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不是說不立像嗎?為什麼這麼多的寺廟都有佛像?
蟹妖
不過,話說釋尊什麼時候說過不立像的?如我記憶不差,釋尊只是告訴某比丘別畫畫,專心修行而已,經典里釋尊好像從來沒說過不立像這種話。佛教是無神論的宗教,否定的就是那種創世神、造物主。而我們反觀宗教歷史也能看出來所謂的偶像崇拜這個概念不過是一神教為了防止信眾流失,加強自己的信仰力量搞出來的東西。話說批評非一神論乃至佛教這樣秉持無神論的宗教偶像崇拜是不對的不好的這種言論,哎,同學,你已經被一神論洗腦了你叫我怎麼說你?對於多神教來說,偶像崇拜本來就是偉大光榮正確的行為好不好?而對佛教這種教主面對造物主(當然是自稱的)大梵天時候用教訓的口氣說話,說的自稱為創世神的梵天滿地打滾耍賴的宗教來說,憑什麼跟你一神教用一樣的是非標準呢?
偶像崇拜並不是一個不好的行為,並不是惡行,凡是覺得這是惡行的同學,自我反省一下啥時候被洗的腦吧。話說回來,在佛陀涅槃後,的確有幾百年時間,所有畫像、雕像里應該有釋尊的地方一般都是空白的,最多畫個蓮台代表。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是進入了無餘依涅槃,這是個佛教術語,並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但為了說明問題,我就勉強說說,不求正確,但求說明問題。如果沒有佛學基礎,你不妨把無餘依涅槃理解為徹底的消失了。這種狀態被認為是最清凈的,如果雕像、畫像里還有釋尊的容貌,那看起來釋尊似乎就留下了什麼,似乎就不是證入了無餘依涅槃一樣,說白了,古代印度人之所以在雕像畫像里留白,就是怕打擾釋尊而已,這是當時印度人樸素的懷念規矩而已。但就像南傳佛教專註於學習釋尊留下的教法而北傳佛教更傾向於學習釋尊不入涅槃返身施教的菩薩道精神一樣,懷念的方式也是會隨著時間變化的。就好像佛陀滅度後幾百年間,佛經都還是靠某些長老記在腦子裡一樣,那為什麼後來這些佛經還是記在貝葉上落在紙面上了呢?佛像的產生也是這樣。樸素的懷念期一過,加上從佛法上說,做佛像是可以的,那麼為什麼不立像?立像有諸多好處,最簡單的,就想現在各種大學裡立著的的各種偉大科學家的像一樣。要知道,寺院對佛教來說就像是大學而僧團就像是教師團一樣,那麼把最偉大的教師的像立在大學裡,那不是太正常的事情嗎?
===================把評論區的一些內容提上來=======================張宇多問一句,金剛經上寫「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是否意思是說,不立像是否會更能明心見佛?昨天 17:13任天涯(作者) 回復 張宇
當然不是,只是說,如果把如來當神來崇拜,或把如來當神一樣祈禱,這不是解脫的正道。我在這裡http://zhi.hu/5KP2回答過。把佛當耶和華也一樣崇拜,然後按耶和華向他子民教誨的那樣不立像——對佛教來說這依然是邪道,所謂邪道意思就是不是解脫的正道。08:02 任天涯 回復 張宇但為先賢、老師們立像呢?即便是純粹唯物主義無神論的人也會這麼做啊,何況佛教這種無神論但非唯物論的宗教呢?所以立像與把佛當神崇拜無關,然而錯解的話卻不該把錯解的責任推給立像者。
20170929更新
http://mp.weixin.qq.com/s/qvMLxXKw4x_LLcLx8ELAgQ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寺廟的布局和佛像,收藏!
===
@任天涯師兄已經說得很全面了,俺加個尾巴。我們今天看到的寺院「一般在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著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毗盧閣、觀音殿」,當然還有鐘鼓樓。這個是明清以後的建築格局啊~~~佛教寺院與佛像
呵呵,明太祖也好,清太宗也罷,可都是有心利用佛教的主。特別朱元璋,對於《心經》、《金剛經》、《楞伽經》的廣泛流傳「功不可沒」啊,而這個階段的佛像當然也受到了很多外族影響。
而唐朝的寺院嘛,看日本吧。沒有那麼多佛像,而且佛像也多簡單。一寺一佛也很多。
在往前,漢代,佛教剛到中國,寺院大多是有錢人捐的府院,該咋樣咋樣。而佛像也基本是單尊。
實際上,寺院不一定需要那麼多\那麼大\那麼複雜的佛像不說,最重要的是,它本來是所學校,大家學佛\練習的地方,現在多是些樓和像了。今天好多人,說簡體字不如繁體字,比如什麼「親不見,愛無心」之類的,可這真的是字的問題么?
佛教一開始不立像啊,有唸過佛教史的都知道這回事,一頭栽進大乘佛經才會說出相反的答案。
《十誦律》:「爾時給孤獨居士信心清淨,往到佛所頭面作禮一面坐已。白佛言:世尊,如佛身像不應作,願佛聽我作菩薩侍像者善」
《增壹阿含》:「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為是大身,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不可造作,非諸天所及。……如來身者,不可摸則,不可言長、言短。音聲亦不可法則,如來梵音,如來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非世間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議」
《道行般若經》:「佛般泥洹後,有人作佛形像。人見佛形像,無不跪拜供養者。其像端正姝好,如佛無有異,人見莫不稱歎,莫不持華香繒綵供養者。賢者!呼佛神在像中耶?薩陀波倫菩薩報言:不在像中。所以作佛像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佛般泥洹後,念佛故作像,欲使世間人供養得其福」
佛教鼓勵造佛像,是受到希臘的影響造出犍陀羅風格的佛像,後來大乘佛經也跟上這股風潮,鼓勵造佛像。 《道行般若經》是比較早的大乘經,就明白寫佛涅槃之後,有人(念佛)所以造佛形像。十誦律寫佛身像不應作。
按經意,以色見不了如來,不提倡立像。不過有太多人需要有個依靠、有所住,塑個像拜拜也行,也有益處。
既然可以不立像,又怎麼不可以立像?其實就是類似豆腐花的咸甜之爭罷了。
學佛最麻煩的就是墮入可以和不可以。
二元對立離佛萬里。
就好像吃到鹹的豆腐花不會讓人出問題,非鹹的不吃才會。再寫一串文字來證明天下唯有咸黨好就更麻煩了。甜黨同理。不立像不會讓人退墮,執著於不立像才會。
立像的同理。立像不立像本質看的是需要,就好像寫文章的時候,總有人說字不如數,數不如表,表不如圖。像就是一個圖。
一切為了學佛者修行方便而設。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能不能立,而在於提問者心理有沒有執著分別,有沒有二元對立,這才是佛陀教法關心的重點。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血戰鋼鋸嶺中的信仰問題?
※國外有信仰道教的么,誰來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同樣是基督徒,生活里遇到的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都有哪些區別?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又有哪些?
※聊天|莫名的吸引力,那些漫畫里的宗教氣息
※如何皈依道教?
TAG: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