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百年前就誕生了世界級的物理學家玻色,為何中國大陸至今沒有培養出世界級的物理學家?


玻色應該算是英國人。


玻色、錢德拉塞卡等人不是婆羅門就是剎帝利。TBBT里的拉傑什·庫薩帕里,據說是典型的剎帝利姓氏。

咱們也差不多,數一下所有的華裔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高行健、高錕、李遠哲、丁肇中、朱棣文,個個都是世家子弟,父、祖輩有的是前清秀才,有的是教會神職人員,有的幾代都是學者。錢永健更不用說,浙江錢氏是當年吳越王錢鏐的直系後代,錢氏後人里的牛人實在太太太多了。

只有崔琦比較特殊,河南寶豐農家子弟出身,不過小時候能上私塾,後來隻身去香港念中學,考取獎學金赴美留學,和前面幾位比起來算是屌絲逆襲,但跟一般農民家庭相比估計至少也是個小財主了。

解放後類似他們這樣的家族的下場。。。不用多說了吧,能活到現在就算不錯。

知乎上不少大V回憶過自家的出身,可以參考。遺傳基因或者家族傳統多少還是會起點作用的。中國如果能再繼續正常發展幾十年,中間別被打斷,諾貝爾獎應該也會大批出現。

補充一下,屠呦呦的出身:

屠呦呦父系出自人數很少但為浙東望族的甬上屠氏。該家族明清時期高官大儒輩出,如明吏部尚書屠滽、左都御史屠僑、應天巡撫屠大山、萬曆大名士屠隆,清兵部尚書屠粹忠等,有 「天官第」 之稱 。屠呦呦(甬上屠氏二十一代)是屠滽(甬上屠氏七世祖)的直系後代,屠滽家族在明代 「一經傳家」,專治《詩經》,而屠呦呦的名字亦出自詩經。屠呦呦曾祖屠宗年,大清帝國海軍將領,湄雲艦管帶(今稱艦長),清廷誥授二品武功將軍,賞戴花翎;祖父屠用悆,清朝國學生。屠呦呦母系出自慈溪姚氏,是明靖難元勛榮國公姚廣孝之兄姚廣仁之後,屠呦呦外祖父姚詠白曾掌中華民國國庫,是首任財政部國庫司司長、中央銀行常務理事,舅舅姚慶三也是傑出財政金融家。屠呦呦自小在舅舅家長大。


什麼諾貝爾獎?研究出來成果貢獻給全世界。

就算有中國也不會公布。

所以別想什麼諾貝爾啦!

一億美元研究的成果換100萬獎金,經濟嗎?

中國六十年代就能弄出結晶牛胰導素,現在反而沒有啦,鬼才信呢?

當然,為了滿足民族虛榮心,公布幾個也行。


難道你想說定體問嗎?


學學歷史吧,100年前沒有一個國家叫印度,南亞是大英帝國的領土,出來的人都是大英帝國公民,參見大英帝國地圖 地圖

在此基礎上

玻色就讀於加爾各答印度教學校(Hindu School),後就讀於也位於加爾各答的院長學院(Presidency College),他在這兩所當地知名學府時都獲得了最高分。他接觸了一些優秀的老師,如賈加迪什·錢德拉·玻色(Jagdish Chandra Bose,無血緣關係)及普拉富爾拉·錢德拉·羅伊(Prafulla Chandra Roy),他們都鼓舞了玻色要立好遠大志向。他於1911年至1921年任加爾各答大學物理學系講師。他於1921年轉到了當時成立不久的達卡大學物理學系(現位於孟加拉境內),也是任職講師。

玻色於1924年寫了一篇推導普朗克量子輻射定律的論文(詳見下節〈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沒錯的錯誤〉),當中並沒有提到任何經典物理。在開始時未能發表的挫折下,他把論文直接寄給身在德國的艾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意識到這篇論文的重要性,不但親自把它翻譯成德語,還以玻色的名義把論文遞予名望頗高的《德國物理學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發表。就是因為此次賞識,玻色能夠第一次離開印度,前往歐洲並逗留兩年,期間與路易·德布羅意、居里夫人及愛因斯坦工作過。


和玻色同時代的,還有獲1930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拉曼,也是很牛的。

近代科學的發展在亞洲,全然是西學東漸的結果。在這一點上,印度比中國起步早,也走得順利。

相比起印度一貫的英化教育,中國則是晚清美式教育+援建,民國戰亂中斷,新中國蘇式教育+援建,WG中斷,改開後又靠歐美人才迴流,彎路走得太多。

樓上說玻色是英國人的乃純抬杠,玻色完全能反映那個時代印度本土的科研水平。


你把王淦昌當什麼了,,,,


用拉馬努金的話來講,那是因為你缺少信仰。


研究資源都被壟斷了還研究個屁啊!

還別說,真有人研究屁。


其實李楊兩位當年都是中國籍。


這個說法帶有一定的西方中心主義思想。

要知道,西方人總是帶有有色眼鏡去看待世界的。諾貝爾獎的選定也是難以完全逃脫這個有色眼鏡的左右的。在他們眼中,被西方馴服的印度可能更加接近於他們自認為的世界主流,而不能被馴服的中國可能總是處在世界的邊緣。

所以,請中國同胞們在看待整個世界的時候,盡量屏蔽掉自己的西方中心主義眼鏡。去用一雙更加清楚,更加趕緊,更加有洞察力的眼睛看待這個地球吧。


什麼叫世界級的物理學家······薛其坤、潘建偉、丁洪、盧柯都不錯吧?玻色那時候還是英國人呢


印度和西方思想是一脈相承,西方思想巨變很容易影響印度。西方現代物理思想都誕生運用幾百年了,這麼久積累出名人很正常。中國接觸現代思想200年都沒有。就是說誕生大量物理學家的土壤還沒肥沃,就用前段日子網上5年前民科發現引力波謠言的評論來看,國內這樣的科普都捉襟見肘,就能知道現在科學素養普遍水平了吧。科學很講究實驗,這需要漫長時間來檢驗,就是現在物理學家開始發現某些東西,也需要幾十年來驗證。就引力波這個,這個小組就用了好幾十年來尋找


推薦閱讀:

中國哪裡領先,哪裡落後,看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就知道了
1901-1905的中日交涉(二)——表面兄弟
全新一代聆雅耳背機
最新中國世界級遺產全名錄,無論你去過幾個都必須要收藏!
1901-1905的中日交涉(三)——圖窮匕見

TAG:印度 | 科研 | 物理學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