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性空緣起,緣起性空」?

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悟的是什麼?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個道理是諸佛證到了最高境界後所得的果,而我們如今卻是倒果為因,拿來聽了聽看了看,覺得似乎很玄妙很有道理,嘗試以思維心去揣測,解釋,理解。。。

這樣能行嗎?

一定是行不通的!

還是那個例子,親口喝過茶的人,對於茶的口感,發表了一個感想,啊,此中滋味如何如何。但是,對於一個從未喝過茶的人來說,看著文字,能懂嗎?能理解嗎?

說懂了,說理解了,一定都是錯的。

只有親口喝過了茶湯,才會明白文字背後的深意。

世間經驗傳承尚且如此,何況佛法乎。唯實證爾!

證到了,才是真的。證不到,說的天花亂墜,那不叫玄妙,叫做大妄語,誤人誤己。

諸位,切莫倒果為因。佛法唯有實證一條路,談玄說妙不相干。


緣,我寫答案,是與你的一種緣。

眾生不同的「緣」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這種無時無刻的緣,影響著整個世界的走向。

於是稱其為「緣起」。

緣,有起故有滅,通俗的來說,

人與人的緣分,上天要收回時,一分一秒都不會多給。

因此,世界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緣所生起,緣盡而滅。

世間萬物,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人一物等,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又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

這就是緣起緣滅,這兩者影響著人間的走向。

而「空」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因緣起而「有」,終會因緣而「無」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所以萬物的本性為「空」即為性空。

而對於空,我有些許見解。

一、萬物本應空寂明凈。

二、人心本應純潔善良。

三、世間萬物皆為空像。

以上三點僅為個人見解,不能作為準確說法。

希望我的答案能對你有所幫助。


存在的無限可能性為性空,具體的某種可能性總是需要相應的條件說方法來實現,即緣起。

也可以理解成所有可認知信息的相輔相成的一同構成和一同變化。而既然是可認知信息,那麼根本上就一定要有一個信息反映者,和被反映物,而這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構成可知信息。而這個信息反映者,就是生命的覺性,即覺性不滅。別問信息從哪來,信息是什麼樣的,因為這兩者都是一個叫時空的信息表現形式而已。

這樣講或許有些難以理解,這麼舉個例子,當你的身體和記憶全都改變了,你還是你嗎?是,這個你指生命本質或說信息反映者的本質即覺性。不是,這個你指的就是一個具體的身體和記憶的合成物,而這個合成物是前一個抽象「你」或說覺性所感覺的內容或說反映的信息形式。

而對於你個人而言,當你的記憶徹底改變了,你認為的那個具體的「自我」(即我是誰)也就消失了。然而抽象的覺性,沒有消失,因為它只是負責感覺或說反映信息,但是不負責感覺任何具體的東西或說反映任何具體的信息,所以它的抽象性,讓它不會消失。這就是覺性,即單純的存在,或說「真我」。 然而這個真我,如果沒有這些具體的信息,自身也就什麼都不是了,即性空了。所以它必須反映出某種具體的信息或說現象來襯托自己的存在,而這些具體的信息,就是所謂的緣起。

即就像我一開始說的那樣,真我和這些被它反映出的具體信息,相輔相成的存在,即緣起性空。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無畏者 如是能安住

作大法光明 妙智而發趣

建於大法幢 此幢無有上

一切佛法中 正念而發趣

智慧善遊戲 法施諸眾生

霔於大法雨 無畏而發趣

以法潤眾生 皆令得歡喜

以是諸菩薩 妙善而發趣

如是諸菩薩 得大法光明

能於正法中 勇猛善安住

由是法光明 了知一切法

以眾緣故起 一切無堅實

諸法自性空 自性無有相

自性無有生 自性無有體

諸法以眾緣 和合而共起

眾緣和合故 自性無所有

菩薩能觀察 了眾緣亦空

眾緣自性空 自性無有相

亦無有生起 亦非有所作

如是觀察者 於法勤修習

諸起無體故 眾緣亦非緣

如是如理觀 能知一切法

觀諸色受想 行識亦如是

皆以眾因緣 由斯諸蘊起

諸蘊無有實 自性本來空

性空故無相 一切無所起

諸蘊遠離相 離相則無生

無生則無滅 諸蘊如是相

無相妄有相 彼相從何有

諸法無體故 斯蘊亦無性

界處亦如是 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 無相無有體

一切諸法中 法體不可得

了知一切法 名義思惟者

欲色無色界 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 無相亦無體

觀此能觀智 何能知彼境

此智及彼境 自性常遠離

所起及眾緣 此二俱無作

能作如是知 斯為真實相

無相以相說 菩薩由斯入

而亦不分別 若相及無相

如斯善智者 能見真實相

於諸法界中 不作少法相

若法及法界 此二俱無相

諸法遠離相 說名為法界

說名法界者 無界無非界

雖名為法界 然實不可得

思惟此義時 不念不可得

離諸分別故 獲大法光明

諸法無性故 光明亦無性

由斯觀察故 復得法光明

不見能觀智 斯見亦不見

見法虛妄故 說此名為觀

光明不思議 無邊無有量

見諸法皆空 說名不分別

若法有諸相 常無證入者

聞斯凈法音 應生大歡喜

若法無有生 常無分別者

聞斯凈法音 寂然獲安樂

若後末世時 聞斯無上法

應說彼眾生 久集諸功德

若後末世時 聞斯無上法

當於此法中 以速而發趣


你想像一下 一張漁網 每個漁孔是不一樣的 但是背後看到的卻是一樣的


緣起的定義就是:有「因」有「緣」,因緣和合而有「果」。世間上的一切者因緣生起,都離不開因果法則。因和果之間有一個緣,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緣。例如,花的種子種下去,它在能夠開花結果,必定要有土壤、陽光、空氣、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緣,才能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能夠生而為人,在過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業,現在到了人間來,還要有現世的緣,因緣聚合了,才能產生果。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緣起法雖然深奧難懂,不過從因果法則的六條定律,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緣起性空」。

1 果從因生

緣起的先決條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緣」,條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萬事萬物主要的、內在的條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緣」是外在的條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間接力。所以,萬有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緣,這就是「果從因生」的理則。

2 相由緣現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這個「境」就是因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假相,本身並無自性,所以說「緣起性空」;由於無自主性,所以能隨著緣生而現,緣滅而散,因此說「相由緣現」。

3 事待理成

宇宙萬法的生起,因然是要有因有緣,但是在因緣果報的生起上,還有著普遍的理則,也就是因果的法則。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能得豆,種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違背了這個「理」則,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說「事待理成」。

4 多從一有

在一般人的觀念里,「一」就是只有一個,「多」就是有很多個;但是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從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種籽埋到泥土裡,經過灌溉施肥,而後長大開花,結出一樹累累的果實,這都是由一粒種籽而來。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種,「一文施捨萬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樣的,這也正是「多從一有」的理論根據。

5 有依空立

世間上的人,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空是沒有。在佛教裡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腸胃不空,我們怎麼能生存?我們口袋不空,東西放到那裡?世界虛空不空,森羅萬象如何安放?因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龍樹菩薩在《中論.觀四諦品》中提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論根據。

6 佛是人成

佛陀悟道之初,曾經宣示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因此有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證。

緣起性空正如拳頭與手掌,五個指頭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這叫緣起;放下來變成手掌,這叫性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故知本性是空。緣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種關係的存在,卻都離開不了緣起性空的道理。


就悟這個呀!

假名「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要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行。


你去尋找事物的相同點,就明白佛陀在說什麼了,實義要體會。以類分別,類與類有相同點。在類中分別,種與種有相同點。越是大範圍分類的相同點,發覺時越是覺得不可思議,比如天文和地理的相同點,就很讓人震驚。越是小範圍分類的相同點,越讓人覺得「原來如此」,比如說西瓜和香瓜的相同點,當你得知時就會覺得有趣而明白。而佛陀是終於理解了一切事物的相同點(這需要究極的定力支持),包含但不限於「存在」、「是被觀測的」這些相同點,所以感慨並總結道緣起性空。

我順便多說一句,人喜歡某樣東西,很可能是因為沒有發現它們本質上的相同點,同時妄想它們有所不同。就像手辦,在爹媽眼裡,一個萌豚努力收藏的手辦,其實就是堆塑料小人,而萌豚卻如數家珍,這是某某角色,越覺得它們不同就越愛不釋手。當然有人說收藏的樂趣就是發覺收藏品的不同(比如說,日本的有名茶具茄子系列,作者不同但大多長得很像……),這個觀點我也沒必要反駁,因為這個觀點的確是真的,的確會使人陷入收藏輪迴啊。


閉上眼睛,專註呼吸,使自己平靜下來

然後觀察體悟: 心是如何處理信息的?

周圍的信息是什麼?

是怎麼出現的?

是怎樣被覺知的?

信息和你之間是否有某種關聯?

以及你覺知的信息之間是什麼關係?

思考當下你內心的想法、你與世界、以及世界中各事物的關聯,如要尋找一個概念來描述,你會很自然的想到佛教里的這個"緣"的概念。

然後拋開這個概念,將注意力重新來回到呼吸上,回到對自己心念和感受的觀察上。慢慢的你會發覺心念總是隨著或內在活外在閃現的信息流動,如同在溪水中漂浮的落葉。

正視這個感覺,心念是一片落葉,總是在一條由覺知構成的信息河裡流動。給這種感覺找個名字或許我們可以把它叫做"性空"。

將兩種感覺聯繫在一起,組成一個詞"緣起性空"

這就是對"心是如何處理信息的?"問題的一個回答。


摘自僧肇的《不真空論》,「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於何而可物?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以明夫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

萬物本性(事物最真實的本質)為空(非空空如也,只是自性為空),故因緣所成其顯像,即為色(物質世界的表象)。緣起即是性空,因為本性不是圓滿的所以需要眾多因緣來顯現,然而物質世界的種種表象卻不是空。表象不是空,所以言非空,但是表象不能代表事物的本質,所以講非有。所以大乘佛教講不二法門,非有非無。但是僧肇的理解有多一層就是非真有,非真無,有無為空,所以也是不真空。所以想明白了這一點,也就知道為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貼上原文在後邊吧,更方便理解。

夫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

  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

  是以至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是以聖人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

  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則雖象而非象。

  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頃爾談論,至於虛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眾論競作,而性莫同焉。 

  何則?「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當色即色,豈待色色而後為色哉?此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

  「本無」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亦無。尋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夫以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雖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則真諦獨靜於名教之外,豈曰文言之能辯哉?

  然不能杜默,聊復厝言以擬之。試論之曰:《摩訶衍論》云:「諸法亦非相,亦非無相。」《中論》云:「諸法不有不無者,第一真諦也。」尋夫不有不無者,豈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廖虛豁,然後為真諦者乎?

  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於何而可物?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以明夫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

  是以寢疾有不真之談,《超日》有即虛之稱。然則三藏殊文,統之者一也。故《放光》云:「第一真諦,無成無得;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無得之偽號,無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雖真而非有;偽號,故雖偽而非無。是以言真未嘗有,言偽未嘗無。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經云:「『真諦俗諦,謂有異耶?』答曰:『無異也。』」此經直辯真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豈以諦二而二於物哉?

  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故童子嘆曰:「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瓔珞經》云:「轉法輪者,亦非有轉,亦非無轉,是謂轉無所轉。」此乃眾經之微言也。

  何者?謂物無耶,則邪見非惑;謂物有耶,則常見為得。以物非無,故邪見為惑;以物非有,故常見不得。然則非有非無者,信真諦之談也。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中觀》云:「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尋理即其然矣。

  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也?若有不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不無者,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故《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尋此有無之言,豈直反論而已哉?

  若應有,即是有,不應言無;若應無,即是無,不應言有。言有是為假有,以明非無,借無以辯非有。此事一稱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然則萬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不可得而無。

  何則?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無,事象既形。形象不即無,非真非實有。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

  故《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

  故《中觀》云:「物無彼此,而人以此為此,以彼為彼。彼亦以此為彼,以彼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志。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萬物非真,假號久矣。

  是以《成具》立強名之文,園林托指馬之況。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者,以其即萬物之自虛,不假虛而虛物也。

  故經云:「甚奇,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性空緣起:性空故,能緣起。否則如題主的身體里再也容納不下另一個題主的身體。

緣起性空:一切現象界皆因種種緣而得生起,緣起故,無自性、無我性


先在這裡佔個位置,有時間在給與補充完整,因為把上面的幾個答案看下來發現沒有一個答的完整的,有點是似而非的感覺。「緣起性空」或者說「性空緣起」,要完整的回答就必須先要明白~~「緣起」的內涵?「自性」的內涵?「空」的內涵?以及「緣起性空」的內涵?~~這個觀點最早是由龍樹菩薩提出的,一般稱為「空宗」,經鳩摩羅什三藏的推介~在中國廣為弘傳~繼承和發揚的有三論宗,天台宗,中國現階段關於空宗的資料有,一嘉祥吉藏的論疏,二印順導師的《性空學探源》等(推薦看他的對於空宗的著作,民國唯數不多的一個對空宗有過深入研究且著作豐厚的法師,我後面要寫的內容基本上就是他的書的內容),三李潤生的著作,四劉峰的著作。


看一看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這兩篇名著把佛法詮釋的極為透澈。他老人家研讀了《金剛經》《壇經》之後,才寫出這兩篇光輝的哲學著作


說得再清楚也沒用,要修持,自己去證啊!這是最難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看了半天,沒有一個懂得!

緣起性空是大乘中觀派初期的核心理念。是沿承世尊法意的解讀。綜合說就是世間萬物,待援而起,卻都沒有一個自性。可以說,佛教否認了恆定永存的靈魂


「性空緣起」: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

「緣起性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也可以說,性空緣起是應成見,緣起性空是龍樹見。


說的很清楚了,不要再解釋了


推薦閱讀:

《反基督者》:最初的性與性別
如何解讀(欣賞)一幅唐卡?
【月悟法師】臨終徵驗
理解佛教的義理之後,應當如何實際修行?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