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童話的童年——《再見,克里斯托弗·羅賓》

從前,有一個英國的小男孩,他有一個有才華的爸爸,剛好又有一群可愛的玩偶,於是爸爸把他寫在了故事裡,這個故事就是家喻戶曉的《小熊維尼》。而這個小男孩,也就是克里斯托弗·羅賓的原型,卻被人遺忘了,甚至沒有人稱呼他真正的名字。這一切,就是悲劇的源頭。

也許人們很難理解,只是被叫做故事裡的名字有什麼好痛苦的,這簡直是個第一世界煩惱。他那麼出名,家裡有錢,擁有上流社會的父母,從小就四處旅遊,見到的都是愛他的粉絲……之前我也不太理解,直到我看了這部2017年的英國電影:《再見,克里斯托弗·羅賓》(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

艾倫·亞歷山大·米爾恩(1882~1956)

A·A·米爾恩是一個英國作家,1906年起就在英國老牌幽默雜誌《笨拙》工作,寫了大量幽默詩文。他似乎是一個天真浪漫的人,幽默風趣,生機勃勃。但這一切都被戰爭改變,而他本身又剛好是一個反戰主義者。

一戰結束後,他複員回家,參戰的經歷讓他患上了嚴重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看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朋友們應該很有印象,氣球爆炸,煙花綻放,玻璃碎裂……都會讓他們驚恐萬分,並做出在他人看來啼笑皆非的過激反應。而在當時,人們還不知道所謂PTSD,所以他人看待米爾恩的眼光是很另類的,米爾恩也不知如何接受這樣的自己,於是舉家搬遷,從倫敦來到了鄉下。

回歸田園,米爾恩的心有了些許平靜,但他的妻子又患上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她重女輕男,對嬰兒的性別失望,誇大了生產的影響,也不關心孩子。來到了鄉下,她覺得離開了繁華的城市,作為一個追求時尚的摩登女性,這一切都讓她煩躁厭惡,無所適從。夫妻感情受到了嚴重挑戰,家庭氣氛充滿了緊張的氣息。

1925年,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初次登場,和上期說的《柳林風聲》一樣,充滿田園風光和生活氣息,沒有複雜的人性,也沒有陰謀與危機,它身處於一個關於陽光,森林和小動物的可愛故事當中。在戰後的倫敦,這樣的故事一下子大受歡迎,家長和孩子都喜歡它。而對我們來說,更熟悉的是卡通片——1977年,迪士尼推出了動畫《小熊維尼歷險記》(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我們一想到小熊維尼時,腦海里率先出現的就是這些形象:維尼熊,跳跳虎,屹耳,小豬……這些名字給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帶去了童年快樂時光。

小熊維尼和朋友們

但是裡面的那個人類小男孩呢?他真的快樂嗎?似乎沒有人在乎這個問題,因為人們不覺得他在現實中,而是也在故事裡。如今你去搜索他的名字,出現的並不是比利·米爾恩,而是克里斯托弗·羅賓·米爾恩。

在現存的照片中,比利的表情也很沉悶

此時的比利還是一個在保姆照顧下的小男孩,他想親近母親,但母親總是暴躁,他想討好父親,但父親過於冷漠,於是很顯然的,他與保姆的關係是最親密的。而在《小熊維尼》面世後,他突然被告知需要不斷的應付熱情的讀者,回信,接見粉絲,拍照,接廣告……他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童星,卻遠離了他最愛的那片森林。

繁忙的社交,讓無法玩耍的他越來越煩躁,而從小缺少正常父母關愛的他,也無法接受保姆也要嫁人,也要成立自己的家庭這個顯然的事實。因為他的不滿,保姆被辭退了,但他的本意是想讓父母留下她。這個結果讓他變得自閉,抑鬱,父親卻在此時將他送往寄宿學校。在那裡,男孩們一邊嘲笑他是「娘娘腔的克里斯托弗·羅賓」,一邊校園霸凌他。終於,他開始無比憎惡這個名字,在他成年後,他也始終拒絕人們把他與這個名字聯繫起來,甚至隱姓埋名在鄉間開了一家小書店,在父親過世後,他甚至再也沒見過自己的母親。

這就是電影描述的真實人生,我們很容易發現其中的悲劇原因:父親和母親都有嚴重的心理疾病;缺乏父母的關愛造成了他敏感的性格;早熟式的童年生活剝奪了孩子心智的正常發展;感覺保姆是被自己趕走的,心中產生了悔恨和失落;校園霸凌的遭遇讓他更加自閉……

在BBC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就在那時,米爾恩決定不再寫兒童讀物了。他覺得是時候「告別」了,他想再一次改變文學方向,遠離自己一直都很擅長的兒童讀物。他曾寫道,他這樣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驚奇並厭惡」自己孩子名聲赫赫。「我覺得克里斯托弗·羅賓獲得的大眾關注已經超出我的想像。」米爾恩寫道。1930年,克里斯托弗上了寄宿學校。米爾恩後來寫道,「那時開始,他對我的作品愛恨交織,一直到現在。」(其他男孩都無情地戲弄他。校友們一遍一遍播放他的錄音,最後,他們也無聊了,就直接把錄音丟給了他,克里斯托弗將其摔成了碎片。)

陌生人都覺得自己了解克里斯托弗,並有權對他評頭論足。《小熊維尼》系列中的第一本書六十周年時,評論家克里斯·鮑靈寫道:「還有哪個小孩比克里斯托弗·羅賓更讓人難以忍受嗎?」

大學畢業後,克里斯托弗進入挫敗期,他一直沒找到工作,也正是這個時候,他非常憎恨《小熊維尼》和他的父親。「我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而我身後卻無路可走。但其他人就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嗎?難道就沒有我的容身之處嗎?」克里斯托弗寫道,「我感到最悲慘的時刻,是當我走在倫敦街頭找工作的時候,我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實現自己的才能。但是我的父親『偷』走了我的名號,給我留下的只有他的兒子這個空名。」

米爾恩受夠了《小熊維尼》,克里斯托弗·羅賓也是。米爾恩寫道,「我放棄了兒童書籍。我想要逃離它們,就像我當時想要逃離《笨拙》一樣,也正如我一直想要逃避的一樣。但結果都是徒勞。正如一位評論家說的那樣:我最新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只是』長大了的克里斯托弗·羅賓而已』。」]

《小熊維尼》給世界帶來了快樂,但是給父子倆帶來的卻是傷痕。其實好的作品會成為一個指標,或者說陰影,本身是很正常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環節出了問題。難道你要責怪孩子的母親嗎?她有產後抑鬱症。難道要責怪父親嗎?他有創傷後應激障礙。難道要責怪孩子嗎,說他高高在上,性格怪異嗎?他有著這樣的一段童年。所以我們最後看到的,就是三個心理疾病的患者的悲劇故事。

現在《小熊維尼》依然很受歡迎,除了原著外,還有它的繪本,故事書,各種延伸產品,但是它的背後,卻告訴家長們一個更為深刻的主題,那就是愛不可替代。就算給孩子豪宅,生日派對,旅行,保姆……也無法替代父母的愛。愛是關心,是為他考慮,是尊重而不是自作主張,是平等而不是掌控,甚至是保證自己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全。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愛他們的父母,希望每個父母都愛他們的孩子,希望在維尼的世界裡,不用對克里斯托弗說再見。


推薦閱讀:

「問答分享」孩子如何交朋友
多多成長日記20180211
我心目中的完美教育形式
嬰幼兒的閱讀啟蒙,到底應該選什麼書?
把孩子送去學校還是放在家裡自己來教育

TAG:兒童教育 | 兒童文學 | 兒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