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到搞音樂的,寫作的等搞藝術的人,感情特別豐富,特別感性。厚顏的說我以前也是一個感性的人,但是現在變得越來越堅硬,有能讓我重新感性的方法嗎?


有時候我也有這種感覺,很難被什麼打動,創作動機和靈感越來越少。

我覺得是經歷不夠。

多去嘗試一些事情,多去發現一些東西

獨處

愛一個人

看電影

和朋友聊天

去陌生的城市看陌生的風景

去吃沒有吃過的東西


當你的生活不再給你壓力的時候,你就重新會找到柔軟。

這也印證了,為啥很多藝術家都像個小孩子一樣,毫無世俗感。


養幾盆植物,或者一隻寵物。


我是傻逼,我什麼都不知道。

我是傻逼,I know nothing。

I am idiot,我什麼都不知道。

想從回感性嗎? 以上是答主每天睡醒都要默念的三句話。 這是我保持感性的秘訣,秘訣哦~

----------------------------正式回答的分割線------------------------------------------------------------------------

真正的感性源於謙卑。 @采銅

對不了解的事物保持沉默;對深邃的事物保持敬畏;對粗劣的事物保持厭惡;對恆久的事物保持迷戀。

謙虛點,世界那麼大,我們其實什麼都不知道。放低姿態,用心去感受。無論是下里巴人,還是陽春白雪,我們都還所知甚少。

杜甫有詩「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可悲的是,有些人還未識乾坤大,眼裡就已經容不下草木,他們失去的不僅是感性的能力,更是心智成長的機會,因為傲慢。

看了題主的評論,我想的沒錯,題主也是一名藝術工作者。有耐心的話,我們慢慢嘮。(當我自言自語就好)

我十分理解題主的心情,不再感性,這是藝術工作者逃不開的難題。它不是壞事。 出於一個陌生同行的善意, 我希望題主慢慢從這種狀態緩解過來。如果長此以往,可能會遇到靈感枯竭的問題。

慢慢來,會更快一點。有些事急不得。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1. 停止工作一段時間,讓自己閑下來。
  2. 寫點文字,日記,散文之類。對內心坦白,記錄每天細微的情緒波動。(什麼文筆結構通通不要管,想什麼,就寫什麼。)
  3. 回顧一下自己這些年來的成長曆程。哪些悲歡離合讓你熱淚盈眶,哪些書讓你醍醐灌頂。 想一想,或許就在某個節點,你變了很多哦。問題就出在這裡。(可以寫下來,也可以畫下來。)
  4. 看看自己喜歡的書,喜歡的動漫。(不要把工作習慣帶進來,好好欣賞劇情,什麼角色設定了,場景了,結構了,通通不要管。)
  5. 多和小孩子在一起獃獃。(可以陪著看看他們喜歡的動漫,看看哪些地方讓他們感動了,而你無動於衷。)
  6. 遠離套路這狗東西。

不再感性,大概是在感情方面,喪失了對事物的感知力。 當然人都有不再感性的一天,只是因為職業特殊性,對於藝術創作者,這可以說是種職業病

所以下面,我想究根結底,簡單說下我對「不再感性」這種狀態的理解。首先當然針對題主啦,先從藝術與設計的關係方面著手回答,想看接地氣版本的請往後拉。

---------------------------------------------------藝術的分割線-----------------------------------------------------------

感性衝動是所有藝術的來源,這毋庸置疑。題主從事於漫畫行業,相比純藝術工作者,漫畫更需要輸出給大眾看,從這點講呢,漫畫更偏向於設計。 無論是劇情,還是畫面分鏡,都需要我們縝密的加工,一絲不苟的揣摩推敲,這肯定是一個理性的過程。

題主是做漫畫的,想必對此也深有體會吧。

感性衝動是從事藝術創作的動力,當然嘍,感性衝動人都有。 但設計工作者所不同的是,我們能夠用理性的方法去分析自己感性的緣由,然後講給大眾聽,講的好的,可以讓大多數人產生共鳴,像千與千尋,像七龍珠,像原研哉的產品。設計是一門挺大的學科,這其中講故事的方法當然有跡可循。什麼三大構成啦,什麼悲劇的八種模型啦,什麼科幻電影的幾種經典要素啦。

相信題主已經閱片無數了吧? 無論是動漫還是電影,或者漫畫。我們都一樣啊,開始的時候,都會被感動,感動的熱淚盈眶。可是作為藝術工作者,經歷過系統的理論教育後,我們再看這些東西,肯定直覺上就會反推他們的生產過程。

這也是我們學習的過程啊,開始時候,我們會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套,去嘗試著分析,整體如何架構,單篇分鏡如何,角色特徵表現在哪,等等等等。

然後我們自然就會把學到的東西用到創作中。這樣看看學學,走走停停。我們在不斷進步,我們的審美準則也在不斷構建,我們的工作做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看過的片子繞起來能圍地球一圈,啊。

然而,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會不時出現這樣的聲音:

大魚海棠不就是畫面高劇情俗的情懷電影嗎,人神愛,這個很寶蓮燈。

仙劍系列是個打怪升級的屌絲逆襲故事嘛,這個很玄幻。

老人與海啊,我看過,主題是講勝利者空虛的悲哀,老劇情了。這個很了不起的蓋茨比。

浪潮? 挺好的。 這個很孤島模式,簡直是人性的,太人性的。

迷霧?嗯,這個有些浪潮。

肖申克的救贖? 嗯,這個有些哈姆雷特。

滿城盡帶黃金甲? 嗯,這個很俄狄浦斯。

。。。。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抱歉答主影視後期出身,漫畫看得少,暫時找不到合適的漫畫例子)

是不是覺得哪裡怪怪的? 看看下面的話,是不是覺得挺像。

大魚海棠啊,不就是個三角戀綠茶婊的故事

老人與海,那不就是個勵志故事

仙劍,那不就是個偶像劇

她不就是個綠茶婊

他就是個渣男

它不就是條狗

更甚者:

披薩啊,不就是大餅加肉

壽司啊,不就是切的生魚片

像嗎? 可能不太像。什 么三角戀綠茶婊勵志故事,他們不懂漫畫不懂電影的,我科班出身,這是我分析後的結論呢。

問題就出在這裡。

俄狄浦斯,哈姆雷特,了不起的蓋茨比,人性的太人性的,浪潮。。。

拜託,我們真的理解這些嗎? 還是我們在用自己貧乏的知識在對看到的新劇進行解構? 我們只是在用生硬的課堂理論強行解釋。 我們沒有認真的分析過,我們真的不懂。

作為普通觀眾,三角戀、勵志故事,這些爛大街的詞出自他們口中並無不妥。 可你是一名從業者啊,你確定肖申克的救贖是個哈姆雷特版的故事?滿城盡帶黃金甲與俄狄浦斯王的內核相同?

所以你看,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大家都停留在貼標籤這個層級上呢,標籤水平高低不同而已。

就算是很寶蓮燈的,屌絲逆襲的,勵志的,我們的標籤真的概括了它嗎?大魚海棠是一個寶蓮燈的故事? 老人與海是個勵志故事? 就算是寶蓮燈,滾蛋吧腫瘤君,這些在視頻網站很容易分類的劇,他們真的沒有讓我們感動的地方嗎?

我見過很多人,大學生居多,論起某劇某書,自以為理性的指點江山,出口便是「這很怎麼怎麼樣」,「這不就是怎麼怎麼樣」,乍聽頗有道理,實則小聰明而已。 固步自封,因為無知和傲慢,他們親手封死了自己學習前進的道路,可悲。事物一旦被貼上標籤,我們對它們便很難做到真誠。 不真誠哪裡來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不了如何感動? 無法被震撼到,哪裡來的學習?

這樣發展下去,人會很無趣的。

如果一個人在和我在討論電影或書,對方給我些標籤化的回答,我怎麼能期待他是一個心地柔軟會感動的人呢? 對方可能只是因為懶惰沒想那麼多,可能工作直覺使然,覺得如此能展示自己的學識淵博,理解力高人一等,也可能是口誤。 但於我都沒關係啊,印象大半是依靠言語建立的,我聽他說話都味同爵蠟,沒有絲毫驚喜,ok,敬而遠之吧。

----------------------------------------------------我是人間煙火的分割線-----------------------------------------------

拋開藝術,從生活當面講,就說說我自己的事吧。

我有一個朋友,發小那種,他初中打了三年架,初三暑假輟學。之後算是進入社會摸爬滾打了幾年,比我成熟很多。高中正是我的叛逆期,那時什麼什麼感情人生想不通了,都會打電話和他嘮。有次和家人吵架賭氣跑了出來,躲他租的房子里了一周。和他合租的兄弟是個大一學生(奇怪大一為什麼要出去租房),他們處的不錯,這七天里,我們借大學生兄弟的電腦,沒日沒夜看了無數電影。

他很少看電影,忙打工。(還有就是找不到資源) 我找的電影五花八門,基本把那時想看而沒時間看的給過了遍。 愛情 戰爭 緝毒 科幻 , 不可否認當時我是個特別容易被感動的人,看肖申克最後逃出來我都激動的熱淚盈眶,我越是激動,看完後越是要休息,抽根煙吃點東西,記得當時看完肖申克我連抽了三根煙。 這時我朋友便坐著,在水泥地上悠閑的磕著瓜子瞅著我,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是那種關愛智障眼神。 我在他身邊煙霧繚繞中滿臉通紅。

當時我很訝異啊,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這麼好看的片子你竟然無動於衷,簡直不可理喻啊。然後我問他。

「你覺得那些電影不好看嗎?」

「有的看不懂,有的看太懂,沒感覺了都。」

他說 古惑仔 拍的太傻逼,劇情太假了。

就像一本書,它給我們帶來的改變,取決於我們對它的震撼程度。它給我們帶來了多大感動?

為什麼成年人很少感動? 因為他們的三觀已經近乎自洽,很多道理他們已經或者自以為已經明了。很多故事不過是在重演,能得到他們價值體系內近乎完美的解釋。

年輕人需要感動,因為他們需要成長。 看一本書熱淚盈眶,看到某部電影憤懣難平,這些都在改變著他們。

所以我們可以說,早熟的果子是畸形的。出於某些緣由,他們錯過了很多美好的眼淚,失去了很多成長的機會。

可早熟的果子至少還能看,更可悲的是未熟的果子裝熟,他們親手關閉了自己成長的窗,他們的心智永遠停在了某個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習得一些淺薄的經驗,一些小聰明,生活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一切都在無可挽回的淪為庸俗。」 王小波,《萬壽寺》。

他們已經身陷泥潭而不自知,無法自拔,他們也不想自拔。 這樣的人我們叫他,懦夫。

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看看是什麼讓他們成為那樣的人吧,一次刻苦銘心的愛情? 一次職場失意? 一次家庭變故? 一次毫無緣由的欺騙? 是否從此他就不再相信愛情,努力,奮鬥,友情,信任了? 或者僅僅是因為money,他們迫不得已,他們也無奈。

所以你看,在感動這回事上,我們像不像那些裝熟的果子。

其實我們都會閉眼,或早或晚,都會裝睡。懦弱一把,屈服生活。 這時普通人的孩子都快成家了,藝術家可能也快退休了。藝術家也要閉眼,人會累,有些藝術家的確永遠睜著眼到死,可他們是海明威,卡夫卡和貝多芬們。

醒醒啦孩子,我們不是貝多芬。但我們總還是一個靠藝術養活自己的人不是? 對自己要求高點,晚點長大,晚點庸俗。

不要給它們貼標籤。 去接受未知,不要套路,虛心學習,不要傲慢。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真不是蓋的,那得要多大的勇氣啊,不斷和已知的自己決裂,知識的大廈在不停的添磚加瓦,而且必須在心裡隨時準備著把它推倒重構。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老學到老, 但六十歲以前還是可以保證 :)

俄狄浦斯,哈姆雷特,了不起的蓋茨比,人性的太人性的,浪潮, 我們真的理解他們在說什麼了嗎? 太深了,古希臘悲劇被我們解構了幾千年,我們只略知皮毛。人性,還是說我們什麼都不知道的好。

就算是很寶蓮燈的,屌絲逆襲的,勵志的,世界無數各地在不斷上演著這些故事,如果拍成劇,簡直比我們肉眼所及的星星還多。 寶蓮燈不喜歡,去看看浮士德與海倫,那些屌絲逆襲的勵志的劇看煩了,去留意下身邊逆襲的屌絲,看看他們的故事是不是更精彩,更能打動你心。 什麼? 你說沒見過逆襲的屌絲? 好吧,我們還是什麼都不知道。

好啦,就到這裡吧。

祝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以上。


不幸福就是感性的源頭。


用淡如水的字句,卻能盪起最美的漣漪!


堅硬,是冷漠還是堅毅?

感性,是多愁善感還是敬畏生命?

你的現在,是你所有的過去凝聚的,你沒辦法改變過去。

把現在的每一刻過的精彩,何必在乎是否感性、硬性,隨性就好。


讓自己慢下來去感受這個世界,一花一草,一書一影。

不要被這個物慾橫流亞歷山大的社會躁動起來,該哭哭該笑笑。

夜晚可是情感迸發的好時機。


其實並不是 你變得堅硬

而是 曾經感性 柔軟的你 或因為某些人變得害怕受傷 漸漸麻痹自己

可以多看看書 看看電影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做自己熱愛的事 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戀個愛吧。


推薦閱讀:

奔跑音樂廳(二)
紅花紅顏(音樂)
喜歡你
方文山發布「江湖行酒令」,我看到了陳粒的刀劍,胡彥斌的詩酒,還有戴荃的快意江湖
岑寧兒:四城行吟,刻成新的起點

TAG:藝術 | 音樂 | 情感 | 寫作 | 感情 | 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