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有幾種境界?

為什麼我讀三國覺得諸葛亮最厲害?關羽最仁義?曹操最成功?


第一重境界:遊戲與故事——略知三國人物歷史事件

第二重境界:看三國演義——諸葛智,關羽忠,曹操奸,荀彧貞,劉備偽,趙雲勇,魯肅誠。

第三重境界:讀三國正史——魏武之霸略,荀攸之奇謀,先主之不撓,諸葛之信念,姜維之執著,大帝之制衡,周瑜之遺嘆,陸遜之尷尬。

第四重境界:研三國論著——對不起,我還沒達到。

第五重境界:撰三國巨著——對不起,我更沒達到。

偽一重境界:聽三國品評,錯意郭嘉賈詡當為第一謀士,諸葛不過內政後勤,劉備不過一虛偽小人。

偽二重境界:讀網文野史,信陰謀學說:

劉備借刀殺關羽,張飛本書畫俊男,趙云為侍衛隊長,魏延方雄才將略,

諸葛於蜀漢奪權,姜維因智拙亡蜀,郭嘉識鐵索連環,司馬料空城養寇,

賈詡憑智絕毒士,張遼冠曹魏諸將,東吳謠赤壁之戰,孫權借荊州被坑。

偽三重境界:掘史料陰謀,著書立傳:

如三十從軍,著書《三國的謊言》,發振聾發聵之論,貼其書目錄如下:

01 被冤殺的馬謖——街亭之戰的真相

02 諸葛亮為何六次北伐均無功而返?——諸葛亮北伐的真實心理分析

03 關羽真的死於蜀漢內訌嗎?——破解荊州之戰的謎團

04 根本沒有發生過的赤壁大戰——火燒赤壁的六大疑點

05 三國時代的第一英雄——「三姓家奴」呂布的是非之辯

06 東吳人害死了張飛——張飛之死背後的吳蜀之爭

07 諸葛亮借刀斬劉封——劉封與諸葛亮不為人知的冤結

08 曾經被拐賣過的劉禪——揭秘蜀國後主被粉白的人生

09 誰是劉備最親密的人?——劉備造就法正的寵臣之路

10 龐統是打入劉備陣營最高層的間諜——五探龐統身上的不解之謎

11 降將孟達的人生機遇——揭秘孟達與曹丕超越君臣關係的友誼

12 姜維是蜀漢覆滅的千古罪人——蜀末軍事部署大失誤背後的真正原因

13 究竟是誰害死了彭羕?——揭秘一個不明不白的飯局

14 姜維降魏絕不是詐降——對姜維詐降、鍾會造反的一些質疑

15 「三讓徐州」是個謊言——揭秘劉備奪取徐州的真相

16 劉琮真的軟弱如豬狗嗎?——劉備後撤與劉琮投降的因果之辯

17 李嚴是怎樣被罷黜的?——李嚴事件折射出的宮廷鬥爭

18 孫權為什麼殺不了張昭?——張昭的諫臣之路和快活人生

19 不厚道的皇叔——孫權無法問鼎中原的真正原因

20 杜撰出來的仁義和善良——劉備「攜民渡江」的真實情況

21 劉備興復漢室是被逼出來的——曹劉兩代積怨的來龍去脈

22 魏延與楊儀的鬧劇是誰造成的?——諸葛亮用人伎倆的是與非

23 華佗究竟因何而死?——曹操殺害華佗的真相

24 徐庶降曹是因為受到排擠——揭秘徐庶在劉備集團的處境

25 趙云為什麼一生得不到重用?——探尋趙雲的困境與蜀漢政壇的黑幕

26 為最後的貴族平反——袁紹敗於曹操的真實原因

27 並不存在的「三顧茅廬」——再探劉備與諸葛亮的初次相見

28 事必躬親是諸葛亮的無奈之舉——揭秘諸葛亮晚年時期的蜀漢政局

29 孫策為什麼非殺于吉不可?——權力寶座之上的人性分析

30 《後出師表》是千古偽文——《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所作的三大證據

31 于禁敗在打錯了小算盤——「水淹七軍」的真實情況

32 蜀漢為什麼北伐無路?——蜀漢舍東三郡而再出祁山的真實原因

33 郭修是三國時代天下第一刺客嗎?——郭修刺費禕的真相

34 強龍敗於地頭蛇——孟達之死背後的關鍵人物

35 機遇成就了「黑道青年」姜維——揭秘諸姜的忘年同盟

36 諸葛丞相的謊言——從廖立、李嚴的末路看諸葛亮的詭計

37 軍閥割據加速了蜀漢敗落——解析姜維的軍閥心和割據路

38 曹操殺楊修並不是因為嫉妒——楊修之死背後的權力鬥爭

39 姜維是個強硬的領導——從姜維與張翼的矛盾關係看姜維的用人之術

40 貨幣狼煙——從五銖錢中解讀三國的歸路

41 到底是魏延反了,還是楊儀反了?——揭開魏延的千古奇冤

42 孫權究竟派衛溫幹什麼去了?——從衛溫之死看孫權征夷洲的目的

43 勇的是關羽,巧的是張飛——從長坂坡一役談張飛其人

44 諸葛亮究竟隱居何處?——南陽與襄陽之辨

45 馬超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嗎?——探析馬超「背父叛君」的真相

46 不是劉備選擇了諸葛亮,而是諸葛亮選擇了劉備——談一談諸葛亮的擇業策略

47 諸葛亮一生為何如此謹慎?——淺析諸葛亮刀鋒刃口間的仕途人生

48 是誰將諸葛亮推上了神壇?——鑄就諸葛亮光輝形象的幾個因素

49 被誇大的「七擒孟獲」——諸葛亮南征的意圖與真相

50 不得不降的劉禪——解析蜀漢不戰而降的真實原因

51 諸葛亮究竟是哪個門派的?——兼談蜀漢時期真實的社會狀況

52 過度的責任心害死了鄧艾——揭秘鄧艾的死因

53 連弩不是諸葛亮的發明——連弩的由來和諸葛連弩的真正效用

54 木牛流馬沒有那麼神——對木牛流馬真實功能的考證

55 諸葛亮還借用了哪些人的發明——木牛流馬、八陣圖和孔明燈的真正由來

56 孫權和劉備從未真正結盟——揭秘孫劉兩家半個世紀的明爭暗鬥

57 劉琦不是龍套人物——揭秘公子劉琦的慘痛人生

58 女怕嫁錯郎,男怕跟錯人——談談馬謖的心路歷程

59 演技派大師張裔——典數張裔斡旋官場的事迹

60 蔣幹才是善交際的大師——論戰場上忠義關係的處理

61 「五丈原」的魔咒——揭開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必敗的謎底

62 劉備到底會不會領兵打仗?——探尋彝陵之戰蜀漢失利的真相

63 關羽一生與曹操勢不兩立或由於私憤——揭秘關羽與曹操之間的情感糾葛

64 夢回三國——假如我生活在後漢三國年代裡


不僅僅是讀三國,個人感覺所有歷史都是如此:

第一層境界:熟讀史書,對人物史實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第二層境界:學習歷史人物的為人處世成功之道,取其高明,省其不足。

第三層境界:究極歷史規律,以史為鑒,以知興替。

第四層境界:形成自己的思想與方法體系,將歷史融會貫通,史之無史。

第五層境界:歷史是王八蛋,我也是。


以三國演義的開篇詞為述。

初入三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每個人剛開始踏入三國圈,絕大多數都是某個人物的吸引所致。在三國知識原始積累期間,我們被目標人物的魅力驅動,大量地尋找人物的詳細信息,同時遍覽群英風采)

輾轉各圈: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網路興趣社群大概也是每個三國愛好者的必經之路。貼吧,論壇,各種社區,擁有初步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在與人爭辯和看人吵吵中迅速成長,最終看所有的話題都是舊聞)

驀然回首: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史的意義,在於未來。笑談不是輕視,而是撇離個人戰線,對歷史的廣泛關注,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層理解)

最後我認為的最高境界:(亂入一個沁園春)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不說境界,說水平

第一重水平:看三國電視劇

第二重水平:看市面上流行的三國作品,比如《三國那些事》《新說曹操》

第三重水平:看三國演義原著,聽三國評書(推薦袁闊成老師的)

第四重水平:看三國演義評註本,比如毛批三國,看三國志

然後你才有資格談境界

以前的老人說到境界的時候都是先問,您讀過幾種評本?

當然,這還只是談境界的要求,要精通三國還遠著呢。


讀史是為了明智,哪需要那麼多境界。無論是正史野史,都已不是原本真正的歷史。經過這麼千百年的粉飾刪改後,早就與曾經真正發生的故事相去甚遠了。充其量正史走的沒那麼遠罷了。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讀史的時候能從書中或真或假的故事中對人性、對處事有些許感悟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讀三國,看劉備一生屢敗屢戰的執著;看曹操人生際遇和理想的變化;看孫權平衡大族利益勢力的政治手腕;看劉表坐失爭霸時機的平庸;看劉璋錯信痛失基業的無奈;看劉繇王朗的書生空談;看呂布馬超的武夫莽撞;看劉關張的生死結義的兄弟之情;看劉備黃權的君臣不負之交;看諸葛孔明的鞠躬盡瘁;看周公瑾的少年得志;看郭奉孝的壯志未酬;看孫堅孫策父子的輕出之敗;看司馬仲達的隱忍之心……

若能從其中學的一二,使我在彷徨的人生路上走的更遠更好,那也就不管辜負了這讀了多少遍的三國……


哈哈,看了下幾位的回答,所謂境界大體上為心態而已~

分享下個人的見解

一重境界:知其大略,不通不明

和所有人娛樂的方式一樣,打開電視、翻開小說,看完哈哈一笑,足夠了。不需要研究誰智誰勇,不苛求誰忠誰奸,上床關燈,又是一個嶄新的一天

二重境界:感其情深,哀其命薄

三國是迷人的,她的魅力來自於羅貫中,一書《三國演義》,智與勇、忠與滑,有人惜命、有人捨身,愛恨情仇、嬉笑怒罵,無不讓人感同身受,恨不能投身其中。愈愛愈恨,愈想深入了解,明其生平

三重境界:鐵石心腸,不動如山

三國是迷人的,它的魅力來自於那個時代,那個智慧與智慧碰撞,肉體與肉體角逐,文化與文化摩擦,信仰與信仰交火的時代。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忠臣能吏,將軍謀士,梟雄英傑,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主角,只有時代,才是這個時代最為精彩的棋盤。

以上三重境界,來自三種真正喜歡著名為「三國文化」的人,沒有高下,只有心態

但是

隨著《易中天品三國》的流行開來,「讀」三國的人越來越多,喜歡三國的人越來越少

史書黨厭惡演義黨,演義黨鄙視人物黨,人物黨討厭郭嘉,三國成了一些人裝X的工具,張口即來的歷史橋段,動輒出口的人物「平反」,不噴上個三五頁彷彿不能顯示自己深厚的歷史修養,哀哉(令答主更為悲傷的是答主自己也膝蓋中箭了~),這種人,答主很難將之界定為「喜歡三國」。可稱之為,下乘境界

不知不覺有些話就不吐不快了……似乎有些離題,還望各位海涵


以前在人人看過這麼個帖子。

第一層,不知善惡;

第二層,不知對錯;

第三層,不知真假。

具體詮釋的內容很長,實在懶得表述……


無所謂境界,我讀三國,或者其他歷史,只有一個目的:取長補短!僅此而已!另外我讀歷史無所謂正史野史小說的,因為這些並不影響我學習歷史人物如何做決策的,但本人不喜歡穿越類型的。


其實談不上境界這麼深的詞。

算作階段吧。

第一階段,開始接觸。通常還是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比如連環畫(上美)、電視劇;

第二階段,故事的脈絡清楚了,翻原著百二十回。通常一開始最後幾回看不下去,比如姜維哪九伐中原,不過這不重要,主要是清晰了一些上一階段省略的內容;

第三階段,通常是遊戲。之後還會再查證原著;

第四階段,陳本《三國志》;

第五階段,可以跳出三國了,引申對其它時期歷史的興趣。


談不上什麼境界不境界,當你知道關於能夠通過史書可以去了解的歷史你要去讀二手三手四手資料獲得好像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奇異感覺時你已經落了下乘的時候,你會千方百計去知道你想知道的。

貼吧一下兩種人最多:

1.哼,你這個演義黨,按照歷史趙雲不過是一個保鏢而已。諸葛是個垃圾,賈詡郭嘉才是第一謀士。言必稱歷史,其實連歷史的毛都沒碰到,懶得去看書,極為無知者無畏的一批人。

2.歷史說的一定是對的嗎?史書都是篡改的。只要我們相信就行了!此種人言必稱劉備偽君子,關羽剛愎自用其實沒什麼真本事,也是極為無知無畏的一批人。

警惕傻逼。


推薦閱讀:

The Red Army—蘇聯足球隊的興衰(一)
古代考試也作弊,而且手段簡直不比現在差!
范蠡和伍子胥的六壬大戰

TAG:歷史 | 心理 | 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