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傳播中的衰減效應

同步發布在Open Science Club的微信公眾平台,歡迎大家關注!(請盡情地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在科學界一直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在某個領域的一系列研究中,最開始的一兩個研究總是有著非常顯著的結果或者非常大的效應量;但是,隨著學者們在這個領域研究地深入,這些顯著的結果或者大的效應量會逐漸縮小甚至消失。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科學的衰減效應(Decline effect)。關於這個現象最早的例子是20世紀30年代超心理學研究(譯者註:用科學方法研究各種超能力心理現象的領域)中的超感知覺現象研究(Extrasensory perception,ESP,比如心電感應,預知等)。心理學家J.B.Rhine最早通過紙牌預測實驗測試了一些所謂的超能力者(譯者註:實驗道具為帶有圖形的撲克牌,每副牌5張,每張均有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圖形分別為十字、星號、三道波紋、圓圈和方塊。實驗時用5副紙牌,共25張。實驗過程中在被試看不到紙牌的情況下請他猜出紙牌上的圖形。如果猜牌正確率高於隨機猜測的概率,則可認為是ESP存在的證據)。在最開始的幾個研究中,一些超能力者表現出了非常高的預測水平,但是隨著後續實驗的重複研究,他們的預測水平逐漸下降,最終回到隨機猜測的水平。在現在的科學界,研究者在整個生物醫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領域甚至整個泛行為科學領域(管理學,教育學,傳播學)都發現了這個現象。

衰減效應的原因

衰減效應出現的首要原因是:某些領域的基礎科研人員,特別是那些整日被要求儘快做實驗和發文章的研究者,其中很多人會「折磨」數據直到找到一個顯著的結果,而很少進行重複性的實驗去驗證某個新領域的新效應。這導致了他們很難得出非常嚴謹的結果。隨後他們會把這個顯著的結果發表,而那些對他們來說「負面的東西」(如不顯著的結果,折磨數據的過程等)自然不會在文章中提及,這也就是所謂的「抽屜效應」。另一方面來看,學術雜誌、編輯們和其他科學工作者甚至公眾們都只會對顯著的結果感興趣。而這一系列過程的最終成果就是:哇!又有一個新的發現誕生了!

這種結果會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但又從第一直覺上感到懷疑,並且,這樣的文章還很有可能會在一個相對知名的高影響因子的雜誌發表。因為他們(這些雜誌)成功的秘訣就是,將一些新的、充滿爭議的發現在科學共同體或者公眾中傳播,從而獲得影響力。

一些學者可能會看這個論文並且順著它的思路繼續進行研究。當然,大多數人不會得到什麼成功的結果。這個時候,他們一般會反思:可能是我的研究哪裡做錯了,之後毫不猶豫地把這個「失敗的結果」扔進垃圾桶。就算少部分非常固執的人堅信一定是最開始的研究出現了問題,為了證明這點,他們必須多次進行重複實驗,嘗試多次後才能發表這種負面的結果。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這都會比最開始那些發表顯著結果的人要困難得多。比如,他們必須接受雜誌請來的專家們一次又一次地審核,甚至可能被要求做更多的重複實驗。還有可能,即使原研究的團隊成員不是審稿人,這些審稿人也很有可能是原始研究團隊的朋友、熟人、同事等(因為科學論文的同行評審需要是這個領域的專家)。這些過程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在這一段時間內公眾很有可能早已對最初的研究結果深信不疑了。

科學中「神話」的建立

在科學傳播的輔助下,最初「顯著的」成果可能已經在公眾的意識中生根發芽。比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能有效治療抑鬱症」曾被認為是科學、有效的。但10多年後,一系列研究成果證明,這種方法是沒有什麼效果的。但是在這10多年間,這種科學中「神話」已經被建立起來了。另一個例子是關於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DHD被廣泛地被認為是一種大腦基底核中的多巴胺轉運蛋白的問題而引發的大腦病變。顯然這只是神經藥理學上的一種解釋,之後的研究完全推翻了最開始的結果。

從上述的例子中我們發現,對科學研究方法的仔細思考是十分重要的。並且,也要重視一個研究的發表在整個科研過程中的位置。對於一個研究而言,新發現是否是最重要的?當一個研究顯示出這點時,讀者可要倍加小心。這個研究是否有被重複過的研究結果?只有當這點滿足時,讀者們才有必要去看它的效應量。是否重複的效應量大於(譯者註:或者等於)原始的效應量?只有當這點合格後,我們才能說這個研究是穩定的。當重複的效應量遠遠小於初始的效應量的時候,這說明原始研究的結果可能被大大地高估了。從這點來看,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和元分析可以為這個研究結果提供更好的估計。但是上述的方法都無法掩飾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一個領域最開始的研究中,負面的結果常常會被忽視,或者在之後的重複研究中,這種負面結果要面臨著巨大的阻力才能發表,甚至在一些情況下完全得不到發表。

這正是在前幾年學者John Ioannidis 所指出的,並且至今都在激烈討論的問題:所有發表的研究結果都可能存在一些問題。而原因正是上面提到的(發表偏倚,即傾向於發表顯著結果),而媒體在其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媒體對於科學成果的傳播

目前,只有很少的研究者系統地研究了媒體對於衰減效應的作用,但是這些少量的研究卻大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視角。法國國立波爾多第一大學的研究者Fran?ois Gonon和他的團隊在研究中指出,媒體以及依託其中的公眾討論對於這個現象影響頗深。他們研究了上文中提到的ADHD的例子:研究者首先搜索出這個領域被媒體引用和轉載最多的十篇文章,這十篇文章都對這個領域的做出了一定的開創性進步,雖然結果耳目一新但也存在一些爭議。隨後他們追蹤了這十篇文章相關的後續研究,發現十篇中只有一篇的結果依舊保持穩定。在剩下的九篇研究中,有的實驗結果被之後的實驗否定了,有的效應量相較於初始實驗大幅削弱。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媒體依舊報道著最開始的正面開創性結果,而對後續研究置若罔聞。並且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一般的大眾傳媒中,就連一些高標準的專業雜誌也會有此傾向。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即使一些研究成果早已被證明是錯誤的,最初的開創性錯誤結果卻仍然根深蒂固的影響著公眾甚至後續研究者的行為。因為媒體沒有相關的報道,所以沒有人能注意到這點。我在這裡建議,對於這個現象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網上現在對於ADHD的新聞報道和各種文字類或者圖片類信息。你會發現:衰減效應在媒體中無處不在,而至今對於ADHD的主流治療方法依舊以最初的開創性錯誤結果為基礎。

另一個關於媒體對於衰減效應影響的研究指出,媒體並不擅長(從論文中)識別出研究者是否對研究結果進行美化。特別是在研究並沒有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時,作者會在摘要或結論中有意無意地以美化結果的方式錯誤解釋他們的成果。有研究者隨機抽取了70篇科學論文並分析了關於他們的近500篇新聞報道,發現接近半數的的文章在摘要中或者文章結論中有美化研究成果的痕迹。作者們把事實中不怎麼「好看」的數據描繪成非常樂觀且穩定的結果。所以當媒體報道研究結果的時候,也會攜帶這種偏誤。於是公眾們相信了這種描繪的很好但是實際上沒有的那麼好的研究結果,這也是衰退效應的一種成因。正如文章中一再強調的:新聞記者和科學傳播工作者由於其知識很難意識到這種成果的美化,而他們的報道更是強化了這一點。研究人員在這篇研究的回歸分析中發現,論文的作者們在摘要、圖表處是否美化成果,是科學傳播內容中出現偏誤最重要的預測因素。(譯者吐槽:說明新聞記者和科學傳播工作者看一篇研究撐死了只會看看摘要,看看圖表,就開始寫寫寫了。。職業素養呢。。應該回去重新讀《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

所以對於一個有批判精神的讀者應該牢記:新聞傳播工作者們實在是太忙了,忙到了他們都不能完整精細地追蹤一個科學成果及其後續。或者說是,他們只願意看一個研究的摘要和圖表,甚至就只是匆匆讀一下摘要。當然,也有可能的是,這些新聞傳播工作者並不合格。但對於大多數對科學研究領域陌生的公眾來說,批判和詳細分析地直接閱讀一篇論文也是非常不現實的。所以對於媒體上報道(或者是炒作、宣傳)出來的研究數據和結果,請一定要有這種意識:他們非常有可能在之後的研究中被證明是錯誤的。

我們該從這個現象中學到什麼

第一點,一兩隻鳥叫不代表春天來臨。所以對於科學研究一定要學會等待,是否後續研究會推翻最開始的結論。

第二點,盛夏總是很晚來或者完全不來(德國國情)。特別是在醫藥和健康領域,劃時代的發現和突破是很少的,所以千萬不要聽風就是雨。

第三點,對於科學報道的一個小小的技巧:首先相信與報道中結果相反的那個結論。

Source: Walach, H. (2012, November 6). Decline-Effekte unddie ?ffentliche Repr?sentanz wissenschaftlicher Ergebnisse in den Medien [We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arald-walach.de/method

(譯者註:在科學網上也有一篇關於講衰減效應:blog.sciencenet.cn/blog,但是沒有提媒體的作用。)


  • 翻譯: @想成貓的狗 ,德國TU Chemnitz傳播與媒體心理學碩士。
  • 校對:王薇薇
  • 編輯:陳聖棟

Literature:

1.Ioannidis, J. P. (2005). 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 PLoS Medicine, 2(8), e124.

2. Gonon,F., Konsman, J.-P., Cohen, D., & Boraud, T. (2012). Why most biomedical findings echoed by newspapers turn out to be false: The case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PLoS ONE, 7(9), e44275.

3.Yavchitz, A., Boutron, I., Bafeta, A., Marroun, I., Charles, P., Mantz, J., etal. (2012). Misrepresentation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press releases and news coverage: A cohort study. PLoS Medicine, 9(9), e1001308.

weixin.qq.com/r/1iqFnZz (二維碼自動識別)

Open Science Club - Lets make psychology open and trustworthy.

投稿:opensci@outlook.com

微信ID: OpenScience

博客:Open Science Club


推薦閱讀:

余虹:我與督導的對話——滿足自戀or助人成長
童年弗洛伊德(下)|弗洛伊德傳連載之五
壞脾氣是怎樣煉成的
榮格分析心理學在中國丨 羅伯特·漢德森與默瑞·斯丹的訪談
兒子打了老子,還配得到原諒嗎?

TAG:心理學 | 研究方法 | 傳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