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界存在「鄙視鏈」嗎?這種鄙視有道理嗎?

好像咖啡豆和咖啡種類都有這種鄙視鏈,比如有人說豆子里的鄙視鏈是:單品豆&>拼配豆&>大宗混豆&>羅布斯塔,咖啡里的是:單品手沖&>意式濃縮&>美式&>其他花式咖啡。

不知道還有哪些類似的鄙視鏈?

專業的人看來是不是真的存在這種比較?這樣的比較有沒有道理呢?

本題已收錄進知乎圓桌 ? 喝杯好咖啡 歡迎關注討論。


鄙視是存在的,但我覺得很多鄙視鏈完全沒有道理。

例如題主舉例的第一條鏈:「單品豆,拼配豆,大宗混豆,羅布斯塔」,有些概念混淆了,羅布斯塔指的是咖啡豆品種,比較的對象應該是「阿拉比卡豆種」,阿拉比卡豆因為風味較好,所以自然是比羅豆好,羅豆大多數作為速溶咖啡使用,以及越南一帶咖啡產地的人比較喜歡羅豆的味道。

大宗混豆也叫大宗商業豆,跟目前所流行的第三波精品咖啡文化偏愛的好豆子低了一個檔次。

而能作為單品出品的豆子,自然會選擇一些質量較好的,風味比較有特色的,所以單品豆的確會比較好。

不過說單品豆就一定比拼配豆好,就沒什麼道理了,試想如果拼配用的豆子都是質量上佳的單品豆呢?這也引申到下一條鄙視鏈的問題,手沖咖啡&>意式濃縮?要知道WBC(世界咖啡師大賽)比的是意式咖啡,而這個比賽的重要性和份量遠遠大於WBrC(世界手沖大賽)。很多人,甚至很多所謂的咖啡師會有這樣的誤會,完全是因為他們不會做一杯可口的意式濃縮,甚至不會品飲意式濃縮,相比之下沖一杯單品要容易得多。一些不靠譜的咖啡館在出品時選用較大的杯子,也是為了用更多的牛奶來掩蓋濃縮基底糟糕的味道。

先談到這吧~


還是那句話:

咖啡有科學但更是美學,能讓自己愉悅就好。

多喝多嘗試,找到自己喜歡喝的,適合自己的就好。

真的要比較,也推薦同樣的沖煮方法下,不同豆子的比較。或者是同樣的豆子,不同沖煮方式下的比較。

三合一哪些比較廉價的速溶咖啡少喝點。


當然有鄙視鏈條.

冒險品嘗奇怪紅果子的牧羊人鄙視事事刻意的人;

歷盡艱辛把咖啡果苗帶到美洲的那個人鄙視各種屋子裡的清談客;

種植園農夫鄙視從來不知勞作滋味的人;

梅里塔婆婆鄙視從來不動腦子日復一日的笨蛋;

鑽研技藝的烘焙師鄙視星巴克;

Matt Perger也許在心裡鄙視倒水裝腔作勢的日本人;

要知道的是,世界不止一種,鄙視鏈條不止一條,與其花時間打磨談資,不如以技藝與靈感向讓世界更有趣的前人致意。


相比之下,單品尤其是微批次單品確實比大宗拼配容易出精品,但也不是絕對的。

作為一個主攻單品的咖啡師,我只鄙視不好喝的咖啡。一般咖啡師有比較擅長的方向,比如我一位朋友很善於拉花,但他沖單品就不入我眼,我單品沖得還不錯,但我連心形和鬱金香都拉得勉強,我主攻單品,但我也會欣賞好喝的double espresso on icy,早餐偶爾也會給自己做杯卡布……

接武術界的話來說:拳術無高低,功夫有深淺。


鄙視因為無知~


有的...每家都說自己的咖啡豆最好..精品咖啡店會更多注重與客人的交流


我趕腳吧,鄙視別人的,大多數是半吊子愛好者。 沒有絕對好的器具,沒有絕對好的豆子,沒有絕對好的曲線。

所有的因素都是相對的。

稱得上絕對的因素,就是 現磨絕對比粉強絕對比膠囊強絕對比速溶強。同一款豆子的前提下。

而且我是主張一鮮遮百丑的人,那些烘豆票友的豆子就先不要討論了。

被洗過腦,就會產生鄙視鏈。

所以最主要的是嘗百家,而不被一家之言所困。

套用一句話,沒有獨立思考的人,算不得成年人。


板藍根可以鄙視一切


有人的地方 就有鄙視鏈


一個飲料還鄙視。。是不是下回可樂也要分個鄙視鏈啊?


先回答問題:是存在這樣的鄙視鏈,豆子的鄙視鏈有一定道理。

單品豆&>拼配豆&>大宗混豆&>羅布斯塔

各種咖啡豆大賽拿獎的豆子,基本都會出品單品豆;單品豆不但要求豆子有獨特的風味,還會對豆子的形狀、大小、均勻程度等進行篩選,精挑細選,排第一是有一定道理的;

拼配豆,多種豆子的拼配主要目的是為了豐富咖啡的口味,提升出品咖啡的穩定性,一般都用於製作意式咖啡;拼配豆的品質取決於所選用的豆子,現實中很少有採用多款高品質單品豆製作拼配豆的,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拼配豆的單價一般都是低於單品豆的,而且各家咖啡館出品的拼配豆也都不太一樣;

大宗混豆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阿拉比卡種咖啡,阿拉比卡8:2羅豆是市面上的主流配置;

羅豆不管是品質還是風味都比阿拉比卡要差,速溶咖啡主要原料;

還有傳說中一種叫賴比瑞亞豆,沒見過……

單品手沖&>意式濃縮&>美式&>其他花式咖啡。

個人不認同。

製作方法和咖啡種類是很個人的事情

像單品豆,特別是明亮果酸的,最好是手沖,做成意式濃縮的話,原來一些清冽甘甜的味道會被強烈的果酸掩蓋,同時單品豆的一些缺點也會因為被高度濃縮被放大;

而拼配豆就更適合製作意式濃縮,拼的時候就有考慮到不同咖啡豆的互補,有些高手能用一般的豆子拼出像藍山這樣高級豆子的味道;

美式就是意式濃縮加水,但是各方面和意式都有一定差距,典型美國快餐文化產物;

其他花式咖啡各有各的特點吧,有很多其他元素的加入,不能只以咖啡去評價,像愛爾蘭咖啡,咖啡已經不是主要元素了。

一般咖啡愛好者,有表述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義大利人將咖啡賦予格調,最早的咖啡館服務於中產階級和富人。

法國發明了咖啡館社交,他們探討、辯論,甚至上升到藝術高度,於是又給咖啡館賦予了文藝氣息。

所以喝咖啡的時候,人們往往覺得自己懂生活,又有品位,幻想自己是波伏娃、海明威、帕蒂·史密斯,或者是還沒成名的J. K. 羅琳。

然而波伏娃、海明威、帕蒂·史密斯、J.K.羅琳喝的和Kevin、Tony老師們喝的,自然不是同一種咖啡。據周立波老師說,一個吃大蒜的人和一個喝咖啡的人是不能在一起的,大蒜和咖啡的恩怨我是不太懂了,不過喝咖啡界倒是的確存在著嚴格的鄙視鏈。

鄙視鏈一:精品咖啡館>星巴克/Costa>速溶咖啡

喜歡出入精品咖啡館的人,常常會對你說,他們最常吃的食物是三文魚車達乳酪鱷梨藜麥沙拉,最喜歡的設計師是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用三宅一生的香水,聽張懸和My Little Airport,用LAMY的筆,看理想國的書。他們會拿著macbook,坐在這些咖啡館的落地玻璃窗邊,用iPhone拍照,用vsco調圖,然後上傳instagram,「順帶」朋友圈。他們雖然可能也常吃的家門口的煎餅果子麻辣燙,也穿著褲衩蹲在垃圾桶邊啃西瓜,但這一點不妨礙他們在聊起咖啡的時候,瞧不上鄙視鏈的下端。製作精品咖啡的生豆是在少數極為理想的地理環境下生長的,質地堅硬,口感豐富,風味特佳,講求新鮮。它既象徵著某種更高標準的精緻追求,又隱隱帶著某種「反工業化」和「反商品化」的嬉皮意味和不羈感覺。

在鄙視鏈的第二層,喜歡拿著星巴克、Costa的紙杯打車、加班、逛書店,,穿zara、HM,買MCM鉚釘雙肩包(當然也有可能是淘寶上300塊錢的仿款)。星巴克、Costa作為精品咖啡業的翹楚,就像是滾圈的汪峰、民謠界的宋冬野,以及變成了中產階級的嬉皮士。他們也看不起鄙視鏈的下端,這種心態大抵類似於韓寒粉看不上郭敬明粉。而在這一層,喜歡弱勢的Costa也能顯得相對小眾,於是星巴克派和Costa派也常常彼此鄙視。

速溶咖啡在二戰之後正式進入大眾的生活,主要用廉價烘焙咖啡豆製成 。而速溶咖啡的受眾處於鄙視鏈的底層,他們幾乎都不能算是愛喝咖啡的人,就像穿真維斯以純夏拉貝爾被認為完全不懂時尚。在追求咖啡口感上,他們毫無企圖心,他們經常被鏈條上方的每一個咖啡愛好者鄙視,不過,他們中的一些人對此並不在意,因為具有了一種杜尚式的隨遇而安、「無欲則剛」的氣質,他們甚至可以反過來鄙視處於鄙視鏈頂端的高級咖啡愛好者。

這條鄙視鏈如此的循環往複錯綜複雜,以至於我們覺得它不是一個單向度的鏈條,而是一個由鄙視形成的莫比烏斯環。

鄙視鏈二:手沖>意式特濃>美式>花式

手沖咖啡是當今精品咖啡時代最流行的咖啡沖泡方式,這種沖泡方式可以做出清澈的咖啡,最能體現咖啡原味,且具有最佳口感。耶加雪啡因具有獨特的水果韻味、酸甜感和黑巧克力的餘味,被普遍認為是最好的咖啡品種。最好的處理方式是淺度烘焙,因為深度烘焙就像是很濃的調味汁,會蓋掉一些味道。

意式特濃(Espresso)咖啡是通過機器快速加壓進行快速萃取,據說是因為那不勒斯人心急,等不了慢慢萃取的緣故,因而發明了這種25秒內急速萃取1至1.5盎司濃烈咖啡的方式。上海人管「心急」叫「窮相」,那不勒斯人想必都是他們眼中的「鄉下人」。

美式咖啡是在萃取完意式特濃咖啡後,繼續供水完成。因為萃取時間更長,所以咖啡因含量更多。二戰時期在歐洲的美國軍人將熱水兌進小份濃縮咖啡,這是美式咖啡的由來。然而,「兌水」、「量大」、「隨取隨喝」的美國快餐文化,沒有「儀式感」,沒有「精緻」,沒有「腔調」?

花式咖啡,囊括了一切加糖、加奶、加奶油、加巧克力、加煉乳,以及加伴侶奶精的行為。在咖啡中加入糖和牛奶的,分別是土耳其人和維也納人,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口感,也能掩蓋咖啡本身品質的缺陷。有錢人瞧不起窮人買便宜貨這一點就不談了,來說說更高級的文明與人性。

人類的文明史本來就是一部與本能和慾望抗爭的歷史。越是能抗爭本能和慾望的人,似乎常常會被我們定義為最高級的人,也更有美德。偏好閃亮、花俏、高熱量、不節制、懶惰,甚至胸大、胖,都被認為忠於自己的本能。因而,吃蔬菜豆腐的素食主義者鄙視雜食者,極簡風格推崇者被說「性冷淡風」和「禁慾風」卻沾沾自喜。教藝術電影的教授也會因為偶爾看了爆米花電影,並且樂不可支的時候,產生某種「羞愧式快感」的心情。所以,當年某雜誌記者採訪湯唯時,問及最喜歡的一道菜,她說「回鍋肉」,正式發稿時,經紀公司卻要求改成更為清心寡欲、人淡如菊的「香菇菜心」。嗯,「香菇菜心」顯然才是女神應該吃的菜。

咖啡師總愛說,我要讓人們了解咖啡,愛上咖啡。我想可口可樂是不會說,我想讓人們了解糖水、愛上糖水的。

豆瓣:佐餐罐頭(登錄豆瓣)

也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我會在上面分享更多關於飲食、生活的諮詢和故事。

http://weixin.qq.com/r/Ly0VDcDEu53ErYRu93g9 (二維碼自動識別)


鄙視鏈,呵呵,早餐喝卡普奇諾,其他時候喝esspreso,邊喝邊鄙視早上的自己?


喝咖啡這回事,如果不是真的追求豆子的品質,大抵還是主觀概念為主吧……

說到底,「上帝的那一杯咖啡」,本身也就是主觀體驗……


喝現磨的鄙視喝速溶的,喝黑咖啡的鄙視喝花式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區別的地方就有鄙視

本是愛咖啡,相煎何太急?不如攜起手,抵抗樂果奶。(^o^)/~


真正的大家名士怎麼會心存偏見與鄙夷。


隨便一個人都會鄙視喝星巴克的。

動輒倆字,裝13。

可有人真的只是要去喝咖啡啊。


喝得開心就好


鄙視鏈是存在的,有些還是有道理的,有些則可能純屬個人臆想。比如按豆來說,有些人就喜歡憑著豆的價格、稀有度來評價品質,認為貓屎咖啡高於一切藍山咖啡高於一切之類的,這自然是屬於個人臆想,但認為商品咖啡豆不比得上精品咖啡豆這點倒貌似是追求高質量咖啡的人的共識,而單豆勝於混豆這種觀點其實也是無稽之談,以espresso來說為了追求口感味道香氣的平衡混豆不可避有些店混豆的豆種比例都是機密……至於樓主你列的鄙視鏈里是不是混入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按沖泡方法來說確實也有針對對沖泡咖啡的手法特別是針對沖泡難度的鄙視鏈,好像越花哨就越得到青睞的……不過espresso比不上單品手沖這點不敢苟同,反而我認為espresso在咖啡人心中地位不低,畢竟espresso算是花式咖啡的靈魂,甚至也有人認為評價一家咖啡店好不好可以從他的espresso入手。

至於對咖啡豆新鮮度的…同意樓上@Benjamin,賣奶茶的 ,不容質疑。

至於其他亂七八糟的,這裡也難以一一說清,比如有人認為咖啡裡面不容摻雜其他東西,因此一直是黑咖啡派不能接受花式咖啡更不容許在咖啡里加牛奶加糖什麼的(美式咖啡?呵),也許有其道理,但更多的大抵只是精神潔癖吧(很不好意思地承認我就是其中一員)。


裝逼而己~我不喝咖啡只喝茶其實也是裝的另一種~


推薦閱讀:

最牛國產咖啡:占港內餐飲八成,特供奧運會亞運會
花式咖啡的概念和問題
法式慮壓壺的介紹和咖啡製作教程
意式濃縮沖煮方案:測量出品量
當矽谷文青碰上工業巨頭 | 寫在雀巢收購藍瓶之際

TAG:咖啡 | 咖啡豆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