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放炮的講究,將成為回憶!
過年放鞭炮,不僅是北京的習俗,也是咱民族不可丟棄的習慣。早在宋朝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就膾炙人口。
清朝的孔尚任也在《甲午元旦》中描寫了過年放爆竹的事,曰:「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清人百一居士在《壺天錄》中有過這樣的描寫:「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乏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亟,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炷;除舊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
老爺爺、老奶奶一到過節也喜笑顏開地說:「過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見,老北京人已經將過年放鞭炮當成過年中頂重要的事兒來操辦。但要說起放鞭炮還真有不少的講究,不知您知不知道。您要不知道,就好辦了,聽我跟您念叨念叨。
咱先說說這鞭炮的起源。爆竹、鞭炮、炮仗其實說的都是一碼子事兒。古時候兒是為除邪崩祟,祭神的用品,後老成了過年、結婚、開張等喜慶的用品。
在《通俗篇俳優》記載:「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捲紙為之,稱曰爆竹。」隨著民間工藝的進化,在鞭炮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又出現了煙火。鞭炮聽聲,煙火看彩,有生有色。
老北京一進臘月,市區就開了臨時的「花炮市」。花炮歷來是年前的熱門貨、俏貨。有的時候,城內的茶葉鋪中也代銷各種花炮。清末民初,北京城內所售花炮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鞭炮、麻雷子、二踢腳、旗火、炮打燈兒、太平花和花盆。您聽我一樣樣兒和您說。
鞭炮,通常有以大草紙人工卷制和機器卷制的兩種,外表裹上紅紙。機制的小而緊,響聲清脆,謂之機器鞭。還有用牛皮紙捲成(外邊不包紅紙)大號炮仗,爆聲猛烈,每掛有五十頭,100頭,500頭,1000頭不等,這「頭」也叫「響兒」比如500響兒、1000響兒。
麻雷子,一般長2寸,直徑4、5分粗的大炮仗,用草紙裹成,每層草紙之間均加纏麻皮,並將頂端紮緊外麵包上紅紙。點燃之後,爆聲如雷。
二踢腳,俗稱:「二踢子」、「雙響兒」。通常為草紙捲成,約4寸高,直徑7、8分粗的大炮仗,頂端以秫秸皮紮緊,外邊裹上紅紙,燃放時,在地上一響蹦起來,到天空再響一聲。另外一種是由牛皮紙捲成4寸高,直徑5分的大炮仗,外面不包紅紙。
旗火,也寫作「起火」「起花」。常見的有大、小兩種,大旗火狀如大炮仗,本身長3、4寸,直徑5分,綁在一根4、5尺長的葦桿上,點燃後,能猛躥上天空,在天空中崩出光芒。小旗火本身狀如小炮仗,綁在一根秫秸皮上,點燃後,躥之丈余。
炮打燈兒,通常為圓筒形,高約3寸,直徑5分,外皮裹上紅綠紙及木刻版門票,點燃後的聲音像炮。隨著聲響崩出一個光球兒,謂之炮打單燈。崩出兩個光球兒,謂之炮打雙燈。
太平花,大的高半尺,直徑約碗口粗,燃點後,噴出火花,一般均為火樹形。
花盒,屬於高檔煙火,狀如扁平大圓盒,以彩紙糊成外殼,小的周園直徑一尺有餘,大的五尺以上,有3層至15層不等,燃放大花盒要先搭好架子。將盒子懸掛其上,燃放時,逐層下落獻彩。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大多是買鞭炮、二踢腳,而麻雷子則是大孩子們的專利,一到大年三十兒吃過年飯,便早早地把100響、200響或500、1000響的鞭炮栓在長桿上,擱在一邊,單等到夜裡12點的到來,還差幾分鐘的時候,大人孩子便出院門的出院門、出樓門的趕緊下樓,12點一到,那便是滿城的火樹銀花、聲聲震天,婦女、孩子們捂著耳朵,男人門或用煙頭兒、或用香貓著腰,半蹲著去點炮捻。
而老人們也總是站在旁邊或窗前,喊著出去的人們,千叮嚀萬囑咐的注意安全、注意火燭,或是孩子站遠點之類的話。其實,這些話也根本聽不見。
大年初一一早,一出家門就見北京城裡滿地紅、滿城地鋪黃金甲。這是因為鞭炮是紅色的,而二踢腳和麻雷子是用黃紙包裹的。由打大年三十兒這一刻整個北京城就在喧囂、叮(tīng)當(tāng)五四當中,一至到正月十五。
今年開始五環內全面禁售禁放煙花爆竹了,咱們把這老北京放炮的講究和美好的回憶留存在記憶中吧。
文|惟我獨尊
推薦閱讀:
※《深夜食堂》的老壇酸菜讓人反胃,不如試試這款暖心回憶面吧
※買橘子的梗是什麼意思?
※我的晚年教學生活
※您喝的是茶,北京人喝的是規矩和講究!
※清代的時候北京內城四合院住的都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