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抄襲OMA?
講座正文
我清楚地記得五年前也在這裡做了講座,幾年間工作室發生了太多事,但現在我很幸運能融入布法羅這個大家庭。我們團隊就坐在後排,結束的時候我們可以討論奧爾布賴特-諾克斯藝術館(Albright-Knox Art Gallery)的擴建和整修項目,這將是布法羅值得驕傲的城市文化象徵。
今晚準備了不少幻燈片,所以如果你感到眩暈的話請一定要告訴我(笑聲)。我喜歡調研做過演講的城市或大學,這是最終總結出的十座最有潛力的城市,其中就有布法羅。
這裡公共空間的優化是引人注目的,包括旅遊和娛樂產業都使它進入最受千禧一代購房者歡迎的排行榜前十:布法羅排第七名,也就是說這座城市的生活品質吸引了更多年輕人選擇它。
大家都知道我最近參加了幾場講座,每次開場介紹時學院的主持人總是試圖很「隆重」地介紹我:「同學們一定了解他的事務所!」「有多少人有《S,M,L,XL》這本書?」然後期待著大多數學生舉起手,但最近我遭遇了很多次只有10位學生舉手的窘境(笑聲)。
這就是我把紐約分部的企業文化定位改為「公司的前哨」的原因,這是舊版的《S,M,L,XL》的尺寸,現在我們公司分為兩塊:OMA主要設計建築,AMO作為智囊團隊研究當今社會的進程。
OMA與AMO業態分工,Image Courtesy of OMA
全世界都在「抄」 OMA?
你們也應該知道,OMA很出名還在於它「繁殖(spawn)」了一批成功的企業,例如大名鼎鼎的BIG以及其它事務所。總之OMA是個可以教你「未來跳槽或自立門戶方法論」的工作室,或許因為OMA工作環境太「惡劣(nasty)」,很多曾經在這工作的人都離開並創立了自己的事務所(笑聲)。
這就是OMA的運營模式:培養許多成功的「子公司」(笑聲),下面展示的這些作品或許你覺得各有特色,總之它們有不少相似,我只是展示我們的版權被其它分公司(spin-off)使用(笑聲),各位看到作品完成的年份自然就明白了。
所以要說「改變」,就是OMA變得更成熟,「繁衍」了更多子公司(笑聲),例如我們紐約的分部離歐洲不遠不近,當我2006年接管公司時正好趕上爆發經濟危機,沒人對美國這片土地感興趣,所以我可以有很大自由空間重建OMA品牌——從剛起步時的5人發展到如今的80人。
宿命意義的巧合
因此我想說今天的OMA是由不同工作室和合伙人而非單個建築師主導的多層面公司,我想把這些「改變」作為貫穿講座的線索,我從OMA和庫哈斯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握變化的瞬間並運用到建築手法,因為當你捕捉到「改變」的時刻,你就總能朝向有利的趨勢改造(reinvent)建築或城市空間。
首先講講第一點變化,庫哈斯是我父輩一代的人,他生於1944年,而我是1973年。在我人生的特殊階段就是三種經濟危機標誌著日本的GDP嚴重下降,從圖上你們可以看出恰好這些階段和我人生的關鍵時刻完美地重疊在一起,所以極其巧合的是,我人生的重大轉折點總是與金融危機同時發生。
因此作為一個與「危機」相伴而生的日本人,我做建築師時總是對「衰退」的事物感興趣(笑聲),因為正如我和庫哈斯的年代對比,我的父輩及更早年代的人一直經歷現代化與經濟增長,他們能確切感受到明天會更好。
經濟危機與建築
但是在日本,我這代人與他們截然相反,所以我總是糾結這種懸殊迥異的時代背景。尤其在學習了建築與城市設計後,我不斷思考經濟衰退對建築師來說意味著什麼,因此我在哈佛大學創辦了叫做「危機之後(post-crisis)」的工作室。無論如何,我發現一個有趣的觀點:當經濟走下坡路時,人類的一些指數例如「計劃(planning)」「交流(connecting)」「思考(thinking)」反而會上升。
教堂(church)算是一種在經濟蕭條時期建造最多的建築類型,金融危機期間也迸發了許多新的發明創造,誕生了不少關於建築與城市設計的著述傑作,這也不難理解,你可以想像當建築師接不到項目的時候,他們就有空寫書了(笑聲)。
反觀日本,經濟情況會深刻反映在建築設計中,例如日本的「新陳代謝派(metabolic)」作品在五六十年代頗為前衛先鋒——中銀艙體樓(1972年),你可以從中感受到建築的生長變化乃至消亡。
二十年後,日本的建築主流發生了徹底轉變,不再有材料和色彩以及年代的意識,很多人把它視為日本的極簡抽象派藝術,但我個人認為這都是受長期持續的經濟蕭條的影響。
景觀設計的崛起
因此我想說的改變就是人們過去常把「經濟好轉與現代化」「經濟衰退和非現代化」理所當然地結合作為根深蒂固的觀念,但如今經濟不景氣但現代化迅猛發展的現象隨處可見,所以我們這代人面對的將是更複雜的形勢。
眾所周知,紐約最具人氣的地景之一是高線公園(High Line),所以從那以後大量城市的市當局都希望建造類似高線公園的活動場所和綠色基礎設施,正如這就是倫敦的某地區計劃建造的一座橋,或許你們從中嗅到了危險信號——甚至如今建築都呈現橋樑化趨勢(笑聲)。
這是高線公園設計者之一斯科菲迪奧(Ricardo Scofidio)的原話:「這不是建築設計而是地形造景(It』s not architecture but a landscape)」,那麼如果你回顧我接管紐約分部時的經濟危機階段,就不難發現建築師再也不容易贏得競標了,因為建築師必須依賴建造生存,但景觀設計師可以不通過建築而切實優化城市環境。所以過去時代當然是由建築師主導,但如今景觀設計師掌控著許多城市設計(urban interventions)。
阿納卡斯蒂亞河的新門戶
所以我們很幸運地贏得這次競標——華盛頓第11街大橋公園(2014年),將連接國會山與阿納卡斯蒂亞河東部社區的基礎設施改造為該市第一個高架公園:集藝術環境教育與健康娛樂為一體的新社區廣場。
這座位於阿納卡斯蒂亞河上方的大橋公園將成為美國首都獨一無二的新空間——有利於社區的高雅審美,健康的身體,優美的環境及和諧的經濟,作為串聯濱水區域的關鍵連接,它將成為鄰里社區居民聚會休閑,散步娛樂乃至騎行的勝地。
我們的理念是:公園應該是多性能空間,全市居民都可以在其中觀賞日常劇場或音樂會,舉辦社區聚會等活動。它將成為一種公共藝術,闡述該地區豐富悠久的歷史,並包含環境教育設施,作為都市農業背景為種植豐收節日服務,還要成為老少皆宜的現代化玩樂空間——包含供皮划艇停靠和出發的碼頭。
所以大橋公園是一個交流的場所,它將通過一系列戶外活動空間連接歷史上曾分離的河流兩岸,這些活動區域提供了懸掛在阿納卡斯蒂亞河上空卻又相對固定的有趣場所。來自河流兩岸的道路宛如跳板——逐漸上升的斜坡讓遊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觀景平台欣賞任意一邊的地標景觀。
「X」形地標的誕生
道路在阿納卡斯蒂亞河流上方延伸,連接成環狀,銜接來自海軍船廠一邊的道路,以純粹的姿態與河岸對面相連,所以大橋的最終形態是一個很容易識別的「X」標誌的新形象。大橋是獨特的標誌性結構,它的特色能吸引周邊社區居民輕易到達這處河流景觀。
我們精心設計了活動業態項目,大橋將會展示該區域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可以延長遊客在大橋和鄰近社區的觀光時間,增加停留的契機。我們在整個大橋上提供休閑娛樂設施、洗手間、食品供應、極端氣候緩解系統(陰涼或溫暖)和一些當季性活動,這裡將成為鄰近社區的門戶。
兩條道路的交匯點是寬敞的廣場,它提供可靈活調整的場地以滿足每條道路上舉行各類活動的不同需求。全年的傳統集市、節日慶典和戲劇表演讓大橋公園成為華盛頓特區的活動中心。這些延伸的狹長地帶以5%的坡度逐漸上升,構成一系列用於休閑娛樂、教育學習、社交聚會的空間,這些空間形成地勢上升的觀景平台,為東南側的咖啡廳以及西北側的表演空間與小樹林提供遮陽蔭蔽。
大家可以在觀景平台的末端欣賞阿納卡斯蒂亞河的景色以及華盛頓特區和阿納卡斯蒂亞雄偉的地標,也可以觀賞大橋上舉行的活動。橋兩邊都有瀑布,瀑布既標記著道路終點,也將道路與下方河流連接起來。大橋東邊的瀑布與過濾系統和橋墩附近的濕地相連,它們有效凈化了渡口周邊的河流。
阿納卡斯蒂亞河和附近的切撒皮克灣河口一樣,都因淡水海水交融形成生態的多樣性,因此我們要營造一個分享河流兩岸社區文化多樣性的場所。建築景觀與基礎設施融合創造一個適合社交的可持續市政體驗中心,這裡的活躍地帶和多層高度將遊客吸引到河邊,沿大橋設置的空白地帶為遊客提供休閑娛樂場所和前往河邊的通道。
連接社區的歷史長廊
觀演空間和咖啡廳均部分嵌入橋體,營造能觀賞水景的私密空間,這些空間讓遊客能從有利地勢和視角觀賞河流,既能從上俯瞰它的壯麗,也能通過皮划艇等休閑娛樂與河水親密接觸。我們抓住阿納卡斯蒂亞河地區的日常生態循環規律和季節韻律,將河流及周邊設計成多功能景觀,沿河岸我們設計了水上的士停靠站、步行棧道、「海灘」、獨木舟和皮划艇租賃中心。
在大橋頂部,瀑布讓公眾能近距離體驗接觸水景,潺潺的流水和在陽光下閃爍的剔透的水花能帶給市民無限樂趣。咖啡廳和環保教育中心的大面積室內活動區域和附近開敞樹蔭地帶,讓人們全年在此舉行活動。大橋的造型和尺度擴建成朝向阿納卡斯蒂亞的楔形結構,為大型活動和停泊站提供空間,以設置更多新型娛樂設施,我們還想修建旅遊景點吸引遊客從河流對岸穿越大橋。
我們在大橋公園地勢最高點擬建大草坪,在那可以將美國國會山、華盛頓紀念碑、弗萊德雷克道格拉斯之家和周邊景點盡收眼底,它也是人們練習瑜伽或觀賞河上日出的好去處。環保教育中心將為遊客和社區傳授有關改善當地生態系統的課程,遊客們也將受邀分享他們在這個地區的視頻故事,把拍攝的視頻投影在大橋的瀑布上,生動地記述這座大橋連接起來的社區居民的生活故事。
現代化的遊樂空間為兒童提供嬉戲遊玩的機會,他們能探索地勢逐漸上升的空間和「泡沫地形」,在雕塑上爬來爬去,互相嬉戲打鬧,並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咖啡廳提供可全年就餐和活動的中心,午餐花園和城市農業地區都聚集在阿納咔什廣場,這裡可以俯瞰阿納卡斯蒂亞河。
完成這個作品後我們無比興奮,覺得自己很「強大」,甚至可以把獨特的「X」形體印到10美元鈔票上(笑聲)。
城市「織補」
除此以外我們還做過很多公共空間優化的項目,例如重建霍博肯市(Hoboken)。霍博肯曾是一座環水的小島,在「桑迪」颶風破壞了城市之後,我們被選為發展住房和城市發展的重建設計競賽的第一名。
我們既希望保護了整個城市,同時使商業、公民和娛樂設施初具規模,因此提出「抵抗(Resist)、延緩(Delay)、儲存(Store)、排水(Discharge)」 的綜合策略。
基地位於哈德遜河邊,背靠高山,被濕地包圍。百年之中河水泛濫與山體滑坡,加上城市內部95%地面不滲水,城市外圍嚴重受損,內澇嚴重,所以霍博肯很容易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
抵抗:硬質基礎設施(如隔板、防洪牆及海堤)和柔軟的景觀特徵(如可用作公園的護堤或堤壩)在異常海潮或暴風雨時作為沿海的屏障;
延遲:通過政策建議、政策指南和城市綠色基礎設施等,以緩解雨水徑流;
儲存:綠色和灰色基礎設施的改善,如生物滯留池、窪地和綠色屋頂,以減緩並獲取雨水,這將補充霍博肯市現有的綠色基礎設施戰略計劃;
排放:增強霍博肯現有的雨水管理系統,包括確定和升級現有的雨水下水道、排水口和泵站。
城市設計最新項目
多倫多是離這很近的城市,我們要在多倫多設計一個新城市中心——1000萬平方英尺的的新辦公區。由於河東港口是以交通運輸為主要發展產業,所以我們想到設計全新的交通樞紐,它同時也作為「跨河大橋」連接兩側區域,這裡自然就成了核心區,然後我們以交通樞紐為中心設計整座城市內部的空間形態。
除此之外,我們還做了博加塔(Bogata)的新政府辦公區,那裡的人們過去常住在山上,最近計劃在平原建新辦公區屬於重大轉變。我們提出通過綠色生態軸線——咖啡餐飲等公共活動空間來串聯中心公園和國立高校,然後設計了政府辦公中心對稱的立面,使它顯得開闊莊重,這個項目目前正在建造中。
結構為何?
現在我要講康奈爾大學備受關注的Milstein大廳——這是第一座在百年名校內為建築(architecture)藝術(art)和規劃(planning)(AAP)而建的新建築,有個很罕見的趣事——我們是第三個做此建築的團隊,首先是2001年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贏得了競標,然後2003年德國事務所Barkow Leibinger接手了這個項目。
最後輪到我們來做是因為前兩位的方案都以失敗告終了,往常都是我們OMA作為第一個設計團隊,然後別的建築師來接替我們,這次很幸運我們第三個來做設計。一般的情況是建築、藝術和規劃三個專業分布在不同建築的不同部位,這些專業的學生互相之間很少交流,甚至還有敵意(笑聲)。
最大的挑戰就是,我們需要完全基於場地現存建築,創造一個同時連接三座原有建築的「紐帶」,並為藝術和建築專業教學提供可靈活使用的多功能空間。跨度48英尺的懸挑結構,可以看出懸挑下方有公交車站和現有道路。
我們當然需要用桁架來實現懸挑,但如果選用空腹桁架(vierendeel truss)將會非常昂貴且自重很大,倘若換成傳統桁架(conventional truss),又會引發一系列結構高度方面的不便。
因此我們更詳細分析了人流(circulation)活動(program)以及建築的受力模式圖解(stress pattern),逐步設計出一種複合型的桁架(hybridized truss),學生身處建築中可以清楚地感知結構體系,並很容易理解結構受力的情況。
地形與建築
為了確保未來使用的靈活性,我們把所有基礎結構都設在吊頂內,所以空氣循環和電力設備都在吊頂,同時也起到地板採暖的功能,將來你可以很便捷地改變工作室的裝修布置。在視覺體驗上,高科技的吊頂與司空見慣的樓板形成鮮明對比,使室內看起來像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個類似地形概念的要素,就是貫通上層頂板的混凝土穹狀圓頂,它同時提供向上的垂直交通,使用者走在其中可以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空間體驗,可以為校園引入前所未有的城市活動。
「小土坡」的頂部就是禮堂的觀眾席,人們可以從工作室直接走下來到此處,彷彿置身山峰頂端。我們設計了全景視野的隔音玻璃,人們可以觀賞室外活動場景而不會受嘈雜雜訊的干擾,並且玻璃自帶遮罩,即使在這做講座也不用關上窗帘。
大家可以坐在觀眾席一邊看著窗外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一邊體味城市生活的市井百態。這些錢當然都是我們向主要捐贈者「索要(sting)」的(笑聲),他很喜歡這間禮堂,甚至想把它用作大學的會議室。
有趣的室內設計
在使用會議室時,大家都知道坐在長條桌中間想走出來頗為不便,所以我們設計了像商務課堂那樣的帶有表決系統的私人轉椅。但是問題在於會議室一年只用兩次,其它時間主要給學生們使用,所以布置永久性座椅是不妥的。我們也不希望每次開會都要從場外搬運傢具,於是可配置的(configurable)傢具進入我們的視線。
我們設計了可以將座椅存入地板下的電動系統,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每年兩次會議人員離開會場後,這些座椅像殭屍一樣自動收納,這就是我們所做的翻新改進。
在圓頂下方有可供俯瞰的連廊,可以看到遠處公交車站非建築系學生的活動,此外我們還設計了可以靈活分隔的牆體,可以單獨作為展廳使用。
不止如此,這個空間還能發生許多活動,我們甚至設計了淋浴間,連續的條帶狀的不鏽鋼材料貫穿於男性和女性淋浴間之間作為隔牆,因此你知道在隔壁洗澡的一定是個異性(笑聲)。
這樣做會提升大家的警惕,也引發我們對異性分隔的重新思考。我們通過標記「XY」代表男性,「XX」代表女性,大家就不會走錯房間了(笑聲),同時隔音的牆體保證了私密性。
公園/藝術/城市
我來簡單談一下魁北克國家美術館新館(Quebec National Museum),它位於魁北克市的歷史街區,距離聖勞倫斯河不遠。大家可以看出魁北克城被一座龐大的公園劃分,博物館首次兩個立面分別正對城市和主要林蔭大道,臨近現存的教堂。
我做講座的時候總有不少人問我:你怎麼知道這個方案是最佳的?你是怎樣快速做出設計的?事實並非如此,因此我想展示我們前期所做的調研和分析,通過大量模型進行推敲之後得出幾個有潛力的方案。
這是其中一種關注自然採光的方案,由於是多層美術館,所以我想將自然光引入底層,於是形體更像峽谷以吸納更多自然光。
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案——三角形體量,我們思考可以將人流直接引向公園而非博物館,營造與教堂之間有趣的矛盾衝突感。但你們知道三角形平面的功能布局有些困難,形體看起來也像荷蘭乾酪。
由於場地位於城市與公園的交匯處,我們覺得將這三種要素綜合考慮會很精彩,不僅是博物館自身藝術層面的延伸,城市和公園也同時延伸,因此藝術成為城市和公園間的催化劑。
為了延續公園的既有地形,我們將展覽館設計為三個相互交疊逐漸上升的體量,城市活動將在建築下部延伸,為城市和公園提供全新的交流空間。
這就是地形的延續,在它下方是城市活動的場所,美術館內部夾層被用於連接臨時展覽空間和永久性展覽空間,你們能看到地形如何「蔓延」,城市的氛圍如何介入建築。我們將博物館的高度控制在與教堂較低的部分齊平,教堂因此成為博物館的象徵,因為未來可能考慮把教堂作為博物館的一部分使用。
城市空間的二次解讀
加拿大博物館基金會一半由政府出資,所以他們需要通過盈利獲得另一半收入,因此我們需要在底層設計一個無柱的自由空間作為街道生活空間的延續,提供服務於不同活動業態的場所。
教堂橫貫入博物館的部分我們用混凝土牆的材質將它作為售票處和衣帽間使用,因此一邊是公園的歷史滄桑感,一邊是現代化的都市感。
我們通過不同的活動來組織人群流線,由於人們從周邊現存建築穿過地下通道來到此處,所以我們設計了主要的螺旋樓梯以及宛如紡車的中庭空間,那麼從現存建築與從街道來此的人們可以相遇,產生更多交流的機會。
這部樓梯如今更像是女士們通過社交媒體展示自己擺pose自拍的最佳場所,這些是我們挑選出的比較漂亮的女士們的照片(笑聲)。
這是連接博物館與現存建築間的地下通道的平面圖,我們將它設計成環形交通樞紐,那麼即使在地下,人們也會知道自己所處的具體方位。
這個通道的末端同時被用來展示藝術作品,這條曲形的通道用來做美術展廳極其合適——這幅由三塊用鉸鏈縱向連接的畫板拼成的作品(triptych)非常長,普通的美術館展牆是無法容納的,所以我們首次巧妙利用了地下通道的長度,人們可以在步行過程中飽覽藝術品的全貌。
我們使用了三種不同材質的玻璃,一種是全透明的普通玻璃,一種是透明度較低的燒結玻璃(fritted glass),還有帶紋路的肌理玻璃(textured glass),這三種玻璃共同拼合成了玻璃幕牆,使建築呈現不同的質感。其中肌理玻璃凹凸不平的表面能使玻璃在光線下反射出不同顏色,有時像通透的冰塊,有時像金屬反光的光澤,有時會變成偏綠色的玻璃,與教堂氧化的綠色銅頂相呼應。
Faena Forum
接下來是另一個在邁阿密海灘的項目,業主以前是個時裝設計師。我們本來要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Faena一起)做一個項目,但由於經濟情況不穩定,他們選擇了邁阿密海灘。這並非一個不好的場地,但當我們第一次來,感受到這裡並非一個真正的充滿活力的地區。 Faena提出的一種方法是創建一座擁有鄰里關係的建築,而不是一個巨大的建築複合物。
隨著邁阿密從一個度假城市變成一個真正的文化旅遊目的地,我認為這是一個自然的進化,真正迎合了城市中的人們。Alan Faena分開設計建築的方式就是鼓勵人們多出去走走,或者至少穿過街道。 這是非常適合步行的,同時在某種程度上提出了設計的解決方案。
我們有三個場地:一個是大的楔形場地,一個是受保護的大西洋海灘酒店,一個是一片空地,我們設計了一所全新的建築。與其構想出一個巨大的體塊和兩個小型體塊,我們認為倒不如設計成更多相近的體量,以增強鄰里感。
我們將Faena forum設計成一個圓形體塊,使它看起來像整個街區的中心,同時在其周邊創建了一個更大的公共空間。如果沿著用地紅線建造建築,則場地中只留下了人行道的位置。 圓形的體塊造型也能夠和邁阿密海灘的現代主義裝飾派藝術語言產生一些共鳴。
由於它建立在一個住宅區內,它使我們的建築有點類似,龐大的像古根海姆。 古根海姆最初想在中央公園建一個更大的建築,然而他們的場地被移到了東南邊,因此他們不得不使它變得更小。 但它們卻創造了一個真正神奇的尺度,一個珠寶般的尺度。 對於我們的建築而言,有一部分高度限制和一些敏感的居住者...這些相似的限制,使它顯得並非那麼壯觀。
廣場上的兩個體量被大家所熟知,一個立方體和一個圓柱體。 但放在一起,我們認為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東西。總的說來,這是一個多功能的建築。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一直追求建築的多功能性,它最終會變成沒有特點的方盒子,我們則是通過城市分析構思出來建築形體的。 此外,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告訴我們,Faena真的很喜歡這個古典的造型,它是古典與現代的並置。
會議大廳在穹頂結構內,裡面可以配套各種基礎設施,因此它並非只是裝飾的像萬神殿:你可以看到揚聲器和安裝在圓頂上的各種投影。此外,穹頂中央的圓孔,可以關閉、打開以控制光線。上部空間有一個陽台,你可以向下看。
牆面可以關閉,所以該空間可以同時舉辦兩個活動或者一個大型活動。 顯然易見,如果你需要同時舉辦兩個活動,一個在圓形大廳、另一個在黑房間,則需要兩個不同的入口。它有一種宏偉的感覺,但又並非過大或過小。
我們設想的露天劇場是一個反向的穹頂:類似於一個碗。 我們希望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天然的露天劇場,因此我們使用這種粉色的大理石鋪裝。這裡可以舉行活動,他們已經舉辦了大提琴音樂會。
還有一個聲學窗帘,能夠安排不同類型的活動。舞台設計為巨大的圓盤,人們可以坐在圓盤的凹陷處近距離觀看錶演。我們還計算出開幕日當天的日軌以及如果沒有牆壁時投影的影子。雖然它是一個虛擬的陰影,但它是實際的太陽軌跡,所以你可以看到它的運動。
問答環節
問:我想問建築何時能超越藝術?您在華盛頓做的建築雖然很動人,但它並未表達太多的藝術,所以我的問題是當你在設計博物館時,你想展現的是建築本身還是藝術?
答:顯然是藝術,在畢爾巴鄂效應時代(Bilbao effect era,又稱「博物館奇蹟」,它是由於畢爾巴鄂市因彙集大量建築傑作而繁榮),我覺得建築師們在藝術世界裡失去了可信度(credibility),雖然我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不少博物館設計中建築師太過以自我為中心(egoistic),所以我認為當今的博物館需要通過給大家提供公共空間和更多活動可能性來重新獲取信任,因為現在的博物館裡發生的已經不僅是靜態的(static)觀覽,而是豐富的人群活動。那麼博物館建築應該給予藝術家靈感,為藝術展覽和博物館看管人提供空間,建築雖然對我很重要,但我覺得它不能超越藝術。
問:您提出的「建築就是把握改變瞬間」這個概念非常棒,最近您也在布法羅做非常重要的項目,那我想問您準備如何在這座城市把握改變?或者說您想把握住哪些方面的改變呢?
答:我所描述的「改變」是指時間跨度較長或意義重大的改變,例如我們觀察建築在藝術世界裡的地位如何變化,研究地形與建築的關係如何變化,這些確實對我們做布法羅的擴建項目有啟發。因為我認為相比過去的年代,如今建築與景觀地形可以真正融合,這就是所謂的「把握改變」。所以我並非對景觀設計師贏得城市項目的競標表示憤世嫉俗,只是覺得建築師需要更多地把握改變並利用它,圖像性建築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需要的是使用者活動的策劃,它關乎室內外空間的連續性與建築的透明性(transparency)。因此當今博物館設計的時代思潮(zeitgeist)是開放性和激發活力,而並不是純粹的畫廊設計。察覺到改變往往源於直覺,我們常常通過直覺的培養並採取調研或與相關機構合作來核實直覺的準確性。雖然設計永遠都受甲方意志的影響,但你要知道堅定保持自己的初衷與積極性,培養自己的興趣對建築師是無比重要的,這樣你才能意識到變化並妥善利用。
END
作者介紹
孫志健
東南大學本科大四在讀,關注五大洲建築師。
志健的最新作品
圖解庫哈斯《癲狂的紐約》第二章:Lobotomie定義了建築內與外的獨立性
基地整體呈線性狹長形態;缺乏支路,場地內部可達性較低;辦公組團缺少活力。南側大面積綠地景觀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故我們根據場地周邊城市功能確定場地功能區塊,結合現存公園綠化及水景的延續在中央形成市民公園及文化中心,圍繞此串聯西側生活化的soho辦公和東側科技化、商業化的辦公高層。
書籍推薦
Project on the City I: Great Leap Forward | Chuihua Judy Chung, Jeffrey Inaba, Rem Koolhaas, Sze Tsung Leong | 2001
Project on the City II: The Harvard Guide to Shopping | Chuihua Judy Chung, Jeffrey Inaba, Rem Koolhaas, Sze Tsung Leong | 2001
全球知識雷鋒簡介
全球知識雷鋒」(微信號:gkleifeng2000) 為中國建築界唯一純原創公眾號。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周榕老師發起,全球五大洲57所名校200餘知識雷鋒整理提煉,每周為你快遞當代建築最in新知,10分鐘洞悉世界建築最前沿講座精華。
- 歡迎雷鋒轉發,謝絕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
※舊貌換新顏! 這七座建築原本幾近廢棄, 改造後居然如此之美!
※防火塗料的價格之選
※認養古建築是一種文物保護創新
※你知道什麼叫「非均勻有理B樣條」嗎?犀牛建模的基本邏輯與方法
※裂縫: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