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廠落幕,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的國有電影廠是如何衰落的?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達倫糕 編輯/江宇琦

有關「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故事,在近日畫上了句號。

成立於1952年的八一廠將與總政歌舞團、總政話劇團等單位一同併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藝術中心,由原先的副軍級單位降為正師級,人員選擇退休、自主擇業、轉業等。機關保留少量軍人,其他全是軍內文職人員(不享受軍人待遇)組成,並釆取全天八小時工作日(坐班制)。自此,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老製片廠將和其閃閃的紅星廠標一起,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改制之前,最後一部使用八一廠廠標的電影,正是不久前拿下14億票房的馮小剛導演作品《芳華》。在這部講述軍隊文工團故事的影片中,曾對文工團的解散有過深入的刻畫,沒想到這居然「預言」了八一廠的命運,令人唏噓感慨。

無獨有偶,不僅僅是八一廠,曾經與之齊名的「八大」國有電影製片廠(現在多數已經改製成集團公司)中的另外七家,而今也同樣面對著未知的未來。在中國電影市場欣欣向榮、票房大熱的今天,這些變化對於它們來說,既是一種遺憾,也是一次機遇。

「八大廠」的輝煌:《地道戰》、《英雄兒女》、《霸王別姬》、《紅高粱》……

說起電影企業,年輕一代的觀眾可能會首先想到華誼、光線、博納等民營企業,但在老一輩觀眾眼中,被譽為「八大廠」的八大國有電影企業——中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上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瀟影(瀟湘電影集團)、長影(長春電影製片廠)、八一(八一電影製片廠)、峨影(峨嵋電影集團)、西影(西部電影集團,前身為西安電影製片廠)以及珠影(珠江電影集團),才是中國電影發展繞不開的話題。

「八大廠」

此次面臨改制的八一廠在曾經的中國電影市場里,絕對稱得上是業內泰斗,不僅擁有完整的製片產業鏈,還是國內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從1952年建廠後的第一部電影《河川進攻》起,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此後的六十多年間共參與出品、發行了2400餘部電影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完全稱得上是中國人對電影最早的記憶:《地道戰》、《地雷戰》家喻戶曉,而如《永不消逝的電波》成為最早的國產諜戰片教科書。即使到了今天,改制前的八一廠仍憑藉《芳華》、《建軍大業》等作品而為觀眾熟知。

《地道戰》等「八一廠」電影家喻戶曉

八大企業中,另兩家在今天仍有著較高認知度的要數中影和上影。前者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也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等聯合組成,繼承了多家企業的歷史成就。其前身之一的北影廠,是中國電影故事片生產基地之一,1949年由原國民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製片廠改組而成,出品過如《林家鋪子》、《早春二月》、《瞧這一家子》、《小花》等影片。國內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也是當初在時任北影廠廠長韓三平的牽線下,才得以完成的。

上影成立於1949年,1953年與由8家早就有赫赫戰績的私營電影企業組成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合併。相較於同時期其他製片廠,上影出品的作品在題材上要豐富得多,既有《南征北戰》、《雞毛信》、《鐵道游擊隊》、《家》等主旋律影片,也有《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樣的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藝術片,更有《城南舊事》、《秋天裡的春天》、《芙蓉鎮》等等有時代烙印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收穫了不少好評,在海外也飽受讚譽,上影出品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在內的各大國際獎項。

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藝術片

《梁山伯與祝英台》

其他製片廠中,長春電影製片廠建廠50多年共生產故事片600多部,拍過《白毛女》《英雄兒女》《上甘嶺》和《紅色娘子軍》等紅色經典巨作,也譯制了《列寧在一九一二》、《夏伯陽》和《瑞典女皇》等外來片;瀟湘電影廠的前身是湖南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58年6月,拍攝過包括《毛澤東和他的兒子》、《劉少奇的44天》、《秋收起義》在內的120部故事片,並與徐克合作了《新龍門客棧》;珠影以大量富有嶺南特色的影片在中國影壇獨樹一幟,1979年以後,處於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的珠影開始吸收香港經驗,先後攝製了《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孫中山》等影片;峨眉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曾經出品過《焦裕祿》《鴉片戰爭》等現代經典影片。

瀟湘電影廠與徐克合作了《新龍門客棧》

而在眾多製片廠中,西影廠對於今天中國電影的影響或許是最大的。1983年,時年44歲的吳天明接任西影廠廠長,並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為後世所稱讚的,就是對年輕創作者的大膽啟用。在他的提拔下,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黃建新等第五代導演有了大量創新、開拓的機會,從而才有了《紅高粱》、《活著》、《霸王別姬》等傳世之作,至今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四部大陸影片有三部出自西影,獲得過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獎項的四部電影中有三部是西影的電影,吳天明本人也被稱是「第五代導演的教父」。

三部出自西影的獲得金熊獎的大陸影片

遺憾的是,隨著此後吳天明遠赴美國講學,「第五代聚義」的熱潮散去,西影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迅速衰落。加之時代變化所帶來的電影創作理念上的變化,張藝謀等人和吳天明也開始有了一些分歧,張藝謀就曾說過吳天明「看不上」他近10年拍的片子,因為「太商業」了。而這也似乎成為了以西影廠為代表的八大廠的命運寫照:在商業化的浪潮面前,國營影廠似乎與時代越走越遠了。

錯失良機,沒有搭上資本快車的老影廠遺憾掉隊

90年代之前,中國電影大部分的觀眾和市場還是由上述老牌的八大公司所佔據,但這主要是由於當時電影市場規模很小,觀眾的消費習慣和審美也不同於今日,拍電影並不是一個商業化的製作過程。在進入新世紀之前,電影的生產資源大多還是由國家壟斷,牌照是國家的,民間資本、社會資本不能隨意介入。儘管90年代末政策有些許放寬,有民營資本開始進入電影產業,但影響力還十分有限。

這種封閉模式直接導致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嚴重滯後,極少有能滿足大眾日益變化的觀影需求的國產作品出現。在2003年電影產業化改革之前,中國電影曾有過相當長的一段低谷期,1992年全國總票房曾達到過32億,但從1993年開始便呈現滑落趨勢,1995年後多次跌破10億,2002年全年總票房僅為9.5億,不足10年前的三分之一,其中國產片只佔了5億。

2002年僅張藝謀的《英雄》便佔去2.5億票房

如此低的票房收入甚至還抵不上電影行業的內部開支,2002年電影行業大約有50萬從業人員,如果按照票房來計算,等於每人每年只有1000元的產出。但是這個時期國有電影企業的消耗是巨大的,投入和產出完全不成比例。

2003年產業化改革成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分水嶺,大量民營資本有機會進入到電影產業當中,在商業化浪潮的帶動下,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迎來一個黃金期。2003年改革初始的全國票房僅10.1億元,但是此後產業化改革釋放的能量推動票房以每年30%以上的增幅增長,2010年即超過100億元,2016年超過400億元,2017年超過了500億元,而增幅仍然不減。

在這一時期,包括華誼、光線在內的諸多民營影視企業紛紛抓住歷史機遇,此後數年間業績一直出於高速增長狀態,直至2009年後多家影企先後上市,民營企業已逐漸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的中堅力量。但相反,失去了壟斷地位的國有影企,卻因制度、觀念等原因未能把握住這個黃金時期,同其他民企一樣乘坐上資本的高速列車,遺憾掉隊。

數據顯示,曾經是新中國多個「第一」(包括第一部故事片,第一步譯製片,第一部動畫片)頭銜擁有者的長春電影廠2014-2016年間凈利潤均為負數,處於虧損狀態。此外,公司主營業務所帶來的收入也要遠低於營業外收入,這也是國有電影公司普遍的現象:拍電影並不賺錢,收入往往是依靠其他渠道,比如器材租賃,場地外租等等在既有資源再利用上的收入

長春電影廠的「第一」頭銜

中影與上影雖然也於2016年先後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並在上市後分別迎來12和8個漲停,但其在和民營企業的競爭中,已遠沒有當年的優勢。中影和上影近些年的業績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其中中影2014-2016年年營收同比增長率連續下跌,2016年僅為7.4%,上影2016年的營收同比增幅也降至五年來最低的16%。市值方面,兩家公司也接連被民企中的領頭羊光線反超,目前光線市值高達373億,比中影和上影分別高出60億與300億左右。

無論是對於經營狀況堪憂的長影等企業,還是中影、上影已經順利上市的公司,這些老牌電影廠似乎並沒有抓住電影市場過去十多年間的發展黃金時間,也被新興的民企們奪取了往日的輝煌。

積重難返,國有影企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候?

為什麼曾經無比輝煌的「八大廠」,會錯失改革良機,在短短十餘年時間裡就衰落至此?

究其原因,人才缺失與體制落後是最重要的桎梏。

和其他行業國企改革一樣,影企的改革離不開人,這不僅包括製作上的人,也包括公司化運營以及能夠現代化的管理電影項目的專業人才。由於能賺錢的業務越來越縮水,成本負擔卻與日俱增,曾經撐起企業門面的製作人才紛紛下海,留下的很多體制內老員工已經習慣靠體制吃飯,對體制變革有一定抵觸情緒,從而給新鮮血液的輸入帶來一定阻礙。就連中影都曾在公告中坦言自己對於優秀的電影創作人才吸引力存在不足,上影也對外承認目前公司的最大限制在於「缺乏商業電影市場比較有號召力的導演」。

其他地方影企情況更為糟糕,以峨嵋電影廠為例,2016年的媒體調查發現,峨影員工平均年齡在50多歲左右,人數卻達到了1000多人,離退休佔50%,人員的年齡結構非常不合理,連兩個配置完整的劇組都籌建不起來。而這1000多人,包括在職與離退休的,每年的工資發放便高達兩千多萬元,這樣的成本結構就算是在收益情況良好的民營企業也不多見。成本高了,但可惜收入卻不多,峨影2015年-2016年的扣非凈利潤都為負數,連年虧損。

曾製作《頑主》(葛優、張國立、梁天主演)等影片的峨眉電影廠

缺乏必要的關鍵人才,於是國企多數面臨著製作能力上的嚴重落後,無法像民營企業一樣孵化,策劃,拍攝具有商業效應和口碑IP的商業作品。如前文所言,當年「八大」的創新能力堪稱國內一流,奉獻了無數迄今仍為人稱讚的作品和大IP,但是現在那樣的精品已經無以為繼,自身再想要重新打造新的IP又是難上加難。

這二者間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國有影企的競爭力越來越差,改革也變得越發艱難。尤其是不同於中影、上影之外的珠影、峨眉、長影在內的其它地方性影企,由於缺少資源上的優勢,改革之路就更顯艱難。峨影董事長何世平在談及中影上市時就曾表示,中影上市對峨影僅存在「參考意義」,中影的壟斷資源優勢是其他國有電影集團根本無法比擬的

不過好在對於這些企業來說,轉型之路並未被完全堵死,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在積極幫助各大影企推動轉型和改革。例如陝西省政府於2016年增資2億元給西影助其設立有10億元的基金規模的西部電影投資基金,並協助其建立「電影圈子·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以吸引、培養更多優秀的電影人才,從而為改革提供基礎。

正在建設中的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

此外,由於歷史原因,不少國企擁有先天的院線和影院資源。拋開中影,上影這些有超過百家影院的巨頭不談,峨影也有太平洋電影院線、峨眉電影院線、新天地數字院線的參股,合計影院超過100家,這些資源都可以成為這些老牌國企打翻身仗的基礎。

而對於國企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不破不立的決心,可否壯士斷腕一般甩掉歷史的包袱。西北大學廣播電影電視系教授張阿利對此曾表示:「國有電影企業改革首先要卸下國企的社會重擔,把社會保障責任還給社會,變為單純的經營機構。另外,政府主管部門應當釋放企業在市場中的活力。

在這一方面,於公司高層大換血後上任西影總經理的趙文濤早在2016年就表示,公司將通過集團改革來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重新梳理旗下業務板塊,其中包括清理集團旗下的「殭屍企業」等,並正在籌謀公司上市事宜。何世平也認為,公司轉型的重點在於利用股份制來減輕峨影的歷史負擔,為融資提高便利。 「如果不走混合所有制改革,變成股份制集團,地方國有電影集團只有走向衰落。」

和美國「六大」面對互聯網企業的衝擊而需要兼并整合,與時俱進一樣,作為中國傳統國企的八大,或許也必須在接下來的轉型道路上走出自己的「創新」基因。曾經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未來的道路還需要自己來開拓。

你還可以看——

壹娛觀察:馮小剛賀歲20年:從《甲方乙方》到「不想看別看」的《芳華》zhuanlan.zhihu.com圖標壹娛觀察:春節檔發展簡史:從8000萬到34億,好萊塢是如何在春節假期消失的?zhuanlan.zhihu.com圖標壹娛觀察:《無問西東》豆瓣刷分戰:惡意差評之後狂刷好評,評分高低真能決定一部影片的命運嗎?zhuanlan.zhihu.com圖標壹娛觀察:《前任3》的意外十億之路:一場小鎮青年打臉數據與常識的狂歡zhuanlan.zhihu.com圖標

壹娛觀察,想做中國電影產業和泛娛樂產業的望遠鏡和聲吶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與分享


推薦閱讀:

TAG:八一廠 | 張藝謀 | 陳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