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裡曾誕生了眾多經典兒童電影

相信很多朋友入門伊朗電影是從《小鞋子》等兒童電影開始的,而一大批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伊朗電影如《何處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1987)、《白氣球》(The White Ballon, 1995)、《誰能帶我回家》(The Mirror, 1997)、《天堂的顏色》(The Colour of Paradise, 1999)等一度甚至給觀眾留下了伊朗電影「以兒童片為主」的刻板印象。

這其中以阿巴斯和馬基迪等導演的作品最為著名,如果翻開幾位名導的履歷,我們不難發現他們都曾加入過一個名為「伊朗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發展中心」(Institute for 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IIDCYA)的組織(以下簡稱「中心」),並在該組織創作拍攝了不少經典的兒童電影作品。

伊朗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發展中心 標誌

該中心始建於1965年,是在巴列維王朝時期法拉赫王后的倡議下建立的眾多官方或半官方的文化類機構之一。眾所周知,當時的伊朗全國正在興起「白色革命」,經濟實力的提升也激發了波斯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全國上下掀起了「文化興國」的熱潮——以普及識字率和弘揚民族文化為核心。在這樣的背景下,旨在培養兒童和青少年智力和全面能力的中心被寄予厚望。起初該中心的功能比較單一,集中在出版行業,主要是翻譯和編纂兒童圖書。隨著圖書工作進入蓬勃發展階段,美術片和動畫攝製分部也建立了起來,進而成立了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對象的音像、影視和舞台表演等部門,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在時任中心主任兼藝術指導希爾萬盧(Firooz Shirvanloo)的管理下,中心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加入到創作中來,其中就有日後蜚聲影壇的阿巴斯和納德里(Amir Naderi)等著名導演。

青年時期的阿巴斯

正如影迷們所了解的那樣,阿巴斯早年學習美術(這可能也是他的鏡頭富有獨特魅力和美術感的原因所在,此外他還舉辦過攝影展等),利用業餘時間參與廣告片的製作,負責創意、平面設計和短片的拍攝,同時為很多故事片設計字幕與片頭。加入中心後開始拍攝短片,他也幫助中心建立發展了影片攝製部門。他於1970年拍攝了首部故事短片《饢與小巷》(Nan va Kucheh,The Bread and Alley (1970)),大致可以視作其導演生涯的開端。短片片長約為10分鐘,場景和故事都極其簡單,甚至連對白都沒有:出門給家裡買饢的男孩在回家路上的巷子口被一條惡犬堵住了去路,他試圖央求過路群眾幫忙但沒人理睬他。男孩急中生智扔了一塊饢引開吠聲連連的狗,終於過了這關。初涉導演(編劇)的阿巴斯在實踐中的鏡頭語言略顯生澀但敘事清晰流暢,可以說是不錯的起步。

饢與小巷,阿巴斯的首部短篇作品即是在「中心」完成。

在下一部短片《下課鈴聲》(Zang-e Tafrih,Recess (1972))中,他克服了技術上的一些弱點和不足,仍以學校里的孩子們為對象拍攝,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1974年的作品《旅行者》(Mosafer, The Traveler (1974))給了阿巴斯全新的拍攝體驗,也形成了自己日後駕輕就熟的風格——即非職業演員即興表演的實驗性拍攝。影片講述了德黑蘭周邊小城裡一個痴迷足球的男孩不服家長管教,通過扯謊、偷摸、騙人等各種伎倆籌錢去首都的體育場觀看足球賽的故事,結局頗為有趣:由於到場過早且一路奔波,男孩在體育場里轉悠了一陣後在座位上睡著了,醒來後比賽早已結束啥都沒看著……

《旅行者》劇照

阿巴斯隨後的幾部作品都是在「中心」工作期間拍攝的以學齡兒童為主角的短片——至離開協會為止他一共拍攝了19部短片,此外他還在協會從事過兒童書籍的美術裝幀設計等,沒落下自己的老本行。當然除了短片以外,阿巴斯在「中心」工作期間所創作的長片作品其實更為出色和出名。其中要屬被稱為「地震三部曲」的前兩部作品《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和《生生長流》(Zendegi va digar hich,Life and Nothing More,1992)(另一部是《橄欖樹下的情人》(Zir-e Derakhtan Zeitun,Through the Olive Trees,1994))最為著名。阿巴斯影片中那些被譽為經典的元素如長鏡頭、自然光等,在這幾部影片中展現地淋漓盡致,世界電影界也是通過本片開始逐漸認識和了解阿巴斯和他的電影。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榮獲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銅豹獎

說完阿巴斯,另一位重量級的導演和他的作品同樣不能不提,那就是馬基迪和他膾炙人口的《小鞋子》。影片也是在「中心」創作拍攝的,為馬導贏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尤其在中國,成為諸多影迷們入門伊朗電影的作品。作為革命後的第二代導演,馬基迪偏愛兒童題材電影,與其在「中心」工作活動的經歷密不可分,而他對天真無邪童年的懷念和對兒童入微的觀察也促成了作品的成功。從本專欄的若干篇馬導相關的文章中相信也能對此體會一二吧。

《小鞋子》堪稱諸多影迷入門伊朗電影的作品

「中心」作為伊朗電影和藝術創作的重要機構之一,曾經是眾多富有才華、懷揣藝術夢想的年輕人嚮往之地。年輕人們在「中心」的活動受傳統和宗教束縛較少,也有著較高的自由度並受到支持。即使經過伊斯蘭革命,伊朗電影人的藝術創作受到保守思想一定程度的影響,「中心」仍然成為不少導演成長道路上最堅實的台階。

把伊朗兒童題材電影發達簡單歸結為「為避開審查制度」或資金匱乏等狀況下的曲線繞行,可能過於牽強,其實可以換個角度來看這一現象。伊朗社會的人口結構偏年輕化,加強對兒童青少年的思想心智的培養成為整個教育體系中重要環節之一,而「伊朗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發展中心」早在伊斯蘭革命前就成立,拍攝出不下400部影片作品,包括故事片、動畫片和紀錄片等,正符合加強兒童青少年教育的政策要求;據統計在伊朗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14個電影節中,直接以兒童青少年命名或與兒童青少年教育相關的就有4個。此外,很多電影人的童年經歷都成為了創作的靈感,不少編劇和導演都是成長於如同劇中的生活環境里,了解社會底層草根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更多地會在藝術創作中融入這樣的元素。伊朗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加重了外界對其影視創作受限程度的想像,而「中心」的存在,則給了眾多電影人發揮才智和創造力,發掘和展現生活中的美的舞台。

推薦閱讀:

TAG:伊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