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因為父母素質、文化水平低而導致對子女的教育失敗?

現在新聞媒體里常常播放孤寡老人有兒有女卻都不願意贍養他,輿論導向也大多指責子女不孝,卻未思考為何親子關係淪落至此。這是否是中國傳統美德里的「百善孝為先」觀念的先入為主?

父母將子女送去各種網癮戒除學校,康復治療中心,將自己對子女的教育權拱手讓給沒有正規教學資質的陌生人,可否視為不稱職的體現?

可見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是稱職的父母,作為人一生中最初的老師,不合適的家庭教育無疑很容易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因此該如何避免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種現象?


最重要的是這種條件下的父母能夠認識到自己水平、品味不夠高的事實。最可怕的是素質低下而不自知。之後要做的就是對小孩少插手,插嘴,多給看書就是,一旦閱讀習慣養成後少年兒童自己會成長的。


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就身體力行。

希望孩子早起、每天鍛煉身體,自己就早起,每天鍛煉身體。

希望孩子孜孜不倦,奮發向上,就不要每天回家跟他說房價又長了20%,以後可怎麼辦?

家長永遠應該保持解決問題得態度,少抱怨。

希望孩子今天考了班級第一,下次還要保持,甚至更高。那就不要說: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小明,MIT高材生現在定居美國了…要向人家看齊

有條件就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放假不要一直宅在家,看看外面的世界,讓孩子學會與陌生的世界相處

不想灌雞湯,但請記住:不要期望一代人,一個孩子可以解決全部的問題。所以家長應該鼓勵,而不是拿他和小明做比較。


其實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不只是父母的教育,而是個人的約束。

我的父母文化程度都很低,一個是大專水準,一個連小學都沒有讀完,小時候我父母以及和我幾乎天天吵架,當時他們的婚姻不順利,於是把心裡的火氣都發泄到我身上。很小時候只知道父母很容易生氣,可能由此就給我造成一種「吵架的家庭」的氛圍,直到現在我都沒辦法像那些所謂父母子女一場的親情觀念。後來,小學的時候不算逆反,但就是會頂撞,很倔強,沒辦法容忍任何它們對我的評價和看法。好在,我小學,初中,高中都有好朋友,而且真的相處很好,可是就是沒辦法和他們相處。

到了初中的時候,我已經沒那麼在乎他們對我的一部分不公正評價,因為我知道有些觀念是沒辦法改變的,自己明白就好了。

高中我第一次去寄宿學校,第一年無論心理生理生活上都很痛苦,但是父母總是無法安慰我到點上——他們不了解我的整個生活和我心裡的想法,有時我偶爾調侃一下自己的狀況,他們便很認真的給我蹦大道理,而且並沒有什麼用因為大道理誰都懂。後來,我只是跟她們講有趣的事情,他們的年紀應該會覺得好玩的事情,但是我只是說,不會特別去在乎她們的評價。莫名,總是會讓我有種心塞的感覺。

我不知道自己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者是我們的家庭本來就是文化根本不協調,有了明顯的代溝。高中的第二年,在經歷了一年的掙扎後,我痊癒了。很多事情一下子豁然開朗了,也沒有那麼敏感,也不會那麼刻意去在乎什麼了。我開始專註於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計劃,我喜歡高中那種保持距離的親切感,互相在一個層面上,互相理解,無論利用還是友情幫助,劃分都算清晰。但是回到家後,父母的一昧親切和過度干預雖然讓我很不舒服,但是我還是盡量有自己主觀的判斷,結合它們的角度,去做某件事。我記得曾經我也很困難和他們相處,尤其在一些轉折處的決定上,迄今,我記得一句話:「和父母交流,不要用語言,用行動。」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了吧。那麼多流言蜚語都頂過去了,既不誤了自己的前程,也不會最後有所悔恨,最終也可以保證父母物質上的滿足,已經夠好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也就成了時代的前一代人,也許和她們的距離會更近一點。

我現在高三,高三初期我毅然決然出國留學,好在成績不錯,父親的投資支持,我也算有所目標去爭取了吧。因為她們的程度有限,所以幾乎所有和中介的手續類文書類聯繫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在做,我也沒有太多想過讓他們給我除金錢以外的協助,因為我和中介聯繫了一個多月,他們都不知道負責人叫什麼以及聯繫方式,也許這就是她們的理解方式吧——我要主動去說才行,不然就是我的過錯。好在一切暫時順利,我也歷練了很多。由此感謝我的父親,雖然他水平連小學都畢不了業,但他為人處事和交際方面還說很有經驗的,在我高中時期我曾書信和他們交流了很多,一家人也在共同改變,他也給我在人際和社會方面教會了很多,讓我更加沉穩。

我舉了自身的例子就是想說,不是每一個文化程度低的人都是失敗的,每個孩子的環境不只是家庭,還有學校,社會,朋友等以及個人的認知,在這些種種因素影響下,才能是一個人的教育背景,不能全部怪罪於低文化的父母,真正決定要成為什麼的是個人本身,看開就好。

再者,文化雖然很重要,但不能僅僅局限於受教育程度。人在社會,哪裡不是教育,也許很多專業性或者裝逼性知識他們不懂,但是很可能他們比你更會做人。最近熱播的《麻雀》中有一句很好的話:「從來都不缺會做事的人,學會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

沒什麼可以怪罪的,也無法去怪罪什麼。就算已經成年了,甚至老到沒有父母了,什麼事都是可以再來過的,無論學習,還說某種心念的樂器,至少不忘初心,不能放得始終也不會悔憾終生。我給身在水深火熱和十年前的自己的建議是:不要那麼敏感和在乎,有很多事情真的是身不由己的,但是你可以決定你是誰,重要的是你做沒做,而不是別人給你多大的阻力,望你安好,比我更好。「


父母文化水平低素質不一定也低的,嗯,況且受教育水平低也不一定代表文化水平低咯。我爸經常說,不識字也要識事。有的父母自己缺乏教育孩子督促孩子學習的能力,但是會找其他有這樣的能力的父母和孩子來跟自家孩子做朋友,潛移默化影響,也算一個補短的好辦法。即便素質和文化水平都低的父母,至少也完全有能力教會自己孩子兩件事:一個是孝順,一個是多讀書。我覺得這兩樣都學會的孩子,他們的教育應該不會太失敗吧。


推薦閱讀:

北大狀元留學美國發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春節不歸家拉黑父母6年
台灣往事——大爺爺的歸家路
愛是想放手,又緊握不放
嫁給一個永遠把你當情人的人有多重要?

TAG:生活 | 教育 | 親情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