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提高醫生綜合待遇才是避免悲劇的關鍵

起初看到朋友圈刷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以為是一篇告訴人們如何預防流感的軟文。結果點開之後,心情也由震撼到揪心,最後只剩下悲哀。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作者逐日記錄岳父從流感到肺炎,從門診到ICU, 29天陰陽兩隔的經歷。文章同時也道出了原本富足的一線中產,在巨額醫療費和一床難求的醫療現狀下,無盡的脆弱與悲哀。

其實在整件事情中,醫療資源的短缺是根本原因。這裡面包括職業醫生的短缺,醫療器材的短缺,以及醫患溝通人員的短缺。

很多人將事情的起源歸根於民眾醫療常識不足。其實對於沒有醫學知識甚至文化知識都很少的老年人,沒有醫療常識是很正常的事。而提高民眾醫療常識的關鍵,還是醫護人員的數量。醫護人員的數量多了,自然就有空餘來做醫療知識普及,也有空餘做好醫患溝通。

目前我國醫護人員短缺的問題已經不容小覷,醫護人員過勞死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人詆毀醫生,甚至暴力醫生,這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80%的醫護人員不希望他們的小孩從事醫護工作,而《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作者,在經歷如此慘痛的事件後,得出的人生總結竟然是:不希望小孩將來做醫生。

為人父母如此選擇當然沒有錯,這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是社會,沒有給醫者足夠的尊重,沒有給醫者足夠的待遇和保障,使得醫生這個職業成了雞肋。這樣下去,在未來的幾十年,醫生會越來越少,就醫成本會越來越大,醫院床位會更加難求。

以前我寫過呼籲尊重醫生的文章,有人留言說有的醫生根本沒有醫德,他們掙那麼多錢還那麼囂張,憑什麼讓我們尊重?而且醫生就全對嗎?為什麼要相信他們?

我只好回復他:那你這輩子別去看醫生,有病自己醫得了!

其實,尊重醫生,不是尊重你面前的這個人,而是尊重醫生這個行業。相信醫生,不是完全信賴你面前的這個人,而是相信現代科學。只有讓醫生成為讓人崇拜的職業,才會不斷有人前仆後繼地去學醫。

再來說待遇,待遇我們一般說性價比。一個醫生每天工作20小時,掙得錢是每天工作8小時的人的三倍,算高收入嗎?而且醫生假期都得待機,如果用收入除以他們的工作時間,真不算高收入。

演員一個小時掙多少,醫生一個小時掙多少?演員社會地位有多高,醫生又有多高?

這裡不是說歧視演員這個行業,而是通過對比來說明,醫生這個行業,在我國並沒有得到它應得的社會地位和待遇保障。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學子不選擇醫學專業的根本原因。

保證醫護人員的基本待遇,保障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讓醫護人員有吃飯睡覺的時間,有休假享受親情的權利。讓醫護這個職業充滿吸引力,才是緩解就醫問題的關鍵。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瓊眼看世界

推薦閱讀:

覺得醫生多事?是因為你把自己看得太賤!
醫術再高,也怕菜刀:如何識別危險的醫患關係
疼痛原因不清楚,該不該治療?

TAG:時評 | 醫患關係 | 流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