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VA中人物看父母缺位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依戀理論的視角


本文是北京大學通選課程《愛的心理學》王佳萌、顧相、馬慈蔭的小組作業。版權歸學生們所有。如需要轉載,請聯繫本專欄。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從EVA中人物看父母缺位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依戀理論的視角

王佳萌 顧相 馬慈蔭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摘要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是一部優秀的日本動漫作品,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刻的刻畫。本文從依戀理論的視角分析了EVA中主要人物的父母缺位對他們青少年時期的依戀風格和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改變不安全依戀、提高親密關係質量的可能的方法。

關鍵詞:依戀理論;父母缺位;依戀風格;親密關係

1 前言

1.1 依戀理論簡介

依戀,一般被定義為嬰兒和其照顧者(一般為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對依戀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嬰相互關係如何隨嬰兒的成長而豐富和變化的方面。現在,研究者普遍認為,依戀是人類適應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它不僅提高嬰兒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構了嬰兒終生適應的特點,並幫助嬰兒終生向更好適應生存的方向發展。

依戀理論最初由John Bowlby提出,隨後引發了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Harry Harlow (1958)進行了著名的恆河猴實驗,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Harlow由此得出依戀並非來自母親的餵食行為及人類性的驅力。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依戀研究的重大進展來自Ainsworth(1978)的認識:依戀關係中個體間的重要差異在於依戀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她設計了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來評定嬰兒對母親依戀的安全性。最初,母親與兒童被邀請進入一間放有適當玩具的舒適的實驗室,當兒童安靜下來並開始玩玩具時,便有陌生人加入,以後,相繼有母親離去、陌生人與兒童相處、母親回來陌生人離去、母親離去兒童獨處等情境,兒童的反應用錄像帶進行記錄。根據嬰兒的表現,Ainsworth將嬰兒的依戀關係分為三類:

①安全型依戀(secure),兒童與母親在一起時能舒心地玩玩具,並不總是依附母親,當母親離去時,明顯地表現出苦惱。母親回來後,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很快平靜下來並繼續玩遊戲;

②不安全依戀,迴避型(insecure avoidant),兒童在母親離去時無緊張或憂慮情緒,母親回來時,他們亦不予理會或短暫接近一下又走開,表現出忽視及躲避行為,這類兒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與母親的安慰沒有差別;

③不安全依戀,焦慮矛盾型 ( insecure- ambivalent),兒童強烈反抗母親的離去,母親回來,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顯示出反抗,甚至發怒,不再去玩遊戲。

Crittenden(1988)在研究中發現還有一些兒童的行為不符合以上三種類型的任何一種,並且他們都曾有被虐待與被忽視的經驗,於是提出另一依戀類型:不安全依戀,破裂型(insecure -disorganized),此類兒童對母親展現出冷漠。美國兒童虐待協會的研究指出,被照顧者長期虐待的兒童傾向於認為自己有許多缺點、不可愛、沒有用,甚至是多餘的,只有在能夠滿足別人需要時才有價值。有關研究表明,忽視是看護人由於沒有履行應盡的責任,本應滿足卻沒有滿足兒童的身心發展,而對嬰兒及低齡兒童的身心發育帶來的嚴重打擊。忽視與依戀迴避顯著正相關,心理虐待與依戀焦慮顯著正相關(Li,2013)。

1987年,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家們的加入,使得依戀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階段,Hazan和 Shaver (1987)認為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種依戀類型同樣也能應用到成人的戀愛過程中,兒童期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依戀特徵,成年以後仍然會顯露出來,浪漫的愛可以看作就是一種依戀過程(李同歸等,2006)。也就是說,成人依戀類型可以分為以下類似的三類:安全型、迴避型與焦慮—矛盾型。在這之後,Bartholomeco和Horowitz(1991)提出的四類型模式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該模式以對自我和他人的內部工作模型的積極和消極程度為基礎,將成人依戀關係分為以下四類:

①安全型(secure):以「信任對方, 喜歡保持親近」為特徵,認為自己是值得愛的,他人也是值得愛和信任的。

②專註型(preoccupied):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的和沒有價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這種類型的個體總是努力贏得他人的接納,並以此支持消極的自我形象。

③恐懼型(fearful):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都是消極的,這種類型的成人可能因為害怕他人的拒絕而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繫。

④冷漠型(dismissing):對個人的看法相對積極,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但是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這種類型的成人會以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繫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

有很多研究表明,成人依戀類型在人口中的分布與早期嬰兒依戀的分布相一致(Mickelson

et. al., 1997),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論的觀點:從成人的行為中能找到他童年經歷的痕迹,也支持了依戀行為的普遍性和穩定性。並且,Fraley(2002)通過對以往的研究進行元分析得到的結果表明,依戀安全性在人生的最初的19年里基本上是穩定的,也就是說,在本文討論大背景(高中生)下,依戀類型與母嬰時期的依戀類型有著極強的關聯。

1.2 父母對兒童依戀的影響

1.2.1母親對兒童依戀的影響

早期的研究者多強調照料者在形成依戀關係中的作用,在這其中,又以對母親的研究居多。以Bowlby、Ainsworth為代表的大部分依戀研究者都認為,由照料者的撫養行為所提供給兒童的早期經驗,對兒童形成不同類型依戀起主導作用,尤其是對兒童各種信號的敏感性反應,更是依戀關係的主要影響因索。著名心理學家Ainsworth通過對母親在兒童出生後最初3個月餵養方式的研究,發現高敏感性的母親能使1歲的嬰兒形成安全型依戀,反之,那些低反應性低敏感性母親餵養的兒童大多形成迴避型或拒絕型依戀。後來,Ainsworth等又從敏感—不敏感、接受—拒絕、合作—干涉、易接近—忽視四個維度刻畫母親的敏感性,發現安全型兒童的母親大多能保持穩定而一致的接納、合作、敏感、易接近等特性,而迴避型兒童的母親傾向於拒絕、不敏感.拒絕型兒童的母親則傾向於拒絕、干涉或忽視。

Clarke等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Ainsworth等人的結論。他們從反應性(對兒童的哭、喊、語言要求等的反應比例)、積極情感的表達(充滿感情的接觸、微笑、表揚、說話等)、社會刺激量(母親親近兒童、對兒童微笑和說話或模仿兒童的頻率)三個維度描繪母親的撫養行為。結果表明,不安全依戀兒童的母親在這三個維度上的得分較低,而安全依戀兒童的母親則得分較高.即她們具有高反應性,對兒童信號能準確理解並給予適當及時的反應,較多表達出積極的情感,且能給兒童提供大量有益的社會刺激。總之,母親對嬰兒信號作出恰當反應、表達積極情感、溫柔小心地呵護嬰兒,孩子的依戀安全感就強;相反,母親往往很少和他身體接觸,抱孩子的方式很笨拙,對孩子的需求不敏感,孩子依戀安全感就低。

如果作為重要照料者的母親缺席,會對兒童的依戀產生很大的影響。Rene Spitz對3個月到12個月內被母親拋棄孤兒院的孩子進行研究。他們被放在一個大的病房內,一個護士照顧多個孩子。這些兒童很難與護士建立起這種依戀關係。也有研究者對孤兒院里的一些嬰兒進行了跟蹤研究。由於員工調整過於頻繁,四歲半大的孩子平均每人遇到過50個不同的照料者。即時外界環境足夠豐渥,兒童還是未能形成良好的依戀關係。不少孩子四歲後被人收養,與領養父母建立了情感聯結,這說明第一次依戀關係可以在4-6歲時建立。但在兒童期和青春期過程中,這些孩子表現出更多的情緒和社會交往問題,包括過分渴望成人的關注,對陌生成人和同齡人過分友好卻沒有什麼朋友(Hodges & Tizard,1989;Tizard&Hodges,1978;Tizard & Rees,1975)。

1.2.2 父親對兒童依戀的影響

隨著各種理論的不斷提出與發展,關於兒童發展的研究者們逐漸將研究重點從單純只關注母親擴展到研究父子關係以及整個家庭背景的重要作用。20世紀70年代以前,父親對兒童成長的作用並未得到社會及研究者的認可。後來,研究發現,嬰兒對父或母的依戀取決於情境,例如,嬰兒傷心或恐懼時最依戀母親,而在遊戲時最依戀父親(Paquette,2004)。研究發現,孩子和父親一起遊戲時會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進而對父親形成一種強烈的心理依戀,這種依戀能使兒童擺脫情緒上的失調和紛亂。Paquette(2004)採用「激活關係」來定義能促進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父子之間的這種依戀關係。父子「激活關係」主要是指孩子在確定自己受到保護的前提下,其得到激勵、克服缺點和學會利用機會的需要得到滿足,並且能在父親的幫助下開放地應對外部世界。如果孩子相信父母會滿足他們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在有壓力的情境下能得到安慰的需要,就表明孩子與父親形成了積極的依戀,即高質量的激活關係。

當5歲前就出現父親缺位時,男孩由於失去了適當的性別行為榜樣,其行為缺乏男子漢氣概,要麼過於爭強好勝,要麼唯唯諾諾;女孩則會由於失去了感情的紐帶,不利於自己的獨立以及自信心的增加(Stoop,1993)。

而關於父親缺位對愛情的影響,研究主要集中在女兒身上。父親缺位的孩子在與異性交往時更易表現為衝突性和不穩定性,研究表明,父親缺位會給家庭中的女孩提供不良的信號:她們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男性伴侶(Horne,2011)。Hoier(2003)等人指出父親缺位家庭長大的女兒會對異性持有消極的看法,而父母離異或被父親拋棄的女孩會更多的尋求男性的關注,以填補父親缺位的空虛感。父親缺位家庭的女孩也缺乏維持對異性的喜好的能力,他們在擇偶時更容易挑選到不適合自己的伴侶,而且會固執地堅持其選擇(Hill & Hurtado,1996)。也有研究者以中國大學生為被試,指出:在父親心理缺位中,父親缺位的大學生在依戀型和奉獻型愛情態度、女性分量表得分和勤儉心細得分方面得分低於父親不缺位的大學生。

1.2.3 總結

3歲之前是兒童依戀行為最主要的發展時期,需要父母與嬰幼兒之間頻繁且有益的互動,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起信任關係,促進嬰幼兒認知能力發展,習得社會交往的能力。4~12歲時,兒童逐漸發展出獨立意識,父母與兒童之間的角色關係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父親逐漸與兒童成為朋友的關係,而母親則與兒童逐漸成為幫助者的關係。在這一階段,父親主要承擔為兒童樹立正確的規範的職責,通過與兒童的互動,培育兒童的自信心、勇氣、進取心等。因此,父親在這一階段的缺位容易造成孩子在成年之後怯於與強關係內的成員打開心扉進行較深層次的溝通,交往時信心不足,不夠從容,在面臨失敗後更容易退卻。

兒童成長期(0—12歲)時的父母缺位會影響其成年後的社會交往情況,導致其成年較少與父母、配偶、子女等朝夕相處的人進行傾訴,在建立穩定長久的親密關係上存在一定的障礙。總體來看,父親缺位對兒童成年後社會交往的影響比母親缺位的影響更大,兒童3歲以前父母任意一方的缺位都比兒童4~12歲時父母缺位的影響更大。3歲以前是兒童與外界建立聯繫的最初階段,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感情的開始。在此階段需要父母共同的陪伴和撫育,為兒童提供全面的教育,其中任意一方的缺位都可能對兒童成年後社會交往產生較大的影響,使得其不易於與朋友、同事、同學,甚至陌生人建立和諧、穩定的社交關係,順利完成其社會化的過程(朱靈艷,2016)。

在日本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EVA)中,幾位主角都有父親或母親缺位的童年經歷,而這種經歷的影響在他們的親密關係和依戀風格中也有鮮明的體現,因此本文以這一動漫為基礎,分析父母缺位對兒童成長後的親密關係和依戀風格的影響,並對如何緩解父母缺位對依戀風格的影響進行了討論。

2 動漫簡介

新世紀福音戰士是一個科幻故事,其舞台是一個架空的世界,接下來筆者會在這一架空世界的時間線中進行敘述。

在公元2000年,一顆巨大的隕石墜落在南極冰山附近,高溫造成部分冰塊溶化,使得全球水位上漲,天災人禍不斷。公元2015年,出現了對地球的入侵者,一種似人的巨大機械戰鬥群,人們將之稱為使徒(angel)。軍事武器無法有效打擊使徒,為此,地球的政治中心決定重用NERV這個組織,他們以最精密的技術,花費巨資研究出一種以駕駛員的神經直接控制的「泛用人形決戰兵器」,也就是EVA(在下文中,EVA一詞可能指代新世紀福音戰士這一動漫,也可能指代這裡所說的人形兵器)。這種高科技產物將駕駛員與機器做了精細的契合,籍由意志及身體的反應來控制EVA。NERV的司令是碇源渡,總指揮官是葛城美里。

由於EVA的技術還處於研發階段,所以有許多障礙還無法立即克服。駕駛EVA需要很特殊的資質,而且駕駛人還必須經過幾個月訓練才能和EVA達到同步活動的基本能力。在世界上總共發現了3名可以駕駛EVA的少男少女,其中1名少年就是碇源渡的兒子碇真嗣。另外2名少女是綾波麗和明日香。為了駕駛EVA,少男少女們來到了NERV,開始了對抗使徒的戰鬥。

本文主要關注的是關於EVA中的人物的早年依戀對於其親密關係的影響,因此我們將忽略掉EVA中本來作為重頭戲的機戰部分,而將重點聚焦在人物的家庭環境、親密關係這些方面,它們雖然不是整部動漫敘述的主要部分,但是也有其至關重要的作用,是EVA這部動畫的靈魂核心和推動力量所在。

3 人物分析

3.1 碇真嗣

3.1.1 碇真嗣的早年依戀

碇真嗣的母親碇唯在真嗣3歲時就因為EVA實驗而「消失」在了EVA中,他親眼目睹了母親的消失。雖然由於嬰兒期失憶(childhood amnesia)的影響,真嗣不會外顯地記得當時的場景,甚至可能不會記得母親的樣子,但這種經歷仍然會對他的潛意識產生深遠的影響。由於實驗的主持者正是真嗣的父親碇源渡,這也在某種意義上導致了之後碇真嗣與父親的分居。碇源渡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冷酷的父親,對真嗣的回應度很低。在妻子死後,由於思念妻子,碇源渡更是一心撲在研究上,將真嗣委託給一些教育專家來照顧,從此從真嗣的生活中徹底消失。在孩子0~12歲的成長期中,父親本應承擔養護者的角色,如果此時兒童能夠感受到父親的溫暖關愛,就更能夠產生依賴感和信任感,未來也就通常能用自己覺得安全穩當的方式進行社會交往。如若父親在此時出現缺位現象,兒童感受到父親的關愛較少,成年後更容易出現缺乏安全感的情況,難以對親密的人形成依戀的情感(朱靈艷,2016)。

依戀理論認為,嬰幼兒個體根據撫養者對其反應是否及時、敏感與一致來判斷自我受歡迎的程度和他人可信賴的程度,在與主要撫養人的密切接觸中逐漸將上述信息進行表徵內化,最終形成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式。這種內部工作模式主要以無意識方式運行,並且一旦建立起來就傾向於永久,它決定著兒童的行為方式,並成為未來人際關係的參照系(朱海東等人,2015)。而真嗣從很小的時候就進入了一種父母缺位的狀態,無法得到父母的回應,這使得真嗣沒有機會在早年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最終形成了較低的自尊和不安全的依戀風格。此外,朱靈艷(2016)總結前人研究指出,存在父母缺位現象的家庭均存在結構上的不完整,這使得身處其中的兒童在家庭中無法完成其社會化進程,例如無法遵循社會角色規範,習得必備社會交往技能等。這些因素也對真嗣青少年期的性格和真嗣與他人的親密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我們將看到這些影響的體現。

3.1.2 碇真嗣青少年期的親密關係

在故事的開始,公元2015年,碇真嗣14歲時,NERV的研究者發現他很適合做EVA的駕駛員。真嗣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父親傳喚,被帶到EVA面前,要求他駕駛EVA。然而,真嗣在剛見到EVA時就感到了極大的恐懼,這種恐懼的原因之一其實是,他的母親當年就是在這一架EVA中消失的,雖然他當時的記憶已經消失,但潛意識裡的恐懼感仍然會被喚醒。由於這種本能的恐懼,真嗣拒絕駕駛EVA,而他的父親對此的回應是:「如果你不駕駛的話就快點回去」。父親的冷漠無情對真嗣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也使他感到如果不駕駛EVA,自己就是沒有價值的,會被別人拋棄。此外,看到同為駕駛員的綾波麗身受重傷也使真嗣非常同情,因此他最終還是決定去駕駛EVA。

在真嗣成為駕駛員之後,工作人員需要安排真嗣的住宿。一開始,他們把真嗣安排在了冷清的一人獨居的住處。美里對此提出質疑,詢問真嗣是否願意如此,真嗣這樣說道:「一個人反而更好,反正到哪裡都是一個人。」在這裡,真嗣使用了一種在依戀理論中被叫做防禦性排斥的機制。劉俊萍等人(2012)對迴避型依戀者的防禦性排斥進行了總結,認為他們為了避免新的拒絕體驗和回憶起曾經被拒絕的體驗,會試圖使他們的依戀系統不被激活。為此,他們會主動與他人保持心理距離,並強行降低親密關係的重要性。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是童年時期兒童發現沒有人能夠回應他們的情緒反應時發展出的一種對策。在後來的劇情中提到的「豪豬兩難說」也印證了這一點。豪豬由於身上帶刺,必須保持一定距離才能不互相傷害,迴避型依戀者也是因為害怕接近會帶來傷害,才盡量與他人保持距離。幸運的是,美里過去與真嗣有類似的經歷,她敏銳地察覺到真嗣實際上並不是想要獨處,而是懼怕傷害,因此提出讓真嗣和自己一起住,這也為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的建立提供了一個機會。

在駕駛EVA訓練的過程中,真嗣感到非常不適,也曾經在內心抱怨「父親沒有在看,我為什麼要駕駛EVA」,但是他害怕不駕駛EVA就會被父親和周圍的人拋棄,因此沒有就此與美里或者父親溝通,而是一直保持著一種心情低落的狀態強迫自己完成任務。NERV的研究人員也評價真嗣說:「老實聽話是那孩子的處世之道。」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真嗣的衝突處理能力有所欠缺,無法有效地與他人溝通解決衝突、表達自己的訴求,轉而選擇委屈自己,聽從別人的指揮,消極迴避問題;同時他無法自在地向他人表達自己不愉快的情緒和一些負面的判斷,體現出了一種負向決斷能力的缺乏,這兩種人際親密能力都被證明與安全依戀呈正相關,安全依戀水平低的人在這兩種能力上會較為欠缺(魏世平&李彥章,2007)。

從上文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早年父母缺位使得碇真嗣最終形成了一種不安全依戀風格,由於缺乏早年的建立信任關係的經驗,他對他人表現出不信任,很難依賴他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也很難從親密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他的迴避傾向很高,同時又具有較高的焦慮,害怕他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而遠離自己,因此在親密關係中體現出避免衝突,委屈自己服從他人的特點。

3.2 明日香

3.2.1 明日香的早年依戀

明日香的母親是EVA計劃德國分部的科學家,在明日香四歲時參加了二號機的連接實驗(類似於男主角真嗣的母親碇唯與初號機之間的實驗)。雖然明日香的母親並沒有在實驗中喪生,但是經歷了這次試驗後她精神失常了,自此在醫院住院療養。明日香的母親並不認得明日香,但是身邊有一個象徵明日香的娃娃,平時經常與娃娃互動、說話。明日香每次看到對著娃娃自言自語的母親內心都是恐懼的。明日香在通過EVA駕駛員的測試後,滿懷欣喜地通知自己的母親,恰好看到母親上吊自殺的場面,同時把象徵著明日香的娃娃也上吊了,明日香受到了心理上極大的打擊,並且對自己母親「殺死」象徵自己的娃娃的行為是憎恨的。母親去世後,明日香強迫自己在心理上變得強大而排斥外界,「下定決心不再哭泣」,破壞繼母買的猴子玩具,「不必了,我不是小孩了,我要快點變成大人,才不要什麼洋娃娃」。經歷了母親失智、父親出軌,明日香在4歲就將自己封閉起來,「我要自己思考、自己活下去,爸爸媽媽我都不要了,我要一個人活下去」。

在母親自殺前,明日香在醫院探望母親卻意外聽到毫不避諱的父親和母親的醫生在衛生間偷情。母親自殺後父親與母親的醫生正式結婚,但是繼母只想作為父親的妻子而不是明日香的母親。同時明日香情感上本身就抗拒繼母,父親也對明日香毫不在意。

與真嗣相類似,明日香也是從小進入了父母缺位的狀態(無論是精神失智、死亡還是感情上的忽略),無法得到父母的回應,使得明日香沒有機會在早年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最終形成了一種不安全的依戀風格。母親「殺死」象徵明日香的娃娃實際上是對明日香人格上的否定和貶損;父親的出軌表現出對於家庭和孩子的背叛。這些對於兒童來說是比父母缺位更具有毀滅性的事情,因此在後期體現在明日香的外表驕傲實際上卻低自尊的性格和無法正常與他人構建親密關係上。接下來,我們將討論、分析這些影響在明日香青少年期的體現。

3.2.2 明日香青少年期的親密關係

明日香在TV版中第八集正式登場,一出場就是以紅色長髮、白色連衣裙和紅色低跟鞋出場,一腳踩住了真嗣的同學被風刮跑的帽子,並且給了不小心看到北風颳起的裙底的三個男生耳光。如此拉風的出場顯示了明日香性格火爆,又信心十足的形象。其實此時明日香也不過是和真嗣一樣才14歲的青少年,但是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符的強硬的個性。

在對待親密關係上,明日香體現出了普遍的輕蔑的態度:對於同為EVA駕駛員的綾波麗和真嗣,明日香分別起了「木偶」(綾波麗作為克隆人情感波動少)和「膽小鬼」、「笨蛋」(真嗣在早期同步率與操作均遜於明日香)的外號。對於年齡更長一些的人,明日香沒有表現出抗拒情緒。明日香與女性指揮員美裡間是和諧的同事類的平等關係,即便由於加持兩人實際上是情敵的關係;對於異性長輩加持明日香則是瘋狂的喜歡、追捧。同時,明日香的態度也跟對方的性別有明顯的關係:對於駕駛員,明日香即使認為綾波麗是「木偶」,但同時也有中性的評價——「第一個」和「優等生」,甚至還表達了對於綾波麗的戰鬥能力的些許讚美。而對於真嗣,明日香從語言上和行為上都是十足的不屑,在美里提出要對真嗣進行正面評價從而提高真嗣的自信和戰鬥能力時,明日香的態度一直是嘲諷的,語氣則陰陽怪氣。在學校,明日香稱呼真嗣和兩個死黨「笨蛋三人幫」,但是對於比真嗣還要性格內向沒有主張的女班長則是和緩的態度,甚至成為了朋友。

明日香對於同年齡異性的排斥和輕視以及對於年長一些的異性的單戀表現出了幼年期父親情感缺位轉化為不知如何開展與異性的關係,對於年齡差較大(明日香與真嗣同為14歲,加持曾與28歲的美里在大學談戀愛)的異性映射了年少時缺席的父親的影子,因此產生了沒有感情基礎的愛戀,也就是戀父情結。有關文獻中,對於幼年期父親心理缺位對女性幼兒的愛情態度有一定的研究。父親在幼年期的心理缺位與女性的依戀性戀愛態度正相關(王菁,2014),也就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戀父情結」。

明日香本身智力水平高,14歲已經從大學畢業,並且對於EVA的駕駛是有經驗的。「我是EVA的駕駛員」常常被明日香掛在嘴邊,再加上小時候通過EVA駕駛員的遴選時的雀躍表現,體現出明日香是非常以自己的優秀,特別是EVA駕駛員的身份,而自豪的,甚至瞧不起操作遜色的真嗣。EVA駕駛員的身份是明日香的身份認知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在面對採取心理戰術的第十五使徒鳥天使後,她的心理防線被迅速擊垮,明日香並非「不會受傷害」的成人,她依然是不願回想起痛苦的幼年的一個孩子。之前的強勢和外向不過是對於幼年傷害的選擇性的遺忘。但是面對美里撤回EVA的命令,明日香表現出抗拒:「現在回去還不如死在這裡」,駕駛EVA就是明日香的尊嚴所在。面對敗績,明日香展開了「煩死了,一點也不好」的自我否定並自此一蹶不振。

在面對親密關係時,明日香表面上是單戀年長的加持,但是實際上對真嗣才是正常的「喜歡」。這從對於情敵的態度上可見一斑,明日香沒有對加持方面的美里產生嚴肅而過激的反應,但對於綾波麗——真嗣的戀母映射,明日香無法接受她在戰鬥中救出自己的事實。包括在對真嗣嘲諷的背後實際上是吃醋的表現,也體現了對於真嗣的關注和在意。在故事敘述中,明日香年僅14歲。當處於青春前期又有處於不安全依戀,特別是依戀焦慮時,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會感到焦慮和缺乏自信,因此會尋求一種補償,通過吸引異性和在異性面前展示和炫耀自己,來宣洩情緒(李同歸,2006)。明日香的缺乏自信體現在沒有向同齡異性表現好感的能力,而是通過展示、炫耀自己的EVA駕駛能力。這種壓力的釋放實際上是明日香內心恐懼、孤獨和不安的表現。這種情緒本應是青春期作為脫離父母的產物,但是明日香由於父母缺位產生了更多的不安和焦慮。

從上文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早年父母缺位使得明日香最終形成了一種不安全依戀風格,由於缺乏早年的建立信任關係的經驗,她對他人表現出不信任,很難依賴他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也很難從親密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她的焦慮傾向很高,同時又具有一定程度的迴避,外表強勢外向內心脆弱,害怕他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而遠離自己因而主動一步推開別人,EVA中提到的「豪豬」困境同樣適用於明日香,因此在親密關係中體現出焦慮、亢奮,從而釋放內心的恐懼的特點。

4 總結與討論

本文主要關注了童年時期父母缺位對青少年的依戀風格和親密關係的負面影響,在討論部分,我們希望能夠提出一些能夠緩解這種負面影響的可能的因素,這些因素在EVA的劇情中也有所體現。筆者將從EVA中的一個概念來切入下文的論述。

4.1 心之壁壘——不安全依戀的結果

在EVA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絕對恐怖領域(absolute terror field,A.T. Field),也叫做A.T.力場。這一概念在EVA中被描述為一種生物體的力場,是無法被武器攻擊擊破的一層屏障。它是使徒和EVA重要的防禦力來源。在攻擊使徒時,EVA的駕駛員需要駕駛EVA展開自己的A.T.力場去中和使徒的A.T.力場,以使武器攻擊能夠起作用。在選擇EVA的駕駛員時,駕駛員的A.T.力場的強度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上文提到的真嗣和明日香都具有很強的A.T.力場。

對於A.T.力場的本質,導演藉由動漫中角色渚薰之口表示,它其實是一種心之壁壘,是自身將自我和客觀世界分開的一道牆,它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也是人們感到孤獨的原因。如果不突破這一層心之壁,人們就無法真正變得親密,但一旦突破了心之壁,失去了防禦的鎧甲,便有可能受到傷害。筆者認為,真嗣和明日香的強大的A.T.力場,也就是堅硬的心之壁壘,其實也是不安全依戀風格的結果。由於早年父母缺位的影響,他們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戀風格,無法信任他人,認為他人不會接受自己的全部,會因為自己不好的地方拋棄自己,因此在他人與自己之間建立了難以突破的隔閡,以此來避免受到傷害。那麼這種A.T.力場、這種心之壁壘是徹底無法突破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4.2 不安全依戀能否改變

前人研究表明,依戀風格雖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也不是不會改變的。王岩和王大華(2012)對於會影響個體依戀風格的因素進行了總結:個體在壓力情境下感受到的伴侶支持水平對其依戀有影響,伴侶的支持感可以顯著預測依戀焦慮和依戀迴避的水平,如果伴侶的支持水平高,那麼人們的依戀安全性也會相對更高。此外,根據社會認知模型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到個體對人際事件的解讀、對社會支持的覺知程度等都會影響依戀風格的改變,因此可以通過提升個體對社會信息的積極加工來影響他們的依戀安全性。同時,在心理諮詢和臨床工作領域也有不少研究者試圖通過小組認知行為療法(GCBT)、人際心理動力學療法(GPIP)等提升依戀安全性。上述的一些因素,在EVA中也有所體現。

前文中筆者曾經提到,美里理解了真嗣懼怕傷害的心理,邀請他住進自己家。在之後的相處過程中,美里給真嗣提供了較強的支持感,使真嗣對他人的不信任感逐漸降低,開始有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與他人正面衝突的行為,這也是安全性依戀的一種表現。此外,真嗣的同學在看到真嗣作戰時痛苦的樣子,也對真嗣的行為表示了認同,來自他人的認同和社會支持讓真嗣在想要逃避時停下了腳步,選擇回到大家身邊。

而後期出現的角色渚薰,更是很直接地中和了真嗣的A.T.力場,到達了他的內心世界。那麼渚薰是如何突破真嗣的心之壁壘的呢?渚薰與真嗣相處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是他對真嗣表現出了極高的關注、回應和讚許。真嗣的父母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渚薰卻做到了,因此真嗣對渚薰產生了很強的依戀感。從宣傳圖也可以看出,如圖,在真嗣看著星空時,渚薰注視著真嗣,這種關係與親子關係有很高的相似性,渚薰起到了一種類似於「安全基地」的作用。渚薰也對真嗣說過:「只要不認識別人就不會被背叛,也不會彼此傷害。不過這樣並沒有辦法忘卻寂寞,人類不可能讓寂寞永遠消失,因為人是孤獨的。但也因為能夠忘記,人才能活下去。」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渚薰的依戀風格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他不會因為害怕被傷害就遠離他人。與安全依戀者的依戀關係的建立也提高了真嗣的依戀安全性水平。更重要的是,渚薰稱讚了真嗣自以為懦弱的地方,使真嗣意識到原來自己認為自己不好的地方也是可以被他人接受和喜愛的,因此真嗣對渚薰有了非常強的信任,與他建立了質量較好的親密關係。

EVA的導演庵野秀明在訪談中說道:「無論什麼樣的人類都有污穢的部分,對吧。但是與別人交往的時候,特別是不想被對方討厭的瞬間,就會想盡量不給對方看自己不好的部分。想盡量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但不能僅看到一個人好的一面,還要看到那個人負面的部分,這才算是把那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

筆者認為,導演的話其實也正適用於不安全依戀者。我們在童年沒有得到父母適當的回應,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懼怕被拋棄,不信任他人,認為別人不會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因此把自己負面的地方全都藏了起來,建立起了心之壁壘。雖然這樣做可以不被傷害,但是無法真正與別人形成親密關係。如果想要排解孤獨,我們必須走進彼此的心之壁壘。雖然我們的父母沒有回應和認同我們,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是無價值的、不值得珍惜的,也不代表沒有任何人會接受我們。我們應該試著去接納自己懦弱、膽小、自私的地方,試著去相信雖然自己沒那麼好但別人也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即便可能受傷也讓他人走進自己的心之壁壘。這或許是我們獲得積極的親密關係、排解孤獨的唯一出口。

參 考 文 獻

Ainsworth, M. D.,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ssessed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and at home.

Crittenden, P. M., & DiLalla, D. L. (1988). Compulsive compliance: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hibitory coping strategy in infanc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6(5), 585-599.

Fraley, R. C. (2002). 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2), 123-151.

Harlow, H. F. (1958). The nature of lo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3(12), 673.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

Hill, K., & Hurtado, A. M. (1996). The ecology and demography of a foraging people.

Hodges, J., & Tizard, B. (1989). Social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of ex‐institutional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30(1), 77-97.

Hoier, S. (2003). Father absence and age at menarche: a test of four evolutionary models. Human Nature, 14(3), 209-233.

Horne, M. (2011). The impact of father absence on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 ideals.

Li, H. (2013). Th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adult attachment and social support in Wenzhou. Medicine & Society.

Mccall, J. N. (1999).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orphanage care: a critical review. Rethinking Orphanages for Century.

Mickelson, K. D., Kessler, R. C., & Shaver, P. R. (1997). Adult attachment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3(5), 1092-106.

Paquette, D. (2004). 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Human Development, 47(4), 193-219.

Stoop, D. (1993). Making peace with your father. Tyndale House Pub.

Tizard, B., & Hodges, J. (1978). The effect of early institutional rea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ight-year-old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19(2), 99-118.

Tizard, B., & Rees, J. (1975). The effect of early institutional rearing on the behaviour problems and affectional relationships of four-year-old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16(1), 61-73.

劉俊蘋, 沈烈榮, &許遠理. (2012). 迴避型依戀的防禦性機制及對認知的影響. 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s1), 4-7.

李同歸, &加藤和生. (2006).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係經歷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學報, 38(3), 399-406.

李同歸, 王新暖, &郭曉飛. (2006). 初中生的依戀類型與異性交往行為.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 15(7), 644-646.

魏世平, &李彥章. (2007). 大學生人際依戀風格及與人際親密能力的相關性.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11(52), 10569-10571.

王菁. (2014). 童年期父親缺位對大學生性別角色和愛情態度的影響:母子關係的中介作用. (Doctoral dissertation, 哈爾濱師範大學).

吳穎. (2002). 依戀的發展.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 89-94.

宋海榮, &陳國鵬. (2003). 關於兒童依戀影響因素的研究述評. 心理科學,26(1), 172-173.

周春燕, &黃希庭. (2004). 成人依戀表徵與婚戀依戀. 心理科學進展, 12(2), 215-222.

朱靈艷. (2016). 個人成長期父母缺位與其成年後社會交往行為之間的關係. 學前教育研究(10), 29-37.

weixin.qq.com/r/HnWDm1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北京大學 | 依戀理論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