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有投資公司員工關於投資工作的部分思考

從事投資工作六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思考,與諸君分享。

一、 要「細」

這裡講的細,有兩個層面的意思。

一是要重視細節。在具體的、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要耐得下性子,確保細節無誤。譬如,在行文過程中,要注意錯別字、行文格式、公文抬頭、指標數字等方面,做到反覆核對,胸中有數;在涉及對方姓名、職位、聯繫方式、單位名稱等形式要件時,要認真對待,勤加整理,用心記憶。確保細節的準確體現的是一個個體,甚至是一個機構的基本水準,很難想像一個連對方機構名字都搞錯的人能勝任投資工作。

二是多往細微處著眼,善於在細微中發現問題。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募資企業在接觸資方時總會極力宣揚自身優勢,而對自身問題往往避而不談。身為投資人,需要在對方在所提供的材料中,所描述的內容中,乃至描述的語氣、肢體語言甚至眼神中發現問題。這些狀況往往較為細微,稍不注意就擦肩而過,因此更要多加留心。

舉個例子,在對某企業的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該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夫人與一雙兒女均在企業內任職,且都佔有一定股份。這種現象本身在我國私營企業中非常普遍,然而,閱讀他們的個人簡歷時,我們發現,法定代表人的夫人僅比其長女大六歲,顯然不可能是直系血親關係。再進一步細看其夫人簡歷,發現她自22歲大學畢業後就在該企業擔任行政助理,一直在法定代表人身邊工作,並於27歲時與法定代表人完婚。至此,我們已經可以斷定,該法定代表人夫婦並非原配,且其子女與配偶之間無血緣關係。撇去道德因素不談,單單是該企業未來發展中可能遇到的潛在股權紛爭就是我們不得不慎重考慮的一大問題。

二、 夯實專業知識

投資工作中接觸的項目來自各行各業,千差萬別,這對投資人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作為投資工作的專業基礎,財務知識和法律知識更是每一個投資人都必須熟練掌握的內容。

財務方面,三大表的分析是關鍵,其中尤其要注意各主要參數的比例關係和變動情況,從中尋找規律和問題。另外,財務報表與原始票據、經營檔案以及庫存情況的核對,尤其是與台賬、發票、合同、協議、原材料、半成品的核對,是財務盡調時的關鍵環節,不能單純相信審計報告和紙面信息,要親力親為,掌握第一手資料。

法律方面,《公司法》、《合同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是必須掌握的內容,每個投資人的身邊都應該準備。同時,針對不同的項目,其相關行業法規和政府政策文件也需要及時學習,充分理解。在行文或談判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外聘律師的作用,多溝通,早溝通。對於存在無法繞過的法律障礙的項目,寧可不做,也不能硬做。

以上兩方面內容,不懂的要多向財務部和風險部的同事請教、學習,同時自己要勤於總結、運用,最終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法體系。

三、 準備充分

個人認為,投資工作至少有六分要做在前期準備上。

去項目現場調研,約項目團隊訪談,赴第三方進行側面了解等,這些工作本身並花不了多長時間,而對其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也並非現場的短短几個小時。調研前期的準備工作,尤其是項目調研提綱的提出,才是影響投資工作效果的關鍵。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投資工作中的一條樸素而有力的真理:了解一個項目最有效的方法,是問出關鍵而準確的問題。這看似簡單的要求,背後卻需要投資人對項目的背景、市場、技術、贏利、團隊、風險等方面有相當深度的了解才能做到。而只有在自身準備充足之後,才能在交流中有效獲得信息,達到調研的目的,並贏得團隊真正的尊重。

在制定調研提綱的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注意:

u 全面

項目涉及到的所有方面都要考慮,包括現在的、實際的和未來的、可能的情況。該自己前期做的功課,要做足,做透,不打無準備之仗。

u 準確

訪談時間有限。在全面了解項目背景的基礎上,要挑選出關鍵點進行提問。這些關鍵點包括核心技術或競爭力、市場競爭情況、主要風險點、贏利水平及敏感度、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等。

另外要注意問題的措辭,有時僅僅一字之差,表達的意思卻能差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先搞明白自己想要了解的到底是什麼問題,然後再接觸對方。

u 效果

要精心設計問題,挑選切入點,每個問題設計都要考慮反饋的效果。在問題的順序上也要多加考慮,可以多排列幾種可能性加以對比。

另外,項目上會之前的準備工作同樣非常重要。一個項目能否過會,負責人在上會之前就應該有七八分把握。這種把握一方面來自於對項目本身的調研和了解,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對我公司內部各種訴求的深入理解和平衡。具體來說,就是要在項目的調研過程中及時與公司各相關部門,尤其是風險和財務部門進行交流,挖掘各方的出發點和著眼點,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主動布局,爭取把所有能處理的問題在上會之前處理掉。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會上討論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強自己對會場局面的控制力。

四、 立足常識、立足邏輯

對於調研、訪談、論證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常理、常規、常識的內容,要謹慎分析、小心求證。尤其是對團隊提出的所謂革命性的新商業模式、市場邏輯、技術走向,更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尊重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邏輯。在拿不準的地方,要遵循先保守,後求證的原則,切忌妄聽輕信。

要培養這種分辨能力,需要的是長期的從業經歷和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積累。然而,以下幾條可作為原則通用:

u 革命性技術的天然稀缺性

縱觀人類發展史,劃時代的科技突破出現的概率極低。即便是在當前這樣一個人類歷史上最為富有和進步的時代,能夠真正意義上改變人類生活的偉大發現也並不常見。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在重複著先人早已做過的事情,並隨著宏觀經濟的波動賺取5%-30%不等的利潤水平而已。而一家企業只要能在一個極其細分的領域裡對原有的模式或技術進行一丁點改進,那麼它的競爭力就會較同行大為進步。因此,雖然每個投資人都心懷著改變世界的夢想,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是要以現實為基礎,盡量去發現那些能夠帶來實質性改變的小進步,小改進。對於所謂的革命性技術,要加倍謹慎。

u 商業模式的有效擴張絕非簡單的複製

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後,許多瞄準O2O或者純線上業務的團隊過分樂觀,認為自己發現的商業模式一旦在小範圍內實現了運轉,就能迅速複製到整個國家甚至世界範圍內的所有市場。這種觀點忽視了量變會引起質變這樣一個基本哲學原理,也低估了任何事物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人的因素。因此,對於這類號稱能夠簡單複製的商業模式,我的初步觀點都是不認可,除非對方能夠證明其模式中存在有形或無形的壁壘,並且領導著擁有強大信念和執行力的團隊。

u 鍋里的不一定是碗里的

創業團隊提供的商業計劃書中常常會做這樣的計算:「該行業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市場有多大,在全國範圍內的市場有多大,然後我們只要吃掉其中十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那麼我們的收入就將是多大。」這種一廂情願的市場預測既無依據,也無邏輯,往往令人哭笑不得。作為投資人,我們當然希望所投企業能夠在某個細分領域實現部分壟斷。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在實際中,壟斷企業的形成條件極其複雜,至今在學術界和實踐中都沒有公認的規律可循,簡單依靠一個技術進步或者模式創新就想塑造一個寡頭企業,其難度就相當於擁有一把槍就想建立一個政權。

u 羅馬並非一天建成的

每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其背後都有許多可見和不可見的深厚積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面對跨行業、跨界面進行創業的團隊時,要謹慎評價他們對項目和自身的判斷。我們不否認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天生就能大殺四方的全能高手,但對於我們來說,碰見這種天才的概率和中大樂透基本一致。因此,在尋找項目的過程中,還是要以在行業中積累深厚的團隊為目標。

五、 情商

相比其他行業,投資工作更需要從業者具備完善的人格和出色的交際能力。如何在交流過程中得到對方語言之後隱藏的信息,如何在否決項目之後依然與團隊保持良好的關係,如何在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壓力之下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狀態,這些都是投資人經常遇到的問題。雖然每個投資人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都不盡相同,但其基本要求都是一樣的,暨:一個合格的投資人,要有能力駕馭自己的心智,要有實力把握工作的節奏,要有魄力面對不論何種結果。簡而言之,對於一個投資人而言,情商至關重要。

從本質上來講,投資工作考驗的是投資人的世界觀。一個合格的投資人必須擁有被實踐反覆打磨過的認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論和方法,而這套理論和方法還應隨著社會進步不斷修正。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少有其他工作能像投資工作這樣塑造一個清醒的人,一個洞悉社會運行深層規律的人,一個能在歷史發生之前就預見其發生並將自身命運深深植入其中的人。這是投資人最為寶貴的財富,也是每一個投資人都應當追求的覺悟和境界,望諸君共勉。


推薦閱讀:

之樂日記:超級暴降臨,中國人的海外財富即將裸泳!
論投資中的項目分析(1. 實體)
會員風采:周海江|實業報國,共同富裕

TAG:投資 | 投資人 | 國企工作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