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修凈土宗?是否有次第?如何才能念好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怎樣修凈土宗才能保證臨終之時得以往生極樂國?
@慕容玉京和Hao Ma回答得很好,都有自己的實際修行體會為基礎。
法嘉宗智在「念佛法門對比金剛經產生的疑問?」的回答中,對您的問題也有相當詳細的說明,具體可以參見「念佛法門對比金剛經產生的疑問? - 法嘉宗智的回答 - 知乎」我只能參考前輩祖師的經典簡單說一下禪宗的「凈土」和「念佛」。是否有次第?事一行三昧和理一行三昧。如何才能念好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說到底,念佛的目的是證得「念佛三昧,所以同其他三昧一樣,「凈心」是關鍵。六祖大師說「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和念佛沒有區別。《文殊說般若經》中「念念相續」,《阿彌陀經》中的「一心不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是念好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表現。怎樣修凈土宗才能保證臨終之時得以往生極樂國?如六祖所說,除十惡八邪,行十善。下面是禪宗祖師的「念佛」觀。禪宗與凈土宗是中國影響最大的兩大宗派,無論是修禪還是修凈土,都不注重義理的探討,講究實修實證。但禪宗的「凈土」觀,依其「明心見性」,又依《維摩詰所說經》「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下,形成了「唯心凈土」思想,雲棲襪宏說:「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禪宗的「念佛」思想也有別於凈土宗的「念佛」。禪宗的「念佛」依靠的是自力,通過「念佛」而見「凈土」。
1、達摩大師的「念佛」觀達摩大師在《破相論》中說:
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達彼?
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
如是義,名為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
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在口曰誦,在心曰念。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理,終無是處。
2、道信大師的「念佛」觀
道信大師說:「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道信大師將禪與念佛相結合,形成了「禪凈合一」的修持特色,道信大師所說的「事一行三昧」代表了凈土宗,而「理一行三昧」代表了禪宗,這兩者的結合便是「禪凈合一」,也可稱為「心土合一」。
(1)事一行三昧
《文殊說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此中「念念相續」,與《阿彌陀經》中的「一心不亂」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一致。
(2)理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雖然是念佛的法門,但是以見道為旨歸,並非追求往生西方凈土。道信認為念佛見凈土、念佛見道的法門,是對利根之人所說,因此不一定非要用西方來指稱。
「用向西方不?信日: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凈,即是凈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華嚴經》云:無量劫,一念無量劫,須知一方無量方,無量方一方。佛為鈍根眾生,今向西方。不為利根人說也。」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凈?信日: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凈。究竟處心自明凈,或可諦看,心即得明凈,心如明鏡。」
這時的境界就是見道的境界,即「性相不二」、「心土不二」。修行者如果還執迷於在心外追求凈土,那就是事與理還有區分,尚未見道。如果從「理一行三昧」的角度來看,道信的凈土思想就是「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3、慧能大師的「念佛」觀
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
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信願念佛為正 定 業決定往生其他隨緣
督攝六根,凈念相繼,不夾雜,不間斷。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夠了。五經一論學不學無所謂,增強信心而已。信心不足,可以學,也可以聽凈空法師講的大經解。
有信心,一句六字佛號念到底。念到功夫成片,畢生凈土。除六字佛號之外的都是夾雜,都是雜念。
量化指標,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1個億,每天10萬,三年完成,再來大目標。
南無阿彌陀佛!聽說修凈土的現在都在披毛戴角。題主確定不去修點別的?
題主,你確定某乎上有修行有成的師父?
連面都沒見過,對方的學識和品性都不了解,能信?念經歸念經,依止一位法師/上師才是真正的入門吧……而依止老師前,要觀察老師一段時間,才決定要不要依止。為什麼不能好好找找上師的網站,現在有很多網路函授班,內容相當詳實。對於滿口高深玄妙的人,我只能暗自勉勵自己千萬不能變成那樣。在家居士如果不能先守戒,定業已在,新的惡業不斷產生,就算念一億次經也難消完吧。小學奧數題:一個水池有排水管和進水管,全部排完水需要5小時,加滿水需要3小時,兩管同時開,排完水需要多長時間?道理是一樣的。戒定慧,一步一步走,才有好的根基。問題太大,沒辦法詳細說。
最簡單的方法,念佛,也可以學《觀經》裡面的十六觀,其實和止觀什麼的差不多,還是念佛最簡單方便,「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都可以,別跟我扯什麼四字和六字哪個好,都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人,有那點時間還不如多年會佛呢,凡是這樣的人一律拉黑。
次第當然有,六即佛、道前五品、藏通別圓四種判教方法,這些都是。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言「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就能念好,做不到,就時時刻刻不停念佛也行,也做不到,那就慢慢練習吧,我也做不到。
真信切願,臨終時能保證往生極樂國,真心切願的人太少,凡夫這個真信切願也不牢固,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不真信不切願了,所以最好還是能修行證果,否則這個真信切願不靠譜。但是吧,證果比較困難,所以最靠譜的方法是,一直念佛念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並且跟著走,千萬別耽誤。這樣最靠譜。做不到,就先慢慢練習吧,我也在練習。
討論平時不念佛修行,通過臨終助念真的可以往生西方凈土嗎?
1.真的有西方凈土嗎?
答,西方凈土只是佛教徒的心識的意念,唯心凈土。西方凈土就客觀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西方凈土不是實體。就如基督教的天堂,只是基督徒的心識的意念,天堂不是客觀世界,天堂不是實體。你在茫茫宇宙找不到天堂,同樣,你在茫茫宇宙找不到天堂也找不到西方凈土,極樂世界。
所以,【平時不念佛修行,通過臨終助念真的可以往生西方凈土嗎?】就是一個虛假的問題。
------------------------------------------------------------------------------------------
理論依據,
1.佛法以緣起論為思想理論基礎,而緣起論的具體內容則是從「四緣」義展開引申的。緣起論是佛法的特質,是佛法區別於一切外道異執的根本標誌。它是佛法的諸法實相觀,在佛法中是最勝義。
龍樹菩薩在《回諍論》中云:「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作為最勝說的緣起論,它是一切法的普遍法則,是一切法的共相本質,佛法就是以此作為立說大本。
2.當代佛學大師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一書中對緣起的定義也有十分精闢的闡釋:「簡單的,可解說為『緣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與生起,必有原因。『此』與『彼』,泛指因果二法。表明因果間的關係,用一「故」字。彼的所以如彼,就因為此,彼此間有著必然的『此故彼』的關係,即成為因果系。此為因緣,有彼果生,故緣起的簡單定義,即是緣此故彼起。在這『此故彼』的定義中,沒有一些絕對的東西,一切要在相對的關係下才能存在,這是佛陀觀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結論。」3.緣起論所講的就是一切事物的相對相關性,是對實體存在論的否定。在某種意義上說,緣起論就是關係網路存在論。緣起是法的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緣起,緣起就是性空與無我。
4.佛法以緣起為宗,以實相為本,特別是大乘佛法是以開演諸法緣起實相宗本為唯一妙趣。大乘佛法認為眾生由於執迷二邊、生滅斷常之見,而作無明業,故有生死流轉,不知有離二邊的緣起中道存在,為此因緣佛出現於世,廣開緣起中道實相法門,顯示微妙真理,令眾生得以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是大智慧,由此可破無明異執邊見。解脫生死以正見為因。
5.在佛教中,大小乘各宗都有各自對緣起論的一套解釋,其觀點與方法產生差異的原因,則在於對緣起法與緣生法具體內容「四緣」的分析理解上。
緣起法與緣生法的方法論,在印度佛教中,有三大派「四緣」觀。
一是一切有部派,也稱善說因部派,二是般若中觀派,三是瑜伽唯識派。
6.依唯識學角度看,一切有部有法執在,而中觀學雖然破有究竟,但非完全了義,特別是所用方法單刀直入,唯遮不表,於理則難全部相應。唯有三時了義教的唯識學在方法上有立有破,有遮有表,雙開智劍,妙斷兩邊,於理全能相應,諸法緣起中道實相得以呈現。
7.唯識學的唯識義是與緣起論本義相符順的,而且又有不共余宗的特勝處,這就是唯識義有破有立,以顯諸法實相中道為宗。
唯識義的主旨在於轉識成智、出離解脫。唯識法門是觀心修證的方法論,故它唯在因位、內在及事用上立義,唯識者就是唯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的根本依,但此識並非本體,亦非自性神我
8. 關於阿賴耶識的體相,《成唯識論》云:「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故。
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
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
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
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
又如瀑流,雖風等擊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亦爾,雖遇眾緣起眼識等而恆相續。
又如瀑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流不舍;此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恆相隨轉。
如是法喻,意顯此識無始因果非斷常義,謂此識性無始時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理,故說此識恆轉如流。」
通過如上引文可以證知,唯識學的阿賴耶識義就是唯識緣起義。
9.唯識學用種子六義釋因緣法,是對種種異執邊見的否定,同時是對萬法唯識實相中道義的肯定。如種子的剎那滅義,是說常法實體自性不存在,因為一切有為法體都是剎那滅,這是唯識學的法體觀。
10.唯識學等無間緣的時間觀與一切有部三世實有的時間觀不同,唯識學認為時間是假施設的,如《阿毗達磨雜集論》云:「時者,謂於因果相續流轉,假立為時。何以故?由有因果相續轉故。若此因果已生已滅立過去時,此若未生立未來時,已生未滅立現在時。」
又《成唯識論述記》云:「依一念生滅,假說過、現、未,而實無有時分可得。」諸法生起,皆由識變,諸法因果及其種種分位差別如幻如化,實無自性法體可得。時間亦復如是,由於時間因果之相屬心法範疇,所以主張「唯識無境」的唯識學只講內在因果。
11.眾生由執我而有輪轉,「我」者就是迷者妄執於心之幻相。佛說十二因緣法,講的就是三世因果。所謂出世間法者,就是對時間妄執的超越。
唯識學講「唯識無境」,就是揚棄客觀空間。因為我人所覺所知的一切法,皆是識化的時間幻現的空間之相,我人的覺知無法直接與客觀空間接觸。
以時間否定空間,最後以無我性再否定時間,這就是轉依過程。
空間外在,時間內在,唯識講內在,就是從時間上進行觀行。輪迴如時輪,解脫輪迴就是超越時輪。
世間哲學有以時間為宇宙本體的,他們認為宇宙是從時間產生的,這就是時間實有論。等無間緣義體現了唯識學的時間觀,揭示了時間的奧秘。
-----------------------------------------------------------------------------------------
1.依據緣起法,西方凈土是剎那生剎那滅,所謂唯心凈土,客觀世界無西方凈土。
2.往生凈土的主體,我根本不存在,沒有一個三世不變恆常的我存在。
3.阿賴耶識就是回答輪迴主題是誰的問題!阿賴耶識不是【我】,阿賴耶識是功能,阿賴耶識不是客觀實體。阿賴耶識只是如瀑布一般延續不斷,從無始來,到無始去。阿賴耶識的如瀑布一般延續不斷,根本因就是有情大眾的貪嗔痴。
4.所謂往生,就是一個時間概念。世間哲學有以時間為宇宙本體的,他們認為宇宙是從時間產生的,這就是時間實有論。
唯識學講「唯識無境」,就是揚棄客觀空間。因為我人所覺所知的一切法,皆是識化的時間幻現的空間之相,我人的覺知無法直接與客觀空間接觸。
唯識又論【無我】,【我】只是有情的執著。唯識講內在,就是從時間上進行觀行。佛學所謂出世間法者,就是對時間妄執的超越。時間也不是客觀的存在。
5.平時不念佛修行,通過臨終助念真的可以往生西方凈土嗎?
是完全的假問題。
問題的目標,西方凈土不是客觀世界的存在。
問題的主體,【我】在佛學中不是客觀存在的,佛學中無實體的【我】。
問題的前提,【時間】在佛學中不是客觀存在的,佛學中無實體的【時間】。
所以,你問【平時不念佛修行,通過臨終助念真的可以往生西方凈土嗎?】,在佛學看來就是一個虛假的問題。
來大悲古寺,保證你心滿意足回去,專註凈土二十年,(づ ̄ 3 ̄)づ
在這方面最有分量的是印光大師。可以看看他的念佛法門,應該很有幫助。這裡有一個網盤是印光法師的文鈔全集,是把他的文集scan成pdfhttp://pan.baidu.com/s/1pLFCofp
無相念佛。何時做到,何時往生凈土,不一定要等臨終。
總得要四點,明觀福田,積資凈障,發菩提心,發清凈願。怎樣念好阿彌陀佛,參看印光大師的文章。如果以上四點做的好,必定往生。
不一定非要臨終再去啊
推薦閱讀:
※需要怎樣做才算是真正的素食主義者?
※禪宗初祖達摩到五祖略傳
※天地至道,天平理論
※看破紅塵了,想出家,要怎麼做?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