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的愛一個人|讓愛情的歸愛情,關係的歸關係
- 01 -
「我當初怎麼會看上他?」
「隨著時間的推移,戀人身上的缺點會變的越來越難以忍受。」
戀愛中我們常常會遇見這樣的困惑,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瀰漫在我們和愛人之間的愛情似乎在慢慢減少,從開始的心醉神迷,看對方什麼都好,逐漸發展到慢慢覺得對方的缺點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難以忍受,以至於好多戀愛發生到這個階段就終結了。
兩個人分手,然後再尋覓一個人,然後又開始,然後又到了這個階段,然後可能又過不下去了,然後再分手,如此惡性循環。
當然也有很多人沒有分手,挺過了這個階段,進入了婚姻,但也不意味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只不過這個問題暫時變的隱蔽,它在婚姻的掩蓋下繼續存在。
「這個人真的很難以忍受,我要付出很多才能堅持和她待在一起。」
「她的這個缺點太明顯了,但是就是屢教不改,真讓人痛苦」
「他怎麼是一個這樣的人呢,我當初怎麼會看上他?」
……
好玩的是,戀愛的時候這種心醉神迷的感覺越厲害,隨著時間的推移,暴露的缺點似乎就越難以容忍。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而且這個問題到底有多煩人,從古往今來的文學名著主題就可見一番。
- 02 -
對愛情的失望,是個普遍規律?
大文豪托爾斯泰有個著名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主線其實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貴族婦女安娜·卡列尼娜是高官卡列寧的妻子,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風流倜儻的貴族青年軍官沃倫斯基。
倆人一見鍾情,為此安娜背叛了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庭,沃倫斯基甩掉了自己的准未婚妻基蒂,冒著天下輿論的指責,與安娜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婚外情。
當然因為這個故事有婚外戀的成份,表現出來就顯得更極端。最後,安娜卧軌而死,沃倫斯基也試圖自殺。
而導致安娜自殺的原因是什麼?
雖然外界輿論有一部分的因素,但對安娜的死來說,這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在於安娜在她和沃倫斯基的關係中看到了所謂的愛情的喪失—-無論如何,她跟沃倫斯基是兩個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沃倫斯基的激情在減退。
這種減退的激情,漸漸暴露出被之前高濃度的戀愛掩蓋住的平庸生活的真面目——
她控制不了沃倫斯基,他們倆人有不同的意志和需要,倆人之間的不滿已越來越多,因為不能承受這樣的失望,所以安娜卧軌自殺。
從性格分析上說,安娜卡列尼娜和沃倫斯基都是生性浪漫,渴望激情的人,正是因為對愛情懷著巨大的嚮往,才讓他們雙雙充滿個人魅力,成為人群的焦點,甚至《安娜·卡列尼娜》的另一個主人公列文感覺自己都覺得安娜有強大的異性魅力。
「每個人都會愛她。我也禁不住愛她。」
這種對所愛之人或愛情的失望是如此的難以承受,以至於讓人自殺,當然是托爾斯泰的誇大描寫,但也揭露了這樣一個普遍事實:
從對愛人的迷戀到對愛人的失望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東西或者說規律,隨著時間的流逝,倆人的關係都變了,一切變的不再那麼舒服,一切變的很難忍受。
- 03 -
你愛上的愛情 VS 你愛上的那個人
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在倆人感情的初期階段,人們愛上的都是愛情,而不是眼前的這個人。
雖然他們整天跟眼前的這個人在談戀愛,但是這種戀愛虛構的成分和幻想的成分太多。
一般情況下,這時候的愛情充滿了荷爾蒙衝動,多巴胺、腎上腺素分泌分泌達到頂峰,個體會對對方產生一種自己意識不到的理想化行為,也就是嚴重美化對方,把對方美化成一個似乎能拯救自己的天使。
「只要跟他(她)生活在一起,我就會很幸福」的念頭充斥頭腦。
我們會在對方身上發現很多非常美好的品質,通常這些品質是我們並不具有的,或者是與我們非常有共鳴的。
比如說一個從小就要裝小大人的男孩會發現對面這個女孩真的是自由了,太無憂無慮了,天哪,世界上竟然會有這麼自由的人。
這種匱乏會推動他一步步走向這個女孩,他以為擁有了這個女孩可能自己也就具有了自由的能力,即擺脫自己以往總是不由自主取悅別人,潛意識裡渴望自由的情結。
又或者另一個場景下,導致一個男人走向一個女人的原因在於他在這個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他從小父母離婚,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因此他內心有想要很多愛的缺憾,當他遇到一個同樣缺愛的女孩時,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對她好。
因為對眼前這個人好,就是對自己好,他在藉助對別人的好來彌補自己內心有缺失這樣一個事實。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如痴如醉的愛上一個人,其實只不過是愛上了我們內心投射出去的虛幻的影子,即我們內心的幻相,我們的渴望,我們之前的缺憾,我們的匱乏。
而對方那個人,很多程度上只是一個承載這個影子的載體。
我們從未看清過他,此時它的作用大概等同於理想,俗話說的夢中情人。
- 04 -
人生的兩大悲劇
這種現象並非只有男女關係及愛情中存在,它在很多事情上都存在,比如在高中,我們會想像一個完美的大學,似乎考上大學就上了天堂,為此我們督促自己努力學習,朝著天堂邁進。
當然後來的實踐證明大學不是天堂。
還有很多情況,比如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很多人會跳槽的方式去解決,為什麼會跳槽,就是因為他覺得在另一個地方,會有一個理想的工作存在。那麼跳槽就是投身理想的過程。在那個想像中,那份工作能拯救現在不如意的一切。
是的,在戀愛的初期,我們之所以能忍受戀人的缺點,並不是這些缺點不存在,而是那時我們的眼睛是瞎的,我們只能看見我們的心讓我們看見的部分,也只能解讀我們的心能讓我們解讀出的部分,我們把對方完美化了。
對方此時約等於你心目中的愛情或理想,所以沒有瑕疵。
那時我們跟對方的關係會處於一種相互催眠的狀態。
倆人都很投入,都把對方完美化,在這種相互催眠的過程中,倆人如痴如醉,生理和心理都得到極大滿足。
只是這種狀態不會持續的很長,更不可能是永遠。
隨著倆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幻想的成分在逐漸減少。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得到一件東西的時候,會發現這個東西也不過如此,你擁有的最好的感覺似乎是在即將得到還沒得到的那一段時間,那時你充滿幻想,幻想擁有它你會怎麼怎麼樣。
但無數個例子都證明了,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發現也沒怎麼樣。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肖伯納
安娜得到了沃倫斯基,他們擁有了甜蜜的愛情,只是這甜蜜的愛情得到後,依然要面對人生諸多的問題,沃倫斯基開始不滿足自己的職位,當他看到同伴現在擁有更高的職位他會對自己不滿,這時他的慾望從獲得安娜的愛轉移到了對功名的渴望上。
安娜得到了沃倫斯基的愛,但是她想要沃倫斯基更多的愛,更多熱烈的表示,但是這個太難了,超出了沃倫斯基承受的範圍,而一點點愛的鬆動都會讓安娜風聲鶴唳。
她怕失去愛,同時她又覺得辜負了她跟卡列寧的兒子,她不是一個好媽媽,這種愧疚的念頭折磨的她厲害。
同理,從小就是小大人的男人得到了那個自由自在的女人,但同時他又發現一個自由自在的人勢必行為自我,而要和一個生性自我的人相處實在太憋屈了。因為自由自在的是她,而他獲得了這個女人後,並沒有取得他也想要的自由自在,所以他也怨念叢生。
還有很多,一個女孩最初喜歡一個男孩是因為他風度翩翩,很會討她歡心,後來跟他相處一段時間發現,因為這個特質,這個男孩總是圍著很多女孩,這讓她十分憤怒又煩惱。
而當美化的幻覺退卻,洶湧的荷爾蒙褪去,面前呈現的這個人,才是真實的那個人。
為什麼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越來越難以忍受戀人身上的缺點,並不是因為你現在難以忍受,而是因為你之前根本看不到這是個缺點,你之前愛上的是愛情,現在才是真正看到對方。
這才是你們之間關係的真正開始。
- 05 -
愛情的歸愛情,關係的歸關係
愛人是很難的事,但人們對此往往缺乏認識。因為他們總是錯把之前愛上的愛情當成了愛人,然後幻想破滅,怨念叢生。
愛情,和愛人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怎麼說,愛情可以說是一個人對感情的理想,它可能虛幻美好,會傾注我們很多的渴望,是的,它就是由自我的渴望組成的。在《安娜卡列尼娜》里,托爾斯泰讓身處和卡列文無趣婚姻里的安娜發出這樣的呼聲:
「我要愛情,我要生活!」
作為一個激情型的人,安娜在與阿列寧的婚姻生活里得不到滿足,這種平淡的生活讓她十分痛苦,她感覺不到生活的意義,因此她需要愛情去填滿自己的生活,而且不是一般的愛情,而是十分有力的,強烈的愛情去填滿。
這是她的渴望,這種渴望在遇到沃倫斯基的時候,倆人的渴望碰到了一塊,熊熊燃燒,但是燃燒過去,生活再次淪為平庸平凡,沃倫斯基拯救不了生活的邏輯,所以在激情破滅的瞬間,安娜無法直視這種幻滅,只能靠自殺去解脫。
而自殺也是一種激情,而且是最高的激情,所以自始至終,安娜愛過沃倫斯基嗎?
沒有,她只是藉助沃倫斯基來獲得她想要的東西——-生命被激情填滿,奔放的生命,藉此擺脫生活里她不喜歡的事情,比如與卡列寧虛偽的婚姻,缺乏靈魂溝通的上層社會生活和她一板一眼的家庭主婦及媽媽角色。
所以與其說你忍受不了戀人的缺點,不如你有這麼一個幻想——「試圖通過改掉戀人的缺點這件事,來拯救自己的某些心理需求」或者「把戀人的缺點,當成了阻礙你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礙」。
因此這種執念有多厲害,你就越有多麼不能忍受伴侶的缺點。
伴侶自始至終都是無辜的,他從來沒有變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對雙方彼此的慾念和渴望發生了變化,因為看待雙方的眼睛也就變了。
所以在心理學上,我們很少談「愛情」這個詞,我們談的最多的是「關係」。
但在文學藝術上,我們卻大肆的談愛情。
因為愛情更多是一個人的事,一個人的感情需求,期待、感受甚至幻滅。
但是你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擁有的就是關係,這個關係可能能承載你的需求,也可能承載不了,大多的時候,它只能承載部分,而無法承載全部,跟其他的關係差別不大。
但是你區分不開愛情和關係,總是把實現愛情的期望通過另一個人來獲得,就會發生嚴重的問題,那意味著你把對方當成了你的救世主或者責任人,所以它的缺點意義就十分巨大,因為你會認為有這些缺點的存在,你才和幸福遙遙無期。
真相是,你跟幸福之間的關係主要靠你自己去得到,而不能依賴伴侶,更不能試圖通過改造伴侶獲得。
- 06 -
如何真正地去愛一個人?
愛人很難。
以至於基督教認為人若不愛上帝,不藉助著愛上帝這個中間物,一個人是不可能愛另一個人的。其實西方婚姻的契約是個三方盟約:即夫妻雙方都跟上帝簽訂契約,不離不棄,再藉助上帝訂立契約,在愛上帝的基礎上倆人決定共守一生。
當在聖潔的婚禮上,我們都會很喜歡聽那句牧師說的「無論順境,逆境,健康,疾病都照顧她(他)愛護她(他),都對她(他)不離不棄,你願意嗎」的發誓。
這是因為牧師知道,在之後長達數年的婚姻生活,你們將遭受各項考驗。
所以當愛情幻滅,一個人在你面前露出它本來的面目,你發現這個人有各種缺點時,可能僅僅意味著一段關係的真正開始,此時的你們才真正相遇。
透過自己越來越厭惡的背後,發覺自己背後的需求和幻覺,可能才是解決問題的重點。
因為這世上沒有100分的愛人,停止這個幻想,而多去為關係做一些有營養的工作,才可能逆轉你們之間的關係感受。
畢竟在現實里,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經營,它離不開付出,包容和接納。
真真實實的看到你眼前的這個人,而不是你渴望看到的那個人是所有成熟感情的轉折點,去發現這個真實的人的渴望,需要,進而滿足撫慰,開啟良好的互動循環,才是真正的走入並在締結你們的親密關係。
- The End -
推薦閱讀:
※【名人故事】張家輝:被愛滋養出來的影帝
※相信愛的人,才能得到愛【挽回愛情】
※在這場獨角戲裡,感動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最浪漫的愛情,兩個人唱著歌一起去吃草
※韓庚公布戀情:愛你就是向全世界公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