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的魔力——晏殊《浣溪沙》(陳可抒講座實錄10)

陳可抒/文

陳可抒:今天是系列講座的第十講,晏殊《浣溪沙》: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昨天通過李清照的《詞論》,略略講到了宋詞,尤其是婉約一路的大致傳承。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北宋詞中第一個開宗立派之人,晏殊。

一,開宗立派

詞這種文學形式,到晚唐開始形成氣候,形成了以溫庭筠和韋莊為代表的花間詞。然後,就是我們都很熟知的,以南唐二主李璟、李煜以及馮延巳為代表的南唐詞。再之後,就是晏殊了。

晏殊以《珠玉詞》傳世,他的兒子晏幾道在填詞上也非常有成就,有《小山詞》,經常被人並稱二晏詞。也有人把晏殊和歐陽修的詞,並稱為晏歐詞。無論是二晏詞還是晏歐詞,都是詞在花間、南唐以後,第三個蔚然氣象的流派

當時公認的並駕齊驅的大詞人有三位:晏殊、張先、柳永。

柳永作詞很流行,但是語言偏於通俗,為民間所喜好,基本後繼無人。張先是一個小官,交友不廣,所以也沒有形成很大的氣候。只有晏殊,在真宗、仁宗兩朝都做了很高的官職,一手提拔了范仲淹、歐陽修、宋庠、宋祁等後進,儼然成為詞壇領袖。引領一個時代,這是很難得的

更重要的是:詞在北宋初年,一直呈現一種「斷層」的態勢,近百年時間裡,只有十幾個作者,二十多首詞,李清照在《詞論》里也提及了,「破碎何足名家」。

晏殊的珠玉詞,也算得上是橫空出世的大作了。一般都認為宋詞發軔於晏殊

晏殊的珠玉詞,確實也很有藝術高度,更有人將晏殊與他的兒子晏幾道,與南唐二主父子相提並論。

晏殊的仕途還算平順,稱得上是一生富貴,所以在許多詞里隱隱有雍容華貴之像

當然,很少有人能夠一路平順毫無波瀾,晏殊也概莫能外,他在仕途上也經歷過三次貶謫,所以他也曾有一些感慨非常的作品,比如,「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等等。只是這樣的作品並不很多。

另外,晏殊在詞上比較注重格調。柳永曾經因為官職的問題找他去疏通關係,晏殊問他:「你寫詞嗎?」柳永回答:「是的,像您一樣,也寫一些。」晏殊卻冷冷地說,「我雖然做詞,卻從來不用『釆線慵拈伴伊坐』這樣的語言。」

「釆線慵拈伴伊坐」,正是柳永的句子,放在今天寫現代詩,大概就是「我穿著睡衣懶懶地躺在你的腿上」之類的。晏殊不太瞧得上。柳永只好告辭。

很多人通過這個故事,說晏殊作詞的態度,還算是比較嚴謹的,有晏殊「平生不做妮子語」的評論。

(但我認為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在此就不細講了)

二,詩詞解讀

下面我們來講一下這首詞: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其實是化自鄭谷的一首詩,尤其是「去年天氣」一句,完全是照搬:

和知己秋日傷懷(唐·鄭谷)

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亭台。

梁塵寂寞燕歸去,黃蜀葵花一朵開。

鄭谷寫的是燕歸去和一朵開,晏殊把它改成了花落去和燕歸來,不過確實高明了一大截。

而且是從第一句就開始高明:鄭谷起頭用的是「流水歌聲共不回」,流水和歌聲一同消逝,不再回來,是很傷感的開頭,然後又是「去年天氣舊亭台」,情緒是順承的。

而晏殊的起頭是「一曲新詞酒一杯」,如果單看這一句,做首詩,喝杯酒,還顯得很豪邁呢。

而這時再加一句「去年天氣舊亭台」,便把整個的調子來了個急轉,用的是先揚後抑,逆挽的手法,更加有衝擊力

「我做一首新詞,便痛飲一杯酒,但抬頭看看,還是去年的天氣,還是舊日亭台。」

這個「去年天氣」寫得很妙——當然,功勞是鄭谷的——天氣還分什麼今年去年?明裡寫天氣,暗裡寫的是心情、境遇

這兩句加在一起,就變成了某種困局——新詞也寫了,酒也在喝著,但天氣和亭台依舊,沒什麼改變,沒什麼新的東西,唉。

劉希夷寫「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寫的是世界不變,人事變遷。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寫的是世界不變,便成困局之感。可以比較著來體會

這兩句感概以後,略嫌不足,便稍稍加一句,「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又要落山了,幾時歸來呢?歸來時能有什麼變化嗎?

這便是詞特殊的妙處,「夕陽西下幾時回」在此起到了一個餘音的作用,若是寫成兩句,寫太實,寫太滿,便很難寫出這種迷惘困頓的情緒,加這麼一小句,正合適。

(這個說法好,整首詞就是印象派的。)

無可奈何兩句,肯定是比鄭谷的原句要好太多了。而值得一提的,是晏殊也用這兩句寫成了一首七律:

元巳清明例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灧灧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晏殊《示張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日還沒到來,小園幽徑之中,我獨自徘徊著。春寒時輕時重,總有斑斑細雨,酒已宿醉可是我也禁不住要再飲幾杯。

然後便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是一個司馬相如的典故,形容的是仕途不得志,青錢萬選也是個典故,形容的是文采出眾。這兩句意思是講:遊人中有很多才子,可是要好好選一選人才啊!這首詩的題目是《示張寺丞王校勘》,那當然這番話也是對張寺丞、王校勘的泛泛的寄語。

我們看到,一模一樣的兩句話,放在這首詩里,就完全變了味道——最後「莫惜青錢萬選才」這樣的寄語評論,把全詩的感覺帶到了說教上,喪失了那種淡淡的惆悵之味。

就算是換一種寫法,又能挽回多少呢?我看很難。剛才提到了,這樣一種悵惘的情緒,最好的結尾就是加上一個輕輕的餘韻,「小園香徑獨徘徊」。否則很難與之相襯。

明代的沈際飛評論說,無可奈何花落去這兩句,肯定是非常工整、非常漂亮的對仗,但是感覺上卻天然就是一段詞,不是詩。

清代的張宗橚也評論說,這兩句話情致纏綿,音調諧婉,如果寫作七律,未免軟弱了一些。

這些評論都非常精當,詩和詞的味道就是非常不同的。接下來,我們結合晏殊的幾首詩來談一談節奏和韻味,進入詞的奧妙。

三,節奏、韻味、詞的奧秘

首先,我們要知道,節奏是詩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講現代詩的時候,經常提到,「正確分行就是詩」,也正是強調從節奏便寫出詩的味道來。節奏上自有內容在。

比如現在年末了,很多公司要開年會,一般而言,三句半是少不了的——為何?又簡單又俏皮,很能活躍氣氛。

而這個俏皮,便是三句半的節奏所天然帶來的。在讀完三句的時候,再敲一下鑼,然後再接上瘸腿的那半句,效果就出來了。這就是節奏蘊涵著內容的最簡單的例子。

類似的內容,盧延讓寫「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聽起來就像數來寶,不莊重,辛棄疾寫「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就動靜適中,很有味道。這都是節奏的奧秘。

晏殊有另外一首著名的詞: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蝶戀花》

類似的,杜甫也有一首詩:

今日苦短昨日休,歲雲暮矣增離憂。

霜凋碧樹待錦樹,萬壑東逝無停留。

——杜甫《錦樹行》

「嚴霜凋傷了碧樹,又欲要凋傷錦樹,啊,無數的溪流都向東流逝,沒有什麼是停留的啊!」

杜甫這兩句詩,韻律嚴謹,適合說理,寫作文的時候引用比較合適。

而晏殊這一句呢,其中的語素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幾乎每一個詞里都蘊涵著很深的個人情感在。而且,這種長長短短的節奏,更適合情感的抒發

像下面兩句,「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又比較齊整了,感情的抒發便不那麼奔騰了。

簡單講,字數多,情感投入就總會多些,字數少,情感投入就總會少些。「昨夜西風凋碧樹」,先起了一種傷感的氣息,然後心緒低沉,情緒自然就應當弱下去一些,所以是四個字「獨上高樓」。

(孫老師:詞正好長短交錯著,就更靈動)

對,靈動。

此處若是寫,「昨夜西風凋碧樹,無言獨上最高樓」,就不靈動了。

而詞和詞之間的比較也很有意思,有的節奏用得好,有的就差些。

大家都知道李煜有一首著名的詞: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李煜《相見歡》

晏殊有一首《採桑子》,正好可以比較一下:

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

燕子歸來。幾處風簾繡戶開。

——晏殊《採桑子》

紅色的櫻桃謝了,白色的梨花又開了,時間過得如此之快,所以是紅白相催。和「太匆匆」是一個意思。

我們知道,四個字比三個字的結構要穩定,四平八穩嘛。

所以,「紅白相催」更偏於穩定的敘述的感覺,「太匆匆」呢,就很急促,很有勁。

晏殊的《採桑子》,偏重於寫一種緩慢閑愁的情緒,李煜的《相見歡》,寫的則是悲切之心。情緒不同,相配合的節奏當然也要不同。

總之,詞有很多妙處,是詩不能具備的,而詞與詞之間,不同的詞牌與詞牌之間,也有很多妙處的不同。像晏殊就比較擅長寫《浣溪沙》,不太擅長寫《更漏子》。是性格、情緒、節奏,都深有關聯之故。

四,結語

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1,北宋詞發軔自晏殊,不可不知。《珠玉詞》不可不讀。

2,由於節奏變化的靈活,詞更容易寫些情緒的轉折。

3,詩詞節奏中,自有內容在。

4,性格、情緒、節奏,深有關聯。

今天的講座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全文完)

《中國古典詩歌28講》,以中考必考28首詩為基準點,系統串講傳統詩詞。

講座入群:公眾號後台回復「寒假抄詩」,會獲得入群二維碼。(如果群滿了,請耐心等待刷新)

招募抄詩群群主,及工作志願者,詳情請聯繫藤小瓜(微信:tengxiaogua)。

抄詩區:


推薦閱讀:

鬼手鍊字大智慧,杜詩也難學——杜甫《望岳》(陳可抒講座實錄)
本周知乎熱詞 | 神秘巨星、演員是如何減肥的、人體的不科學之處、本田思域、90 屆奧斯卡
本周知乎熱門問題 | 如何評價《歌手 2018》第四期?
歐洲小知識(姿勢就是應該學雜點兒)
待踏馬蹄清夜月——李煜(陳可抒講座實錄)

TAG:詩歌 | 知識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