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講產品側的「版本構成」
快過年了,單刀直入不廢話,節約出的時間可以去皮~(笑)
上一篇:
Arthur Baggins:上周交互同學問我:怎麼排產品路線圖首先要區分下,產品規劃產品線的能力迭代版本,研發側規劃發布版本,兩者可能會有偏差。
你定的產品版本(核心產品能力),研發側通過2、3次更新迭代來完成還挺正常。時間點和你的規划出入別太大即可。下面逐一來說。
1. 確定框架
需要說明的是,大多數長期規劃可能不太靠得住,因為互聯網領域市場環是真·瞬息萬變。
嘛,3個月以內的還是要儘可能保證高可靠性的,3個月以外的哪怕發現不太可用了也別灰心,不奇怪。當然我們還是要儘可能地保證其有效,眼睛放量,及時調整(你的千里眼EX可以用上了~)。
通常而言,長期規劃來自於企業的競爭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 分析等大家肯定聽得很多了,在此不贅述。有同學反映,感覺這些不是自己用的,其實就當思維工具即可,很好用。
通過這些思考和梳理,可以得到短、中、長期內,企業最需要的產品上的能力。也可能會掃出一些能力是需要其他部門共同構建的,你懂的,作為產品需要主動溝通一下。
此時可以寫些產品方案了,再和研發 Leader 們評估下大概的成本,以此定出路線圖框架。
要提醒的是,長期規划上,必須要和公司的決策層充分溝通,畢竟是大事情。好在產品經理角色的特點之一就是你足夠靠近決策層,這是由產品的職責決定的,和能力、工作經驗都關係不大。
2. 核心版本構成
定好了主要版本,接著來審視單個版本。一個產品版本,產品側核心考慮的是達成用戶故事/覆蓋使用場景。同時提供必要的特性來支持能力的構成和價值的兌現,然後避免挖坑。
具體落到特性上,也就是:
- 要覆蓋的場景的核心產品能力
- 必要的相關特性
- 「梯子」(確保價值可兌現的必要基礎設施,Onboarding 能力)
- 數據兼容/預處理邏輯
- 新的產品形態對使用路徑的影響
- 和其他現有或新交付特性的聯動,排除可能的坑。
如果有必要的相關特性,且其本身也還有些產品價值的話,可以優先在之前的版本中發掉,分解核心版本的壓力,規劃也能更靈活。到這一步,需求池中的那些大需求可能已經被歸總進來了,如果還有漏網的就往後排,說明這不是企業急需的。
3. 構成完整路線圖
將剩餘的需求按之前排定的次序,放入此版本框架內。
如果零散的需求較多,可以根據一定的目的來整合。比如有好幾個都是優化 XXX 模塊體驗的,可以放一起上,構成版本,也比較容易營銷(營銷小夥伴愛你)。
整體審視一遍你的路線圖,檢查以下兩項:
避免長期沒有大特性。
除非你在憋大招,不然隔段時間總得有個高價值特性能迭代出來。周期視產品而定,一般 1 個月左右。
避免過度積壓小優化。
每次大版本上的時候,如果資源允許,盡量帶上幾個小優化。如果不這麼做,小優化很容易越積越多,到時候就會出現需花費 1 個月的「整體優化」版本,你可能並不喜歡看到(血的教訓吶,扶額)。
好啦,現在你已經排好路線圖了,下樓吃火鍋吧~
4. 路線圖說明
抱歉,火鍋的事先放一放。還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做。
記得要寫個路線圖說明(膠片寫起來~)。
即是給自己,也是給其他協作同事的。尤其是研發、營銷和運營同事,他們需要知道之後產品將如何發展。說明規劃思路,闡述原因。
最後,閑談兩句。
路線圖呢,即使你憑直覺來,也能排出個大概來,可能外行也覺得挺 OK 的。可能你更願意砸點時間在產品方案和具體設計上。
但是,請務必以第一優先重視這項工作。
畢竟,從這項職能開始,等於公司已經將相當數量的資源交託給你安排和動用了,務必負起責任來。
以上,希望對剛開始負責產品線規劃的同學有所幫助。
最後,祝讀者朋友狗年大吉~~~
推薦閱讀:
※課程篇(9):產品設計-產品框架
※驗證碼場景和形式
※寫給部門管理者的諫言:你敢了解你的員工嗎?
※快餐用戶與正餐用戶
TAG:互聯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