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超的詭辯術

尼赫魯:印度人是是熱愛和平的,我從靈魂里厭惡戰爭!

周恩來:我從未遇到過比尼赫魯還傲慢的人。他既靠不住,又摸不透!」

中印邊界爭端的起源

一戰之前,英國是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其中,以印度最為富庶,其殖民地政府收入抵得上當時日本全年的收入。

所以印度被認為是英國「帝國皇冠上的寶石」。

【 評:一語雙關,英女皇皇冠的寶石的確來自印度】

為了保護這顆寶石,英國政府派麥克馬洪將北方的西藏一分為二,以便其中一塊地區併入印度,或者至少可以作為緩衝帶而存在。

這條分割了西藏的線就是麥克馬洪線,由英國單方面於1914年劃定,但歷屆中國政府均否認簽字承認。

1949年,國共內戰,共產黨勝出,西藏謀求脫離中國,中國軍隊隨即開進西藏。

印度譴責中國武力「入侵」西藏,稱中國在西藏採取軍事行動將有損中國的世界威望。

中國表示不在乎,認為對中國不友好的國家會一直不友好,不會因為中國聽從他們的建議就變得友好起來。

評:事實的確如此】

最後,印度被迫接受了西藏併入中國的事實,選擇跟中國保持友好。

中印當時面臨的國際環境

儘管中國人認為被殖民是很恥辱的事情,但世界上大多數被殖民的國家,都對他們曾經的主人都抱有好感。

這就是為什麼英法至今仍在他們曾殖民的國家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建國的印度,不僅在西方擁有極其良好的聲譽,在第三世界也擁有極高的聲望。

1954年,尼赫魯將周恩來為解決中印爭端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基礎,提出的不結盟運動,得到了第三世界的廣泛響應。【評:有點類似2017年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尼赫魯順理成章成為不結盟運動的代言人,在諸多國際事務中享有巨大的聲望。

從加沙、剛果、朝鮮乃至於美蘇,印度都被邀去當裁判,當和事佬,或者當仲裁者。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曾對印度議會說,印度這個國家「懷著偉大的信念同世界其他國家講話,而人家則懷著極大的崇敬傾聽印度。」

俄羅斯也對印度保持一定程度的欣賞,後來還在中印衝突中為印度提供運輸機。

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與印度截然不同。

整個二戰後的四五十年代,世界各國都面臨著與國民黨中國政府一樣的情況,即共產運動對他們的政府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因為這個原因,國際社會普遍對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新政府懷有戒心。中國在萬隆會議上的遭遇就證明了這一點。

1955年,萬隆會議上,各國指責中國支持別的國家內部的共產運動,是「新殖民主義」。

作為回應,周恩來提出「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的建議,放棄了之前支持共產運動的做法。【註:東南亞各國都有很多華僑,為了打消他們的疑慮,中國放棄雙重國籍】

儘管如此,各國仍然堅持認為中國是一個好戰的國家,並對中國保持著一如既往的不信任。

中印相互瞧不起

印度人認為,印度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印度人是溫和的民族,非暴力基因深入到他們的靈魂之中。所以全世界喜歡印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萬隆會議上,按照印度的想法,印中兩國的地位應象孿生兄弟那樣平等;論資格,印度還要老一些。

尼赫魯早已世界聞名,他的著作為人傳誦,他的生平事迹受人注意,而周恩來最多不過是毛澤東遊擊隊的一名指揮官,在中國以外毫無名氣。

所以會議上,尼赫魯對周恩來的態度,表面看起來平等,實際上他始終以周恩來的前輩自居。

他也許確實沒有理會到,他這種作法表面上看來是對中國友善,而實際上卻含有高人一等的味道。

當然,在周恩來及其同事們看來,印度和尼赫魯這個民族資產階級的人物竟然想充當他們的監護人是離奇可笑的。

中國對印度的態度,從國民黨時期就已經定調。

民國期間,印度的潘尼迦就任駐華大使後,很快就體會到,中國對他的國家是頗為瞧不起的。

中國認為自己作為世界大國是世界公認,不言自明的,而印度需要擺清楚自己的位置。

國民黨這種自認亞洲老大的態度也被共產黨所繼承。

尼赫魯在1954年訪問完中國,回印度以後,對中國人民在建設國家中表現出來的精力和紀律,印象很深,他認為這給中國帶來了「了不起的力量」。

但是,這次訪問中國時,他會見了毛澤東。據說尼赫魯在會見後感到似乎他「就象從中華帝國的屬國或附庸國來的臣民一樣,被引進謁見」。

儘管中國有一種從骨子裡就有的驕傲或者傲慢,但不怎麼表現出來,中國在各種國際事務中保持著相當程度的低調。

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民族特徵,也可能是因為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過於嚴峻:很少有國家願意信任他。

與中國相反,印度則在各種國際事務中十分高調,甚至過分高調。

【評:跟現在歐美國家的中國和印度人十分類似哈,中國人善於做事,印度人善於溝通】

1960年,蘇聯的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冷戰氣氛稍微緩和。尼赫魯認為這是他的功勞。

他認為,印度一直宣傳用講理文明的態度解決國際爭端,如今大國終於接受了印度的建議,並將其開始實施。印度的地位得到認可。

所以印度的外交官常以第三世界代言人的口氣,批評西方國家的外交政策。這讓被批評的國家的外交人員很難堪。

中印領土爭端

爭端主要可以概括為:印度認為英國劃的麥克馬洪線是無可爭議的邊界,中國則認為邊界未定,需要重新劃定。

萬隆會議後,中印關係達到巔峰。但隨著中國在其他國家的邊界問題逐漸敲定,中印邊界的衝突逐漸浮現出來。

1949年以來,對於西藏傳來的抵抗中國人的消息,出於對流亡印度的西藏人的同情,印度公眾開始反華,議員們要求尼赫魯對中印邊界問題有明確的態度。

有議員提議,印度可以假裝問題不存在,假裝中國已經接受了印度的邊界主張。如果中國提出這個問題,印度將拒絕談判。如果中國提出抗議,隨他去。

這個提議符合許多印度人一貫的非暴力不合作思維,所以得到了包括尼赫魯在內的許多人的認同。

前面的文章我們講,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決定成年後的性格,國家也是這樣。一個國家的歷史決定了他看待當前問題的思維。

印度的歷史:

印度的獨立並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

【印度獨立的真實原因是英國國力的衰退和印度人暴力鬥爭的雙重結果,英國人意識到自己擋不住印度,所以推出非暴力的甘地作為印度獨立的英雄。】

印度聯邦的成立也沒有發生戰爭。

【尼赫魯的國大黨曾草出一份聯邦協議,要求各公國加入,組成聯邦。對於不願意加入的公國,國大黨會利用甘地的號召力,到該公國靜坐抗議。最後,各公國政府發現加入聯邦並無壞處,所以在壓力之下,簽訂聯邦協議。】

種種成功的經歷,似乎讓印度人認為,只要通過不合作的方式,印度面臨的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於是乎,印度對邊界爭端的態度就確定下來了:不管中國承認與否,麥克馬洪線就是印度的邊界。通俗講就是,凡是印度聲稱的領土,就是印度無可爭議的領土,不容談判。

但這與尼赫魯一向宣稱的主張相悖:尼赫魯聲稱「自己從靈魂里厭惡戰爭」,他呼籲國際社會應該通過談判解決分歧。

為什麼最終還是發生了戰爭?

原來在印度的思維中,如果涉及到別人,比如中美,那麼他認為雙方應該坐下來,通過談判,互相妥協,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點。

但一旦涉及到印度自己,那麼印度人心目中的談判就是:別人必須無條件接受印度的主張,如果對方不接受,那就是拒絕談判,破壞和平。

這種思維如果出現在美國人身上,也許不會發生戰爭,因為美國的軍力足夠強大。就像教父所說,他提出的條件別人無法拒絕【因為拒絕就會挨打!】。

但當印度面對地球上最強大的陸軍之一:解放軍的時候,要是也這麼想,那就是欠揍了。

怎麼辦?

印度人發揮自己詭辯的特長,以及國際上社會對自己的普遍信任,開始執行這種套路:

硬說邊界早已存在。印度提出談判,但不是談判邊界划到哪裡,而是談判中國什麼時候撤出印度的「領土」。這樣,當中國拒絕的時候,印度可以對外宣稱中國拒絕談判。

【評:甩鍋這種手法,印度不僅僅對付中國人,也經常對付自己人,後面的文章會講到】

前面講到,國際社會普遍不信任中國,認為共產黨中國好戰。所以當印度將拒絕談判的責任推給中國之後,國際社會很快不假思索地接受了。

後來,在與周恩來的來往中,尼赫魯更是充分發揮了印度獨有的辯論術:看起來是同意,其實是拒絕。

比如,周恩來提出,簽訂協議前應該維持現狀。尼赫魯回應:

「我同意雙方應該尊重在最近的那些爭執發生之前所存在的情況,雙方都不應該試圖採取片面行動去行使自認為屬於它的權利。再則,如果有任何土地系最近所取得的話,這種情況應予糾正。」

這句話大意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們應該維持以前的狀況。【評:以前的狀況叫現狀?】

後來周恩來提到尼赫魯,總是說他「難以信賴,不可捉摸。」原因就在於此。

為了實現將中國軍隊趕出印度自認為的領土,印度除了在宣傳上使用詭辯術,將不談判的責任推給中國外,還在行動上貫徹不合作主義——前進政策。

前進政策:不開槍,在雙方軍隊邊境處,印度巡邏隊不進攻中國佔據的高低,而是插入空隙地帶,建立哨所。使印度的防線向前推進,以逼迫中國撤退。

前進政策有兩個目標:

第一,堵住中國人進一步向前推進的可能路線;

第二,迫使中國軍隊撤走。

這項政策的潛在前提是:中國絕對不會列印度,並最終像英國人一樣,撤出「印度的領土」。

看來,尼赫魯和印度許多官員似乎抱著這樣一種看法,印度人的和平天性是世界公認的,無論印度做什麼,沒有國家願意同他開戰。

前進政策是一個對撞的方針。就像兩輛車相對著開來,中國提議雙方停下來,而印度則認為中國應該給他讓路。

這種做法怎樣作死?

請看關注公眾號【戰略總局】,收看下一集:印度的和平天性是舉世無雙的

預告:

提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印度的甘地。

甘地帶領著手無寸鐵的印度人民,通過不合作運動贏得了獨立,也贏得了西方人的讚賞。

然而,這一次,尼赫魯發起的不合作運動,卻是由一群荷槍實彈的印度士兵執行,而他們面對的也不是一心只圖掙錢的英國人,而是保護疆土的中國人。

——謝謝收看,更多精彩,更在公眾號:戰略總局


推薦閱讀:

TAG:印度 | 印度軍事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