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的作品屬於現代還是後現代?


修改幾處

刪去《今夜不設防》那段訪談。感謝@D ulcis 提醒

原文在結尾處我說【在香港的流行文化背景下衍生的語義,使他成為一個藝術符號】此答案下這句話不提也罷,原本我說這句是針對一些過分標榜「藝術家」稱呼的現象。放在這兒有些偏題,所以刪掉。

另外對於「藝術」的說法是否過大就見仁見智。我這句話里強調的關鍵在「香港流行文化背景」和「衍生語義」。就我個人觀點,張國榮本身的藝術價值並沒有鼓吹的那麼邪乎,但把他放在時代背景下看會有一些耐人尋味之處。這裡不細說,有機會我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措辭不當之處,還望見諒

----------------------------------------------------------------------------------------------------------------------------------

瀉藥。題主這個問題略微有點雞肋。

本質來說,張國榮的藝術風格不屬於現代主義也不屬於後現代主義。但如果一定要在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里挑一個,張國榮傾向於現代主義。判斷其不是現代主義的原因有二:第一,他並非完全拋棄傳統文藝。第二,他的價值觀並不符合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其思想特質是對現實和傳統的質疑,有著強烈的虛無體驗和荒誕體驗。科技的瘋狂入侵使人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社會成了異己。但就算拿張國榮的疾病為證據,也絕對不能說這是頹廢和虛無的明證,他的思想基調里沒有根深蒂固的虛無情緒。反觀其藝術作品,很遺憾他沒有執導過一部電影,MV作品則多半囿於情愛,且多半限於單純的情感書寫,而非顛覆傳統、否定現實。

再說傳統文藝對他的影響。他對王家衛的電影是持否定態度的,至少他來當導演絕對不會這麼拍。而王家衛電影卻運用了非常典型的現代主義手法,沒頭沒尾的故事,非常個人化的表達,含混不清的敘事。而他執導的兩部音樂片雖然老套的出軌故事,尤其是《左右情緣》依舊在搭配音樂的同時,圍繞一個核心「左右手」流暢地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就這兩部影片來看,他是在現實主義的敘事基礎上,注重個人化的細節刻畫。總體而言,還是偏向傳統的。這一部分可以參見我上一個回答張愛玲與張國榮的共同之處? - 雲壑的回答

現代主義比較貼合的部分也有二:第一是注重自我的表達,第二是對傳統的挑戰,挑戰時有些頹廢的審美。但這個挑戰不是像現代主義包括後現代那樣激進地「反傳統文藝形式」,而是對主流價值觀的反諷,在表現形式上也做了半徹底的背叛。這也是他自97以來致力的一件事兒,用他自己的話:男人也可以很性感。表現這一點的作品,97《紅》、《夢到內河》。而2000熱情是他藝術觀最成熟最完整的體現,反映了強烈的自我意識。

這裡可以論述上萬,我暫且簡單說說。首先,《紅》不論是97版還是MV版,都流露出一定的頹廢。演唱會上遮眼戴面具的伴舞,是一種遮蔽的符號,象徵人對外界的不信服和蔑視。而張國榮通過肢體動作顯示出刻意的放浪,則類似一種挑釁,在揭開傳統保守思想的遮羞布。他躺卧的姿態慵懶卻充滿目的性,無時無刻不進行著暗示。整個表演採用紅、黑、探戈、蒙眼、高跟鞋、袒胸的舞者這樣的意象,營造了一種綺靡的美感,本身的色調是引誘而迷幻的。搭配《紅》MV里那段兒自慰的場景,意味更明顯。它更像是誘使人墮入深淵,非沉淪而無法領略此種頹廢美。比起傳統文藝里保守性的美,比如男性展示力量女人展示性感,由一個男人展示兩性兼具的美是很有攻擊性的。而攻擊的方式是潛藏的頹廢與表層的艷麗,但這個人下了舞台又實打實地符合大眾標榜的優雅,這幾層放在一塊兒,就有點兒耐人尋味了。

然後說熱情。這就是純粹自我意識展現了,它當初被誹謗得有多厲害,就證明了它有多不顧大眾需求(但張國榮自己是在意別人對這場演唱會的評價的)不順應社會的和樂偏偏鋌而走險,這本身就是對以「和樂」為賣點的流行文化最大的反諷。個人揣測一下,大概也同他對老古董毫不掩飾的蔑視有關。但說是半徹底的背叛,原因在於選歌時多少照顧了歌迷。而天使魔鬼人三者的演變,更是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但批判的指向自然也包含了社會。期間再次展現了沉淪、放縱等意識,並且不加評判,只單純通過舞台表現。

至於後現代呢,儘管張國榮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而熱衷流行的俗文化並淡化高雅品位的確是後現代主義的重要特點,但張國榮其人絕對是高雅品位的擁躉者。因此,他和後現代主義呈現的「反文化」「反審美」趨勢大相徑庭,這在審美上就有根本的不同。這一點勢必作用於他的作品,即審美不審丑,甚至對美感有執著而苛刻的要求。比較明顯的是《色情男女》他執導的一部分,即使題材低俗、場景屬於「淫靡」的範疇,他依舊努力呈現迷幻而唯美的風格,力求「色而不淫」。

在以半島酒店的Baroque巴羅克式大堂天花為背景拍照時他說:「只有我才襯得起這麼高貴典雅華美的場景吧。」(張國榮『我可以呼風喚雨』by 林燕妮 (明周)

他自己也多次說自己很自戀,解讀程蝶衣時也說的是:「程蝶衣是個極度自戀的人」。在這一點上頗有唯美主義的傾向。

最後補充一點:《夢到內河》的MV或許有一點兒破碎化敘事的痕迹,但我傾向於認為這是4min時長的限制,加上他追求唯美,所以注重了在短時間內施加強烈的視覺和心理效應。像劉鎮偉《大話西遊》才是後現代解構主義的典型作品,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非常不同。

我的觀點一直是:與其說張國榮作品本身創造了多少豐富的藝術價值,不如說他這個人——包括其審美觀念、行事風格、創作理念——在香港的流行文化背景下衍生的語義,具有更大價值。 因而儘管寫了這麼多,我並不支持把他劃分給現代或者後現代,流行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流行文化,位置還是挺尷尬的。我認為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值得研究,流行和高雅的界限也值得重界定,而且流行文化和媒體、和民眾的關係甚至比它本身的藝術價值更值得深入探討,或許可以創造一個「新現代」也說不準。


這兩個詞是用來形容人的?


希望題主先給我們來個名詞解釋。


他屬於過去。


對我來說他屬於上個時代


後現代的意思是,相對於現代一些文化的弊端而產生的一種更為合理的文化現象。

比如女性主義。


推薦閱讀:

Vibram HK100越野賽即將開賽,賽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有什麼值得一看的港劇或香港電影?
解讀丨2017春拍市場深度分析(香港地區)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夜景、首爾塔上夜景,香港太平山上夜景以及東京塔夜景 ,這四個哪個的夜景最震撼?

TAG:藝術 | 香港 | 張國榮 | 流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