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推薦值得一個人去的北京衚衕和有特色的地方!!!有圖有真相

比中南海還牛逼的衚衕

圖:段祺瑞執政府主樓

從地鐵五號線張自忠站D口出來,能看見路北面高高矗立著幾棟西式老建築,在四周電動車銷售點、培訓中心的包圍中露出一點面目,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與身邊嘈雜的車水馬龍顯得有些不協調。

向西走,一隻石獅子靜靜立在張自忠路公交站的旁邊,獅子旁邊立著一座石碑,上書:三一八慘案發生地。

&

圖:三一八發生地

這地界名叫鐵獅子衚衕,大約八九十年前,此處風景約等同於華盛頓的白宮、倫敦的唐寧街。孫中山先生逝世前一直在這住著;袁世凱在這宣誓當了民國大總統,理論上來說,這衚衕里的人物當時可要比中南海邊的那位末代皇帝地位高一些。

26年的時候,日本人聯合八個國家威壓國民政府,李大釗組織集會抗議,遊行到這裡時,段祺瑞(這是當時的國家元首)執政府的人下令開槍,當場打死四十幾個人,於是有了上面說到的那塊石碑。當時魯迅在盛怒之下寫了篇文章,現在這文章進了課本,名為《記念劉和珍君》。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石碑旁邊開著兩扇紅色大門,旁邊寫著字——段祺瑞執政府舊址。胖保安立在門前,身子前傾,眼神裡帶著盤問。這時候只需理直氣壯大喝一聲:「我去裡面喝咖啡!」(院里有家咖啡館)便可大搖大擺進入了。

順便說句,北京最火的Live House之一——愚公移山就在這執政府隔壁,也是各種腕兒出沒的地方,感興趣的話不妨來膜拜下。

圖:段祺瑞執政府主樓

《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院內的這棟建築——段祺瑞執政府主樓被姜文拿來當作女主角米蘭的家,當年還水靈的寧靜阿姨和張一山他哥夏雨在這留下了若干關於青春期燥動的回憶。

圖: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主樓大約三層高,灰黑色牆面,巴洛克式風格讓人恍然間感覺身處西方國度。最近主樓大修,牆體被欄杆遮去了不少,聽工人說,再過個幾月便能重新見著面貌了。想必到那時,會變成很適合小清新們拍照的一處地方。

心中略遺憾,繞過了主樓,便瞧見三四棟紅白色相間的古舊小樓。夏日陽光,伴著某處收音機傳來單田芳他老人家《亂世梟雄》的聲響,揚起某種特有的歷史意味。看著二樓陽台,晾曬著被單與T恤,偶爾也露出一兩個蒼老的身影,看看樓下的荒蕪院落與花貓,便又轉身回屋了。

圖: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內部

解放後,執政府的地界成了人民大學的校舍,八十年代又成了清史研究所的辦公樓,現在則是人大家屬院演變來的居民小區。一百年,來來往往許多人,當官的、動槍的都散了,只剩下擺弄詩書筆墨的人們,清凈午後過著悠閑的日子。

走進其中的一棟小樓,有幾家門戶敞開,能聽見電視機的聲響與孩子的哭鬧,這樓里使用的仍是公共衛生間,雜物也置在不甚寬敞的過道上。

樓內結構很有意思,前後左右完全通透,宛如在中心處畫了道十字形。從另一端出去能看到一座乾涸的水池,上有假山一座,不知多少年的歷史。水池四周也是同樣的小樓,其中的一些附有鐵質階梯,有老人攀著扶手走上樓,便發出巨大的「砰砰」聲。

圖: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內部

院落東部開著那家名為「花生」 的咖啡館,夫妻店模樣,宛如大倉庫的空間里,六七張木桌椅沙發配著飲料,也著實能讓人消遣著度過幾個小時。

圖:花生咖啡

歐陽予倩舊居

執政府內的景緻大概如此,原路返回,出大門繼續西行,便能走到歐陽予倩先生的舊居。不甚了解他也無妨,只需知道這位曾經是中央戲劇學院的院長、中國話劇界的開拓者便好。舊居也留過其他大人物,曹禺、光未然、郭沫若都曾在此居住或組織聚會活動。

圖:歐陽予倩舊居

走進舊居,只覺得是某幾戶尋常人家的院落,八角形的攢尖屋頂在平房的映襯下顯得突兀, 破舊自行車與紙箱、晾衣繩與綠植交錯,幾輛小汽車把剩餘的空間堵個嚴實,很難想到這曾是某種著名人士居住過的環境。

不過想想,歐陽老先生當年過的日子估計也就和現在這光景差不多。比起那些給裝修成博物館式且一塵不染的名人故居,這裡反倒更顯真實。

不過從故居走出來,再到了隔壁那家,排場可就大了。

和敬公主府

圖:和敬公主府

這位公主是乾隆爺的三閨女,後來嫁了一蒙古王子,這王子就和公主一起在這府里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到民國的時候,孫中山先生拿這當了行宮,最後也是在這府里去世的。到了新中國,這兒曾被當作中紀委的招待所,現在裡面有一賓館,住一晚五六百塊錢。我不住賓館,保安小哥也攔得嚴,便與這府邸無緣。也許過段時間,想想辦法能進去看看。

圖:和敬公主府

剪子巷

前面一拐進了剪子巷,這地兒明代屬於教忠坊,教忠坊這地兒之前叫柴市,南宋文天祥(寫人生自古誰無死的那位)在這兒被蒙古人砍了頭,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改叫了教忠坊。

圖:剪子巷

和敬公主府旁的這段是剪子巷中段,走進去,沿街便是菜市場,北京最帶平民氣息的地界也就這了。人行道上是挑挑選選的大爺大媽,電動車堵在路上,生活的平淡寫在眼中,也有幾個老外騎著二八大杠抖抖索索經過,若是用遊客的眼光看來,這才是所謂的北京范兒吧。

最後想說的

鐵獅子衚衕的這幾家來歷都不小,出於各種原因,並沒有進行大張旗鼓的旅遊宣傳與開發,這是遺憾、但更多的是種幸福。

我把我了解到的關於這些地方的故事分享給大家,也是不想讓這些地方在人們的記憶里慢慢模糊掉。周末有時間的話,拿起相機,去那些老地方拍一拍、逛一逛吧。

附上地圖一張:

&

上禮拜天的一日溜達:

1、廣濟寺(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協駐地,廟不太大,因為後邊屬於佛協辦公區,一般人進不去。據說每周日上午9點到11點有講座,沒興趣的也可以不去聽。中午11:30—12:15 是過堂的時間,當然,我起得晚就沒去吃,但按道理來說大廟的素齋一般不會太次。沒吃過的也可以常常鮮兒,覺得好吃就塞倆香火錢,「以資鼓勵」嘛,順便也學學佛教吃飯的規矩。北京這幾個寺院都有一特點,貓多,愛擺拍的可以去拍廟貓。

2、出廣濟寺對門是地質博物館,當然可不去,往東沿西四東大街到西皇城根北街,再到西安門大街,走不了兩步往北就是西什庫大教堂。

西什庫教堂是天主堂,名頭不小,尤其清末風雲里有這麼一筆。年頭也夠長,本身也漂亮,尤其教堂裡頭兩幅聖母像最有意思,一副聖母和聖子滿清袍褂,一副聖母和聖子大明衣冠。此前我知道保定清苑縣有一座東閭教堂,最有名的就是其中華聖母,但那好歹還是中西結合的。這兩幅徹底中國化,可一觀。

西什庫教堂是天主堂,名頭不小,尤其清末風雲里有這麼一筆。年頭也夠長,本身也漂亮,尤其教堂裡頭兩幅聖母像最有意思,一副聖母和聖子滿清袍褂,一副聖母和聖子大明衣冠。此前我知道保定清苑縣有一座東閭教堂,最有名的就是其中華聖母,但那好歹還是中西結合的。這兩幅徹底中國化,可一觀。

路線一:北京古建築路線

古天象台——明城牆遺址——前門——東交民巷——普度寺——時差空間

這是四月的一天,我本來打算去爬山,結果錯過了車,於是索性在城裡徒步。

明城牆腳下,我被連綿的花樹包圍,忍不住停下來,坐在草坪上發獃。這隻小狗搖著尾巴向我跑過來,那一刻我整顆心都融化了。後來,每當遇到孤獨害怕的時刻,只要想到這個瞬間,心裡就會感覺溫暖與安慰一點。

從北京東站出發的火車,不知它打算去哪裡。

普度寺沒有遊客,幾個小孩子在那裡玩遊戲,想到自己小時候。

我最喜歡的是楊梅竹斜街,夏天俊清回國,我們坐在Soloist Coffee二樓的陽台上聊天喝咖啡,看著天色在老房子的屋檐上一點點沉下去。

東交民巷附近的某個銀行,好像回到漢口租界。

我在滿坑滿谷的歡喜中獨自遊逛了二十多公里,中午在時差空間吃午餐,正好遇到攝影師羅冰展覽的開幕。原來她也是《喬布斯傳》、《悉達多》中文版封面的設計者,這讓我激動了好一會兒。

那天心情真是好極了,想到木心的一首詩:

路線2:三里屯大使館區

這是秋天的某個早晨,醒來看到陽光大好,忍不住興奮勁兒便出去散步。十點前的三里屯太古里空空蕩蕩,只有滿地明亮的陽光響。

這家咖啡館在太古里北區,Cupcake很有名;我不愛吃,沒有嘗過。不過坐在這裡晒晒太陽吃個brunch實在舒服極了。

喝了杯茶開始四處閑逛,綠樹藍天紅牆,假裝跑到西班牙。

走著走著看到這家學院風的小店,櫥窗裝飾的很有意思。

這家店門前的鐵軌好有復古感,好像十年前真的會有火車經過一般。

;

走累了,在使館區的雅典娜希臘餐廳吃午餐,有正宗的希臘酸奶。

C5 Cafe,北京最喜歡的咖啡館。裡面別有洞天,其實是一間小小美術館。

路線三:夜騎路線。

其實算不上標準路線,只是有一天晚上,下班後我心血來潮,想體驗夜騎。我很少騎自行車,沒有任何裝備,找了一輛北京公共自行車就出發了。大概從七點到十點,也是二十多公里,在明城牆附近有些累了,就把自行車放在停靠點,打車回家了。

那天有點冷,一路人與車都很少,月亮像個切開的大西柚掛在天空。

生活里這些獨處的時光,總是讓人記憶深刻。

我在十五六歲的時候,總是認為「生活在別處」,如果身體上無法逃離,那做mental traveller也好。在教室里上課,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著一個個的公式,我卻總是看著看著,就看到了塞倫蓋蒂草原的血色夕陽下角馬獸的遷徙;體育課時常常跑到學校的一棵大樹下躺著聽歌看天空發獃,恍惚間覺得自己到了托斯卡納。

後來,我有了時間與精力,走了很多地方,發現自己並非那樣喜歡旅行。可以活在當下,大概就是最好的狀態。


推薦閱讀:

你想要的,南非都有。
南方人對政治的態度是怎樣的?
在北京,每天摩托車上下班是怎樣的體驗?
夜留北京三聯書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會獎旅遊之會議酒店推薦:北京盤古七星酒店

TAG: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