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認知不能不說的秘密

基石假設:人是非理性的

第一性原理:尋找當中...

能力圈:去中心化思維

方法論:認知迭代


以上框架是我個人思維模型一個總結,第一性原理還在尋找中,與認知有很大的關聯。

本人的性格屬於shaper,中文翻譯塑造者。塑造者的意思是根據自己的想法, 改變一些事物的前行的路線。這種類型人格的特點是:

1.有大尺度的想法和思路,喜歡思考別人不關注的問題,容易產生腦洞級的想法

2.為了目的不惜一切代價

這樣的性格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有意思的想法,但同時也帶來許多致命的問題。其中就包含: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做事跳躍性、不喜歡瑣碎的小事等等。往往我對一件事情充滿了熱情,然後很快的又喪失掉了動力,轉了干別的事情去了。我們通常稱這類人,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和不切實際。在經歷了多次挫折和失敗之後,我不得不開始反思,應該如何克服性格缺陷,發揮自我優勢。

我的性格中有個重要的品質,humble,中文的翻譯是謙卑。感謝它幫助我認知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開始重視自我反思和認知的迭代。

1.謙卑vs自我

通常shaper性格的人在「關心他人「這項的得分都不太高,擁有這種性格的人,只考慮把事情做好,而經常忽略別人的感受。Shaper性格的人以自我為中心,自我(ego)是一個非常情感化的東西,它一種非常強的自我保護機制,一旦別人給了負面的評論或者建議,大部分人一般會假裝接受,但很少真正思考別人的建議。

傲慢是獲取認知的最大障礙。這個時候humble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斷的提醒自己聆聽別人的發言。以一種謙卑的心態聆聽別人的建議。這個過程剛開始很痛苦,但只有堅持刻意練習,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帶來改變。每一次重新認知自我的階段,也同樣伴隨自我成長的開始。

2.盲點

人最理想的學習狀態是:嘗試——失敗——學習——改進

當遇到一個新信息時,首先假設對此一無所有,不要嘗試用過去的經驗進行判斷。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應該是處於一個非常放鬆的狀態,不管一個信息是否有別與於我們的常識判斷,暫時先不去管它,等完全接受以後再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選擇是否要保留。

重構比輸出更重要,我們在工作學習中只在意結果的輸出。然而,知識重新組合的過程比知識的輸出更加重要。重構知識必須建立在我們對自我的了解,承認自己不夠聰明,承認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新的問題,我們才有動力學習新的知識。

必須要打破原有的知識,在新邏輯框架下重構知識體系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老師的大課都在談去中心化,但如何真正做到去中心化呢?必須先回到中心化知識的原點假設。中心化的基石假設是:人是理性的, 基於人是理性的這個假設,我們才願意把自己私有資產兌換法幣,不然誰願意把自己的財產交給一個非理性的瘋子來掌握呢?

事實上,人真的是理性的嘛?

去中心化的前提假設建立在人性非理性。正是由於人性的弱點,歷史反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就是人性。如果人性不能那麼靠譜,為什麼區塊鏈足夠靠譜?

區塊鏈構建在數學之上

歐幾里得通過純邏輯的推演,從五條顯而易見的不言而喻的公理中,推出40多條定理和476項幾何命題。

1. 任意兩個點可以通過一條直線連接。

2. 任意線段能無限延伸成一條直線。

3. 給定任意線段,可以以其一個端點作為圓心,該線段作為半徑作一個圓。

4. 所有直角都全等。

5. 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這五條公理顯而易見,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正是收到歐幾里得的影響,比如說牛頓的物理體系就是建立《幾何原本》之上。

信任構建在數學之上 Trust built on Math.

中本聰的高明之處在於運用數學原理構建了比特幣的底層邏輯,把原本經濟學和政治無法無法解決的問題,巧妙地用數學方式得以解決。

總結:

1、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這個模型的不斷循環:嘗試——失敗——學習——改進。

2、人類對於自我認知的不斷覺醒,促使人類的文明才得以更加快速的發展,這個道理也適用個人

3、Humble,謙卑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也是幫助我們提升認知最好的工具


本群的目標

  1. 提升自我認知,打破自己的投資框架
  2. 學習思維模型建立理性的投資決策
  3. 做一個無趣的精神貴族


推薦閱讀:

生活中遇到一些對未來有決定性的事情,需要作出判斷或選擇時,怎麼切入,怎能最快做出最理性的選擇?
郵幣卡電子盤的定義?
為什麼說「我這句話是假話」即是真的又是假的,應該不存在兩重疊加的東西吧!這是屬於羅素悖論么?
男生在什麼時候會幾天或一周不聯繫女朋友?(歡迎回答)?
知乎「溫酒」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TAG:認知 | 理性思考 | 獨立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