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局丨要拿100億扶持CP,曾收購樂視遊戲;現在團隊解散,官網改賣比特幣?

和名字一樣,冰穹互娛涼了。

這個消息乍聽起來不可思議:冰穹互娛的聲音不小,他們曾經成立冰穹遊戲全球聯盟,稱將投入100億扶持CP;2016年,他們發行的《貪婪洞窟》還曾被蘋果推薦,登頂付費榜,內部人士稱其月利潤一度超過1000萬

《貪婪洞窟》

2017年7月,冰穹又與微軟和東方明珠聯手,推出「全類型遊戲平台」G平台。同年9月,他們還公布過全資收購樂視遊戲的消息。

冰穹互娛提供的PPT

但一個月前,一名冰穹員工忽然告訴葡萄君,「我們公司都散掉了」,隨後多名前冰穹員工證實了這一消息。葡萄君試著搜索「冰穹互娛」,結果發現它的官網竟變成了一個售賣比特幣的網站。

冰穹互娛官網上的字樣

顯然,錢寶集團的土崩瓦解是冰穹互娛團隊解散的直接原因——在2016年4月之前,冰穹互娛的名字還是錢寶遊戲。

錢寶網的業務模式類似龐氏騙局。按照目前錢寶網首頁的公告說法,它「以完成廣告獲取高額收益作為誘餌,收取用戶保證金,採用吸收新用戶資金、用於兌付老用戶本金及收益等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取巨額資金,涉嫌非法集資犯罪活動。」

2017年12月26日,錢寶網的實際控制人張小雷向南京市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有冰穹互娛的員工稱,張小雷自首幾天後,他們就收到了稱「公司被查封,大家各自去辦退工手續」的人事郵件。

但冰穹互娛本來擁有從錢寶這個爛攤子脫離出去的機會。

有知情人士告訴葡萄君,在成立之初,冰穹互娛就計劃用1年時間,從錢寶集團拆分出來,而且張小雷一直沒讓冰穹互娛CEO王強持有錢寶的股份,「張小雷曾經暗示他們,如果真出事兒了,他自己扛。」

如果當真如此,那時間回到2016年初,當時錢寶還未東窗事發,冰穹互娛手上尚有一副好牌——它資金充足,擁有一款開門紅的產品,名頭已經打響。

在遊戲行業,一個爆款成就一家公司的例子十分常見,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自負盈虧,冰穹完全可能從錢寶剝離出來,成為一家頗有成績的中型發行公司。

這副好牌到底是怎麼打爛的?

進軍發行:「2015年利潤15億!」

2015年5月,錢寶準備進軍遊戲發行業務。

沒有人知道錢寶做遊戲的原因,有人猜測它是為了講更大的故事,騙取更多投資者的信任;也有人認為它想借龐大的資金獲取更多收入,填補集團的漏洞。但無論如何,它有一個相當認真的開始。

錢寶遊戲先是找到了王強擔任COO(後擔任CEO),主管遊戲發行業務——王強在遊戲行業工作多年,2009年前後曾負責聯眾在山東地區的運營推廣,還曾先後在駿網、天極和龍圖等公司就職。一位來自山東的從業者稱他是「老大哥級別的人物,但經驗積累和人脈關係絕對夠了。」

有業內人士和多名冰穹前員工稱,錢寶在用人上非常捨得給錢,高管「給的待遇確實好」,中層和基層員工的報酬也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按張小雷的話說,就是為了給你高薪,讓你跳不出去。」

到了8月,錢寶遊戲的管理團隊基本有了雛形——CEO由錢寶集團CPO蘇賢擔任,中層也大多擁有相關崗位的工作經驗,一名中層管理人員這樣解釋他當時加入錢寶遊戲的原因,「金融方面的風險我不清楚,但采量、投放都要錢,有資金才能做事情。」

足球卡牌手游《魔足學院》是錢寶遊戲的第一款產品,據說這款產品的研發商是張小雷的朋友,但這款產品的推廣力度並不大。「我們提過一些建議,說可以做一個大版本的迭代,再做一些宣傳,但老闆似乎不太願意,後來我們就沒敢多說。」

2015年下半年,錢寶遊戲也陸陸續續發行、聯運了一些產品。它們大多沒上安卓渠道,也沒有做任何推廣,只在App Store和錢寶應用市場中上線——在錢寶的規則中,用戶可以通過觀看廣告,下載遊戲等任務來獲得「寶券」,以此兌換各種獎品,這也是錢寶應用市場的流量來源。

有內部人士稱,錢寶應用市場的DAU最高上萬,平常只有幾千,單款遊戲能有幾千人下載就很不錯了了。在這種發行思路之下,幾款遊戲的用戶數量和營收狀況都很一般。

但張小雷對錢寶遊戲的期望遠不止於此,他們的KPI非常嚇人——有員工稱,2016年他們被要求創造幾個億的利潤,2017年這個數字更是飆升到了十幾個億。張小雷還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2015年錢寶遊戲的利潤為15億——這個數據顯然太假,但也足見他對錢寶遊戲的期待。

好在事情很快有了轉機——2016年初,錢寶遊戲發現了《貪婪洞窟》。

《貪婪洞窟》背後的發行困境:成績難看,推廣不力

一名商務告訴葡萄君,他至今記得團隊看到《貪婪洞窟》時的驚喜——這是一款Roguelike風格的單機手游,玩法和美術風格都不算原創,但體驗非常流暢。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主流品類的產品,競品很少,非常適合公司打開發行業務的局面。

事實證明,《貪婪洞窟》的確是錢寶遊戲最為成功的一款產品。多名員工都表示,當時蘋果的政策很嚴,他們真的沒有刷榜,登頂付費榜全是依靠蘋果推薦和媒體報道、玩家傳播的效果,而且這款產品的單日流水曾達到76萬,日新增用戶一度超過10萬——即便是在1年之後的今天,它也能挺進付費榜Top 20。

雖然《貪婪洞窟》成了錢寶遊戲的第一個爆款,錢寶遊戲也藉此機會更名為冰穹互娛,但在後續的工作過程中,這名商務漸漸發現冰穹互娛的評審產品的流程形同虛設,不管商務團隊和運營團隊的意見如何,拿不拿,花多少錢拿,又花多少錢推等事情完全由老闆決定。

有的產品我們覺得花30萬-40萬就足夠了,最多100萬,但後來很多產品的版權金+預付卻要花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整個2016年我們發了10多款產品,但我感覺值得拿的只有2-3款,剩下的產品都是老闆直接拍板的。

在發行公司當中,老闆親自拿重點產品的例子並不少見。但問題在於,除去《貪婪洞窟》之外,冰穹互娛確實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產品。甚至有員工評價,「每款都無疾而終,最後虧得爹媽都不認識了。」

就App Annie數據來看,除去《閃電突襲》曾經擠入App Store暢銷榜Top 500(但也僅是曇花一現),幾乎所有其餘產品都已經無法查到。

在應用寶上,冰穹互娛曾宣布代理或投資的大多數產品也都已消失,只有《王的騎士》還在預約當中。《魔女騎士團》倒是有84條評論,但評論大多也是吐槽充值不到賬、頻繁掉線的差評。

而在小米遊戲中,冰穹員工稱「花了幾百萬代理」的影游聯動產品《寶蓮燈》也只獲得了14條評論:

有多名員工表示,冰穹互娛COO王強與CEO蘇賢常常意見向左(後來蘇賢於2016年底離開錢寶集團),且公司內部官僚主義很嚴重,「官大一級壓死人」,即使他們在月會上給老闆出示回收表,老闆也沒有改變拿產品的態度。

一名其他公司的商務還曾向葡萄君聲情並茂地講述過一場錢寶遊戲的發布會,雖然可能有些誇張,但亦可從中看出錢寶形式主義之重。

張小雷演講到動情處 ,忽然深情地望向坐在觀眾席上的錢寶用戶:「在座的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來,給他們拜個八方!」

話音剛落,他身後一衝站得筆挺的高管猛地一哆嗦,整齊地向前倒去,隨後用雙手撐地,迅速站起,改變角度,再次重複這套動作。前前後後,一共拜了八個方位,是為拜八方。

更遺憾的是,後來《貪婪洞窟》的推廣費用可能也不充沛。在接受媒體採訪中,王強曾說《貪婪洞窟》成功的「核心資源就是資金,我們願意調動資金,當然最後沒花多少,就6000萬」;但有內部人士稱,他們真正用在推廣的錢連200萬都不到。

我們之前定的預算不高,遊戲成功之後想追加預算,但市場部好像不知道怎麼花錢,甚至有一次花了幾萬元只買到了3個用戶,最後他們的結論是不再增加預算。

與此同時,冰穹互娛卻在PR上非常捨得花錢。有中層管理人員稱他入職一年以來,算上拿產品、PR費用等各項費用,公司一共花了1個多億。「一場發布會就要幾百萬,給媒體的現金紅包每個兩三千,光我在的時候發布會就辦了好幾場。」

在一場發布會上,冰穹互娛還在場外擺放了多輛豪車

通過這些發布會,冰穹互娛講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這些故事往往會成為媒體與大眾關注的焦點,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這家公司發行業務的亂局。

孵化、獨立遊戲、平台、VR、樂視……追逐每一個風口

冰穹互娛最出名的故事是「冰穹遊戲全球聯盟」,這個聯盟自稱「非官方,非利益組織,覆蓋中國大陸、台港澳、東南亞、歐美等地區」,並號稱要拿出100億來成立孵化基地,扶持CP。在2016年7月,時任冰穹互娛CEO的蘇賢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解釋過他們的動機:

去年冰穹互娛的前身錢寶遊戲剛剛涉足遊戲行業,就遇到了遊戲圈遇冷的情況,我們注意到在成都、廣州、深圳等手遊行業發展繁盛的地區和城市,大批的遊戲廠商說生意難做,更有不少廠商倒閉。

而作為遊戲圈的新軍,我們雖然年輕,但是卻擁有比較深厚的資本基礎,加上我們救贖的信仰,希望能夠再這樣的寒潮下為廣大的遊戲業同胞做一些事情。

不過有多名員工告訴葡萄君,所謂的「冰穹遊戲全球聯盟」只是為了廣告效果的背書,肯定沒有花多少錢。雖然後來公司在成都、廣州等地舉辦過多場品鑒會,也一直在看產品,但「看了那麼多,不錯的一個不簽,簽的都是垃圾產品。」

獨立遊戲則是冰穹互娛另一個樂於宣揚的概念。內部人士稱,他們本來打算把旗下的冰趣App做成類似TapTap的,獨立遊戲的平台,還為此與4399合作,承辦了一期Global Game Jam的廣州站。

但因為高層始終搖擺不定,冰穹最終並未代理任何一款GGJ上的產品,冰趣App的方向也幾經調整,最後無疾而終,「說多了都是淚。」從後來的情況來看,《貪婪洞窟》或許也是冰穹互娛唯一出名的獨立遊戲。

之後,冰穹互娛又於2017年7月25日召開發布會,宣布和微軟、東方明珠合作,推出全類型遊戲平台:G平台。這一平台據說將立足PC端,不僅會上線多款3A大作和獨立遊戲,還會兼容VR、MR、安卓等平台上的遊戲。在通稿中,G平台主動與WeGame和Steam對標,並號稱「通過微軟Windows 10預推薦,可直接觸達日活躍用戶高達3.5億,預計2年內可覆蓋全球超過10億Win10設備。」

但在微軟官方商城上,G平台只獲得了38條評論,且52%的用戶都給出了1星的評價,評分也只有2.4分。一名曾拒絕G平台上線產品邀請的獨立遊戲從業者稱:「當時冰穹和我說有多少多少的流量,但其實它就是個安卓模擬器,應該也沒搞定多少產品。」

在這場2017年7月25日的發布會上,冰穹互娛還展示了他們代理的首款VR遊戲《源震》(Reboant)。這款FPS遊戲的美術非常優秀,但也有VR從業者稱,它的可玩性比較有限。在現場體驗時,葡萄君也遭遇了多次灰屏、視野傾斜、丟失定位等問題,不過現場的工作人員稱這是因為體驗設備架設不佳所致。

《源震》CG

有內部人士稱,當時公司擺出了All in VR的姿態,為此還從北京單獨拉了一支技術團隊,清洗掉了之前的運營團隊,並大幅度提升了一些關鍵職位的薪資,比如商務總監一職一度開價40K。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冰穹互娛還稱自己準備在上海建立VR體驗店和3000多個平方的VR產業區。不知道如果冰穹沒有解散的話,這項業務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2017年9月,冰穹互娛舉辦了它的最後一場發布會,宣布以現金形式收購樂視遊戲100%股權,彼時樂視還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一消息震驚了所有的媒體。樂視遊戲負責人董萌表示,樂視遊戲擁有樂視視頻中心、手機遊戲中心、體育遊戲中心、遊戲媒體、直播等多項核心業務。而冰穹互娛稱,收購樂視遊戲是為了切入家庭娛樂市場。

但在一天之後,樂視互娛CMO劉皓雷就發布朋友圈,稱「原樂視旗下遊戲業務板塊的經營主體僅有【樂視互娛】……媒體報道內的【樂視遊戲】是樂視先前對外投資的一家公司,並不在樂視體系內,有關業務往來實為承接樂視互娛技術外包服務。」

有內部人士稱,冰穹互娛不斷推出新的業務線,尋找新的風口只有一個目的:打消張小雷對遊戲業務盈利能力的質疑,獲取他的信任。如果真是這樣,那冰穹互娛確實達成了這個目的——在後來幾場發布會中,張小雷頻頻出場站台,似乎對公司的發展相當滿意。但很遺憾,這些五花八門的業務沒有一項能夠改善它糟糕的營收狀況,反而花費了巨大的市場和PR費用。

在《貪婪洞窟》紅利漸弱,發行業務始終沒有起色,其他業務日散斗金的情況下,冰穹互娛「1年獨立」的計劃成了痴人說夢,反而越來越淪為一個「to 小雷」的創業項目。財大氣粗的開場、曇花一現的成功、層出不窮的謊言、戛然而止的落幕:這家公司用2年半的歷程,為張小雷「向死而生」的信仰做了註腳。

在2017年9月那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上,張小雷曾這樣解釋他們收購樂視遊戲的原因:「我們就是要在別人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時候,幫人把瓦片蓋上,猶如雪中送炭。」

可惜冰穹互娛的運氣沒有樂視遊戲好,因為查封來得太快,他們沒有等到「猶如雪中送炭」的接盤。

本文首發於遊戲葡萄微信公眾號(youxiputao),轉載請後台聯繫授權。

推薦閱讀:

TAG:遊戲公司 | 倒閉 | 手機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