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生活很平淡,也能寫出好故事
張春,目前是職業作家和寫作營「甜餅乾隱修會」會長,現居廈門。她的作品《一生里的某一刻》是2015年最受矚目的文學書之一,榮獲新華社年度影響力圖書、豆瓣讀書年度文學圖書,入圍《新京報》年度最佳生活圖書、廣電總局最受大眾歡迎的50種圖書。新作《在另一個宇宙的1003天》已上市。
她喜歡寫作,也有一些故事想要分享。
「寫,是一種療愈」
「寫」,對我來說,是一種療愈。當我能仔仔細細地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手指,詳盡、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時,我會感到安心。寫的時候,反覆確認寫下來的是不是真實的,並且在把它發出去時,懷有信任和愛意,相信看到我的人是友善的,相信未來的我也不會為此羞愧。在這過程中,我一撇一捺,一個像素一個像素地觸摸著自己的光彩。這是人生這條漆黑的河流里,雖然無法打撈,但仍然亮晶晶的東西。
——張春《我不是因為抑鬱症才變成廢物的》
小時候,每次寒假,老師都會布置各式各樣的作業,其中,最讓人頭大的就是日記,流水賬式地記錄,恨不得連上廁所用了幾節紙這樣的話也寫上,無非是想把那頁日記紙寫滿。
而現在,每次過年回家都會掏出這些舊舊的日記薄,坐在床頭,來來回回地翻,比看老照片有意思多了,「我有一個夢想」「我的爸爸媽媽」「最難忘的一件事」「第一次喜歡的人」。
那些在別人面前如此幼稚可笑的平淡過去,都變成了成年後的心頭肉手中寶,也拼成了一個完完整整的自己,而自己又是那麼獨特。
或許這就是寫作的意義,記錄生活,發現自己。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說:
別騙人了,那些小時候的流水賬也就夠感動自己,怎麼感動別人?
我生活還是那麼平淡,有什麼可寫的?
每次寫到一半,就寫不下去,實在是太無聊?
好故事都是別人的,我寫的就是一坨屎。
寫作是門手藝,是需要技術的,我有心無力......
找不到一個好的角度,只是在人云亦云。
真不是這樣的。
文字技巧對於寫作來說很重要,但學會投入生活更重要。寫作不是因為有才華,而是因為你有情感。
所以,只要你還有想要用文字記錄生活的衝動,懂得寫作的真正意義,那麼,你和好故事之間,也就差了這節課的距離——張春「如何書寫出真實、獨特的自己」。
「最會講故事」「治癒系達人」張春
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吃」更治癒的嗎?有,那就是張春筆下的「吃」。
翻開她的新書《在另一個宇宙的1003天》,一本散文集,用她自己的話介紹,「用文字梳理經歷抑鬱症的生命體驗,打通了『疾病』和『現實世界』這兩個平行宇宙。」
只說說「現實世界」這個宇宙吧。
第一篇《在廈門要飯》腦洞實在炸裂,只有真正愛著生活的人才會有這樣的覺悟吧,不去操心地球爆炸、經濟危機、工作瓶頸,而去尋找生活中最易得的滿足感。張春走遍廈門,為要飯這項事業,做了細緻的準備,先找住處:
我精選了幾個住處。一是小白鷺藝術中心附近的地下通道,這個通道橫貫環島路,卻幾乎沒有人走。因為通道的兩邊不是人流密集的地方,並且路面上又有斑馬線。有斑馬線就沒幾個人會走地下通道。它溫暖、乾燥、寧靜,沒有什麼尿。而且兩邊入口都有裝飾牆,拐進去才是入口。
再找吃家,她知道哪家糕點店會扔掉隔夜的麵包,那些超市裡有試吃到飽的食物,還有如何加入可以蹭吃蹭喝的婚禮現場,哪條街上有芒果樹......
就連和朋友吃烤魚,也讓人看得哈喇子直流。
魚條條撕開,雅緻地從魚骨上清除,盆子里的湯輕輕冒起金黃色的泡,偶爾濺出一兩個油滴。魚反正不會變涼,盆子里有各種蔬菜一起煮著,也沒有好吃到成為需要火急火燎下咽的東西。
——《三個人,吃烤魚》
這樣輕輕淡淡,卻有滋有味的語言實在太多。
在張春得抑鬱症的時候,有一隻叫多比的狗陪著她。她不吃飯,但會給多比做很多吃的,還會根據它的口味不斷調整配方。
多比改吃排骨以後再也沒有吐。又過了些日子,夏天來了。我已經好了不少,可以去菜市場買只活雞,請人幫我宰好。多比吃雞肉,我喝湯、吃雞腿、吃雞湯里的菇,再洗點上海青下去燙燙,我們的伙食又變好了些。
——《狗剩湯》
這道狗剩湯又多了一味,人情味。
張春的文字,多是這樣生活化的場景,很有畫面感,真實得就像隔壁的小姐姐,說著我們會說的話,做著我們會做的事,可她怎麼就能寫得這麼有意思。
更重要的是,張春那些從生活而來的本真智慧。
生活是那樣無窮無盡,沒有結局可言,活著的事實就是一切了。既然僥倖還活著,那麼,來什麼就咽下什麼,盡量不畏懼痛苦,也盡量不畏懼幸福。
——《身殘才不會志堅,但勇氣的確可以開出花》
怎樣在這些細碎的生活中發現有趣,把它們變成故事,變成吸引人的故事,或許只有當事人能說出原因,講得出技法吧。
「如何書寫出真實、獨特的自己」
這是張春第一在知乎開 Live,不是那種十幾節二十幾節的課程,而是一次即時的互動交流。
張春將用五個真實世界的小故事,告訴你一些關於真實表達、發現生活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寫故事技巧,比如素材收集、情節設置、人物塑造、語言表達等等。
讓那些躺在腦袋裡的想法,變成好故事,屬於你自己的精彩故事。
1. 你在關心什麼呢?——一個婦聯信訪處的電話:學會窺見自己的內心
2. 你的人生真的不夠精彩嗎?——三個開小店的人:學會丈量與生活的距離
3. 一個好故事是不是越離奇越好?——背著亡妻的男人:奇情和平凡無法決定故事好壞
4. 什麼樣的主角才足夠特別? ——兩個病人的愛情:缺陷使我們特別起來
5. 怎樣獲得穩固和清晰的表達? ——薛之謙和李雨桐:問自己三個問題,「他是誰、我是誰、讀者是誰?」
本 Live 不僅限於文案、廣告、自媒體人,還有熱愛記錄生活的寫作者,想要大開腦洞的寫作者,想寫溫暖真摯文字的寫作者。
2018 年 2 月 26 日,新年前囤一點知識年貨吧,年後聽起來。新年需要一點不一樣的新技能!讓生活更有趣的技能哦!
點擊這個鏈接,你也能寫出好故事:
如何書寫出真實、獨特的自己![圖標](http://i1.wp.com/pic3.zhimg.com/2f441f0e1b1e8030affcdccedd4d84c6_ipico.jpg)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