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別讓孩子養成這4個習慣
一個假期的開始,是一段學習生活的休整,是一個全新起航前的休養生息。為期一個月左右的寒假對孩子來講是件高興的事兒,但和平時相比,可能生活安排缺乏規律,孩子容易養成一些不良習慣。
假期,要避免孩子養成哪些不良習慣?家長該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一起創造愉快美好的親子時光?
習慣的力量是根深蒂固的,一旦假期形成壞習慣,等到開學了不得不糾正時,孩子感到更痛苦,家長也更心累。
因此,孩子在輕鬆愉快享受假期時,家長也需要給他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千萬別讓孩子在假期養成這四個壞習慣:
作息無規律
平時上學期間有時間的約束,孩子養成很規律的生物鐘,早睡早起,否則精神狀態不足以應對白天的學習。
所以一到了假期,很多孩子內心潛台詞就是:「終於可以打破常規了」,開始「任性」起來,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白天睡到中午才起。
孩子應該利用寒假修整、放鬆和減壓,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毫無規律地生活。
因為一旦好好的作息時間被打亂,該睡的時候不睡,該起床吃早飯不起來,只會讓孩子精神狀態比平時還累,根本沒有達到休整的目的,還可能有損孩子身體健康。
上學期間,孩子規律的生活靠的是學校的時間表。所以到了假期,家長也必須和孩子做好約定,從一開始就和孩子商量著制定好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寒假期間,起床、睡覺、玩耍、學習、鍛煉,都定好時間,特殊的日子可以適當放寬,大體上的生活日程都必須要有規矩,保持一種舒適、有秩序的節奏。
當孩子習慣了規律的生活狀態,才不容易走向懶散。
飲食無規律
每年假期,醫院裡的兒童病號就會增加,其中大一部分都是因為貪吃生冷感冒發燒或是暴飲暴食引發腸胃問題。
到了寒假,每個家庭都會置辦很多年貨,走親訪友互贈禮品。看著家裡那麼多好吃好喝的,孩子自然抵擋不住誘惑,免不了一通「掃蕩」。
嘴上一時之快,身體卻要承受負擔。孩子吃過多零食不利於腸胃消化,而且到了飯點就不好好吃飯。
孩子缺乏自制力,這時就需要家長來干預。首先家裡不要準備太多零食,規定好吃零食的時間。
有些孩子飯前大吃特吃,真正吃飯的時候又吃不下,對身體和腸胃都不好。
還有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歡吃的就吃很多,吃撐了還往嘴裡塞,家長要教孩子每餐定量,稍加控制,切忌暴飲暴食。
宅在家裡
冬天天氣冷,孩子一放假就喜歡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在家裡又覺得無聊,於是就選擇看電視、玩手機打發時間。
上學的時候每周都會有體育課,孩子能有專門的時間鍛煉身體、強化骨骼,幫助身體更好地生長發育,還能增強抵抗力。
放假在家,也沒人管了,孩子就會懈怠。一旦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過慣了沒人督促就不去努力的生活,孩子的自律性就更加會降低。
總是宅在家裡,孩子不自覺就會變得懶惰起來,也不利於孩子思維開闊和社會交往。
運動是最能讓身體放鬆和讓大腦得到休息的,而且很多運動還可以刺激智力的發育。
所以家長最好要每周抽出3次左右的時間,選擇一個好天氣,帶孩子出門。
做做運動,和孩子一起參加社區實踐活動、逛逛公園,都不失為一種良好的親子體驗。
沉迷電子產品
說實話,孩子假期中最大的敵人還是電子產品,手機電腦、遊戲動畫,時刻牽動著孩子們的心。
很多孩子一到放假就沉迷電子產品,平時的學習、閱讀習慣全都拋之腦後。
孩子適當玩一小會是可以的,但總是沉迷,很容易就深陷其中,到時候想收心都收不回來。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比如定好規矩,一天只能玩一小時,超過時間堅決沒收,違反規定的話第二天就縮短時間。
家長還可以通過陪孩子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比如和孩子談談心。每個假期,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家長要把握好這個契機,和孩子一起翻翻舊相冊,聊聊往事,聽聽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總結和回顧每一階段的成長。
再比如,與孩子一起閱讀。好的繪本、書籍可以滋養孩子的心靈,豐富他的精神世界。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和你一起做做家務,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看到自己可以幫大人忙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得到增強。
有了這些高質量陪伴,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也會減弱很多。
去哪學總結
葉聖陶曾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壞習慣會限制一個人的發展,而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的未來。
假期是難得的放鬆、調整狀態的時間,也是一段不可掉以輕心的時間。
因為很可能平時幫孩子養成的好習慣,在假期被破壞,甚至還滋生出一些壞習慣,導致後來還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糾正過來。
因此,請家長銘記,好習慣,什麼時候都不能「放假」!孩子尚小,你的引導至關重要。
推薦閱讀:
※5分鐘速讀《巨嬰國》
※4.15 反態度行為習慣化
※重複記憶的冪定律
※30天挑戰
※How to deal with your social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