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眾匯富:大國崛起的歷史、規律與棋眼――兼論大類資產配置(上篇)

本文成文於2017年11月,值此形勢頹危、萬眾悲鳴之際發布,權作撥雲霧、逗來機之用,亦算年度總結篇章。

1917年的世界與中國: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

新文化運動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展開;

美國用2500萬美元從丹麥手中得到西印度洋群島;

中國和美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

孫中山在廣州就任大總統,通電北伐;

葡萄牙共和政府垮台;

......

歷史坐標推進了一百年,時間來到了2017年:

美國有史以來爭議最多的總統特朗普上台;

英國脫歐;

法國、德國、荷蘭、挪威、伊朗大選;

土耳其公投;

安倍連任;

中國朱日和閱兵;

中國召開舉世矚目的盛會;

中國再次成為達沃斯論壇的主角;

沙特國王訪俄,是兩國建立以來的首次;

敘利亞戰事綿延;

朝鮮造出了核彈;

美國時代雜誌封面首次用中文,題目是:中國贏了

......

歷史的車輪一直滾滾向前,從不顧人類的喜怒哀樂。在歷史大潮中隨波蕩漾或者是擊楫中流,是個體的選擇,也是命運的分水嶺!人生不過百年,人卻可以自如地拉伸認識宇宙、世界、國家和自己的時空坐標,這是上天賦予人的神性。

上篇:以史為鑒——五個世界級大國的崛起軌跡

一、伊比利亞半島神話

1371年,鄭和出生,原名馬三保,入宮當了太監。史傳,朱棣上位後,派鄭和下西洋有三個目的:一是為了尋訪建文帝的蹤跡,二是宣揚天朝威德,廣播教化,三是開展沿途貿易。鄭和船隊最遠到達了好望角,還到達過印度。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這是史載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洲際海洋遠航。

鄭和圖像

鄭和下西洋航線

二十三年後,1394年,葡萄牙若昂一世的第三個兒子恩里克出生。恩里克成年後制訂了雄心勃勃的大航海計劃,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葡萄牙探險船隊到達了非洲,並一路向南,為葡萄牙源源不斷地帶回了黃金、象牙和胡椒。

鄭和與恩里克一樣,生而為了遠航,有意思的是,鄭和是一名太監,恩里克是一名終身未娶的聖徒。

與朱棣及之後的明朝統治者不同,恩里克的繼任者若昂二世繼續舉全國之力遠航,派迪亞士率隊繼續南下直抵好望角。帝國的風帆繼續昂揚,1498年5月,經過四年的生死考驗,達.伽馬率領船隊終於到達印度的卡利卡特港,這正是七十年前鄭和下西洋,宣示大明帝國威德的地方。

1500年,朱佑樘在位,史稱「弘治中興」,在此前一年,王陽明中進士,開始了幫助朱家王朝收拾爛攤子的傳奇一生。而此時,葡萄牙這個臨海而居的蕞爾小國,通過國家意志集舉國之人力物力,不斷向遠洋挺進,已崛起成為橫跨歐亞非的經濟和軍事強國。

男人的世界從來不缺女人的舞台。同一時期,與葡萄牙毗鄰而居的西班牙出了一個雄才大略的女人——伊莎貝爾女王,用二十三年的時間締造了西班牙。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伊莎貝爾女王又幹了件足以彪炳千秋的大事——把在葡萄牙鬱郁不得志的哥倫布招至麾下。

美洲就這樣被發現了,印第安人這個稱謂也在將錯就錯中留了下來。後來,另一個被葡萄牙放棄的雄才麥哲倫也成了西班牙的船前卒,並率隊到達了菲律賓。

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在羅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托爾德西里亞斯小鎮簽署條約:在地球上劃一條線,然後像切西瓜一樣把地球一分兩半。葡萄牙拿走了東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懷裡。

教皇子午線

一路遠航,一路開炮,一個個海上交通戰略要點相繼成為葡萄牙的囊中之物,正是利用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50多個據點,葡萄牙壟斷了半個地球的商船航線。在16世紀初的前五年中,葡萄牙的香料交易量從22萬英鎊迅速上升到230萬英鎊,成為當時的海上貿易第一強國。

與葡萄牙在東方的收穫相比,西班牙在美洲大陸上的掠奪更加直接。據統計,從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得到18600噸白銀和200噸黃金,到16世紀末,世界金銀總產量中有83%被西班牙佔有。

與葡西兩國的擴張相伴隨的,卻是美洲兩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戰爭屠殺和歐洲傳來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區的人口從2500萬下降到265萬,秘魯的人口由900萬下降到了130萬。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從那以後急劇減少了90%。

當伊比利亞半島在血色中隆盛,世界地圖已經重繪,東方古國的鄭和已經遠去,中國就這樣與大航海時代擦肩而過。500年過去了,海洋依然是中華民族揮之不去的心中之痛!

伊比利亞半島地圖

「悖而入者必悖而出」,葡西兩國掠奪的天量財富,沒有用於夯實產業基礎,而是極盡豪奢,伊比利亞半島的興盛隨之倏忽而逝,隨之崛起的是鬱金香之國——荷蘭。

二、荷蘭的崛起——小國大業

在歐洲西北部,有一個面積只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半北京的地方。這片土地曾經是只有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荒無人煙。它的名字叫做荷蘭。直到今天,荷蘭仍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就是這樣一個小而貧瘠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紀的時候,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一個僅有150萬人口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

荷蘭地圖

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一條鮮魚、一把刀子、一條商船、一個信念。荷蘭盛產鯡魚,1358年,一個名叫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的漁民發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魚腸子的方法。從此,砍頭、剖肚、去腸,用鹽腌制的鯡魚藉助荷蘭人發達的內陸與海洋貫通的運河網路暢銷歐洲。

貿易運輸需要船隻,荷蘭人有別於當時海船通行的自帶武裝的做法,建造了大肚子、小甲板的純商用船,省成本、節稅,大大提高了競爭力。

從一條鯡魚開始,藉助大航海的便利,荷蘭開始與東北歐、英格蘭、南歐、非洲做生意。

有別於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國家力量依靠暴力進行赤裸裸的財富掠奪,荷蘭人由於缺少強大的王權和充足的人力資源,選擇了依靠商業貿易來積累財富,同時也積累著足以讓自己強盛起來的競爭技巧和商業機制。

第一是視誠信重於生命,積累了國際信用;

第二是通過產權交易盤活了城市經營;

第三是為了維護共同的經濟利益建立了國家;

第四是創立了公司,進而有了偉大的發明——股份公司和股票;

第五是建立了銀行、證券交易所,貫通了金融與商業體系;

當荷蘭舉國謀利的時候,歐洲不同的王國王室之間在進行不停的爭鬥。一心一意謀發展帶來了財富的爆炸式增長。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東亞,他們佔據了中國的台灣,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

在東南亞,他們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們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城,構成了今天雅加達的雛形;

在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紐西蘭;

在南美洲,他們佔領了巴西;

在北美大陸的哈得遜河口,東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紐約。

17世紀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的中心。荷蘭人宣言: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地球,這個世界是我們的!這就是名畫《阿姆斯特丹女神》中的女神之手放在了地球的上面的緣由。

馬克思這樣評價道:1648年的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1656年,耗費了70噸黃金的新的市政廳落成了。市民們進行了連續七天的狂歡。

馮德爾,這位被稱為荷蘭「莎士比亞」的偉大詩人,特意為市政廳寫了一首頌歌,歌詞里唱道: 「……我們阿姆斯特丹人揚帆遠航……利潤指引我們跨海越洋。為了愛財之心,我們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在馮德爾創作這首頌歌的時候,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的一個外交使團,揚帆遠航去了遙遠的東方。1656年,荷蘭使團到達北京。順治皇帝接見了荷蘭使團,並高興地賞賜給這個來自世界上最富庶國家的使團大量禮物。

回到住處,一個叫約翰·尼·霍夫的使團成員寫下了他們答應跪拜條件的原因:「……我們只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喪失重大的利益。」此時,清朝的皇帝和王公大臣還做著千秋大夢,壓根不知道整個世界發生了什麼天翻地覆的變化!

1688年9月,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拔錨起航,這些船上載著荷蘭的最高執政官威廉三世和兩萬名荷蘭士兵,此行是受英國議會的邀請,前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歷史的安排竟是這樣的巧合。17世紀末期,荷蘭發展的速度慢了下來,逐漸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權。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威廉三世離開荷蘭到英國,都成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極有象徵意義的轉移。

三、日不落帝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最接近統霸全球的奇蹟

英國——用最不文明的手段催生了全新的人類文明!

英倫三島

16世紀,當西班牙無敵艦隊橫行天下的時候,一個偉大的女人登上了歷史的舞台——英國伊麗莎白一世。

這個女人與眾不同,為了國家利益,正面競爭不過西班牙,她便縱容海盜私掠商船。

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蘭西斯·德雷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親自完成環球航行的人,在這次歷時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隊不僅掠奪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還襲擊了西班牙在歐洲的港口。滿載而歸的德雷克給投資者帶來了4700倍的利潤。作為資助者之一,伊麗莎白一世分到了16.3萬英鎊的紅利,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時政府一年的支出。

高貴的女王親自來到了德雷克的坐艦上,隆重地授予德雷克——這位職業更準確地說是海盜的人——騎士稱號。同胞的成功和女王的鼓勵,撐起了英國人遠涉重洋的信心,越來越多的人前赴後繼地加入到海外掠奪和貿易的行列中。

終於,英國人的海盜行徑激怒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無敵艦隊劍指英吉利海峽。出乎絕大多數人意料,海盜和商船贏了!這是關鍵的改變歷史走向的一役,從此,英國走進了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中心。

英西大海戰

伊麗莎白一世的偉大在於,她並不僅僅著眼於利益,還包容多樣性的文化,沒有她的包容,經常拿女王做反面的莎翁不可能著作等身、名揚天下。或許正是這種闊大的心胸,讓她在處理政治事務中充滿了技巧和智慧,她終其一生強化王權,卻一直尊重《大憲章》的政治傳統,不濫用權力。

在伊麗莎白一世45年的治國生涯里,為英國帶來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寬鬆的社會環境。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為了避免政治聯姻傷害國家利益,女王終生未婚,孤獨地走完了一生,卻留下了一個國力日盛、處於上升態勢中的英國。

一位著名的英國傳記作家這樣描述這位25歲登基、終身未婚的女王:「這隻兇狠的老母雞一動不動地坐著,孵育著英吉利民族。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變成熟,變統一了。她一動不動地坐著,但每根羽毛都豎了起來。」

在伊麗莎白一世之後上台的查理一世和克倫威爾一通折騰,「光榮革命」隨之爆發,幸運的是光榮革命沒有傷及英國根本,卻催生出了一種先進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政體的確立,標誌著一個人統治一個國家的時代在這個島國永遠地結束了。從1588年大海戰,歷經三次英荷海戰,到1688年光榮革命,英國用100年的時間準備崛起!

著名學者鄭永年:所謂的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它內部力量的外延,在內部的制度還沒有健全的情況下,一個國家很難成為一個大國,即使成為一個大國,也不是可持續的。鄭教授,真知灼見!

1688年的英國已經具備了成為大國並持續壯大的內部條件。環顧當時的世界,法國正處在君主專制的鼎盛時期;俄國的彼得大帝還在南征北戰,建立專制帝國;德國和義大利則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著強有力的王者出現;在亞洲,日本還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縛;而中國,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剛剛坐了44年。

但是英國,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佔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接下來的英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與三個偉大的人物密切相關:瓦特、牛頓、亞當.斯密,科技理論、發明專利和經濟學思想共同支撐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同期的中國,康熙大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開闢一個新王朝的輝煌。他永遠不知道,無論他和他的子孫如何努力,今後的世界已經不屬於他們了。

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了強大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七年英法海戰以英國勝利而告終,至此,英國已經是世界性大國了。

帝國前進的步伐並沒有就此止步,英國開始利用強大的武力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和海外殖民擴張。英國的經濟學家傑文斯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

居高臨下的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擴張,反過來又極大地推動了英國工業化的進程。到19世紀中期,英國往昔那種田園詩般的風情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個忙忙碌碌的世界。鄉村建起了灰暗的廠房,城鎮豎起了高聳的煙囪,工廠里回蕩著機器的轟響,高爐前迸射著鐵水的光亮。1850年時,英國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60%;鐵產量超過了世界上所有國家鐵產量的總和;煤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棉布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工業化進程,也改變了英國人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觀念。時間第一次被精確到以秒為單位,而火車和汽船則開始代替馬車和帆船。1814年,世界上第一個蒸汽火車頭在英國誕生;1830年,蒸汽機車開始在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鐵路上奔跑;到1851年,英國已經擁有22個鐵路網路,鐵路總長度約13000公里,相當於今天中國6條京廣鐵路。

普魯士的國王曾羨慕地說,「不列顛……的經濟地位發展到了國民生產和國民財富為古往今來任何國家所不能比擬的高度。」

沒有工業革命就沒有我們現在的世界文明,而催生工業革命的手段除了科技、發明、思想之外還有血腥和暴力等極端不文明手段,這就是那段真實的歷史。

1851年,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登上水晶宮接受萬國來朝,帝國榮耀光照萬丈!維多利亞女王伴隨英國走完了19世紀。這位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除了養育九個孩子、懷念早逝的丈夫、讓遍布歐洲皇室的子孫們稱她為「歐洲的祖母」外,在國事上,被認為幾乎什麼都不做。而恰恰是這位看起來什麼都不做的女王,讓那隻看不見的手發揮了力量,開啟了至今都讓英國人津津樂道的維多利亞時代。

兩個偉大的女人,一個奠定大國崛起的基礎,一個登上帝國興盛的巔峰。然而,盛極而衰,隨著全球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那將是世界大國命運的又一次興衰消長。

四、美國——上帝賜給移民和冒險家的樂土

美國這個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歷史短得可憐,所以他們勇於向未來爭取榮耀!

美國地圖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國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號」的船隻,開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陸的航程。他們漂洋過海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自由的宗教聖地。

清教徒是英國國教的分裂者,他們成立了自己的教派,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實現宗教理想,而不是按照英國國教的方式。在「五月花號」即將登上北美大陸之前,船上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籤訂了一份契約,這就是《五月花號公約》。

五月花號

公約規定,船上的人到達北美新大陸後,自願結為一個民眾自治團體,並制定和實施有益於團體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規、條例和憲章。全體成員保證遵守和服從。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伯納德·貝林:《五月花號公約》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因為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沒有任何監管之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決定要形成屬於自己的社會和政治性契約,並用他們所認為的公平法律來實行自我管理。這其實就是後來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政治基因密碼。

1775年4月19日,一支英國軍隊與北美殖民地馬薩諸塞州列剋星頓鎮的民兵發生衝突,槍聲讓這場衝突上升為戰爭,史稱「美國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13個英屬殖民地聯合簽署了《獨立宣言》,宣布脫離大英帝國的統治,組成美利堅合眾國。這一天,被確立為美國的獨立日。《獨立宣言》稱:「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美國的獨立戰爭成就了一位偉人——華盛頓。建立偉大功業的是豪雄,功成而不居的是聖賢。無論人類歷史綿延多久,華盛頓都是一位永載史冊的人物。

華盛頓

在華盛頓的主持下,制憲會議開了116天,1787年9月17日,美國第一部成文憲法最終形成,至此,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

在這個自由而又廣袤的國土上,大量帶著歐洲工業化進程成果的移民飄洋而來。在六十多年時間裡,美國由獨立時的近300萬人口,增加到了3000多萬。爆炸式的移民增長,不僅在短時間內為開墾荒地提供了勞動力,也促成了跨越式的科學和技術引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原所長資中筠:歐洲發展到這個時期,美國拿過這個接力棒來,然後在一個得天獨厚的這樣一塊大陸上頭,相對說來沒有歷史包袱,然後這樣發展起來。

大國崛起道路從不會一路坦途。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次年,南北戰爭爆發,連戰四年。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歷史學教授王希:南北戰爭的意義首先在於使美國原來憲政機制中分裂的主權得到了統一。它為美國大工業化的發展,準備了條件。這個是一個先行,如果說,主權得不到統一,領土不能夠得到統一,或者勞動力體製得不到統一的話,我覺得它後面的大工業化還會推遲,或者不會產生這麼大的效果。

很多美國歷史學者認為,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一道分水嶺。聯邦政府從此變得強大起來,美國的農業、工業以及整個國家都發生了重要的轉變。

南北戰爭後的半個世紀的時間,美國得以自由發展,西部大開發和電氣化引領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大國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和工業基礎。

1894年,美國的工業總產值躍居各大國之首,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這一年,距離這個新國家的誕生僅僅118年,距離這片新大陸被發現也才400年。400年來,它從歐洲汲取營養,發展自己;118年來,它創造了自己的發展模式。

1900年,相比較美國這個新生兒,在遙遠的東方,一個綿延了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夕陽遍照,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族外逃!

八國聯軍進北京

美國成功的背後是巨大的危機,長期的自由發展帶來了秩序的混亂、財富兩極分化和各種罪惡。國運的昌盛總會出現挽狂瀾於既倒的人物,在國家治理一地雞毛的時候,西奧多.羅斯福上台了,新政就此展開。

美國是幸運的,在國內問題逐步改善的時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來自歐洲的軍火和鋼鐵方面的訂單使美國的工業生產更加活躍起來。美國由戰前的債務國變成了歐洲的債權國,擁有了世界40%的財富。在這次戰爭中,美國和英國、法國等國家一道成為了戰勝國。

新生兒是脆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財富和地位並沒有對沖內部蘊含的危機,1929年,大蕭條爆發,進而席捲歐洲!羅斯福家庭的後起之秀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總統,如同其叔叔一般,上任是為了救火。

上帝的眷顧再次降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美國的選擇同第一次世界大戰如出一轍。先是保持中立,然後被迫參戰,加入到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組成的反法西斯陣營。作為第一經濟和軍事強國,美國的加入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無疑是舉足輕重的。

1945年4月,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了四屆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去世了。五個月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新任總統杜魯門宣稱:美國已經獲得了世界的領導地位。

兩次世界大戰,不僅重創了新興大國德國和日本,同時也使傳統大國英國和法國失去了對世界格局的支配權。當時的世界,除了美國和蘇聯,其他工業化國家都風光不再。美國在戰後的工業總產值佔到了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並且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同時,它還向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派駐了軍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美國歷史新的轉折點。獨一無二的綜合實力,使美國擺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企圖安排世界秩序卻無果而終的尷尬,開始按照有利於自己的方式主導國際秩序,並最終在20世紀後期,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70多年,美國在戰後主導建立的世界頂層治理結構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與此同時,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的東方古國卻再次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和輝煌的氣象。

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總統訪華,習大大在故宮寶蘊樓設茶接待。不一樣的歷史,別開生面的場面,註定了不一樣的未來!寶蘊樓的茶韻在多年以後將散發出怎樣的芬芳呢?

明天繼續,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商業銀行的外勤崗該何去何從?
金融從業者的進階,從讀懂銀行年報開始
墨西哥央行在 2017 年 3 月採用的在不消耗外儲的情況下支撐匯率的工具是如何實現的?
【乾貨分享從零開始學量化】阿爾法策略解讀
【陳老師解析】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應該有怎樣的職業規劃?

TAG:財經 | 金融 |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