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你也是一個寄身自己過去影子里的客人嗎?| 好奇心研究所

對於絕大多數成年人來說,春節回家就相當於一場時空旅行。

不管你是三十五事業小成、二十八人生無著、還是剛上大學不不久的新晉成年人,一旦踏入父母的地界兒,都會立刻重新化身十三歲的初中少年。

你已經是個生理上的成年人了,但爸媽對你的印象沒能同步更新,他們會長久的保留一些成見,比如覺得你還小,沒能力決定什麼是最適合你自己的;覺得你最愛的還是十歲那年一口氣吃了三十個的韭菜雞蛋水餃,覺得你一走進書房就是「兒子/閨女要學習了,小點聲別吵著 ta」;在你沒回來之前就興奮地宣布:「買了雙新的黃色小兔子拖鞋,你肯定會喜歡的」。

在他們眼裡你還是小孩,而你卻開始覺得自己在他們面前像個客人。

來看看寫下《生兒育女不適合膽小鬼》(Parenting Isnt For Cowards),研究了家庭關係四十多年的心理學家 James Dobson 是如何分享自己的經驗的——「我媽,從來沒能注意到我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她需要適應一整套新的相處模式(program)。」

這當然很難做到,因為父母對你的印象存檔在你離開家去上大學/工作的那一刻,此後每一次你回家他們都從這個存檔點讀取進度,提取出當時和你相處的經驗,來面對一個已經學會自己打怪咔咔升級的你。

這種認知偏差導致你們在很多問題上難以溝通,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了一項名為「你爸媽對你的刻板印象,你都發現了哪些?」的調查,根據來自讀者的 2743 次表態以及相關的研究報告我們發現,以下三款基本誤解可能是天下爸媽所共有的:

1.你離家在外,能活著回來不容易

你在外面吃了一年不乾不淨的垃圾食品(外賣),你心痛的爸媽早在雙十一就灌好十串臘腸,在中秋節凍好二十八隻大閘蟹,在端午節就包好了來年的餃子只等你回來一口氣全端上桌。用充滿慈愛的目光一邊看著你吃,一邊開始播放例行饒舌:

  • 可憐啊,也就回家能吃頓好飯,別光顧著夾肉,多吃點菜!你看你滿手肉刺指甲蓋兒上竟然只有兩個小月牙!

  • 這滿身是洞的褲子和毛衣是咋回事?花那錢買些殘次品回來是圖啥?

  • 這菠蘿針腳簡直不要太容易,我上次給你織的那條大紅毛衣去拿出來穿上,啊對,還有柜子里你去年留下的舊秋褲!

  • 吃完飯幫爸媽洗個碗吧,算了你別給我打了,剛買的新碗。你說你啥家務都不會,一個人在外面咋還沒被餓死?

2.你的工作沒聽過,感覺上就不穩定

LinkedIn 曾經做過一個全球調查,訪問了 16000 人,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擁有「不太清楚兒女工作」的父母。74% 的父母搞不懂 UI 設計師是幹嘛的,72% 無法理解精算師是個什麼職業,61%不知道社交媒體經理是個啥……當被人問起孩子是幹嘛的,他們有時候只好說:「可能是個和管錢相關的工作」「好像是電腦修理管理什麼的人員」。

雖然面對的是完全不熟悉的工種,一部分沉著冷靜的父母卻沒有放棄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進行就業指導的努力,為你提出如下貼心建議:

  • 「為啥要辭職?你現在就發個微信就能月入上萬,還能上哪兒找更好的工作。」

  • 「目光要放長遠一點,你能搞一輩子遊戲?終究是不穩定。你看隔壁小張,當個公務員多適意。」

  • 「今年沒漲工資,是不是和老闆關係不好,要不要給老闆帶點土特產?」

3.你不過也就剛過了你媽當年生你的年紀,你懂啥感情?

關於感情,父母往往有一套獨特的權衡演算法,主要體現為:「感覺是什麼東西?感覺能當飯吃嗎?」「好看是什麼東西?好看能當飯吃嗎?」「愛是什麼東西?愛能當飯吃嗎?」

總的來說,這些春風拂面的人生忠告都在提醒你,談戀愛是一件和「感覺」「容貌」「愛」都關係不大,而跟「飯」關係很大的事。同時,由於你長這麼大都沒學會好好照顧自己的胃,他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你也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從而提出另一些春風拂面的人生忠告:

  • 「住都住到一起了,不結婚整天瞎混算怎麼回事?(痛心疾首)」

  • 「既然結不結婚沒啥差別,那到底為啥還不結?!(痛心疾首 x2)」

  • 「不婚丁克啥的,說著玩玩可以爸媽也不會當真,等你碰到合適的人就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篤定)

  • 「事業當然重要,但家庭還是第一位的,最終給你養老的還是你的兒女。」

  • 「媽不是想催你生小孩,但 25 歲是黃金生育期,我就想提醒你一下過了年你已經虛歲二十八了,努努力還能抓到黃金的尾巴。」

這類認知偏差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結構性的。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去年底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 2017》,2016 年有 2.45 億流動人口,其中「80 後」「90 後」占 64.7%,粗略地計算,現如今每十個中國人里就有一個是不在父母身邊工作的年輕人。

從上大學期間,十年間你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累積起來可能不超過半年,新的極其短暫的相處經驗很難撼動你在家時朝夕相處時留給他們的印象。異地工作的時間裡,你和他們有的溝通就是在電話/視頻時的簡單交流,但我們習慣的家庭溝通方式又不巧叫「報喜不報憂」。

漲工資了,認識了新朋友,換了個條件更好的出租屋,講給爸媽能一起高興高興,至於「工作沒成績個人沒成長不知道該怎麼調整」「總是宅在家根本沒有機會認識可以發展的對象」「沒有接到通知就被砸了隔斷牆」這些真切的苦惱要怎麼開口呢?「說了他們也不會懂」,結果越不說越不懂。

你會忍不住抱怨、投訴、或是溫柔調侃父母對你的誤解,但他們能夠重新認識你的方式實際上也相當有限。

在這種聚少離多,溝通不暢的代際關係中,給後輩貼標籤,其實是父母試圖消除心理上的距離感的一種方式。而標籤雖然能節省認知成本,但它不準確,有滯後性,常常一概而論以偏概全。

在好奇心研究所的調查中有位讀者提到:我爸可能連「對我的連刻板印象」都沒有,而僅是來自於社會上已存在的「孩子」形象的簡單反映。我們認為,他觀察到的可能是某種普遍存在的代際真相。

爸媽愛給小孩貼的標籤大多大同小異,我們整理了以下 13 種,你一定都不陌生:

爭氣:在外是熬夜趕需求,腰帶日漸寬發量日減少的苦兮兮程序員,回到家你就是金光閃閃的「從小第一名,名牌大學畢業生,BAT 工作,乾的啥不知道,但總歸是個小頭頭!」

懂事:「你是從小知道疼人兒,聽得進道理的,在這事上你也得聽我們的,要不趁我們腿腳還利索就趕緊生,到時候誰給你帶小孩?你仔細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理兒?」

老實:「沒讓你坑別人,只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太過實誠就是缺心眼,就是傻,可別吃了虧還幫人數錢」,你憂心忡忡的母親第一千零一次叮囑你。

死心眼:不跟老闆套近乎,不忽悠小姑娘,感情不強求,有啥事不爭不搶。你看自己是得道高僧,你爸媽看你是扶不起的阿斗——「春節就知道抱著手機搶紅包,就不能給你們上級領導發個祝福簡訊」。說兩句吉祥話都不會?實在不行群里你小姨發的那條不錯,用標點符號拼了個狗頭那個,你去轉發一下。」

不安分:「二姨介紹的鐵路上的工作多好,離家又近,要是當初一畢業就回來,現在工作穩定,住著自己的大房子,還用得著為了居住證犯愁?」

:回到你親愛的老母親身邊,大好的生活圖景就在你眼前,為啥就是在北上廣死撐也肯不回來,不肯好好過日子,「我說這話你可能又要覺得媽媽說的不對,但我看你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就是鬧騰點、話多、愛演,人來瘋,「一肚子壞水,但沒有壞心眼」。

翅膀硬了:明明已經過了青春期,叛逆卻不減當年。「自己能賺錢了又怎樣?不聽老人言,早晚回來哭。」

白眼狼:「吃我的穿我的喝我的,現在倒好,一個禮拜電話都不打一個回家,一提找對象就急眼,也不聽我的話去見見老李家的兒子,對方小夥子家有三套房兩輛車自己創業融資到 B 輪了,就算不處對象,交個朋友總行吧?」

懶骨頭:試問哪一個鍾情葛優癱的喪系青年,不曾得到過爸媽「能坐著絕不會站著、能躺著就不會坐著」的高度評價?

嘴刁:你從小挑食吃肉不吃菜,盤子里不能出現一點花椒粒,最愛吃的是家裡自製的油潑辣椒醬,大學時候還因為吃不慣食堂的飯讓爸媽寄一瓶去配飯。今年又準備了一桌你最愛吃的飯,你卻說你現在只吃沙拉菜和水煮雞胸肉?拿手菜複習了一整年,沒曾想最後出了道超綱題。

手笨:你掃地不幹凈,洗碗費水,聲稱要露一手結果家裡鍋子差點磕壞,就連盛碗米飯都別著胳膊不得勁兒,距離成為生活的強者可能還需一百年。

沒眼力見兒:「大人來了也不知道叫人?忙翻天了也不知道搭把手?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我這麼心靈手巧咋就生出你這麼又懶又拙的兒?」

其中大部分標籤所指向的,都是一個「缺乏自理能力,好吃懶做,聽不進勸」的 typical 青少年形象。

人們常說「在爸媽眼裡你永遠長不大」,這一切都是出於他們對你的愛。但有趣的是,當你搜「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長不大」時,會發現有兩種極端的搜索結果,一邊是孩子在抱怨為什麼我爸媽不能停止對我的指手畫腳,另一邊是為人父母者的煽情表白「孩子別怕,爸媽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前文提到的心理學家 James Dobson 建立的關注親子關係的 NGO 組織 Focus on the Family 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問人們在與父母相處時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結果排名第一的就是「我爸媽始終不能接受我已經長大成人了」, 30 歲、40 歲、甚至 50 歲的受訪者都表示,因為父母總在批評、糾正、試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們而感到困擾。

「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長不大」,事實上默認這樣的說法可能會帶來三個不小的問題:

一方面父母會小瞧自己的孩子,不相信 ta 具備作為獨立個體改善自己生存條件的能力。進而可能想要控制和干預 ta 的大大小小的各種人生選擇。

常見的方式是質疑,比如你就穿成這樣出門?你買玩意兒的時候是咋想的?你咋會做這種事兒?沒有說出的話是「你是不是傻」。還有暗示——「這個你不會愛吃的」「你其實沒多喜歡 ta」「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嗎?」,示意他們才知道什麼是對你最好的。

另一方面他們同時會過度美化自己的小孩,覺得你做什麼都像小時候一樣 adorable,慣出巨嬰人格。給別人帶來麻煩也只是「調皮」,雖然「你笨手笨腳啥都不會」,但不改變也沒啥問題,就因為這樣你才能意識到在母親身邊能被照顧地有多周全。

此外,這種親子相處模式很可能會成為你信念系統的一部分,讓你不知不覺間把自己所習慣的冷嘲熱諷和強烈的控制欲再照搬到下一代身上。

要想做出改變需要你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他們得接受你已經是能夠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的大人了,而你也得學會在家裡表現的像個大人一樣。

我們常常調侃說自己回到家前三天是和父母相處最融洽的時間,超過一個星期必然會相看兩厭大吵一架,美國心理分析師學會的 Sue Kolod 說,這是因為人們在壓力情境下會啟動名為 Regression 的心理防禦機制,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付當前情景。比如感到冒犯立刻進入應激對抗模式,不由分說地唾棄爸媽的一切觀點,或者乾脆逃避溝通。

所以說,不止你爸媽對你的印象停留在你的少年時期,你回應他們的方式其實也一樣,並沒有更成熟一點呢。

插圖:林小妖

好奇心研究所是好奇心日報的一個調查欄目,這是一個探討各種生活方式問題的互動平台,它針對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潮流,也可能是某個品牌的服務。你可以在這裡投票、吐槽、表明態度。

推薦閱讀:

破洞毛衣,一款穿上使人富有的時尚單品 | 好奇心辭典

TAG:日語辭典 | 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