屠龍記》才聽到了結局:
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
再回首的時候,扁舟初見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突然身後有人輕輕一笑,郭靖轉過頭去,水聲響動,一葉扁舟從樹叢中飄了出來。只見船尾一個女子持槳蕩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髮上束了條金帶,白雪一映,更是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盪近,只見那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容色絕麗,不可逼視。
林語堂有過這樣一段話: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讀書,尤其是讀小說,最叫人痛苦又享受的東西,莫過於代入感。《射鵰英雄傳》這本書,無論從家國情懷,還是成長軌跡,都深刻得能讓人迴避它的一些不足。
守護著一座城,身邊還是最愛的人,還有什麼事更浪漫?
當然,代入感這種東西,俗一點的人叫YY,但是我高雅,我不說。至少我沒有啊。我看的第一本金庸是《飛狐外傳》,沒有初戀感覺,第二本是《射鵰英雄傳》,也沒有這種感覺。我小時候先看了83版射鵰,對這版印象無比深刻,以至於後來大點了看了原著,和電視不一樣的地方反倒覺得原著比較生硬了,可能先入為主,而83版改編的細節比較多吧。比如楊康,我覺得苗僑偉的楊康比書里的描述的要帥啊!翁美玲的黃蓉和書里感覺不一樣,嗯,都可愛,但不是一個人。歐陽克,電視里就是妥妥的小反派,書里其實算是個中年佳公子了。對書有初戀情節的是《笑傲江湖》,雖然也是先看97版的電視劇再看的書,但對這兩個都是心頭好,電視改編也不少,但人物還原度比較高,看書經常在眼前出現電視機中的形象,尤其是儀琳小尼姑,感覺就是演員的樣子。對這本書和電視劇都戀戀不忘啊!看得次數最多的書和電視都是《鹿鼎記》,哈哈,唯一一個不迷男主,但確放不下來的書。
我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在初二的時候看的
就是《射鵰英雄傳》
看完之後感覺蕩氣迴腸,尤其是黃蓉第一次以女兒身出現在郭靖面前,她划船的樣子,我想像了很多遍。 每個劇情我都看了又看,特別特別喜歡黃蓉,她那種古靈精怪的性格特別戳我,她的軟蝟甲真的特別神奇,話說好想吃她做的飯啊。 在郭靖以為黃藥師殺了他師父的時候,我哭出來了。 喜歡郭靖,一身正氣,喜歡他對黃蓉的好,喜歡他過去多年依然在眾人面前稱呼黃蓉「蓉兒」,蓉兒的靖哥哥啊。 後來第二部開始看《神鵰俠侶》,我覺得自己不正常,因為我不喜歡楊過,不喜歡他對我心頭的蓉兒這樣,不喜歡他的不正經,黃蓉對楊過的偏見確實不對,確實,但我還是特別喜歡她。所以一直不喜歡《神鵰俠侶》,因為這裡面我的蓉兒韶華逝去了,變成眾人口中的郭夫人了,而且我發現她和郭靖的大女兒居然如此刁蠻,沒有郭靖的敦厚和黃蓉的靈氣,感覺心中的女神走下神壇。 估計這就是初戀情節吧,心中一直認為黃蓉最美,就接受不了神鵰俠侶里的小龍女,對楊過和小龍女沒有代入感,因為我的蓉兒和郭靖先入為主了。我第一次讀的就是射鵰,是我外公的舊書,只有下半部,一看就看入迷了,尤其是黃蓉被裘千仞打傷,郭靖帶她去找一燈大師時跟漁樵耕讀過招那一部分,覺得超精彩。
可是我最喜歡的是天龍[手動再見]
但是其實更多的人只是對83射鵰有初戀情節,對射鵰沒什麼初戀情節,在一些人眼中,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在是靠這版射鵰才有影響力的(手動滑稽)
不然怎麼動不動就說黃蓉應該是黃小邪呢
不算初戀情結吧?不過我第一本看的金庸小說確實是射鵰英雄傳,雖然論文筆和對劇情的鋪設,金庸有很多勝過射鵰的,但在我心中的位置還是很特殊的
金庸的cp還是最愛郭靖和黃蓉,勝過楊過和小龍女,勝過令狐沖和任盈盈,更勝過張無忌和趙敏
另外郭靖算是我非常喜歡的金庸男主了,他是真正的大俠,大英雄,我本來就是比較推崇這種正派男主的,所以對相反的楊過一直喜歡不起來,再加上現在比較推崇那種腹黑型或者禁慾型的,郭靖這種正到不行的「老實人」倒顯得更淳樸一點
在我心中最帥的郭靖是張智霖,不接受反駁
不邀自答。
《射鵰》成為金庸武俠的招牌,源於兩點:
1 83版《射鵰》電視劇圈粉太多;
2 《射鵰》不僅僅在三部曲中佔領核心地位,在金庸15部作品裡橫向看,對於主人公成長的刻畫也是最深入的,算得上是查先生的頂級發揮。
先說第一點。
很多人都說《射鵰》拍了那麼多版為啥你就說83圈粉,這點我們要結合時代的大背景來看。83版《射鵰》是當時大陸難得一見的高質量港劇,當然其實當時在香港能和《射鵰》打的也根本沒有,所以83版《射鵰》是萬人空巷的,參考《渴望》這樣的電視劇,你可能不記得它講啥了,但是你一定記得這個名字,知道這部電視劇。滿街嬉笑打鬧的孩子一定嘴裡冒著「老頑童」「降龍十八掌」「蛤蟆功」這樣的字眼,上班的女孩閑聊時候一定會說黃蓉和郭靖能不能在一起,看似沉穩的父親爺爺也會討論討論五絕裡面誰比較厲害。很多80後我相信到今天都堅定不移地認為「降龍十八掌」是金庸寫過的最強的外門招式。
這種現象恰逢在港劇初進大陸的歷史時期,看《射鵰》成為了一件非常時髦的事,也成了非常高效的廣告。尤其是83版《射鵰》雖然改編很多情節,但是對於原著非常尊重,這樣高質量的故事就具備了將金庸武俠的閱讀,從一個小眾愛好推廣成國民愛好的條件。你可能沒讀過梁羽生,可能看不懂古龍,但是只要愛看書的人,估計都看過一本金庸。那麼後來的溫瑞安也好九把刀也好都不會再到這個高度了,因為不是誰都能再趕上這樣的機遇。
再說第二點。
《射鵰》的特別之處在於,郭靖的成長你一點點都沒有錯過。從在大漠上出生,到拜了師傅,遇到黃蓉,形成誤會,生死相伴,再到神功初成,威名顯赫,一個天資堪稱笨到金庸作品智商地板龍骨水平的主角,真的成了北俠。仔細想想,金庸作品裡,還有哪個主角笨過郭靖的?挨個捋:
胡斐是家傳天賦,照著老爹一本刀譜練成一流高手;
狄雲不算聰明,但是至少學得會神照經不會是笨蛋;
天龍三主角里只有虛竹智商勉強算是踢腳線水平,但是事身份定位所致,人家之前一心向佛沒有用心接觸過武學,何況還是能學會天山六陽掌和天山折梅手的主兒;
李文秀每隔一段時間去找華輝學功夫,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都能成高手;
韋小寶輕功過關聰明絕頂,不過是懶所以沒心思當真高手;
令狐沖能搞明白獨孤九劍,估計和笨這個字就絕緣了;
陳家洛別說了,劍盾珠索和百花錯拳這種玩腦子的武功,15部書里都沒幾個能駕馭;
楊過比猴還精不用討論;
狗雜種能從蝌蚪文悟出功夫來,這天賦也是沒誰了;
張無忌叮叮咣咣乾坤大挪移太極拳聖火令都能研究明白,智商絕對在線;
袁承志能夠被穆人清認可,腦子肯定好使;
鴛鴦刀沒主角不討論;越女劍阿青是神級人物,悟性直追龍珠戰士孫悟空。
答案是:沒有。
郭靖哭暈在廁所:金庸大爺,你為啥只讓我把江南七怪難到腸子悔青,只讓我把師傅洪七公氣到懷疑人生……
好了,主角笨這個奇怪的賣點是一個方面,意味著讀者一上來看的就是個人生煉獄難度的主角,但是金庸對於郭靖成長的完整性,也是偏愛的。當然這和主角從憨貨一個合理地變成俠之大者這種設定線路有關,你想楊過放個十幾年不理他人家不但內功大進還能自己研究出黯然銷魂掌,郭靖隨便放個十幾年頂多成為第二個南希仁。那麼好了,為了合理地讓郭靖不斷邁過武林階級門檻,金庸必須保證他的奇遇不斷,險象環生。《射鵰》整部書根本就是郭靖歷險記,一門頂級武學在他手裡仍然跟天天膩在女人身上的歐陽克五五開,靠著殘血黃蓉幫忙才能耍賴過了漁樵耕讀,基本屬於出門之後見誰都會跪的類型(當然後期只跪歐陽鋒和裘千仞了,但是仍然架不住總遇見老毒物),不是自己被轟殘血就是老婆擋刀被人轟殘血,苦逼到數一數二。那麼這種劇烈的戲劇性衝突和劇情起伏,就可以扣人心弦引人入勝欲罷不能最後中毒頗深。
再回過頭來看,金庸其它的作品雖然也有類似人物,但沒有哪個主角起伏更加跌宕,更加飽滿,更加屌絲逆襲。從成書順序來看,《射鵰英雄傳》是在《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之後,這兩本書第一個主角上來滿級,第二個則是少年成名出門撿神裝,所以都只能寫上下兩本。而《射鵰》從故事情節來說,滿滿當當四本書的厚度,可讀性和故事性都勝過前者。但是也因為這樣,金庸投在《射鵰》裡面的心血也太多,把自己後續再創作新作品的路也堵上了不少。在金庸後續的長篇裡面,神鵰、倚天、天龍、鹿鼎記都走了完全不同的故事路線,也都很精彩,但是精彩的方式有了變化,神鵰的桀驁,倚天的溫吞,天龍的悲情,鹿鼎記的冷漠,這些情緒或多或少都有負面性在其中,而不再是射鵰那兢兢業業的努力了。
每個人都有當大俠的夢,我們都知道這很難,但是郭靖幫我們實現了一次。
以前在電視劇里看過神鵰,倚天,都覺得很好看。後來隔了四五年沒看電視劇。第一次金庸就是射鵰,確實如題主所說,先入為主。郭靖黃蓉從此就是心裡的男一女一,再不願他們被超越。接著看神鵰時會有些討厭楊過(這個可能跟個人有關吧),仍然站在靖蓉視角讀神鵰,神鵰是把靖蓉二人升華了。最喜歡的故事就是射鵰了,而且這本書除了楊康好像沒有一個人令人非常討厭的,每個人都有可愛之處,看完也不虐心,會覺得非常愉快,適合反覆閱讀。
讀的第一部確實是射鵰英雄傳,而且我不喜歡看影視劇,之前從來沒看過,對每一本書的印象都來自原著,別人是不是初戀情結我不知道,我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射鵰英雄感測覺質量相對低一點,僅限於在我心中的相對位置,它還是一部好的作品
我有。我的入門武俠小說就是它,之後我在爸爸的推薦下看了《天龍八部》。我對男主不開後宮,兩人情同意合的橋段打心眼裡喜歡和高興。生氣郭靖是個木頭腦袋,擔心黃蓉的身體,全心全意。和天龍裡面段大公子那樣不是有意為之的後宮相比,如此情意相當fu喜了
也許是因為沒那麼複雜,所以看著很開心吧,多美好啊
《射鵰英雄傳》是我最先聽說,電視劇里最先看到,小說最先讀到的武俠小說。
初讀心情平淡,跟第一次讀新類型的書的吸引著迷都是一樣的,後來十五部反覆看過了,回思起來,仍然最喜歡《射鵰英雄傳》。為什麼對《射鵰英雄傳》特別有感情?第一,情節精彩,人物簡單——書里人物的性格、反映的面貌就那麼回事,直截了當。比如黃蓉聰明狡猾,洪七公正直又洒脫。一群性格單純的人物演繪出一個個故事。人物是什麼性格就做什麼行為,一點也不複雜,這大概與初戀情結有關係了。真實的人性多麼多變複雜啊。讀書、觀影感到心情愉悅,而且確實——故事太精彩了,郭靖黃蓉太膾炙人口了,愉悅感使然,以至於人人稱頌。
第二,射鵰第一次描繪出了精彩宏大的武俠世界。時間線上,射鵰是書劍、碧血劍以來金庸的第三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是初作,只是宏大,風格未成,把碧血劍當做金庸武俠小說的代表顯然不妥,因此先問世的射鵰英雄傳順理成了經典。所謂的「初戀情結」不也是初次/先來的情形嗎?
不是,對射鵰沒什麼感情三部曲我最喜歡第二部《神鵰俠侶》我對郭芙的討厭超過周芷若,可能太厭惡郭芙所以對他爹媽都沒什麼好印象。沒錯我是先看的神鵰。
推薦閱讀:
※希臘神話的個性化情節(讀書筆記)
※難道就不能不要不好好說話嗎
※為什麼無崖子會全套北冥還練了70年,卻沒只練成一脈的段譽吸得多?
※為什麼武俠小老說里太陽穴鼓起是外功高手的像征?
※為什麼說楊過是反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