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生是我的父母, 而對他們生慈悲心. 這樣生出慈悲心的理由是不是有漏洞啊?
無始以來我們在輪回的苦海裡流轉的過程中,所有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親,做父母親的時候就像是今世的父母親一樣恩重如山
那換個角度來看的話, 所有的眾生都曾經是我的大仇人, 那這樣就無法對眾生產生慈悲心. 這樣的話, 修行人建立慈悲心的理由不就是有漏洞的嗎?
廢物弟感覺這種慈悲是先將眾生扣上一個他們是我的父母的身份, 然後再對他們產生慈悲心, 可是這身份是假的啊! 如果是因為這個假身份而對他們產生慈悲心, 那你的慈悲心不就是有漏洞的嗎?
這是24K的人知見,雖然扯著輪迴和眾生,聽起來像那麼回事兒,實際上和佛法沒關係啊。
掛著佛教術語的人知見。
為啥緣起偈叫法身偈。講因緣,就是法;不講因緣,就是人。
依法不依人。怎麼鼓搗。看自己。
眾生是爹媽,是我和眾生的因緣。
我是因緣和合的,眾生是因緣和合的。
以任何一個人的意志、感情、好惡為轉移么?
Absolutely Not!
甚至於,在因緣的知見里,有我,有人么?
依然No!
所以,不因為眾生是我爹媽而流露出來的親情和濫情叫慈悲,
而是證得了平等,無人我,無分別,一切都是因緣所生,隨緣無掛礙的時候,才是平等。
你捅死我,不是因為你對我的仇恨,而是因緣和合。
由此放下了自己的嗔心,忿怒,仇視,放下了對眾生和一切切的貪婪、嗔恨、執著……
這才是大慈悲……
你傷著我了,因為你是我爹媽?所以?我該原諒你?
真正的放下,不是發生了然後再原諒,而是壓根兒不認為有什麼事情發生過……
人類知見里總有那麼一些事兒屬於「就算你是我爹也沒戲!」的。
那怎麼的,咱還慈悲不慈悲?!
慈悲心,是有前提的如果不是無雜染的慈悲,則不能積累巴拉密,會迅速轉化成現世福報消耗掉。在四無量中,最重要的敵人就是貪染。
尤其是慈心修行中,由於慈本身就有接近貪的特性,所以很容易被誤解貪。
而實際上出現貪,則是慈悲的失敗。菩薩之所以勇猛直向佛地,皆是因為大悲心而做到的。菩薩本身就是具有最差在佛世聽聞一個四句偈就能成就阿羅漢的智者。令菩薩行者不斷在輪迴中積累巴拉密的原因,以及巴拉密能夠被不停積累的原因即是大悲心。因大悲心才能升起菩提心。視眾生皆是無量生死以來父母兄妹,其實是一種減少雜染的巧妙取角,一種角度。這種角度的好處就在於,第一,容易升起慈心,第二,不會有極強愛染。在斷淫慾中,也有類似的取角的方便,視年長女為姊,視年幼者為妹,這種取角的方便主要的目的就在於不令貪染升起,即使有愛,也是慈悲之愛,不會有男女之欲的火熱。而久發意的菩薩,往往會拋棄這種方便,因為這一類菩薩行者更加利根,他們會清楚明白,愛染過患,清靜的優點,所以他們會直接思維,如理作意,唯有清靜才能積累巴拉密,所以他們不需要這種方便,即能直接升起大悲心。注意,不要迷失在方便中,要知道無論何種方便都指向一個結果,即是無染的慈悲心,因為有染慈悲心一無是處。所以,拋棄這種方便吧,或者依然用它,但知道方便的實指,不要迷失在方便中,這樣一無所成。
《法華經》里有段: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 電影少林寺里,想學功夫,先從挑水開始,挑水關功夫毛事?想要學功夫,先要練肩上的功夫,要練肩上的功夫,從挑水開始。達芬奇學畫畫也是先從畫雞蛋開始,你以為他 一上來就能畫蒙娜麗莎了?
- 末世眾生障深慧淺,其心下劣,一上來就能升起圓滿廣大的大悲心的。。。。沒聽到過,也沒見過。所以欲令眾生生菩提心、生大悲心,需要有種種方便「引之令出」。這就是方便法門。
- 阿底峽尊者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具體是:正等覺佛果從菩提心生,菩提心從增上意樂生,增上意樂從大悲生,大悲從大慈生,大慈從報恩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
- 大多數人同情心很淺,對不認識的人漠不關心,更別說無量無邊的眾生,要想他對這些眾生升起圓滿的大悲心,幾無可能。所以,怎麼辦?對別人沒有絲毫感情,對你的父母總有感情了吧,那好,通過觀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而又想到父母恩重,由此來逐步逐步的對眾生起大悲心。這就是修行的次第和方便。
我們都是「依境起心」,即是依何等境,起何等心。比如你看到好吃的,想吃分泌唾液,看到美女,起淫慾心。就如同教育孩子,你要讓他「學好」肯定要多給他看一些「正面」的東西,難不成你整天讓他看「淫穢視頻」「暴力視頻」來教導他「學好」?
- 所以面對眾生的時候,教你如何起正確的「觀」很重要,你要把眾生」觀「成累世的仇人,你說是不是犯傻?肯定念念起嗔恨心了,最終的結果不言而喻,難道還能導向解脫?
這個談不上究竟還是不究竟,因為四無量心最後成就的是四禪八定,它們僅僅是入定的方法,和解脫沒直接的關係,所以不能用究竟不究竟來形容,四無量心是佛教和外道的共法,依照南傳佛教的《清凈道論》慈悲喜最高可以入三禪,舍最高可以入四禪,這個法門可以對治嗔心,而且福報非常大,和它並列的還有觀呼吸法門等等,所以禪定的方法沒有究竟不究竟的區別
慈悲有方便慈悲和了義慈悲。方便,比如說三界六道眾生皆我六親,於此對治嗔恨心,這是人天乘二乘慈悲觀。有比如初發心菩薩為他人,是培養慈悲心的種子,此是菩薩之慈悲觀,是慈悲心的種子,而非慈悲心。以上方便慈悲。唯有入地菩薩,能了義慈悲之義。慈悲者,此心非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登地能體悟同體之意,慈悲即菩提,即布施即忍辱即大平等,即大定正定。
四無量心當然不究竟,但是四無量心是一個善巧的修行方法
即使沒有輪迴,也有必要修四無量心,因為這會讓你感覺到快樂個人的理解這個是一種引導方式而不是目的本身。如果能通過這個方式引導出真正的慈悲也無妨。如果不合適就換一個說法。
我認為真正的慈悲心是基於四如意足而產生的
爵士貓 (作者) 回復我叫廢物弟 (提問者)剛剛
慈悲喜舍,漢地佛教已經歪曲了他的本意,導向儒家的仁義道德,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佛學不是儒學,佛學追求的是去苦。儒學追求的世間的功名利祿,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只有在苦中越陷越深。這是中國佛教徒,一大陷阱,也是中國人的共業吧。儒家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成為孔聖人,如果真有聖人,就應該具有無相心定,不再具有我執我慢,你看看王陽明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等,何時有過無相觀無我觀!
因為眾生是我的父母, 而對他們生慈悲心. 這樣生出慈悲心的理由是不是有漏洞啊?
此種說法,就是無限抬高了修行人的地位,是漢地佛教宣講的最大的漏洞,也是最大的虛偽。
修行人的慈觀、悲觀、喜觀、舍觀,只是為了對治修行人的煩惱而已,是一種修行法門,不是一種道德觀念。
此思想,瑜伽師地論說的是很清晰。
瑜伽師地論122
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
這個第三科「六順出離界」,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明建立」已經講完了。第二科是「顯對治」,就是用這六個法門來對治這六種煩惱,這樣意思。這六個法門第一個就是「慈」。學習「慈」的法門能對治「恚」,能夠消除內心的瞋恨。這瞋的煩惱實在是很厲害的;說貪心很大,其實瞋心是很厲害的。
「無損行轉故」,修這個「慈」的法門,就是使令自己的內心對一切人都是「無損行」,就是沒有損害心。這個「行」就是「心」,「無損行」就是沒損害心;或者說這個損害心能發出來種種惡行,那麽講也可以。這個「轉」就是現起的意思,就是生起:原來沒有、現在有了,那麽叫做「轉」。就是沒有損害心的生起,沒有損害人的惡行生起,所以叫做「慈」。
通常經論上說到慈悲喜捨,是在禪定裡邊,是在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在這樣的禪定裡邊修這個慈悲喜捨的這種法門,不是散亂心,所以它有力量,它能夠對治。我們若是在散亂心裏面這樣修,也是有力量,但是力量當然是軟弱一點。「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
《披尋記》三七八頁:
慈對治恚等者:此於無苦無樂有情慾與其樂,故名為慈。由此能對治恚故,無損惱行轉。
「慈對治恚等者:此於無苦無樂有情」,其實這個文在下邊,就是本論下文都有解釋。在眾生裡邊分三類:第一類就是也沒有痛苦、可也沒有安樂,這樣的人;這樣的人的希望就是有安樂,「我希望得到安樂」。而這位修這個法門的這個人,就是對這類的有情「欲與其樂」:在禪定裡面思惟要佈施給他種種的安樂,那麽就叫做「慈」。「安樂」,一般地說或者飲食、衣服,衣食住這一些安樂,或者是其他的種種樂。
「由此能對治恚故,無損惱行轉」,這個「恚」是對眾生不滿意、憤怒,現在在禪定裡面,把這個恚消除了,然後能夠積極地利益眾生,所以叫做「慈」。可是這件事,本來有嚴重的貪瞋痴,當然是沒有禪定的人;已經有了禪定的人,他應該是沒有這個欲界的這煩惱是沒有的,沒有當然是沒有現行。可是也是很難說,有的時候雖然得禪定,如果有不合適因緣的觸怒,他也有可能會現出煩惱,一現出煩惱這禪定就破壞了,有這種情形。所以在禪定裡面修這個慈悲喜捨的法門,把這個欲煩惱、恚、害各式各樣的煩惱,用這樣的法門把它消除了,他就堅定,內心的清淨就是特別的堅強,而不會被煩惱所破壞的。
寅二、悲
悲對治害,為除他苦,勝樂行轉故。
「悲對治害」,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那麽這悲心來對治這個「害」。「為除他苦」,「悲」這個法門怎麽修行呢?就是為了消除他人的痛苦。「勝樂行轉故」,就殊勝的安樂行現起;自己本身有勝樂行,觀想對方得到勝樂行,這麽樣修,也是一樣,應該是在禪定裡面。
《披尋記》三七八頁:
悲對治害等者:此於有苦有情慾拔其苦,故名為悲。由此能對治害故,有勝樂行轉。
寅三、喜
喜治不樂,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
這是第三。「喜」就是歡喜心,來對治自己內心的不樂、不歡喜;不歡喜就是嫉妒心。「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對於別人有榮譽的事情、有快樂的事情的時候,我內心裏面歡喜,我隨順歡喜心現起而不生嫉妒心。嫉妒心實在也是不高興、也是憤怒,但是心情和憤怒有一點不同。
《披尋記》三七八頁:
喜治不樂等者:此於有樂有情慶悅隨喜,故名為喜;由此對治不樂。不樂,即憎嫉之異名。由有憎嫉,於他所得樂事,不生隨喜行故。
「喜治不樂等者:此於有樂有情慶悅隨喜」,這是第三種有情。第一種有情是無苦無樂,第二種有情是有苦惱、沒有樂,第三種是有樂的有情。這個對於有快樂的有情,我們內心裏面能慶悅,慶幸喜悅,隨順而不嫉妒,「故名為喜,由此對治不樂」。「不樂,即憎嫉之異名;由有憎嫉,於他所得樂事,不生隨喜行故」,所以現在就是修這個「喜」,在禪定裡面修這個隨喜的法門。
這一般的情形,我們也會發覺到,人有這樣的污點:就是有嫉妒心,但是沒有方法對治。只有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他開導一個方法,告訴我們這樣去修就能把這個煩惱消除了,所以佛的智慧非常廣大,不是只是說「你不要嫉妒!」這話沒有用,一定給他一個方法,給他一個方法他自己這樣做,慢慢這問題才能解決。這個貪心很大、瞋心很大,也是一樣,一定要學習一個法門,不斷地學、不斷地修,慢慢才能改善自己,這是佛的大智慧的地方。
但是我有的時候…有一回在福嚴佛學院聽一位從中國大陸來的老法師講開示。那老法師說話也很自在,說是「你學了很多的佛法,你不修行沒有用!」哎呀!我說這老法師說得很好,當然這佛學院的法師、居士都是天天在學的。他就是(說):「你要修行才可以!」這句話說的很對,但是他沒有說怎麽修行這句話沒有說。當然你們天天學的就是修行的法門,所以不需要再說也可以。所以世間上的事情,「世間」所謂不是佛法,在非佛法的範圍內也會發現很多很多的問題,但是沒有方法對治,沒有這種事情。這是簡單的一點,或者用法律,法的國家有法律,你犯法要治罰你,這是一種。但是釋迦牟尼佛,不是,佛是告訴你一個方法,你若不肯用它來修行,那就是自己的過失了。「教不嚴師之惰」,教是教了你還是沒成功,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我有一點感覺,什麽呢?這所有的佛教徒,我們學習佛法用功修行;當然所有的修行的法門都是好,沒有說是不好的,沒有這件事;沒有說不好,都是好。但是我們在學習經論的時候發現一件事,發覺一件事;什麽事情呢?你有什麽煩惱,就用什麽煩惱來對治,經上是這樣的辦法,經上是這樣說的。我有嫉妒心的時候,佛說你用「喜」的法門來對治;有什麽煩惱,用什麽煩惱對治,經上是這樣意思。但是我們現在這流行的佛法,是怎麽樣說的呢?不是這樣。流行的佛法,說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對的,這是非常好;但是不是各別對治。原來有的那些煩惱還在那裡,一樣還在那裡沒有對治。當然我們誠心地念阿彌陀佛,也多少能受到影響,各式各樣的煩惱也受到影響,但是多數還是在那裡。遇見因緣的時候,那個煩惱就出來活動,遇見那個因緣的時候,這個煩惱就出來活動,也障礙自己的功德,也障礙別人的功德,事實上就是這樣子。我們通常說:正法住世的時代、像法住世的時代、末法住世的時代,我們也就是這麽一解釋:什麽是正法、像法、末法,實在我們還是迷迷煳煳。現在我們若問:什麽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佛法是什麽情形?就是這樣情形,不對治煩惱!我們也學習佛法,但是不對治煩惱,是名末法時代。應該是這樣意思。
寅四、捨
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
慈、悲、喜;現在說到這個「捨」。這個「捨」它有什麽作用呢?是對治「貪」和「恚」的煩惱。對治這個貪和恚這個煩惱,不是對治別人、是對治自己呀!我有貪心、我有恚、或者我有嫉妒心,那麽我應該修行什麽法門?修行這個「捨」的法門,是這樣意思。我要棄捨我的貪心、棄捨這個恚,這個恚裡面也包括嫉妒。若這樣講,就是把慈悲喜都包括在這裡頭了,那等於是重說了,那又是不同。但是這個事情也還不是重覆;慈能對治恚、悲能對治害、喜能對治這個嫉妒,那是個別說的;現在這個捨是統一起來說。如果我有貪、又有恚,恚裡面包括前面那個悲所對治的,也包括嫉妒,我有這麽多的煩惱的時候,我要用「捨」;我要修這個不淨觀來對治貪,修慈悲觀來對治恚、害,也對治嫉妒。「俱捨行轉故」,就是所有的煩惱完全都棄捨了,要這樣子來修行,也可以這麽解釋。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不在自己這方面說;在菩薩那方面說。這發菩提心的菩薩也可能是聖人,他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個喜對治嫉妒,這樣子。那麽有了快樂的眾生、他就會生貪心,菩薩就教導他不要生貪心,給他一個法門教他不生貪心。那麽有苦惱的眾生、他是憤怒,菩薩教導他不要憤怒,是這樣子。那麽沒有貪、也沒有瞋的這種眾生,他不貪不瞋的這個時候他就是愚蠢、愚痴,菩薩告訴他:你要開智慧,這也包括在內,不只是貪恚,是這樣意思。「俱捨行轉故」,佛菩薩這樣教導眾生。所以分兩個態度來解釋這一段文,「俱捨行轉故」。
《披尋記》三七八頁:
捨治貪恚等者:處中而住,說名為捨。此於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無有親怨,由是故能對治貪恚。無欣無慼,名俱捨行。
「捨治貪恚等者:處中而住」,這個貪是一邊,恚是一邊;一個愛、一個憎。恚是憎、貪就是愛;愛和憎是兩邊。現在也不愛也不憎,「處中」,所以叫做捨,「說名為捨」。「此於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無有親怨」,於我好的我也不愛,於我壞的我也不怨。「由是故能對治貪恚,無欣無慼」,沒有歡喜也沒有憂愁,「名俱捨行」。
當然這是這個修行人自己這方面應該要這樣的修行,使令自己的心保持平等位,平等的境界。
寅五、無相
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相相違故。
這個「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前邊是各式各樣;慈對治恚、悲對治害、喜治不樂、捨治貪恚,這樣子說;用慈、用悲、用喜、用捨。究竟怎麽樣才能對治呢?前面實在只是能對治現行的煩惱,煩惱的種子還是不能對治的。那麽一定要修這個「無相」法門;修這個無相法門的時候,「對治一切眾相」。前面說貪也是相,瞋也是相,嫉妒也是相,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相,用這無相的法門對治一切眾相。「無相」為什麽能對治一切眾相呢?「相相違故」,那個「相」和「無相」是衝突的。你若修這個無相法門的時候,這一切的「相」不能擾亂你,不能在你心裏面有擾亂的作用,不能的。這個「相」,當然就是三三昧裡面無相三昧。修這個無相三昧,這當然純是無漏的境界,這是聖道。前邊慈悲喜捨還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的;但這無相這純是無漏的境界,所以它能夠深入的觀諸法實相的時候,能滅除去內心裡邊一切煩惱的種子,這是聖道。這是無相法門。
?1.那換個角度來看的話, 所有的眾生都曾經是我的大仇人, 那這樣就無法對眾生產生慈悲心. 這樣的話, 修行人建立慈悲心的理由不就是有漏洞的嗎?
首先題主知道什麼是菩提心或者菩提心是什麼嗎?菩提心與慈悲心什麼關係,你知道嗎?然後,你自己是修佛還是修魔?
知道佛是什麼嗎?如果都不知道,請自己線下去學習,或者向你很尊敬的師友請教,然後下面的文字回復你也就不必看下去了。如果你知道,請繼續往下看。你是要學佛還是要學魔?在世俗諦因果假有下,的確有佛有魔,忘失菩提心而行,即為魔業,此為華嚴經所說。那麼你不僅突破忘失的底線,還去做其違品,這不是趣入大乘的正途,何況父母輪迴觀的是大多數今世的來處,你連來處的根源根本都不去觀,而去觀生來之後所樹立起來的敵人,這種本末倒置的顛倒思維,實在可笑。說觀想輪迴的仇人一事,如果你想做凡夫甚至魔,想到地獄轉轉,你大可完全依據你自己的這種想法去試試。世間有為緣起法,有哪個沒有漏洞呢?抓漏洞,你抓的完嗎?是你的初心嗎?你是做學問抓漏洞嗎?沒有有為緣起法,請問你怎麼學的佛問的題修的行?這一切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請問你承認地藏經嗎?地藏菩薩前世是如何發起大悲菩提願力的?你是否認為地藏菩薩前世因為念生母恩德而報恩之緣起發起大悲願力的念母報恩的緣起是有漏洞的?2,廢物弟感覺這種慈悲是先將眾生扣上一個他們是我的父母的身份, 然後再對他們產生慈悲心, 可是這身份是假的啊! 如果是因為這個假身份而對他們產生慈悲心, 那你的慈悲心不就是有漏洞的嗎?
請問是怎麼扣的?就現象界而言,題主你有父母嗎?你的前世有父母嗎?無數前世有父母嗎?每一世的父母固定一樣嗎?你如何認定身份為假?是不是你沒見過今世的父母,就認為今世的父母的存在也是假的?你知道對父母產生慈悲的緣起是什麼嗎?對今世自己父母對自己的無怨無悔付出生養恩德的感恩。你會感恩父母嗎?你感恩你父母的感恩是假嗎?你的對父母的感恩有漏洞,所以不要感恩了嗎?釋迦佛有父母嗎?他結婚成家生子了嗎?他以後報恩父母了嗎?如何報的?你是否認為地藏菩薩前世因為念生母恩德而報恩之緣起發起大悲願力的念母報恩的緣起是有漏洞的?
世間有為緣起法,有哪個沒有漏洞呢?抓漏洞,你抓的完嗎?是你的初心嗎?你是做學問抓漏洞嗎?沒有有為緣起法,請問你怎麼學的佛問的問題修的行?這一切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你不是做學問專抓漏洞的沒有方向的無聊人士吧,一切有為有漏法,依依照自己的方向道路轉為自己自利利他解脫成就的增上善妙緣起,請問有問題嗎?最後,莫非以上所提的二位師友,不需要依靠種種的有漏洞的緣起,直接就證悟了沒有任何漏洞最究竟徹底的大波羅蜜多空性解脫佛智了?哇!一句佛號就什麼都有了。
不妨諦審:「你是眾生么?」「廢物弟是眾生么?」
問:因為眾生是我的父母, 而對他們生慈悲心. 這樣生出慈悲心的理由是不是有漏洞啊?無始以來我們在輪回的苦海裡流轉的過程中,所有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親,做父母親的時候就像是今世的父母親一樣恩重如山那換個角度來看的話, 所有的眾生都曾經是我的大仇人, 那這樣就無法對眾生產生慈悲心. 這樣的話, 修行人建立慈悲心的理由不就是有漏洞的嗎?廢物弟感覺這種慈悲是先將眾生扣上一個他們是我的父母的身份, 然後再對他們產生慈悲心, 可是這身份是假的啊! 如果是因為這個假身份而對他們產生慈悲心, 那你的慈悲心不就是有漏洞的嗎?
答:題主的提問存在一個大漏洞。【一切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這個邏輯是站得住的。因為我無數次無數次的投胎,而每一次投胎,必定要有一個母親,因此可以建立【一切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這個觀點。而你認為,【所有眾生都曾經是我的大仇人】這個觀點。請你用邏輯推論。因為【…… 】,所以【 …… 】。到底是誰有漏洞?對父母的叫感恩
對後代的叫慈悲
雖然同為仁
但
感恩心是自下而上
慈悲心是自上而下
我不知道你們佛教徒是怎麼理解慈悲心的。
我認為慈悲心主要指的是佛祖看世間萬物的心情。
因為,佛祖大而眾生小
當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慈悲心。
作為子女看父母,用慈悲這詞。
我認為是學佛教學傻了。
連最基本的綱常倫理都不懂了。
連辭彙都不會正確使用了。
提問者連這點道理都不懂。
看父母生慈悲心?
你成你父母的父母了,你成佛祖了。
我笑了,大笑,狂笑!
隨便說一句聽這位提問者的口音不像大陸本地人啊。
那的人啊!
香港淫?
既然眾生無始以來互為父母,為什麼還要知母念恩?
以下內容引用自菩提網路佛學院
網路學員問:眾生和我們無始以來都互為父母,我對他們也有恩德阿,為什麼一直要思維他們對我的恩德呢?
——————————————————————————————————————————————
輔導員A法師開示
在我們為人父母時,撫養子女是我們天經地義的義務,我們不會因為撫養子女而覺得自己偉大,不會念念不忘自己對他們的恩德,相反,因為把子女帶到了世間,在世間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和精神苦痛,我們內心對他們的憐惜和愧疚難以平息,唯一希望能以自己的一切對他們做彌補。如果我們有一天我們證悟,會希望成為他們永遠的庇護。
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佛子發自內心希望報答眾生的恩德,服務眾生。為了生起度化眾生的願望,要以理把所有的眾生都抉擇為父母,才能了解到眾生對我們的恩德有多麼深重。所以,慈城羅珠堪布說:「我們要把其他人視為最珍貴的人,因為所有眾生都對我有恩德,所有眾生都是好的,只有我才是不好的,幫助好人是我義不容辭的義務,這樣,我們才會有度化眾生的願望。」
如果我們認為我們也做過眾生的父母,與眾生對我們的恩德兩相抵消,這種心態就會阻止我們的菩薩行,破環我們的菩提心。這樣思維,不會有任何好的結果,反而會認為自己自私自利的利己之心是具有十足的理由的,這樣的自私自利的心除了令我們在輪迴中永無止盡地輪迴,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這樣的想法,不僅不會利他,自利也決不會成辦。
一個偉大的母親尚不會執著自己對子女的恩德,何況我們希望利益無始以來的父母的佛子?絕不會以商人利益交換之心去思維我們對眾生的恩德。只有銘記眾生做過我們父母的恩德,希望報恩,而報恩的方法是成佛,這樣,我們才會發菩提心,如慈城羅珠堪布所說:「這樣的心態,既利他,也利己,二利都可以成辦,這是一個非常理性、聰明的選擇。」
——————————————————————————————————————————————
道友回答:
如果其他眾生的恩德不用報,因為自己也曾經對其他眾生有恩的緣故。那麼,是不是自己的子女也不用孝敬老人(因為自己子女過去生對父母有恩),人和人就不存在恩情可言,一個人可以獨子存活於此世界而不用依賴其他人了?
————————————————————————————————————————————————
事實眾生不僅互為恩人,也無數次的互為仇敵,也許有人還會問,既然知母念恩而思維報恩,那麼同樣,知敵念仇而思維報仇,是不是也有必要呢?顯然這是不合理的。思維報恩,能讓我們生起菩提心,思維彼此有恩故平等則不能讓我們生起菩提心,屬於不善也不惡的,這種思維毫無意義,思維報仇則可能讓我們生起嗔恨心,是噁心。雖然道理是一樣,但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是對自他有利益呢?
所以對於眾生輪迴中互為父母怨敵的事實,要認清道理以後,轉為道用,對於怨敵,念及他往昔必定對我有恩德,因而寬恕他,熄滅嗔恨心;對於非親非怨的眾生,念及往昔必定是父母,可以融化內心的漠不關心;總之要成為解脫的因,而不是繼續顛倒執著下去。往昔正因為我們未獲解脫,才會在輪迴中不斷流轉,隨業風吹動,煩惱驅使,不斷糾纏於恩怨情仇當中,雖然恩情的本質也是迷亂,而如今我們將這個迷亂轉為生起菩提心的助緣,成為斬斷自他輪迴相續的資糧。
————————————————————————————————————————————————
這個邏輯的關鍵是交易和報恩的區別。
對方的觀點認為:一切應該根據利益大小來衡量。因此應該是他給我多少,我也給他多少,這樣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邏輯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誰都不會首先付出,因為我只要不欠別人的就行了。
如果這樣的邏輯合理的話,則這個世界應該停止運作。因為大家都在等。
對方說:我為什麼要關心這個世界轉不轉,我只要做到我不欠別人的,別人也不欠我的就行了。
這個邏輯是強詞奪理,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只是自己定一個標準而已。
如果這樣可以,那麼我也不需要「不欠」別人的,這個也可以省掉,乾脆只要別人不能欠我的就行了,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別人都必須為我服務。可是這樣可能嗎?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是否正確要看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是否可以達到目的。
唯獨自私自利的方式根本不可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為無論從外在來看:人人都自私,則大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從內來看:對我的執著是造成一切痛苦的來源。
這樣自己追求快樂的目的根本無法達到,這樣的邏輯或者行為準則還採取的話只能是愚者。
就好像一個人喜歡過河之前把橋拆到一樣,是完全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因此說利益均等的交易邏輯肯定是不符合實際的,是錯誤的。
我們之所以要思維報恩,就是因為我們不能一步到位將我們的這些錯誤顛倒的執著拋棄,因此首先利用暫時還能接受的「需要報恩」,這個道理早在我們相續中已經有一定地位了,其力量可以用來對付我們自私自利的心。
而需要報恩的原因是因為對方為我們無條件的付出,將我們的幸福痛苦看作自己的,因此我們也應該為對方無條件的付出,將對方的幸福痛苦看作自己的,而不是說對方給了我一元錢,因此我也給對方一元錢那麼簡單,所謂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
大家可能都記得一個感人的故事。
朝鮮戰爭中上甘嶺戰役。一個蘋果在連長和戰士中流轉。
從可易主之物來看,只有一個蘋果,到了我手裡,就要從別人手中失去。最終也只有一個蘋果。
但是指戰員都做出了利他(讓給別人)的舉動。我們仔細分析當時的場景,可以發現,竟然有幾十個(利他)的恩德真實產生。比如,連長首先拿到了蘋果,這時班長本就沒有可能再得到了。但是,連長讓給了班長,班長一定產生了感恩之心。但此時的連長,因為出於一種「惟欲他少苦」的心,所以並沒有覺得班長欠了自己恩德。此時,戰場「氣氛」中恩德總分為「1」(否則總分為0,因為有一個正分和一個負分同時存在。此處,感恩之心引發正的恩德總分;而具體到個人角度,則為負分。因此處把恩德總分觀待於感恩及欠恩而計算)。隨後,班長又傳給了戰士A,恩德總分成為「2」,戰士A又傳給了B,,,。硝煙中,因大家的「惟欲他少苦」之心,竟然讓一個蘋果引發了幾十個蘋果的恩德。
但這裡有一個關鍵之處,就在於連長也好,班長也好,其它戰士也好,在讓給別人蘋果時,都出於「惟欲他少苦」的心,而不是擔憂自己會不會失去什麼。不然,就不是一個「純恩德」的氣氛。總的恩德分也會下降。
(總之到最後,大家的心情都很美好(感恩的心是美好的,而覺得別人欠自己恩的心是不美好的)。這還只是當時的利益。根據佛經,這些恩德不會空掉,會德及未來。)
我們觀眾,也被這個「純恩德」,「純利他」的氣氛感動不已。而誘因,只是一個蘋果!
愛用經濟學觀點來分析問題的人,至此大概可以明白,有些事物,竟然是用「心」來產生的。這樣的事物,怎麼能是易主之物呢,怎麼能服從零和規律呢?恩德怎麼可能存在於易主之物上呢?一個蘋果,一輛賓士車,它上面有恩德嗎?您在我極度沮喪的時候,用真心和智慧啟發我走了出來,這裡面難道沒有恩德嗎?
用「心」產生的事物,不正如光明(利他)和黑暗(毀他)一樣嗎?恩德猶如火炬,一傳二,越傳越多。
越思維,越發覺「利他」的威力巨大。根本不是世間任何其它事物能夠媲美的。希望我能經常記住一個蘋果的故事。
由於報恩的邏輯更加能夠讓自己他人都獲得利益,因此是更加正確的。
但是修菩提心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不再是想因為對方曾經有恩於我,所以我要利益他。而是親自感受體會到利他的正確性,因此不需要更多的理由。
推薦閱讀:
※看美女是不是沒有定力的表現?是修為不夠的意思?
※佛教是不是也發明了一些概念來威脅人們要做好人啊?
※信佛與信風水衝突嗎?
※《金剛經》中的故事—祗樹給孤獨園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