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方極樂世界凈土法門在上座部和大乘修行人的眼中是怎樣的存在?

化城,暫時休息的地方。


看你母親,不如親自去看你母親所修學的道路,你說的一切都是看的人而非人所走的道,道有遠近直彎,你得親自自己去觀察這條道是遠是近是直是彎,並是不是適合你要走的道。因為,走在道上的人千姿百態,有的走偏了,有的打圈圈,有的睡著走,有的醉漢樣來回搖擺地走,有的走的慢,有的走的快,你不能僅僅只看道上行人的舉止姿態,就判斷這些行人腳下的道到底如何,當然也有如理如法依循而行走的,但這也需要你自己具備相應的福報能正好碰上。感謝師友邀請。能說的只有這麼多了。剩下的就是題主你自己如何選擇了。願有助益。

最後補充一點,知乎上不能學佛,因為其本身就不是佛法的網路教育設置,請多在專門的佛法普及設施中去做認真學習觀察了解。


關於念佛號和放生,有兩種修行,一種是用心修行,越修心氣越平和,做事越坦然,一種是用身修行,雖然一樣是念,念完就完了,對自己內心並不覺察也沒有痕迹。這種情況並非現在才有,從凈土法門被倡導的時候,就已經是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了。明朝敢山大師的《費閑歌》里就提到了這種情況:

念佛容易信心難, 心口不一總是閑。

口念彌陀心散亂, 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 意不虔誠總是閑。

五體虛懸空費力, 骷髏嗑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 口誦不解總是閑。

能解不依空費力, 日誦萬卷也徒然。

可見明朝的時候,這種情況已經很普遍了。但是這和對五蘊的理解,其實沒太大關聯,凈土法門是靠信受奉行,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守五戒十善,即使對佛教理論本身不太清楚,但能做到執信阿彌陀佛,可以制心一處,也是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的。最重要的是心是否散亂,行是否做到,這個最簡單的標準就是五戒十善,心氣平和坦然,如果說念著阿彌陀佛還處處煩惱計較生氣,或者說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純粹把念佛當計數器用,那就是真的枉然了。

當然這裡不是說要完全不理會佛教理論,只是說佛教理論無論自己懂得多少,其實都是為人數牛,因為宗教的精神體驗最終都要落在個人實修上,梨子的滋味無論旁人怎麼說,也是不可能真正懂得的。內心到底得到了什麼,只有自己才知道。


別的東西我不好說哈,這麼多大德居士以及法師在這裡,但我說一點,您說上座部不信凈土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本身就是個上座部佛教弟子,同時我還有兼修凈土法門。

您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您的「法理」還沒有理順,造成您的一些困惑,但和您的母親一樣,可以看出您和您母親都有一顆向佛之心,那麼只要秉持這一顆「佛」心,您和您母親的「慧解脫」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凈土法門和其他佛教法門一樣,很多都是不可說的,您要自己去悟,薩度,薩度,薩度,願一切眾生皆能脫離苦海,得證涅槃,薩度


眾生習氣,各有所偏;愚者偏於庸劣,智者偏於高上。若愚者安愚,不雜用心,專修凈業,即生定獲往生;所謂其愚不可及也。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猶然從事於仗佛慈力,求生凈土一門,是之謂大智。倘恃己見解,藐視凈土,將見從劫至劫,沉淪惡道,欲再追隨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彼深通性相宗教者,吾誠愛之慕之,而不敢依從。何也?以短綆不能汲深,小楮不能包大故也。非曰一切人皆須效我所為。若與我同卑劣,又欲學大通家之行為,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吾恐大通家不能成,反為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憐憫,豈非弄巧翻成大拙,騰空反墜深淵乎哉?一言以蔽之,曰自審其機而已矣。(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九

摘自印光大師文鈔


各人根基不同,不要勉強做改變不了的事。有的人寧可天天幫寺廟勞作也不願讀經,因為感覺讀經更累。而有的人只想舒舒服服地躲在房間用腦子鑽研佛經,而害怕苦修。很難說孰優孰劣?能兩者兼顧的才能成大師。

如果你確想幫你母親,何不自己給她講解經義?


提供一點建議。

喜馬拉雅音頻搜索《大佛頂首楞嚴經輕鬆學》,免費聽。

或者看書。

http://m.shixiu.net/nanshi/zhuzuo/

不過,您首先要端正態度。您以為的道理,是您以為的,就算是基礎教育,也並不一定真的就有道理。大家都以為的道理,也未必真的都有道理。你看我們的社會現狀,可見一斑吧。如果這時候說句「眾生顛倒」,您應該覺得有道理吧。擦亮眼睛才看得清,才叫實事求是。

海納百川,因為它不挑剔。你的反感,是別人灌輸給你的成見。這種對立氣場雖然符合我們的主旋律,卻是題主找到答案的障礙。如果你堅持立場,深究題主的問題,有可能會帶來更多煩惱。因為你總是拿別人給你的尺子,測量一個很難被定義的道理。就算是美顏,你也不能老用一款濾鏡吧?

拿出你的平常心來,去質疑,去探索。


凈土是方便法門,不是究竟法門。凈土是另一個投胎的地方,去了也是修行。對於很多人來說,當然也是一條路。眾生各行其道,各自成佛,很正常。


呦,呦,切克鬧,神仙打架湊熱鬧。

你是傻子,會講中文,我是啞巴,根本不會說話。


根據隆波帕默尊者、阿姜巴山等老師的說法,如在念佛時心與念佛這個所緣合一、完全黏著,是在修行定(三摩地、寂止禪)。如以念佛這個所緣為參照物,了知心跑開去想其它事,知道心跑去聽、跑去看、跑去感受等,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則是在修習正念,可以導向解脫。


強答一下。

信,願,行。

信,可以提供強大的安定力。

願,可以提供強大的精進力。

行,直接導致證悟。

強大的信和願,必然會推動強有力的行。

不管什麼法門,最後能否證悟,關鍵在行。

你可以說,它這個信是迷信。沒錯,沒有證悟的人的信全都是迷信。

還是那句話,關鍵在行!

你也可以說,迷信何以導致正行?還就奇了怪了,凈土之行,我還真沒看出來哪裡不正。我們對凈土的詬病,多集中在他們的信和願上,不是嗎?

其實我也不走凈土的路,也是因為不信。信是願之因,願是行之因,不信,後面的就都無從談。

我有我的信,但我不敢說我這就是正信。因為我還沒有證悟,證悟之前,都是迷信。

但我只能選擇相信它,因為它目前在我看來最可信。當然,可能有朝一日我發現它錯得很徹底也說不定。

我不喜歡這些個門戶之見,我更願意相信,我們戴著不同的帽子,但也許我們走在同一條路上。


修行上的知識不一定和修行有直接關係,修行是修當下的一點一滴,凈土和禪宗是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拋開教理,直接從當下著手。

大家所理解的理論體系,在佛法裡面我們叫教門,禪宗這種直接了當的切入當下,這叫宗門,凈土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凈土立論,諸位如果有興趣自然可以深入經藏。

沒有餘力深入經藏的,可以直接從念佛著手。


如果把修行比喻從此岸到畢岸的一段路途,解脫就是到畢岸去。

怎麼去?

一群人圍坐著討論應該從那個方向去,誰都沒去過,沒有結論,只能一直討論下去。

另外一群人知道方向了,但在討論怎麼去的問題,走路?等車?還是其他?走路太慢,等車不知道什麼時候車來,討論了一會,有幾個選擇等車,有些人選擇走路。有些人在想其他方法。

另外有一群人,既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方法,這時有個人走過來說,我去過了,你們從這邊去,走一小會前面有條大船,你們做上去,船會帶你們去到你想去的地方。這群人猶豫不決,坐著討論該不該聽這個人的。

這時遠處跑來了幾個人,身後被一幫強盜土匪追殺,跑到指路這個人面前求救,指路人說趕快從這個方向過去,前面有條船,坐上去,可保命。這幾個人被追殺走投無路,沒有時間思考為什麼了,順著方向就去了,接著上了船。

故事最後呢?被追殺的那幾個,最先到了解脫彼岸。

大部分在生死苦海里混的你我,沒時間選擇了,抱著頭趕快跑吧,後面有冤親債主追殺,幸好遇到了善知識。

你媽媽念佛拜佛堅持10年,就是在生死苦海里獲得解脫最快的那小部分人,她選擇相信,選擇上船。本來只是逃命,結果解脫了,理由很重要嗎?過程很重要嗎?


有意義。至少增進了和阿彌陀佛的感情!這也是好事。

看到和尚就拜,這當然也是好事啊。和尚至少代表是出家的,表示清凈。拜和尚當然好。


我記得南傳帕奧禪師認為那是往生天道


葉問說

功夫,一橫一豎

錯的,倒下

對的,站著。

上座部名詞知道再多能hold住自己嗎?

只是一橫一豎按照凈土經典做去,個人覺得好太多。


謝邀,依據上座部佛教的傳統,不存在西方極樂凈土這回事。


推薦閱讀:

即身成佛和活佛那麼多,可下尊佛不是只有彌勒嗎?不是矛盾嗎?
如果是因為生活中的苦難不幸而去信佛從中得到解脫真的好嗎?
如何更好的理解佛教中的苦諦?
在很多時候好人不長命,惡人活千年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TAG:佛教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