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這本書對於佛教的評價?

看不清楚字,不好意思。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謝邀。

對於這種書,如果你對這本書的思維模式很感興趣,你可以閱讀試試。

但是切記,不要覺得這本書中的觀點全是對的,看完這本書再看與本書中觀點相反的觀點就覺得是錯的。


首先沒什麼信仰.

非要扯.信仰天地.而我立於天地間.

我信仰我自己...

我感覺.什麼宗教除了邪……之外.最終的效果跟共產主義差不多..

最後一圖.苦諦的問題..

反正我看了這段是不會看這本書的.

心經里最起碼會有.「無苦集滅道」的.

感興趣的多.但足夠愚鈍吧.

我感覺

無論佛教的舍我中求我.

還是道教中的求自然天地.

包括共產主義裡面的大同?

差不多..頂多小方向的問題.

你母親生你之痛.

你看著父母老去之憂.

你即將逝去的時候子女的傷心.

注意看.

哪個關係裡面都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

電視里常有的台詞「你就這麼狠心扔下我們娘倆就走了」

人死鳥朝天.

別人呢?

我知道這本書不適合我.

適不適合你就不知道了.

怎麼評價無所謂.

嬉笑怒罵才是人生..

找到本心.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蘋果落地了.

也許秋天到了.

也許颳風了.

也許重力.....

愚見.謝邀.


沒勁。說的太淺薄,這本書的作者絕對是不信仰佛教的人。


謝邀~~~不過這本書我沒有看過也 不能因為裡面的幾頁妄下判斷,等有機會看了之後再來分享


一切的宗教與哲學都會指向同一個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當你有了自己的答案,宗教與哲學就已經變得無所謂了。


瀉藥 我是無神論者


能讓人改善命運,越過越幸福的,越過越好的是佛教,其他什麼的,除了因果,真沒必要了解廣結善緣吧


啊sorry,我沒有深入研究過,也不知道這本書呢。只是一直以來很相信一句話:凡事有因果。


看不到,請題主打字或者換點高清的圖吧。謝謝邀請


這可以定性為一個唯物主義無神論者對於佛教的評價,能不能客觀真實呢?此書作者作為一個不信佛的人,自然會秉持批判的態度對佛法加以肯定。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是站在矮子的肩膀上看巨人的頭長什麼樣。我們對於佛的懷疑和對佛學的迷茫致使我們像此書作者般產生這樣種種迷惑。其實不就是沒有參透佛法嗎?

不過鄙人對於佛學還未入門,唯一讀過的佛門經書就是《心經》,其它的佛經都是碎片化地學。對於這個問題中這本書里有些詞語都不懂,因此回答著實要費一番功夫。本著交流學習的態度,跟網友們掰扯下自己的看法吧。

本篇的「我」皆是第一人稱代詞,從第一人稱的口吻來論述,並非具體指筆者本人。

記得在高二的政治哲學課上,教材上寫的對於佛教的評價,就是唯心主義。

先申明,鄙人無宗教信仰,對於佛學的興趣,可能是源於本善與對哲學的探究。哲學是社會學科的集合。談到哲學,這裡會廣泛涉獵社會種種現象,藉以闡述鄙人關於佛教的評價。竊以為,敢於評價宗教之人,是真的勇士。鄙人對佛教的評價:宗教是哲學的歸宿,佛教是哲學的最高殿堂。

————————————正文分隔符————————————

很明顯,作者的學識不可謂不豐富,觀點有理有據,很多都是客觀真實的。比如提到「苦諦學說」、人主體情感的痛苦致使人去追求虛幻的來世、人類普遍永恆的苦使人追求永恆的離苦得樂這種矛盾心理、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趨近現實更積極更高層次這些等等。

作者的關於佛教問題的論點基本圍繞這些:

1. 有神論與無神論的矛盾

2. 輪迴說與宿命論中的矛盾

3. 最尖銳問題——佛教整個思想體系的理論矛盾和漏洞

4. 佛教是唯心的、消極的,忽視改造客觀世界,目的難以實現

5. 拐彎抹角地否認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忽視階級對立

6. 巧言辭令地忽悠,慫恿人們信教

7. 佛教有神論思潮與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矛盾

8. 佛教產生背景:1. 印度地處炎土的自然環境,加之奴隸制的社會環境造成「苦諦學說」。

* 先看第八條。

首先,嚴格來講佛教並非產生於印度,而是尼泊爾。頂多可以說佛教與古印度有關係,從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向南擴散到南亞次大陸各地。印度與尼泊爾的人不同種族,是分開獨立的兩個國家。不論是從古代佛教起源,還是當代佛教存在的情況,都反映了尼泊爾是佛教聖地。尼泊爾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西藏地處北邊,而且很明顯尼泊爾人與藏族人長相很接近。這也可以清楚地從地緣上解釋當今佛教在印度幾乎滅絕、而在西藏地區興盛。教科書洗腦不淺吧?

其次,從自然環境來講,世界其它地處炎土的地方也不少,赤道附近到北回歸線再到北緯30°附近,生活的人還少嗎?如果說身處炎土就苦,那麼身處寒土就不苦?人類的「苦」,稍想想就知道根源在哪了吧,而且此書也明確說到人類苦的主要來源。因此,這一點屬於牽強附會了。這是在孤立地看問題。

再次,從社會環境來看,當時的世界各地社會主流是奴隸制,從東亞大陸到西歐大陸,從非洲到美洲。為何他處未產生苦諦學說?再想想日本在7世紀中期以前都處於奴隸制社會,這時候佛教已經在中國大地歷經度的融合和繁榮,走過了6個世紀。不論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當時的日本都比印度差很多,按理說日本人應該更苦,更容易產生苦諦學說吧?這是再次牽強附會。

關於階級社會對佛教的影響,後面再詳談。

關於作者提到佛學的種種矛盾,要說說。世界本就是矛盾的,有矛盾才有辯證法。當作者在評斷佛學矛盾的時候,會不會忽略了世界矛盾的本身屬性?跳出作者的具體觀點來看,作者對於佛學的部分認可和部分否定就是矛盾,認同佛學的很多具體理論而又從根本上(基本哲學屬性)否定佛教教義的屬性(唯物論者對唯心主義的否定),體現了人主觀上的矛盾心理。

其實也可以想見,作者對於整個世界,都是矛盾的心態。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 第一條

佛教理論中有神論與無神論的矛盾。俗話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人類的智慧,在這個宇宙中實在是不值一提。我們暫且不論地外文明是否存在,但我們要對未知的事情抱以敬畏,這應該是人類該有的基本認識。從我們很多人所謂的「科學」來說,科學是很嚴謹的。如果不能證明,我們就不能說一個東西是不存在的。關於證明這件事,也從兩方面來論述:

1. 證明,就是通過實驗、論證來把一件事擺到明面上來讓大眾認識。

2. 2. 證明需要具備的主觀條件,是我們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足以應對。

顯然,以我們的智慧,或者說以我們的社會發展水平,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證明的。

很簡單地打個比方,你能證明老鼠的智慧低於人類,那麼能證明世界上沒有外星人嗎?如果有,能證明外星人比我們的智慧低嗎?外星人有沒有可能都是比我高級很多的人,或者都是佛,或者都是神?

需要釐清一個概念,「佛」與「神」從一般的意義上具體理解,他們是不同的,比如說西方人說的神,神不僅是救世主,更是主宰萬物的造世主,與人有本質的不同。而佛不是造物主,只是救世主。我們世人普遍認為人可以成佛,而人與神則有著天然的鴻溝,人類頂多接近神,不能成為神。另一方面,可以籠統地理解,神與佛是同樣的,都具有法術,能溝通天地,洞悉未來,只是稱謂不同。

誠然,如果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能感知到的,那麼舉例子,人類的聽力跟海豚比是不是更弱?人類的視力跟貓比呢?人類的肌肉強度跟豹子比呢?聽不到超聲波,就說超聲波不存在?沒有紅外線透視功能,就說沒有紅外線?人類有很多方面比別的物種差,人類所感知到的很有限,也就是說人類的世界很小。那麼這裡說的「人類的世界」是人類主觀的世界。人的主觀決定了其世界廣度和深度,或者說思維高度決定人生高度,思維廣度決定世界範圍。這就是人的格局問題。青蛙為什麼覺得天空只有井口那麼大?夜郎國為何自大?

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所看到的世界。

當我們試圖去理解比我們更高維度的人的境界,我們發現我們理解不了。螞蟻生活在二維世界,一般人類生活在三維的世界,盲人或者特殊人群可以感知四維世界,而更高等靈物則生活在更高維度的世界裡。

這裡可以引申到中醫治病。中國文化傳統是醫易同源,古代醫家懂易學很平常,藥王孫思邈有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診斷人的後天之病要結合先天情況,因此八字測病在古代很常見。當代國人聽說八字測病,第一反應不是有沒有可能是合理科學的,而是「騙人」、「封建迷信」。說八字測病不科學,延伸到說中醫不科學,這是受典型的西方唯物主義思維觀荼毒所致。

我們很多人都不了解高維度世界,只能從低維度來認識世界。其實中醫在更大的宇宙空間里,具有更完整的科學屬性。天上的星星是高維能量在三維成像的焦點,同理縮小到人體,穴位是我們身體的高維能量在三維空間上成像的焦點,同一類能量焦點的連線就是經絡。人體中的經絡就是宇宙中的星星,人體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體,見微知著。就是這可以更簡單地把光線成像原理結合來理解。我們通過透鏡的光線成像,可以加大縮小某一個光通過的亮來調製成像的平衡。愛因斯坦研究說光是線性粒子,其實就是能量。

再簡單點,我們小時候拿放大鏡聚光燒紙還記得吧?用溫針的方式扎入人體的穴位,在理論上與放大鏡燒紙如出一轍。

中醫治療可以是在時空上進行,因為中醫符合五行的第四維能量分布。不只是在人體,在人體上對癥狀治病那是西醫的思路,高度不夠。子午流注是在比經絡治療更深層次上進行,而八字測病是從更高維度看人一生能量分布。

能量就是「氣」,子曰:通天下一氣耳。這就是佛理中的「萬法皆空」,空氣是萬物,萬物皆空氣。那麼世間萬物不就是虛無的假象嗎?上學的時候,哲學課上講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現象是「象」,本質是「性」,區別性與象(神與形)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

以機器技術的發達與否來斷論社會科學是否發達,以機器的發展和使用程度來斷定醫治是否科學,實在狹隘,無怪乎我們的老祖宗說西方人「奇技淫巧」。易學,易有「變易」、「簡易」、「不易」。簡易,主要是揭示了世界運行規律是簡易可循的,我們的生活可以簡單容易。把複雜的事情變簡單是能力,而把簡單的事情變複雜是本性。在很大程度上,機器讓人心更複雜,迷失自我。

而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根本不具備評判比我境界更高靈物想法的資格。因為我對於未知的世界是心存敬畏的,我敬畏生命,敬畏未來。

古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可以沒有信仰,但不能不有所敬畏。熱播劇《人民的名義》里侯局長有句台詞:「人不能沒有敬畏之心啊!」是呢,肆無忌憚的貪腐不就是因為毫無敬畏嗎?人生於天地間,即使頂天立地,也還是在天地間。有一個笑話:上瞼觸天,下瞼碰地。其實這算是句歇後語,結果就是——不要臉。。。

世界有沒有神?我不能證明有,但我願意相信有。無神論者,請證明世界無神吧!

佛教當然是宣揚「有神論」,「神」是一切宗教研究的內容。佛就是神,佛也是人。有句話說得好: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是覺悟了的眾生。眾生都是有佛性的,這就好似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區別只是有沒有激活。六道輪迴中,其實阿修羅就是佛,畜生、惡鬼能成人,也能成佛。當佛是神的時候,佛教就是有神論,當佛是人的時候,佛教就是無神論。佛也可以看成是溝通人與神的橋樑。

然而人與神當然沒有絕對的界限。

* 第二條

宿命論毫無疑問是全人類的共識,即使有少數人不認同也不會影響它的廣泛群主基礎。古希臘古羅馬的哲學家也是認為人應該「服從命運」的。

中國傳統認為,五十知天命,生活中常聽人們說,年紀越大就越信命。宿命論本身不代表消極的立場,只是不理解的人認為它消極,或者說消極心態中才有消極的宿命論。《易經》早就揭示世界運行規律,認為人要知命,要客觀地認識先天之命,不能裝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同時也要積極地面對後天之命,不能因為命好而作惡、命差而自棄。之所以說「知天命」,是因為天道不是逆亂無序,而是規律又精確的。人秉受天地之氣而生,自然逃不過天道,避不開自然規律。而要改變命運也是可行的,這需要條件、媒介。無論改變命運繁或簡,難或易,都是以知命為前提。我們的古人總結的一段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朋友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凶」,這是對人生修行的精闢概括。

業報輪迴說其實很簡單,就是佛陀根據對自然界的觀察感悟所得。不過,依在下的理解,要心靈感知到業報的真實相,需要達到佛教所說的正悟。業報輪迴說在普通人中間也具有廣泛的認同,人們經常會發現有些事物在消亡後,好像又在另一處出現。

舉個例,甲午年(2015年)鄧麗君轉世——朗嘎拉姆的事情在坊間廣為傳播,一個16歲沒有中文基礎的泰國女孩,長相、嗓音、神態很似鄧麗君,聽到鄧麗君的歌就會很觸動,並且幾乎都是聽三遍就會唱,而且會說出鄧麗君的故事,最喜歡坐在鄧逝世的酒店房間那個之前鄧最喜歡坐的沙發,並且待在房間想到鄧就傷感落淚;她天生就會唱鄧的歌,但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麼,想去中國學中文,尋找鄧的記憶。鄧麗君逝世地和實施時間與朗嘎拉姆重合,這種時空的高度一致,讓不相信輪迴轉世理論的人也會有產生思考吧?如果不是有前世的記憶,這位泰國姑娘的事情就見鬼了——實際上就是見鬼了,鄧死後五年走一圈又回到原地,這是何等的執念,讓她的魂魄又來到泰國清邁的這個酒店!也許有人說,這都是巧合。那麼朗嘎拉姆為什麼偏偏只會唱鄧麗君的歌,能夠聽到鄧的歌?這不是緣分嗎?馬哲也說過,一切偶然都存在於必然之中。

世間萬物都有聯繫,有聯繫就是有緣,緣淺聯繫疏鬆,緣深聯繫緊密。輪迴說正是揭示了萬物相互聯繫的內在規律。

俗話中很多關於緣分和轉世輪迴的,文人經常以詩歌詠嘆。比如「前世有個約定,今生有份緣」、「也許輪迴里早已註定,今生就該我還給你」、「我願化成一座石橋,經受五百年的風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從橋上走過!」等等不勝枚舉。老百姓口頭禪「上輩子造孽啊!」、「倒了八輩子血霉遇到你」、「修了八輩子福氣娶到你」這類話也數不勝數。能夠得到普通老百姓廣泛認可並長久流傳的知識,是因為老百姓好騙,還是因為老百姓深有感觸呢?

* 第三條

如果我們看佛教的整個思想體系存在理論矛盾,是一個尖銳的問題,這無疑也是從我們的主觀出發,以心識為基礎的看法。

無我說與輪迴說自相矛盾嗎?

我們如果糾結於紛繁複雜的理論,實在容易掉入固有的思維陷阱,鑽進牛角尖。簡單地理解,佛教說的「無我」是什麼?「無」不是沒有,包括「虛」、「空」都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不存在。所謂無,其實就是不在意、忘卻。「我」主要指精神層面的自己,另外相對應的「吾」是指肉身的自己。而即使「我」指精神,在佛法中有云:心外無物。世俗人的認識往往是從心外而生,因而大多數人不能明心見性,也就不可能達到正悟開解。因此我們常說的「開心」看似容易,實則非常難,非經苦修不得,因為我們的心都是封閉的、壅塞不通的。

主持、保存人們記憶和認識活動的是誰?當然是比我們更高級的生命體。很多人看《西遊記》都是當假的、玩笑,其實裡面的各個人物角色都在宗教里有出處,反映也是世間的通俗道理。宗教修行應該先出世再入世,出世是為超脫自己達到「無我」之境,達到出世的境界便要再入世來幫助世人去除苦難,就是救世。相信無論何種宗教都應遵循這一基本宗旨,不同的宗教只是修行法門和救世法門不同,殊途同歸。說到底《西遊記》就是道教神仙與佛教佛陀在中國社會的真實反映,深刻又淺顯地告訴世間人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孫悟空的原型很有可能是來自龜茲國的一位胡人,本來《西遊記》並非吳承恩所寫,吳承恩只是改整理編改,塑造主角孫悟空的也是另有其人,只不過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這就像瓦特改良蒸汽機,名留青史的人並非能力更強,主要是運氣更好。而電視劇與原作者的內容相差很多,而原作者所寫更貼近實際。鄙人並未通讀《西遊記》,只是節選讀了一點,可見一斑。

《西遊記》里的說到觸犯天條必遭天譴就是毋庸置疑的客觀而淺顯的道理。把《西遊記》當神話看當然沒錯,但神話不等於假話,實際上最容易產生假話的是人。說鬼話、神話不可信,人話可信,也許只是人們不了解真實的世界而想當然的話。如果西遊記反映的都是真實現象,那麼可以想像,主持人類記憶活動的可能就是《西遊記》提到的天庭某位仙官,就像陰間的十殿閻羅王掌管人類生死。

人的果報由誰來負責承受?可能是自身,可能是至親。佛教中說現世報和來世報,這是容易理解的基礎理論。人的現世與來世間的聯繫,不是不存在,只是我們忽略了。

人與下世如何聯繫?自古就有通天眼的說法,你沒見過不代表不存在。佛教中通過禪定感應到前世是常見的,這不需要很高的修為。至於與來世如何聯繫,人死後,魂魄四處遊走,只要靈魂不滅,就能通過另一個時空(世界)與下世聯繫。

* 第四條

說佛教是唯心的、消極的,只是不懂佛理。唯心、消極是人們的偏見,代表的只是你對佛教的看法,可能這個看法是管中窺豹。代表正宗的大乘佛教不是消極的,消極的宗教怎麼可能在中國2000年遵從儒家進取思想的社會生存?至於小乘佛教,那是跑偏了,以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帶來的優越感來說,小乘佛教之所以在東南亞生存,是因為南蠻之地落後,有它適合生存的土壤。

佛教忽視利用自然、改變社會?那麼這樣說,道教恐怕更是消極避世,道教可是主張——無為!每個宗教都有不同信徒,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有些人為擺脫自己的痛苦而尋找精神依賴,選擇遁入深山不見世人的避世方式,這樣並非真正有信仰,如此不懂此宗教要義之人能代表此宗教否?自古以來佛徒走出寺廟弘揚佛法,在我們中國還少見嗎?唐三藏的故事婦孺皆知,弘一法師、星雲大師,哪一位不是經常教化世人?即便是現在的世道,真正的和尚也在行腳苦修。佛家有少林藥酒,僧人有時將它贈予世間的有緣人,這不也是在改變社會?

如果說,佛教不能入世,那麼請問佛徒們是從哪裡出世的?正因為深入世間,知一切苦方能提升境界、出世為佛。有些人生下來就是佛,因為前世的修行到位,這就像我們說「天才」,天才怎麼來的?父母生的,那為什麼同一對父母生的一個是天才,另一個是蠢材?中醫基礎理論中說:精氣為人,煩氣為蟲。那麼天才可算作是精氣中的精氣。父母只是廩受天地間萬物之精氣才能生下天才,因此父母只是載體,真正形成天才的可是天地呢!所以,您如果是天才,而把主要功勞歸功於您偉大的父母,這就顯然看到的是假象。

說到「假象」,很自然地轉到第五條論點,佛教是拐彎抹角地否認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嗎?您真的分得清這世界的真假嗎?舉個例子,場景演示:

房間里有一張桌子,我指著桌子請問,

我:這是什麼?

您:這是桌子。

我:錯。這不是桌子,這是木頭。再問,這是什麼?

您:這是木頭。

我:又錯。這不是木頭,這是大樹。再問,這是什麼?

您:這是大樹?

我:再錯。這不是大樹,這是陽光、空氣、土壤、肥料。還問,這是什麼?

您:這是陽光、空氣、土壤、肥料!

我:還是錯。這是氣。請問這是什麼?

您:明白了,「通天下一氣耳」嘛,這是氣。

我:一錯到底。這不是氣,這是虛空。虛空不是沒有,而是一切物質的本相。

那麼,您確定這個世界是真實不虛的嗎?人呢?人的意識呢?

究竟是佛教否定世界的真實性,還是這個世界原本就不真實?

「佛教」,「佛」的左邊是人,右邊是一根繩索束縛中間兩條不平直之物,使之平直,本義就是矯枉。矯枉的對象是人,因此佛就是來矯枉人的。「教」,任何宗教都是教化人的,「宗」可以理解為宗旨、本原,那麼「宗教」就是教化人尋找祖宗、本原的組織。所謂「佛教」,就是佛教化人。人都知道不能忽視客觀的物質世界(唯物),要積極進取,如若佛只講意識、忽視物質世界(唯心)那麼豈不是不具高等智慧,不具高等智慧又如何來教化人?

關於階級,有人的社會就有階級之分,階級就是人們位置的高低。只是在寬鬆開放的社會環境下,階級固化更不容易出現。不管教科書上寫不寫,這都是事實。階級社會裡階級也不能固化,善惡的現世報很明確告知我們這一點,變化是永恆的,變則通,通則久,不變的只是變化本身。比如一個高官厚祿、受人尊敬的人突然哪一天被曝光貪腐,然後鋃鐺入獄、千夫所指,而他的位置被另一個人頂替了。這樣階級不就變了?所謂的「不能分清階級對立」,

* 第六條

忽悠、慫恿是俗世間人們的常用伎倆。

如果人覺得佛忽悠、慫恿人,那麼就是人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在高境界回望自己低境界之時,會覺得自己愚昧可笑,反過來我在低境界之時看實際上比我高境界的人,又會覺得高境界的人幼稚可笑。低境界理解不了高境界,高境界能理解低境界。這是進化的必然,高境界也是從低境界過來的。這就是小人理解不了君子,而罵君子,君子卻不還口。而君子能理解小人,君子也不會罵小人,因為罵小人就使自己也拉低境界成為小人了。有句話說:在瘋子眼裡,正常人才是瘋子。其實每一句簡單的俗語都蘊含深刻的哲理,俗語與雅語的區別只是在於俗語是普通百姓的表達方式,雅語是社會精英的表達方式,其話中的道理並無二致。

從利益關聯來說,佛又何必要去忽悠、慫恿俗世之人呢?這對佛有何利益?您真的以為佛稀得去忽悠人?佛要是忽悠人,估計也是簡單明了、大大方方地忽悠,用不著拐彎抹角——因為越有智慧的人越簡單。大道至簡,這也是道家一貫的主張,符合宇宙規律。

總而言之,以人的視角去看佛,看到的始終是人。以固定的、封閉的思維去看世界,這就是迷茫的根本原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許您看到某人寫的書說得頭頭是道,但總有人比他更高,而且說不定這個人就是您,您也可以站在比他更高的層次去審視他的思維。

* 第七條

把中國古代說成唯物主義無神論,難道中國是從20世紀初的晚清才開始的文明?鄙人愚鈍,但是中國的哲學用「樸素的辯證主義」來概括準確得多吧?

就說中華文化中的代表——中醫文化,這是樸素辯證的最佳詮釋。「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話雖是後人的總結,但是5000年前的炎黃就已經認識到了。萬物皆根於陰陽,陰陽就是事物的兩面,這不就是樸素的辯證嗎?

中國哲學說的是「神為形之主,形為神之宅」,思維意識決定行動,精神依存於物質,人的靈魂是精神,肉體是物質。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有前後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物質與精神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中醫理論有非常細緻詳實的回答。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唯物主義,不是我們中國人的思維,而是西方人的。中醫講經絡,這是虛無的,但它不存在嗎?西方注重解剖,很精確,沒有實物,就不相信。西方的唯物主義,從樸素唯物主義到機械唯物主義,再到辯證唯物主義;覺得這個詞很熟悉了吧,「辯證唯物主義」這是馬克思哲學的基點。當然,中國與西方都有唯物與唯心主義,但中國的主流顯然不是唯物,而西方的主流是。不過現在西方人越來越明顯地傾向於精神,越來越認同中華文化,這與西方從文藝復興以來的社會思想高速發展密不可分。當代認為中國秉承唯物主義的思維,這也是近現代我們幾乎全盤西化的結果。

而幾乎全盤西化,也導致了相當一部分人,包括社會精英抱團地摒棄中華傳統,迎合西方文明。這在近代,幾乎導致中華文明毀滅性的災難。舉例,尊孔派與倒孔派的爭論激烈異常,其兩方中都不乏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輩。現代的國人普遍說「封建迷信」,一言不合就批判母國「兩千年的封建傳統」,這是史學上的常識性錯誤,典型的照搬西方模式。中國真正的封建社會大概起於東周,到秦始皇時期結束,注意,是從秦皇這裡結束而不是開始!封建社會在中國只存在不到五百年,中國後來頂多算「只封不建」。我們常說的「封建社會」其實是中央集權型專制社會。中國的繁榮昌盛恰恰與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近代,即使是孱弱不堪的晚清,也沒有教科書上說得那麼不堪。

史學界有一句名言:民國不如北洋,北洋不如大清。說的正是民主的弊端,當今多如牛毛的美分們崇尚美國的民主,不可謂不是無知者無畏。近代的一眾文人大唱民主讚歌,把中國之弊歸罪於專制制度,以郭沫若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和以毛偉人為代表的政治家只是為了樹立社會主義旗幟利用、抹黑「封建專制」這個概念。而懷抱分裂中國理念的西方勢力更是不遺餘力地摧殘中國老百姓的愛國熱情,加緊滲透,用以華制華、和平演變的方式,從內部消滅我們。看看當今,從新中國建立起才過去了不到百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啊!二十世紀中葉左右,我們定又會看到一個文明昌盛的中國。

如果您認為滿清時期代表中國傳統,那麼中國就是《四庫全書》、纏足禁言、封閉愚昧;如果您認為兩漢時期代表中國傳統,那麼中國就是《論語》、漢服和美、家國天下;如果您認為先秦時期代表中國,那麼中國就是《易經》、《內經》、君臣相敬、百花齊鳴。中國的傳統並未變,變的是人。

為什麼要「唯」?物與心,相互依存,唯物和唯心哪個更有道理?依在下愚見,都沒道理。

為什麼我們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強調「無為」?因為宇宙的規律我們的老祖宗早發現了,揭示出來,名為《易經》,因此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順著規律就行了,「無為」。當然也可以把道家的「無為」思想理解為消極避世,因為腦袋長在自己身上。有了不同的見解,對於人生哲學就有不同的理論,那麼哲學就分宗立派。一群才高八斗的高人激烈爭論世界真相,上帝發笑了。

宗教不論如何衍生派系,萬變不離其宗,宗旨永遠是第一位的。佛教衍生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又衍生出各部、各派各系等等,書中不斷提到佛教里各門的觀點,籠統地作為佛教的正宗意義,合適嗎?佛教誕生在尼泊爾,後傳到印度各地,但是印度沒有傳承下來,據鄙人了解,東南亞各國信仰的小乘佛教,有濃郁的悲觀消極的思想,它能代表佛門正宗嗎?佛教在印度滅絕,在中國繁榮,余以為中國的佛教才是真正傳承了佛門精神。

一個宗教,在不同地區的擴散必然導致不同的結果。佛教如此,伊斯蘭教也是,基督教也是走到不同的地方就入鄉隨俗。在中國,佛教之所以昌盛,是因為中國有道教的影響。這是同一高度文明的融合,而基督教可能永遠做不到。對於其它宗教,鄙人不鄙視,但歷史說明了一切。

一切不過輪迴,今天發生的事,歷史上早發生過,而且未來也會發生,這就是世界循環往複的本來面貌吧。我們的古中醫講「圓運動」,萬物都會回歸到原點。人從出生,到死亡,不就是回到原點,總是兩手空空。死了,又活,活了,再死。只不過,人在這個世界死的時候是人類,可能到了另一個世界活了卻變成牲畜。

印度為了旅遊業樹立「佛教聖地」的形象,實在欲蓋彌彰。看看當今的尼泊爾,就知道什麼是佛教社會中的幸福人民。根據IMF 2003年的數據,從各方面以社會總財富來衡量,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瑞士的人均財富值以美元計價為64萬多,而尼泊爾當時以不到一千美元的人均社會財富值排名倒數第三,僅比後面的尼日、衣索比亞高一點。但另一個調查數據顯示尼泊爾是世界上人民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如果去尼泊爾旅行,大概就知道什麼叫做精神富有(筆者沒去過當地,但願意相信)。

以下來看看世界頂尖科學家對佛教的評價。

數學、物理、化學這三大自然科學與政治、歷史、地理三大社會科學都反映了哲學真理。數理與物理更是當今眾多科學家研究宇宙的好東西。對於佛教的評價,哲學家從客觀研究上認識到,佛教是宗教的高級形態。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一書中談到的:「辯證思維——正因為它是以概念自身的性質的研究為前提——只有對於人才是可能的,並且只對於相對高級發展階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臘人)才是可能的」。馬克思對另一部佛學專著《佛陀》的評價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任何社會,只要政治界利用一個宗教、排擠其它宗教來作為維護統治階級的私利,那可就麻煩了,不信請參看中世紀千年黑暗的歐洲。中國文明先進的一個重要制度保證就是這種事情不明顯。

——————————分隔符—————————

以下是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佛教的評價:

"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Buddh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 cosmic religion for the

future: it transcends a personal God, avoids dogmas and theology; it covers

both the natural spiritual, and it is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spir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as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Albert Einstein

[1954, from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

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

佛教符合這種特徵。——愛因斯坦

【出自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書】

還有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斯·普朗克博士,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感嘆道:「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他進而剖析說:「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研究到量子又怎樣呢?到達頂峰的科學研究越來越清晰地證明了虛空。每秒震蕩一億次以上的量子,運動頻率達到極限就是無。佛陀早就揭示了世界虛空的本性,人類不過是又一次花九牛二虎之力驗證了什麼都是虛空。

這跟中醫的「精氣學說」、印度瑜伽的「七輪學說」、佛教的「心識理論」是相一致的。

簡單到極致的數字更是深刻體現出佛學哲理。0是最小的整數,1是最大的自然數。0就是佛教講的虛無。虛無不等於不存在,這樣就很容易理解。數字的排列千變萬化,也是說明宇宙現象的紛繁複雜。單獨的0代表沒有,把0放到1後面,就豐富了。1後面有四個0,1代表身體健康,後面的0依次代表智慧、外貌、財富、地位。1沒了固然都沒了,但如果1後面的0都沒了,只剩一副皮囊,其實會比1沒了更痛苦。如果1後面只有一個0,那麼這個1就是物質,0就是精神。有物質有精神,才能十全十美。

數學上人們對數字的屬性定義並非一成不變,這也是隨著社會哲學的變化而變。混沌初開,就像個蛋,蛋是遠古爬行動物孕育生命的載體,正像0。最小的整數,因為0表示整個宇宙,孕育了1以及後面所有的數字。0也是圓,告訴我們宇宙是個圓,走一圈又回到起點,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這樣看來,我們人原本不是0嗎?而是1嗎?最後都將歸於塵土,化作虛無,等待世界在另一個時空把我們重新分層排位。

——完結。

筆者的觀點未必就是真實不虛的,甚至筆者本人是虛空的,不存在與您所在的時空里。小心被忽悠哦!

????L


推薦閱讀:

請問不信教的人可以舉行教堂婚禮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如何看待定居美國的 前穆斯林支持川普對穆斯林的看法和政策?
FSM(飛天意麵教) 2016年大中華教區綜合測驗 客觀題部分
七地菩薩是否遠超阿羅漢?
為什麼在現代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如此普遍的背景下,宗教依然有市場?

TAG:哲學 | 佛教 | 宗教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