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決定了什麼?「標準動作」篇
2018-02-06 wzzhiweiyy 淺談健身
標準動作是什麼?
什麼是標準動作呢,其實這個問題在健身各個領域裡面都爭論不休了很久,一個力量訓練的動作往往會有無數種看法,並且有不少人為之站隊並爭論不休。
很多從業者喜歡給一個動作下一個定義,就是說這個動作到底是怎麼做的。比如說在深蹲裡面就有許許多多的對於深蹲不同的標準定義,包括流傳了很久的膝蓋到底過不過腳尖?到底是屁股先動還是膝蓋先動?到底這個前半身要前傾多少?到底高杠好還是低杠好?。每一個標準都被爭論的非常激烈,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為什麼?正是因為個體差異性導致了一千個舉鐵雷特有一千種舉鐵姿勢。
那麼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標準呢?其實我們在對一個動作進行評判之前,很多人往往會帶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這個動作就該這樣做,然後以這為標準去看待其他人的動作。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不管怎麼說,這世界上七十億的人很難找出完全一模一樣的兩個人。因此個體結構的差異性就必須要考慮,很多人在學習力量訓練動作的時候會根據院校的教材,或者一些高手、教練他們編寫的關於訓練動作的書籍來進行研究。但是這些書籍。我們要清楚明白一點,尤其是院校的教材,他們是基於競技體育選材學的基礎下編寫出來的書籍,目的是為了與選材結果服務,更好的去鍛煉訓練這些選材出來的運動員,而不是針對我們所有人的身體結構進行服務。也就是說我們這些從這些專業書籍上面學習到的知識往往只適用於特定的一類人,而這類人剛好是競技體育所需要的。
體制影響下的「標準」
要知道在競技體育裡面,特別是在體制下的競技體育。如何儘可能多地奪取金牌,爭取名次是體制下的第一任務。有如此限定前提的情況下,如果教練團隊還要考慮每一個人的身體差異,而制定不同的訓練動作。就違反了我們爭取金牌的效率任務的目的。因此在選材基礎充足的情況下。體制下的競技體育往往會篩選出最符合這一項體育運動的好苗子,這也是選材學。根據選材學編寫的教材自然也就為了選材結果而服務。
愛好者在學習這一些教材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但是也不能說教材上面都是錯的,教材他是為了選材服務,那必然是經過長久的論證才得出的結果,教材上的東西對於選材的結果而言肯定是行之有效的,但前提是你必須是符合選材結果的標準,否則的話你就很難適用於這些教材的理論。
但是愛好者由於看到這些教材,特別是一些退役的運動員所推薦的教材。就覺得這些教材既然是體制內所編寫的所編寫的教材,那一定就是代表了專業的技術水平,那麼他們就會把教材裡面說的東西當作是標準動作,然而他們卻忽略了選材的影響。因此就會出現許許多多的爭論——對於一個動作該怎麼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特別是經過院校學習的人,對於這種看法就更加根深蒂固,那麼什麼是標準動作?其實答案很簡單。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標準。體制內的題材都是為了選材結果服務,但是如果一項運動要在民間推廣的話,那麼就必須考慮到每個人的身體結構和個體差異性。我們在看待一項動作的時候不能簡單的粗暴的把它歸結為什麼什麼樣的動作。而是要因材施教,在普及一個動作,特別是教授其他人這一個動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被教授者的身體結構是否符合這一個動作。比如說我們在交一個人卧推的時候,假如他的手臂實在太長的話。那麼我們就要考慮寬握距或者說下降到更低的位置,還是直接不練卧推,因為過長的手臂,特別是過長的小臂會導致肩袖關節壓力非常大。
個體差異性下的標準
個體差異性對於訓練動作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很多愛好者由於看過了專業書籍的影響,形成了固化的思維,認為這個動作應該這樣做,然後在看待一些不符合專業書籍上的定律的動作時就出現了爭議。
實際上,我們不應該在這一個過程浪費時間,因為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有最適合他的動作。如果按照一個標準去套用所有人的話,那必然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那麼有沒有真正的標準動作呢?有,但他不叫「標準動作」,而是叫做符合個體生理結構上的最優化動作。
該動作可以根據人體解剖學來判斷這個人的最佳動作是怎麼樣的,每個人他的軀幹、大腿,小腿、手臂的比例都不盡相同,如果我們在一個動作里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人,顯然是不可以的。在日常訓練里,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如果用所謂的「標準」來衡量的錯的離譜的動作,往往可能是最符合那個動作的使用者的。
因此個體感受才是判斷動作合不合適的最根本標準,其次是是根據我們作為旁觀者的視角對他的生物力學的結構和解剖學的結構來進行判斷。
以前我記得有個人說過怎麼去判斷一個動作到底好不好,其實有三個標準,第一個是如果你自己做的舒服,別人看的舒服,那麼這個動作就沒有問題;第二個是如果你做的舒服,別人看的不舒服,那這個動作也沒有問題;第三個是如果你做的不舒服,別人看的不舒服,那這個動作就一定有問題。
所以我們對於標準動作的看待,不能以一個固化的思維去看待它,而是要去分析,為什麼別人的動作會這麼樣。為什麼他要這樣做府是否符合他的身體結構的特點。如果跟按照我們的視角分析出來的動作符合這個使用者的身體結構的特點,那麼很大概率上這個動作,即使在理論上錯的離譜,也是這個使用者的最佳動作。
如何設立「標準」
這就要根據使用者的個體感受來進行判斷,我們在看待一個動作到底標不標準的時候,一定不要先下結論,而且要去想為什麼。好不好,然後才是怎麼做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對所有的動作都定一個標準,比如說在深蹲裡面爭論了很久很久的膝蓋到底過不過腳尖,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他沒有前提條件,假如我給一個前提條件的話,你們也許很快就會得到答案,假如一個人他的軀幹很長,大腿很短,小腿很長,那麼他過不過腳尖呢。顯然他是不會過腳尖的。因為你畫張圖就知道了,要保證杠鈴在中心點的正上方的話。這種身材這種身材結構是非常難以讓他的膝蓋超過腳尖的,那我再換一個前提,假如一個人軀幹很短,大腿很長,小腿很短,那麼他需要蹲的時候膝蓋會不會過腳尖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所以對於一些動作的所謂標準,我們一定要去想想如果換一個前提的話,他還成不成立。如果換了一個前提他不成立的話,那麼他只是適用於某一類人的標準,並不符合我們所有人真正的標準
因此第一是我們使用者的個體感受,第二是我們的解剖學和生物力學。只有這兩種通用性的學科。才能服務於我們廣大的人民群眾。只有適用於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的定律,他才能稱作為標準,而不是一種只服務於特定人群的標準。因此我們在看待動作的時候,一定不要先入為主,以一些特定情況下的標準去判斷所有的人。也許這個動作錯的離譜,但是他個體感受發力流暢,沒有任何的阻礙,那麼這個動作就對於他而言是標準動作,特別是健身教練,他們在接觸會員的時候,不要輕易的下定論,而是先要詢問他會員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主觀感受是什麼樣,如果他感覺彆扭,你就要找出哪裡彆扭,而不是要他按照所謂的標準動作去執行。。而我們的愛好者也不要拘泥於所謂的標準,而是要找出符合我們個體的最佳動作模式。
所以在動作決定了什麼,這一系列的文章裡面。不會過於對某個動作下定義,只能給出通用性的解決辦法,因為我也沒有辦法用一個定義去衡量所有的人,你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所謂的合適動作,而不是根據一些簡單粗暴的定義,對一個動作下結論。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就會陷入了無盡的爭執和辯論之中。
推薦閱讀:
※世界最嚴謹民族的單兵口糧評測2:開吃——【蔣校長課堂】
※怎樣一到兩個月瘦5到10斤?
※【劉洹說健身】快速提升引體向上效果的4個要訣!
※剛開始跑步的小白,如何跨越最初的厭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