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商業搞事年:世紀匯廣場(上篇)

在看正文之前,建議先回顧本系列第一篇LCM置匯旭輝廣場,這樣前言部分我就不用反覆寫了。

相關閱讀:浦東商業搞事年:LCM置匯旭輝廣場(上篇)

世紀匯廣場(下文簡稱:世紀匯),可能是今年最具故事的新項目之一,硬體很早就建成,從轉手到現在折騰了這麼長時間,如今B1層連通辦公樓和地鐵站的空間已部分打開,趁商場尚未完成之際,來聊一聊對這個項目的個人看法。

說到世紀匯,不得不先提百聯世紀和世紀大都會。

我總算是把這幾個項目的名字給搞清楚了。

當初世紀大道馬路對面兩棟樓造起時,沒有少和朋友聊到底哪棟是百聯哪棟是和黃的,但無論如何,如此自成商圈的案子,對浦東商業的意義重大。

雖然我追捧的嘉里城或者金橋國際等項目都不錯,但要說浦東成商圈的核心項目,其實也只有八佰伴和ifc+正大廣場兩者。

而世紀大道坐擁四條地鐵線的超大交通樞紐,周邊又不乏住宅區,這類地鐵上蓋的項目能差?

百聯世紀開業後,給了部分答案,不算太差,但也遠沒有想像中火爆。

當初我出了一篇文:誠意之作 | 百聯世紀購物中心初探圖報

標題用了誠意之作,是對百聯在此項目上做的努力工作的認可,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好,這個請大家領會。同時,這家店的問題也幾乎暴露無遺:

地下兩層餐飲部分人氣有保障,但與1層開始的零售業態幾乎完全脫節。如今越來越多的社區型商場深諳1層零售定位親民化、3層開始重點做兒童業態的重要性,但受於體量的限制以及百聯集團化的招商模式(能看到商場的品牌規劃與旗下其他項目重合度太高,未進行因地制宜),百聯世紀未能在業態組合上有所突破。

因此,即使地下人群涌動,除了飯點,也很難吸引客人上到高樓層進行零售消費,這簡直與在漢中路三線上蓋的凱德·星貿碰到了完全雷同的問題,我不想為他們開脫,但「體量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也是事實。

之所以聊了大段百聯世紀,是因為上文提到其遭遇的種種問題,世紀匯幾乎均可避免,留有後手的他們甚至據說在前者開業後一時反響不錯而提高了租金的期望值。

體量方面,世紀匯比百聯世紀+世紀大都會還大,坐擁電影院(這可是硬通貨),對面也只有眼饞了……講真,萬象城+愛琴海這種,我是實在無法理解這麼大體量的兩個商業體如何消化,但大浦東個人認為還是有足夠的消費需求和品牌拓展需求的。

因此說到品牌引進方面,據說世紀匯與inditex集團的全線合作就顯得更為務實也更有號召力。雖然零售難做大家心知肚明,但大型商業體的ZARA、優衣庫、Balabala們業績還是好的。

大力發展兒童業態,也是世紀匯的一個大招,我多次說到,得兒童者得家庭,得家庭者得客流,得客流者看如何轉換消費養品牌,這是大多數購物中心尤其是社區型商場比較務實的定位。當年寫七寶萬科廣場時,走的就是這個邏輯,商場幾乎從2層就開始布局兒童業態,一直關聯布局到5層。

相關閱讀:試營業前探班 | 扒一扒七寶萬科廣場有啥亮點可挖(海量多圖,自備流量)

從窺到的規劃布局看出,世紀匯也在兒童業態方面不遺餘力,此想法在該商圈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具體效果如何還得等開業後再看。

世紀匯的問題在於,百聯世紀的前車之鑒已經說明了,並不是區域有大人流,就會給商場帶來大客流,沒有理由再盲目樂觀,商場的主力目標理應依舊是周邊更為固定的消費客群。

如何解決單條長距離動線的「無趣感」,尤其是當零售品牌們一字排開的時候,這就需要商場在公區設計以及運營方面多做工作了。

更重要的是,基金公司的操盤方式,是否專業?這是很多業內朋友共同的問號。

從目前商場已開放部分的情況來看,粗看ok,但呈現效果經不起細緻推敲,不吹不黑,質感是欠缺的,很多細節工作有待完善。

可能地下部分的先期開通,是為了更便於對地鐵站到辦公樓客流的消費轉化,但半成品的品質也體現了一個商業項目的價值。這是世紀大道商圈的第二次機會,商場能否在之後的幾個月完成工作?目前進展如何?我幾乎都無從得知,因為該項目至少從前期的宣傳來看,幾乎沒有做任何工作,你在微信搜索「世紀匯」,絕大多數新聞還停留在李嘉誠出售項目的相關內容,匪夷所思。


推薦閱讀:

浦東商業搞事年:陸家嘴中心(上篇)

TAG:商業 | 商場 | 商業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