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白賺9個億的套路,騙了10萬人…
最近股市上躥下跳,今天市場又漲回來了一些,不知道大家的情緒是不是好點了呢?
坦白地講,市場的波動一直會存在,但如果我們選擇了好的資產,下跌僅僅是暫時的,長期來看依然能穿越牛熊;
如果選擇了不好的資產,即便暫時能賺到錢,時間長了還是會還給市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樂視網,曾經也有人從它身上賺過不少錢,現如今危機重重,復牌後連續11次跌停。
今天要介紹一家上市公司比樂視還慘,連續29次跌停,創造了A股史上最長連續跌停紀錄。
這家公司是保千里。
(圖片來源:雪球,統計時間:2017.06.26-2018.02.12,點擊可看大圖)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2月,短短兩個月,保千里從停牌前的10.39元,跌到最低2.34元,跌幅達到77%。
這是什麼概念?
根據17年三季報,持有保千里的散戶大約有10萬,平均每人持股1萬股左右,股價跌了8元左右,散戶平均每人虧了8萬元。
就在今年1月底,這家公司發布公告:預計2017年度將出現大額虧損的情況,虧損數額暫時無法確定。
某種程度上,保千里就是一個「小號版樂視網」——都是因為基本面崩盤,上市公司老闆跑路,引發股價連續跌停。
而且和當年的樂視網一樣,保千里也曾一度輝煌過。
2015年上半年,保千里的股價從6元左右一路暴漲到將近30元,短短几個月翻了四五倍。
再看看公司的業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曾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速,乍一看還真像是一支「成長股」.…
(圖片來源:同花順,統計時間:2015.09.30-2016.12.31,點擊可看大圖)
那為什麼保千里的業績突然一落千丈呢?我們怎麼避開這樣的股票?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家公司。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大家能學到一些辨別公司價值的方法,用知識武裝自己,避免被市場情緒牽著鼻子走。
幾份假合同,白賺9個億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保千里所屬的是電子行業,主營業務是高端電子視像產品。
2015年3月保千里通過借殼的方式上市,什麼是「借殼上市」呢?
簡單來說,有些上市公司因為經營不善,業績糟糕,只剩下一副空殼了,另外一些想要上市的公司就借它們的殼來上市。
比起IPO,借殼上市可以少排隊好幾年,也不用經過各種審查,相當於「走捷徑」。比如之前360就是通過借殼的方式回歸A股市場。
而在借殼的過程中,當時保千里的董事長庄敏就開始「弄虛作假」了:他通過幾份虛假協議,虛增了公司的資產,白白騙取了幾千萬的股票。
直到去年7月,保千里被查出借殼造假,按當時的收盤價計算,庄敏白拿的這部分股票賺了9個多億,而他本人受到處罰的金額是60萬元——違法的成本實在是太低了。
你可能覺得,搞了這麼多錢應該會收斂點了吧?但是人家的胃口更大。
去年12月,保千里又發布公告,前董事長庄敏涉嫌利用各種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總金額高達67億元。
而根據17年三季報,公司總資產不過100億多一點,差不多一半以上資產都被掏空了。
庄敏本人則在東窗事發前「人間蒸發」,再也找不到人了。
因為上述這些原因,保千里復牌後變成了「ST保千里」,開始了連續29次跌停之路。
ST指交易所對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進行「特別處理」。根據交易所規定,列入風險警示的股票需標註ST。
有人可能要問:樂視網問題也很嚴重,為什麼復牌後沒有被ST呢?
這是因為創業板沒有風險警示制度,一旦符合條件直接退市,不會變成「ST樂視網」。
要注意的是,ST股票的漲跌幅度限制是5%,不是10%,所以被ST,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起碼可以少跌5%吧~
2個方法,教你避開「雷區」
其實像保千里這樣涉嫌造假的股票,我們不是沒辦法避開。
首先,早在2016年12月,證監會就對保千里下達了《調查通知書》,對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事進行立案調查。
(圖片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一般來說,證監會不會無緣無故就對上市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多半是掌握了一些證據的。
我們完全可以在財經網站和一些公開渠道看到這些公告信息,及時避開這些「雷區」。
其次,通過閱讀財報,我們也能簡單分析出其中的問題。
之前,在《一招教你辨別A股里的「妖艷賤貨」》里就介紹過一種辦法:看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是否異常。
通常來說,一家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和凈利潤大致要匹配,也就是說,它實際收到的錢(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和賬面賺到的錢(凈利潤)理論上差別不會太大。
用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檢驗下保千里的財報。
(圖片來源:同花順,統計時間:2015.03.31-2016.06.30,點擊可看大圖)
從15年一季度到16年二季度,ST保千里的凈利潤從6000多萬上升到3億多,而它對應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不但遠小於凈利潤,而且大多數時候是負的。
這說明公司有很多錢沒有收回來,實際是被欠著的。
比如2017年三季度,凈利潤是4.04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是-8.56億,兩者之間的差額是-8.56億-4.04億=-12.6億元。
這說明公司有12多億元沒有收回來,錢到哪去了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看下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這一項。
應收賬款很好理解:打個比方,你去餐廳吃一頓飯花了100塊,吃完沒有付現金,而是記在賬上,對餐廳來說就多了100元的「應收賬款」。
所以應收賬款大幅增加,意味著這家公司收到了很多「白條」。
(圖片來源:同花順,統計時間:2016.12.31-2017.09.30,點擊可看大圖)
打開資產負債表,你會發現17年三季度的應收賬款是24.5億,而年初是11.18億元,增加了13億元左右,和沒有收回的錢大致吻合。
不過這裡要強調一點,應收賬款增加並不代表就有問題。因為有些公司就是採取「先發貨後收款」的銷售模式,產品賣得多,應收賬款自然也會跟著上升。
但在正常情況下,這些錢到了賬期都能收回來,反應在現金流量表上就是年報中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應該為正。
而那些應收賬款增加,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長期為負的,我們就要警惕。像ST保千里2015、2016年連續兩年都是負數,至少說明它的回款能力是有問題的。
最後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保千里通過大量的應收賬款增加了營業收入,虛增了凈利潤,實際上收到的是一堆「白條」,而真正的錢恐怕早就被轉移走了。
對我們的啟示
從保千里這個案例,我們有2點啟發:
1.現金流指標異常的公司要小心。
像保千里最近幾年的凈利潤是正數,而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一直是巨大的負數,顯然是要引起我們重視的。
雖然現金流指標異常,不一定就代表公司業績造假,但現金流不健康的公司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你也可以用這個指標看看其他股票,做一下「排除法」。
2.警惕應收賬款大幅增加。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的應收賬款突然大幅增加,是要引起警惕的,萬一這些錢收不回來,就有可能帶來很大的風險。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看到應收賬款上升,就簡單地懷疑其中有問題,具體還是要看現金流等其他指標,同時結合公司實際的經營模式,綜合分析才能下結論。
最後要提醒買過保千里的投資者,不要放棄索賠的權利。
2017年7月,保千里因「借殼造假」被證監會行政處罰,根據《證券法》司法解釋確定的投資者索賠條件:
在2014年5月27日到2016年12月29日之間買入保千里,並在2016年12月29日之後賣出或持有,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索賠訴訟。
而去年12月,證監會再次對ST保千里立案調查,一旦再次被行政處罰,虧損的投資者還是有機會依法提出索賠(具體可聯繫相關的維權律師)
當然,具體時間段還要等調查結果出來了才能確定,詳細情況記得多關註上市公司的最新公告。
你還有什麼辦法辨別「偽成長股」?歡迎留言告訴我~
覺得今天內容很贊的記得給我點個贊哦~
最後多提醒一下,如果你手上有閑錢,注意:
1.一般來說,明天(2月13日)15點前,買貨幣基金,可以享受春節期間的收益,具體可以看平台的通知確認。
2.明天(2月13日)交易國債逆回購,一天期的能享8天收益,交易的時候要看清楚資金可用和資金可取的時間。不過從今天的收益率來看,並沒有比貨基高,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
相關鏈接:(僅供理解思路,日期不是對應的)
理財提醒丨節前買這些,春節錢不閑!
今年最後這3天,你還有個多賺錢的機會…丨國債逆回購
- 關注簡七讀財(jane7ducai)-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