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邁過粗暴流量時代,信息流接下來將何去何從?

貝佐斯:人性從來都是貪婪的,不只是對物質的慾壑難填,對信息的追逐也是如此。

年初,羅振宇、傅盛、吳曉波相繼開始提出「認知升級」。認為所謂的成長,就是對自己的不斷提升。在我看來,此理不僅適用於個人的成長,同樣也適用於互聯網的發展。

18年初,信息流大佬間貼身肉搏信息不斷,孰對孰錯我並不想過多介入,但是在這些輿論背後,是信息流在粗暴流量時代後的必然思考。大量相似內容刷屏,用戶拒絕的權力都沒有。當用戶的需求覺醒,信息流市場包括BAT、頭條等在內玩家,都需要為自己捋出一個新路徑。

被演算法推薦餵了5年,用戶對內容的需求正在覺醒

自Facebook發力信息流以來,這種全新的信息展現模式就開始成為互聯網最為主要的內容呈現形式。如今在這條擁擠的賽道上充滿了形形色色的各類玩家,BAT、微博、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都是這個市場的參與者。

信息流產品天然就和人工智慧有著極為緊密的結合,而這也讓信息的精準推薦成為可能。過去傳統的搜索和內容分發都是人在找信息,如今卻大多演變成信息找人。信息流藉助強大的演算法,根據用戶行為習慣精準分析並推薦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滿足了個性化的需求,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千人千面。

藉助演算法帶來的紅利,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信息流產品在過去幾年開始席捲中國市場,尤其是今日頭條的野蠻成長,在短短數年間就成為僅次於BAT的內容分發平台。而百度在發力信息流之後,日活也在短短半年間突破1億,年化收入更是超過10億美元。

但在這種幾乎飽和的粗暴流量之後,用戶對於內容品質的要求正不斷提升,對內容推薦的精準也有了更高要求。這種「流水不腐 」的洗滌過程,正讓信息流的發展不斷規範和提升,而這也給市場主流的玩家們帶來了新的挑戰。

事實上正是因為這種認知的升級,用戶對內容品質的需求如今也正在覺醒,他們開始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內容。信息流的用戶受眾正在發生一種顯而易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對標題黨、低俗內容的傳播開始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而這很大程度上也意味著早前通過低質內容粗暴圈流量的時代已然過去。

追求流量的怪圈,正在被新的質量生態取代

今日頭條的成功得益於對流量的精細運營和二次分發,通過頭條號搭建的平台,內容創業者在這邊販賣內容,今日頭條則將這些內容產生的流量匯聚起來,然後再面向廣告主對這些流量進行二次分發,但這種賴以成功的流量運營思維,在新的時代很可能不再適用了。

推薦演算法的精細運營和分發,是建立在內容對用戶有足夠的吸引力。但問題在於,在各大平台紛紛加碼對優質內容扶持的背景下,今日頭條的優質內容已出現不可避免的流失,這種流失給流量增長造成了威脅。類似的問題其他平台也同樣存在,但今日頭條面臨的挑戰最為嚴峻。

畢竟,各大平台扶持優質內容,有的平台甚至強調獨家首發,例如百家號和作者簽約保底分成,每個月要求20%的獨家內容,50%以上的內容要求首發;悟空問答每個月會要求作者進行10篇的獨家原創;企鵝媒體平台給首發的內容3倍收益,獨家的內容5倍收益,這自然會造成內容創作者的流動,以及流量損失。

在信息流這條賽道上,沒有一家平台即特別擅長演算法推薦,又特別擅長內容把關。

某種程度上,騰訊、新浪、網易等門戶是一派,他們在門戶時代積累了大量的內容運營經驗,在信息流的下半場這會成為他們的優勢所在。而百度和今日頭條等新勢力則以技術見長,通過演算法本身提升優質內容的呈現這會是他們更擅長的事。這或許是今日頭條為什麼必須要和百度開撕的關鍵所在,因為決勝信息流下半場,在用演算法提升信息流內容質量的問題上,只有百度真正給今日頭造成了威脅。

信息流的下半場,各大平台將分別面臨哪些挑戰?

在2017年尾聲,今日頭條、百度以及騰訊都相繼宣布了新的扶持計劃,關於優質內容和創作者的爭奪日趨激烈,巨頭到了不得不為內容燒錢的階段,而信息流的內容消費升級也給各大平台帶來了新的挑戰。

1、機器演算法如何對內容進行把關?

在大眾傳媒時代,媒體編輯承擔了這個把關人的角色,一直到門戶網站時代都是如此,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把關,大眾所接受的內容某種程度上都不會發生大的偏差。

而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基於推薦引擎的信息流則更讓把關人變成了「演算法」,演算法雖已足夠智能,但他們對內容的理解能力仍然不能讓人滿意,這也是為何在去年下半年《人民網三評演算法推薦》系列文章出現的原因所在。

今日頭條不久前在關閉擁有社會頻道後,終於意識到純粹演算法推薦內容的弊端所在,並喊出「平台上權威媒體機構生產的內容將得到優先推薦」的口號。但我覺得這種調整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一種治標不治本,要知道非正規媒體原本就沒有生產社會新聞的許可權,今日頭條分發的社會新聞本身恰恰是由權威媒體機構生產。

人工編輯雖然是內容把關不可或缺的一環,但他們只能處理一些明顯低俗、敏感的內容,在海量信息的處理上,內容把關仍然需要機器演算法的改進。

2、跑馬圈地後用戶會因內容重新轉移

信息流在經歷五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正告別早前的蠻荒時代。當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後,容領域正步入由重「量」轉向重「質」的下半場,市場競爭的格局將開始由內容價值決定,市場競爭格局將很可能會發生變化。

在信息流的下半場,優質內容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所在,而這很大程度上又要回歸對優質內容創作的扶持和運營上。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對信息流的內容布局可能值得學習。一方面,百度發布「百萬年薪計劃」對優質內容進行扶持,讓作者在獲得收益分成之外,還能通過內容的品牌包裝和多平台推薦建立影響力,另一方面,百度則通過「創作大腦」為創作者賦能,像基於百度NLP技術的智能糾錯功能,如今識別準確率已超過95%,這些都極大幫助作者提升了創作效率和創作質量。

3、人工智慧驅動下的信息流變革

隨著數據的積累,演算法似乎變得更懂用戶。但問題在於,如今用戶對內容的認知正在提升,他們已開始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對各大平台來說,信息流的下半場需要對演算法本身進行改進。

對此百度的思考是搜索+推薦的雙引擎驅動,通過將搜索和信息流打通,無論是從內容生產端收集信息,還是從百度引擎的搜索端收集信息。都將被百度記錄下來,提供給上層信息流,最終匯入海量的大數據當中,這讓百度信息流能夠更懂用戶對信息的需求。

信息流的下半場,做到內容信息的準確分發僅僅憑藉豐富的大數據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大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正確匹配內容端與用戶端。

信息流需要迎來一個更加智能化的時代,內容分發的巨頭們,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推薦閱讀:

信息流廣告投放——頁面篇
信息流投放機制整理——平台方法篇
新媒體信息流廣告投放——基礎篇
互聯網巨頭鍾情的信息流廣告是萬金油嗎?

TAG:信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