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代歷史前中後期如何劃分的?

網上有說前期中期是按照英宗即位開始,我怎麼記得是按照土木堡之變分的吶?關於這個問題應該查那些資料?學術界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分歧?


歷史分期是用來認識歷史的工具,如何分期取決於你對各個時期的特性及某些歷史事件意義的認識。

僅從政治史的角度看,明初出現了內部專制且集權、對社會進行強力控制和改造的國家體制,形塑了這一時期的特殊社會風貌。但明初體制本身逐漸變異和廢弛,最終導致了正統末年的統治危機,並引發了景泰年間的一次政治軍事改革,比如確立了巡撫制度、改組了京營等等。因此在正統朝尋找明代初期和中期的分界線是合理的。以政治史為範式的史學家習慣以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作為歷史分期的標誌,所以這種分期也就會具體到某一年,而不是為了方便而劃定在某個西元紀年的整數年代。

如果你認為強勢皇帝的暫時消失、女主-內閣-司禮監攝政體系的出現對最為重要,那就是宣德十年或者正統元年。

如果你認為攝政者張太后的死去、王振權勢上升最為重要,那就是正統七年。

如果你認為土木之變對明朝帶來的衝擊最為重要,那就是正統十四年。

若就當時人的觀念來看,顯然土木之變帶給他們的衝擊是最大的。不過毫無疑問歷史是連續發展的,並不是duang的一聲社會各方面就發生巨變了。按三分法,每一期都是近百年,就算說明初和明中葉之間有十四年的過渡期也很正常。說到底分期是把握歷史的框架,本身不是歷史的「實相」,不必太過執著。


國家政治,從來與一國的政治經濟形勢關聯緊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調整,這句話最能反映國家層面的變遷規律。明代歷史的發展同樣適用上述規律。所以明代歷史的三大分期也應該遵循這一規律。但是三個時段的分期不可能劃定在具體的年份,社會階段之間的轉化必然存在一段時間的過渡。

前期,從明太祖立國到弘治時期,明帝國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明初小農社會支撐起來的國家機器較為穩定。政府掌握著龐大的社會經濟資源,如數量巨大的國有土地制度支撐下的衛所軍事體系,嚴格戶籍管理下的勞役制度,廣泛分布全國的小農經濟支撐下的稅賦制度等等。在此基礎上,明王朝能夠實現對全國乃至周遍民族勢力(除蒙古諸部外)的有效控制。雖然上層權力鬥爭激烈,也曾出現過較大的危機,但是都無法撼動明朝的統治。這裡要提一點,所謂的國家強盛指的是什麼?所謂的強盛國家,並不單指軍隊戰鬥力有多麼的強大,而是指綜合國家實力雄厚,可以支撐其長期戰爭,以中原王朝的體量,就算連戰連敗,耗也能把周邊國家和蠻族給耗死,更何況軍隊的戰鬥力都是在長期的軍事對抗中不斷積累起來的。所以明朝前期的強大正在於此。舉個例子,正統年間的三次麓川戰役,明軍打的並不好,但是憑藉強大的國力,明朝可以將全國的資源源源不斷的投放到雲貴高原上,史籍上說「轉餉半天下」,「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軍資爵賞不可勝計」就是這個道理,強大的持續續航能力,讓西南土司和思氏家族應接不暇,疲於奔命。

前期的主要問題是上層勢力之間的權力鬥爭。前期的政治主線,主要是太祖時期的皇權與功臣集團共享天下,到藍玉案之後以藩王為基礎的皇權獨大,建文初期明初國家問題的總爆發,靖難之役時期的功臣反彈,再度回到明初的皇權與功臣集團(換成靖難功臣)共享權力的格局下,最終引發土木之變。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恢復,以科舉制度為依託,以地方人才為來源的文官群體開始在政治上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時期從正德到萬曆前期。這一時期是明朝國家由盛轉衰,統治策略不斷調整的時期,政治主線是改革引發的各類衝突和鬥爭。從弘治時期開始,明朝政治制度的問題日益暴露,主要原因是國家控制的社會資源不斷流失,開始影響國家職能的發揮,從而影響到上層建築的穩定。並為了解決上述情況,明朝各階層自發開始對各類體制問題進行修整和思考。這一時期的主流是改革思潮,政治活動都是在改革的旗幟下進行的。也是這一時期,明朝的各項重要制度出現變化:軍事方面僱傭軍特色明顯的營伍制開始取代過去的衛所制;經濟層面,改革賦役制度,尋找高效的收稅制度成為這一時期的主題。政治層面,以內閣—司禮監為中樞的雙線權力體系開始形成。(注意的是,明初內閣純屬顧問機構,是皇權決策排除功臣集團干擾的重要手段:皇帝通過挑選政治影響力大的文官進入內閣輔政,大臣藉由內閣資歷提升政治資本,逐步成為舉足輕重的閣部大臣。三楊、李賢、商輅到彭時,無一不是。而明中葉,因改革需要,內閣逐步成為以皇權為後盾,成為貫徹皇帝意志的中樞機構,開始對朝廷的大政方針發揮實質性的影響力,首輔的地位開始突顯出來,擁有了宰輔的地位。)另一個特色是推行改革的執政者與既得利益者的衝突不斷加劇,改革派自身的矛盾性日益暴露(一是改革對象的選擇性,不同出身的人,往往迴避自己所在的領域;二是中途退縮,當反對力量強大時,改革的力度就會放緩;三是沽名釣譽,借改革上位的現象層出不窮);社會層面,參與博弈的社會階層也越來越多,商人、縉紳地主、宦官、武將(非勛戚功臣)等等,都曾在政治舞台上顯赫一時。同時,市民階層的影響力都開始提升。社會文化方面,社會發展、非官方控制的財富增加導致享樂主義思潮開始興起,代表上述新興階層利益的思想也開始出現。意識形態領域,代表秩序的程朱理學不斷受到其他思潮的挑戰,社會價值取向更加活躍和複雜。這種背景下,才會出現正德、劉瑾、嘉靖、嚴嵩、徐階、海瑞、張居正這樣非常複雜的歷史人物形象。

第三個階段從張居正去世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這一時期,是明朝國家失去自我救治的可能,最終走向滅亡的時期。主要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團排除改革阻撓,變的空前強大並最終瓦解明朝國家機器,造成社會資源重新分配,在職官僚、縉紳地主、高級宦官、宗室藩王、邊疆地區的高級武將、勛戚集團(包括外戚和功臣後裔)衛所軍事貴族均瘋狂的聚聯財富。表面上轟轟烈烈的嘉隆萬改革隨著張居正去世後被清算而戛然終止。改革已經失去了它賴以存在的時代背景,皇權不在推行改革,相應的內閣權力再次滑落,為制約內閣,科道系統被皇帝有意識的縱容和扶持,想成了晚明清流聲音巨大的情況。這一時期,上層社會日益腐朽,開啟末日狂歡模式,展開激烈的利益爭奪。其表現在因雞毛蒜皮的事件引發的政治衝突頻頻出現:爭國本、妖書案、梃擊、紅丸、移宮案。既得利益集團利用輿論混淆視聽,各種作秀、裝逼口號和人物層出不窮,不一而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東林黨、復社這一政治團體的活動。他們的行為最終導致明代社會政治環境的不斷惡化。明末社會矛盾激化引起動亂,底層民眾通過合法途徑解決自身問題的希望完全破滅,開始訴諸暴力,最後彙集成明末大起義,並將明代的既得利益集團連著明朝政權一體拔除,完成明清鼎革,其影響力直到清初還在繼續。


學者陳梧桐在《明史十講》中的看法:

從社會歷史發展狀況及其總的趨勢來看,明朝的歷史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

(一)前期——開創時期,從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國到正統七年(1442)王振專權。

(二)中期——積弱與改革時期,從正統七年王振專權到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去世。

(三)後期——衰敗時期,從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明神宗親政,到崇禎十七年(1644)李白成農民軍攻佔北京、明思宗自縊、明朝滅亡。


土木堡之變和庚戌之變,我記憶中皇太極出生之前,京師被圍只有這兩次,兩次情況差距還非常大。

一次是上皇被俘後,京師存在失守的可能,在城門外取得大捷擊退敵軍。

一次僅僅是破關而入,明軍傷亡甚微,京師毫無失守可能,敵軍大肆掠奪後全師而退。

土木堡之變時僅僅是精英軍隊覆滅,庚戌之變時明朝中樞已經徹底腐化。

PS.業餘愛好者求輕噴


沒看過專業書籍,個人意見

重要節點應該是土木堡之變和萬曆三大徵結束,以此來劃分前中後吧。


推薦閱讀:

朱厚照應州之戰戰果是否被後代史官抹黑?真實情況如何?
在明朝和李氏朝鮮,男子是不是不論貴賤都得穿戴網巾?
為什麼明朝就有的火器到了滿清卻沒有什麼發展呢?
明朝有幾個大太監專權,比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為什麼清朝就沒有?

TAG:明朝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