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紀念哪位死者(但沒有紀念另外一位)是一個不良的社會現象嗎?

好像每次有些比較有影響力的人去世後,人們表示哀悼後,總有人跳出來表示憤慨:有什麼好紀念的,那個誰誰你們都不去紀念,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真是悲哀blablabla……

比如最近的姚貝娜和張萬年。

再比如幾年前的喬布斯。邵逸夫山內溥去世的時候也總有人扯上他說不就一部手機么這麼偉大的人你們都不去紀念。

這真的是社會的悲哀嗎?這些人什麼心態?

我覺得沒有必要上綱上線,但是又覺得他們說的好像又有點道理。求各位指點一二?


嗯,這種想法很對,以後要是有哪個人去世了,我一定要查一查有哪些比他貢獻更大的人同時去世或者是到紀念日。然後發微博的時候按照貢獻的大小挨個紀念一遍,滿意了嗎?

一個人去世受到何等規模的紀念,本來就是看事件的影響力和人物的知名度,換句話說,對於無關的旁觀者而言,這些都是新聞而已。

死者為大,不要消費死者

題主見諒,我不是針對你,我的話是對那些轉發類似言論的人說的-_-||


首先,告訴你們最根本的原因——張將軍是江386的人,現在總書記正是打這些人,所以秘而不宣,低調處理這些事情;這是從時代背景來看,固定的、無法改變的。

其次,時代變了;如果回到三十多年前,一個閉塞、百廢待興、一言堂的時代,應該好好地紀念,即使不降半旗之類的。現在,現在是什麼時代,一個言論自由稍微鬆懈一點、市場經濟活躍、人心浮躁、大家都很累的年代;人們關注的是娛樂圈,而不是政治事件,況且經過了24年前的事情以後,敢怒不敢言,不會有大規模的活動了;所以,大家,不再關心這些事情了。這是大背景。

有人說,曝光率不同,我認同,畢竟言論還是由一個機構控制的,不過,還是要談本質問題。

說一說本質的問題,中國人的精神到哪兒去了?孫逸仙說是尚武精神,辜鴻銘說是紳士精神;我說,在崖山海戰以前,兩者兼而有之,到了明朝強調紳士精神,到了近代,抵禦外侮、恢復中華雙重使命在身,尚武精神逐漸地佔據了上風,直到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徹神州大地。現在,商業精神、務實精神侵蝕了中國人的大腦,成為動脈瘤。這是我的理解,不喜勿噴。

我針對一些我遇到的言論做點評(來自小企鵝公眾號上的):

有人說,我們不紀念張將軍是因為「熱愛和平」,我呵呵一笑,我去,熱愛和平?貪生怕死是真的,熱愛和平是幌子吧。就連兩千年前的古羅馬人都知道「要和平,先備戰"!只有經過碧血丹心譜寫出來的協定才叫做和平,什麼屈辱的妥協、示弱根本不是和平,那是做賣國的事情;中國很長時間以來都很軟弱無能,背負了無數的罵名,我們能不能停止在干那些愚蠢的事情了嗎?

有人說,現在民不聊生,沒有精力管這些,於我如浮雲。怪不得,老百姓和精英就這樣分開來了!從自己來說,對政治事件瞭若指掌,即使不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麼也能夠成為和別人的談資,尤其和那些長輩們一起討論問題的時候,這也是一個人成熟、智慧的標誌;金庸當年辦《明報》的時候對中國的現在和未來這麼瞭若指掌,就是因為他將二十四史都讀完了,得出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規律。機會總是給少數人的,為什麼你得不到機會,為什麼你原地踏步走呢?就會因為你讀得太少,想得太多。況且,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業餘時間,俄國的著名小說家契訶夫他的正業就是一名醫師,中國著名的戲劇藝術家歐陽予倩以前是日本軍校畢業因為在校期間演舞台劇後來成為了一名戲劇家,加拿大醫學家奧斯勒每天堅持十五分鐘進行閱讀經過了幾十年他成了文學研究者了。這些都能夠說明問題,人的命運在於業餘時間,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還有人指責我不務實,天天搞抽象概念之類的;告訴你們,搞抽象概念的是最厲害的,甚至比那些實戰家厲害,不解釋這麼多了。


如果全民都風潮紀念張將軍的時候,這絕不是好事。


我在別處看到了一段話:

張萬年將軍是高級將領,國之棟樑,在高級媒體【官媒一類】得到了紀念,姚貝娜作為歌手,在社交媒體上得到了紀念。

說到底,還是身份不同,紀念方式就不一樣。


這種事情是多方面造成的。一個歌手與一個將軍對社會的貢獻是很難比較的,社會本來就是有分工。另外,媒體對不同行業的曝光程度也是重要一個因素,我們確實很少聽到為國家做了巨大貢獻的前輩們的消息,但卻整天被體育、娛樂、文藝圈的消息所包圍。只要對社會有貢獻,無論是什麼行業,我覺得都應該敬重。


推薦閱讀:

TAG: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 | 人物 | 社會現象 | 姚貝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