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裝一個沒有中年危機的男人

過去一年,身邊人談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保溫杯了。年底了,也來談談中年危機。

記得當時趙明義火的時候,在公司內部關於中年危機的頭腦風暴中,70後老傢伙避而不談危機,只話當年追黑豹和唐朝樂隊的燃情歲月。90後妹紙一頭霧水:「竇唯是王菲的前夫,我們都知道,可是,趙明義到底是誰?」

只有85後同事小胡說的最接地氣:「我從不喝枸杞養生茶,也從來不失眠,但每天總是有說不清楚的焦慮。上有老、下有小,一手要抱著孩子,一手要攙著父母,感覺自己突然成了兩邊的家長;天天還得和老婆吵,她和我一樣,每天也在危機的河流上忙著捕撈,爭吵成為彼此疏通經脈、治癒矯情的手段;以前可以掏心掏肺的好哥們,電話聯繫越來越少,好不容易見面,也只是吃個飯、扯扯淡……」

和網上大數據分析的結論一致:討論中年危機的人,大部分是80後,少量是90後。換句話說,中年危機普遍提前了。

1

真正人到中年,絕對不會鬼喊鬼叫著討論中年危機。

一朵花就能引發一場空前絕後的回憶,一陣風就能引發一場聲勢浩蕩的離愁。

這樣的矯情,Really Really Really只適合年輕人。

中年是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中年不會嘲笑別人的窘迫,也不會去訴說自己的焦慮。

所謂天真,不過是歷練不夠;所謂成熟,不過是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也還會面帶微笑。

揚手是春,落手是秋,是中年的正確打開姿勢。

中年男人的保溫杯里,溫婉著一份歲月靜好。得意與失意,孤獨與煩惱,通達與徹悟,都浸泡在保溫杯里。保溫杯,又像是中年男人的尿不濕。人到中年萬事來,每天剪不斷、理還亂的愁苦,肆無忌憚地襲來,如泰山壓在胸口,中年狗們漸漸學會了用保溫杯泡枸杞,咽下隔夜的失眠,微笑迎來又一天。

2

年輕人的中年危機挺流行,其實不難理解。

階層上升的通道被關閉,階層固化的時代,很多年輕人除了年齡上的優勢,其他方面都處於劣勢。有人甚至戲稱:「北京那2000萬假裝生活的人,平均每個月焦慮3次,每次養活一篇10w+文章。

焦慮作為現代生活的伴生物,不可避免。正如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中說:「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

「保溫杯」是不是中年人的標配一點兒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被迫因此而開始思考近在眼前的「中年危機」。從「1988年的中年女子」,到趙雷稱自己母親「34歲老來得子」,再到聯合國對青年的定義「1992年生人已經正式步入中年」,曾經距離自己還很遙遠的中年危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殺到了80、90後面前。

發福走形的身材、兩鬢斑駁的白髮、泡著枸杞的保溫杯、平和的目光……趙明義一秒毀了無數人對於青春放蕩不羈的記憶,同時也像在挑釁:叔已走過,下一步看你們了!

3

80後90後提前進入「中年危機」,說到底,不就是怕自己的中年也會熄火嘛!人到中年,是歇斯底里,還是人淡如菊,是一蹶不振,還是生機勃勃,取決於選擇。現實面前暫時無力,你至少還可以假裝做一個沒有保溫杯危機的男人!願以下六字訣,能幫助你。

憋!

周鴻禕是出了名的「紅衣大炮」,這兩年反常低調。前幾天有人採訪他,周大炮說:「據說成熟的標誌就是憋得住尿也憋得住話。」

每個騷年都有和小夥伴比尿得遠的時候。人將中年,比拼的反倒是「憋」功。做個啞巴,是成年人的美德。人將中年,不要動不動矯情,不要把自己的苦隨便說給他人,更不要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委屈,他人的江山,你憑什麼指點?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的話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裡坐好久?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靜一靜,抽顆煙,這個軀體屬於自己」,「我們把真實的自己藏在車裡;打開車門出去,哪怕是哭著爬著,也只能把那些被人寄予厚望的身份扮演下去」。

憋不住怎麼辦?大不了學習竹林七賢的阮籍:於無人處偷著哭。每當悲從中來,阮籍會選擇駕著馬車來趟自駕游,毫無目的地四處遊盪,行至路的盡頭,哭嚎出聲。哭完不盡興,調轉車頭,換一條路走,再開到盡頭,嚎啕大哭。

裝!

女靠妝,男靠裝。四處跟人說危機的人,都是裝逼技術太差的人。

除非是諧星,男人到了一定年紀,該裝就得裝。電視圈分為兩大派系:一是清新奶油的鮮肉派,二是老奸巨猾的臘肉派。兩者的差別明顯,前者靠顏值,後者靠裝腔。即使長得如金星所言「臉像被人坐了一屁股」的高曉松,也可以靠裝腔贏得芳心。

男人偶爾裝逼併不是一件可恥的事。當然,習慣性裝逼的,就是智商問題了。境界最高的裝逼,會讓人真假難辨,到最後形成一種「范兒」。

趙明義的保溫杯699,你消費不起,買個85的也不錯。這是形而下的簡單裝逼。高大上的裝逼,都是「形而上」的,簡單來說,就是要在豆瓣那樣的水準。這個需要自己去揣摩。

說起裝逼,水土不服就服王健林。彷彿上一秒我們還沉浸在他的「一個億的小目標」,下一秒就看到他開始各種瘋狂大甩賣萬達的新聞。對的,務實的裝逼從來都是為了套現,不以套現為目的的裝逼,純屬欠揍

二!

對,你沒看錯,就是犯「二」的「二」,能「作」就「作」。我們公司最淡定的中年大叔,其實是個愛彈電吉他的老搖滾,他的人生經驗是:「年少的時候,要把能辦成的『壞事』都干盡,中年就不存在花花腸腸了!

最近網上流傳這麼一句話:若你負責任,那生活就不給你多少選擇的空間。這一論點的依據是:古龍的主角們愛喝酒,愛尋歡,中年人活出了少年的任性叛逆。比如,李尋歡喝完了酒,拿出小刀雕刻女人的人像埋在雪地里,痴痴地站著直到全身落滿雪花。古龍和他書中的男主角心裡住著一個孩子,不願背負世俗對中年人的要求,所以才魅力無窮。

大文豪錢鍾書坦言:「兩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嵇康因司馬昭進讒言被處死刑。臨刑前,嵇康神色如常,在刑場上撫彈一曲《廣陵散》。原因只有一個:哥們絕對不能活著讓《廣陵散》失傳!

劉伶常乘一鹿車,攜一壺酒,使人扛把鏟子跟著,喝多了就說:「我死了,請原地埋。」有一次喝醉後,他脫光了衣服赤裸地躺在屋裡,有人看見了譏諷他,結果他振振有詞曰:「我把天地當房屋,把屋子當衣褲,你們幹嘛都跑到我褲子中來啊?」

一句話,老夫聊發少年狂,是對付中年危機的一種有效方式。

慫!

「空中無根而又凄美的紫色火花令他感到:即使用生命來換取一次觸摸它的機會,也在所不惜。」

我們看了太多文學作品,總以為這一生一定要怎樣怎樣。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隨著年紀增高,愈發要做的是:承認自己的人生註定是太過平淡的一生,生的時候沒有值得吹噓炫耀的資本,死也死的無聲無息。

汪國真在《倉促地到了中年》一文中有個很好的比喻:「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曠,是生命曲線上的一個極點。站在這兒,來路一覽無餘,去路上能攪出的動靜也大致不出其右了。人生像魔術師抖開了他的包袱,不會再有太多的神秘可言了。」

該認慫的時候就要認慫!

所謂不惑,不是凡事都要搞個明白,而是不懂的乾脆不去弄明白的妥協。

藏!

營銷圈的人都在問:40歲以上的老銷售都到哪裡去了?IT圈的人也在問:40歲以上的程序員都到哪裡去了?媒介圈的人同樣在問:40歲以上的媒體人都到哪裡去了?……

聰明的中年職場人,不是不見了,而是把自己藏起來了。

再沒有比這更悲哀的行為了: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還每天和殺馬特青年比時尚,比潮流,比存在感。

人將中年,開始變臭。稍不注意,遭人嫌棄。生理上,人過40歲,皮膚會分泌一種特殊的物質,專家說,聞起來像脂肪味與雜草味的混合。日本人稱之為「加齡臭」或「大叔臭」,中國人更直接:「老人味」。

體味上的容易處理,每天洗澡,每天換內衣,用點香水……去不掉的「大叔臭」,是心態與觀念。

很多有錢有地位的大叔,紅酒雪茄,名車古董,頭頭是道,也會健身與保養,西裝幾萬塊起跳,手錶也戴上了伯爵或蕭邦,只是,和他們談幾分鐘,厭惡感就陣陣湧來,他們的腦子發出了臭味。

知識是男人的最好香水。自覺即將淪為競爭力不強的大叔,要學會藏起來暗度陳倉,狠狠充電,而不是處處刷臉。

干!

大多數人談中年危機,只是為自己沒錢做掩飾。萬惡的金錢才是中年危機的保溫杯。

從年初的《他深圳兩套房兩個娃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的家庭悲劇》到《35歲以後,職場白領們該何去何從》再到《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為什麼我們頻頻被這些故事刷屏?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深深的恐懼——對中年財務危機的恐懼。解決錢的問題,就治好了大半的中年危機癥狀。

中年是年輪的拐點,也是人群的分水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群,在這一秒交會,並迅速拉開距離,再也沒有共同話語。

對於一些人來說,接下去的下半場人生意味著行屍走肉;對於另一些人來說,下半場可能正是人生的開始。

男人一生離不開一個「干」字,無論是do something,還是fuck somebody。一方面,中年是出軌的高峰期,不認命又不思進取的人,不甘心一生只睡一個人,選擇拿性事開刀,逗逗年輕姑娘,證明自己魅力尚存。另一方面,中年也是創業的高峰期。同樣不甘心但努力上進的人,選擇拿事業開刀,無視所謂的天花板,向著自己理想的事業高地挺進!

你,將會是哪一種人呢?


推薦閱讀:

如何在2018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些活得精緻的人,都做到了這3點
讀完"賣掉北京500萬房,在老家生活的這兩年"一文,聊聊我的過往經歷和賣房這件事

TAG:中年危機 | 人生態度 | 年終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