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社會學思考25——看完《青年馬克思》後奮筆疾書,有些思考此刻不記下來之後就會忘記

觀影是我的日常生活。我稱之為「觀片訓練」。所以當有次看伯格曼的紀錄片,老年伯格曼說「我每天都會看一到兩部電影」時,瞬間,我感覺到對這個難搞的老頭兒更貼近了。有觀影這個習慣一年多了,逐漸地,我還學會了看電影分析,學會了分析哪些影評對於我的寫作和創作來說是有效的

恩,現在對「有效」特別充滿執念,這是我的小目標。

也開始自己去做評論。簡短的、小的、即刻的、片段的。當然也是不專業的、絕不想專業的,從一個口子撕開,縱身一躍,以獲取小小的理論建構為宗旨。

是的,我的評論其實是從觀片訓練開始的。

那麼,觀影為何?

訓練自己的感受力、思考力。尤其是「從細微的事情上建構理論、發現新知」的能力。不如此,不能出大的洞見。

今晚觀片訓練《青年馬克思》 The Young Karl Marx。17年的新片,上映於柏林電影節。看完以後習慣性地去豆瓣上瞄了一眼,簡直惡評甚多,394個人打分6.3 。有說流水賬、無聊、沒有劇情也沒有高潮、人物塑造得太猥瑣、馬克思和恩格斯活像一對脆弱的攻受等等。

是我的審美出問題了嗎?還是我判斷力有問題?我覺得此片非常精彩。當然這也不是我第一次和豆瓣意見相左了。

這部片子也許缺陷重重,但「乾巴巴不好看」這種浮光掠影的感性評價是基本無意義的。「敘事」,是的,回到敘事的問題。影片如何敘事?有效表達觀點了嗎敘事的結構是什麼樣的?最後建構的整幅圖景是什麼樣的?自洽嗎?觀點的水準怎麼樣?

很明顯的,導演非常非常非常生動地刻畫了學術圈的生態。馬克思彷彿生活在兩重世界里。實際上,他一直都是近代以來一個特別突出的個案:遊走於兩重世界的讀書人。一重是學術圈,這是作為一名學者的他所最熟悉的領域,那是他的出身,是他甩不掉又放不下的圈子,他必須脫胎於這個圈子,也必須始終依靠這個圈子,讓它作為一部機器,在傳播力上和學術交流上發揮力量。導演用了幾場戲就刻畫出了學術圈慣常的做派和程式——簡直與今無異。非常清晰(也許有點簡化)地描繪出了「知識是怎樣在學術圈裡被生產的」。在這一重世界裡,馬克思始終都表現得無法與之熨帖,相當浮躁、不適,但又渴望獲得力量。他的臉上總帶著不耐煩的焦灼氣。這難道不是三十歲左右年輕人的最好寫照嗎?

另一重世界是那個血肉相博的世界。真實的生存困境,真實的階級紛爭。導演的刻畫也並不粗陋。馬克思在這一重世界裡依然是不熨帖的,他渴望進入,卻始終只能以知識的方式。以知識的方式生存,以知識的方式鬥爭,以知識的方式介入

是的,我在前些天的《悲傷蛙》一文中已經對這種介入提出看法。知識分子的介入始終應該,也只能是一種「點火」的姿態。在我的論文中會就這點繼續展開。在這裡,馬克思滿目瘡痍,不到三十就皺紋橫生。整個青年馬克思都處在焦慮和不適中,沒有一次他是泰然自若的,彷彿徹夜熬著、難受著,反倒是恩格斯臉上總掛著一份平靜和自足。

這難道不真?電影在某個意義上來說難道不也為了求真?要張力是吧,豆瓣的觀眾們你們去看話劇啊!

上面這段對話看哭我了。也許是因為我也處在馬克思當年的這個年紀吧。不忍多談,只能說,三十歲真是個分水嶺,偉大的男人們,咬著牙、一狠心,一步跨過。從此以後,各自的胸懷、視野,完全有別。一如馬克思——枯坐到天亮、筆耕不輟,這是知識分子的生存方式。遊走於兩個世界中卻依然只能以知識的方式生活,他只能忠於此。

一個誠實的人,應該忠實於自身,以自身的方式去生活,去存在。

記得以前讀《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時候,許志強老師說過一句話,幾年過去了,我一直印象深刻,他說:「高貴的思想總是被一個卑賤的人去執行」。在今天的我看來,這句話的立場是精英的,是知識分子式的,但卻這樣精確。就像電影里老學者蒲魯東關於路德宗教的這段評說一樣,馬克思以後的歷史果然還是證明了蒲魯東的一語成讖。

完全生活在第一重世界裡的知識分子普魯東,所以他是平靜、祥和。知識分子圈是自洽的、安全的。以書信的方式——以讀書人的方式。

一語成讖。不行動就不會一語成讖,不是嗎。

馬克思讓多少這類語言一語成讖,包括「批判會吞噬一切,當它沒有什麼可以吞噬的時候,就只能吞噬它自己」。

以上,以我現在的智慧還不能做答。它是一個需要洞見的問題。

我一度,直到現在也特別著迷理論的建構過程。這也是我堅持讀書到現在的根本原因。馬克思是其中重要的一個例子。他太聰明了,這一點毫無疑問。他可以從極簡單的概念,命題和假設出發,經過嚴謹的邏輯推演,導出結論,而且全是新知,絕不是常識他不做那種「我研究了半天,最後證明了一個常識」這樣的事情。他還可以從歷史的無數細節中提煉深層次的歷史機制,從此時此刻的歷史變局中把握歷史的發展線索。這種聯想能力毫無疑問是受過訓練的,而且是哲學、社會學直接訓練的結果。大量的訓練,最後成為他的直覺,如同條件反射。我在寫論文的日日夜夜裡,都在感受這種建構能力的重要性,驚嘆於他如何可以處理這樣複雜的材料。倘若談到「處理時代」,這才是。

我太羨慕這種能力了。

如果將這種能力運用在藝術創作里,會做出極其優秀的作品,就像我前面的文章里所寫的:

誰可以清晰、簡單、有效地表達觀點,誰可以做到持有隱忍不發的外部視角、真真正正的廣闊視閾,誰可以做到邏輯地論證,並保留移情的含蓄空間,誰可以完成非語言系統,而純乎藝術系統的(也就是語言絕無法做到的那一部分)創造,誰就可以在這個時代做出最傑出的藝術作品。無論以何種方式。

馬克思的理論無論如何,都顯得乾淨,簡單,明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因此也易於傳播,易於利用。就像一個透明的晶體,沒有那種處理不掉,亂扔一地的冗餘信息。

這是美。這是美啊。

這也是我看到好的文章時仍舊可以喜不自禁的原因。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寫道:

和一個數學極好的人一起看展覽。問他,你覺得這件作品怎麼樣?他說:太冗贅,多餘的東西太多,絲毫不單純,就好像一地凄苦的,進行不下去的運算。

你要問我這個反美學的人怎麼看美學,其實我一直覺得這才是美學。

立刻有人跳出來問我:工科生的思想真是……進行不下去的運算就不美嗎?

大概他們沒有那麼深刻地感受過,「最好的理論如同數學一般澄明」是何樣的。最好的藝術也一定是抵達這個境界的。

片子最後齣戲了,放起了like a rolling stone作為結尾曲,配合各種紀錄片片段小窗口切播,生冷的德語一下子轉成了俏皮的英文。迪倫的唱腔在這裡更顯一種反諷:難道不是嗎?前世今生都在改變時代,也改變不了時代。但時代就在這種博弈中滾滾向前。

但仍然在豆瓣里看到一些有趣的評價點,比如逍遙君所寫的:

在這部模板化的電影里,也隱藏著一些有趣的反思,由此使得這部簡單電影變得不簡單。

(1)魏特琳對馬恩的「階級觀」的批判:當馬恩義正言辭而激動地提出要寫一份震撼工人階級的引導性行動綱領的時候,影片里的魏特琳說了一段我認為這電影最為深刻的台詞:「批判會吞噬一切存在,當沒有其他東西可吞噬的時候,它就只能吞噬它自己。」聯想到後來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某些過激事故,這句台詞帶來的反思意義也就誕生了:批判是什麼?以批判一切常識、傳統、道德為目的的批判理論,不應該反過來批判一下自己的問題和缺點嗎?在把批判思想轉化為實際行動時人們應該注意什麼?

(這一點我也注意到了,非常精彩,反思即體現在這裡,但是和逍遙君的觀點不同,我認為批判在這裡有解構之意)

(2)電影結尾的歌曲和畫面:在該電影結尾時,一曲鮑勃迪倫的《like a rolling stone》出乎意料地響起了,接著是十九世紀到現今社會這一歷史裡各種各樣的為求平等自由民主而進行的反抗運動畫面:經濟大危機、1968年五月風暴、黑人平權運動、切格瓦拉事件、蘇美冷戰、各種yansegeming……令人驚異的是,其中甚至包括反抗某些前社會主義國家的抵抗運動事件!這一結尾為著實令人奇怪:為什麼鮑勃迪倫這一個自由主義者搖滾歌手的歌曲會出現在一部紀念馬恩的人物傳記電影裡面?為什麼反抗某些前社會主義國家的抵抗運動事件也會出現在這一部紀念馬克思主義的電影里??以及最關鍵的——為什麼作者們要以這一片段為結尾???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是見仁見智,就我個人來說,經過思索,簡單的回答:

a:上個世紀里的多種平權運動、抵抗運動、反抗事件——比如、1968年五月風暴、黑人平權運動、反越戰遊行——多多少少跟馬克思主義和由其影響而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和工人運動有關係,比如鮑勃迪倫就是在民權運動和反越戰運動時期里活動並廣泛成名的(還記得那首《答案在風中飄》嗎),因此電影引用他的歌,也能夠理解了。

b: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極其複雜、影響廣泛而又十分偉大的思想體系,與自由主義思想、保守主義思想在上個世紀產生了各種爭論和衝突,雖然由於各種原因暫時性被壓制下去,但馬克思主義的終極關懷——共產主義(約翰列儂的《image》也受其影響)、所有人的自由和解放(自由世界)、平等理想(貧富差距的儘可能減小)——卻對後世的一些人們及其活動一直有著一定的影響,即便是那些反對變質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抗爭運動,一定程度上也受了馬克思主義精髓思想的影響,關於這一點,後現代主義大哲學家德里達說得很強力:「沒有馬克思就沒有未來,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和繼承,就沒有未來——無論如何,沒有對於某一個馬克思、對於他的天才、至少是對於他的許多精神中的一個的記憶和繼承,就沒有未來。……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們願意與否,知道與否,他們今天在某種程度上說都是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繼承人。(《馬克思的幽靈》)」因此,這電影里展現的各種抗爭的歷史畫面,也合乎著「紀念馬克思」這一情理。

c:聽過的人們都知道,《like a rolling stone》這首變革式的歌曲喊出了形形色色的「流浪漢」的複雜心態,最經典的是這一句: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關於這首歌放在這一部人物傳記電影里,就個人的解讀來看,表面上有些突兀,但結合電影整體來看,不正是唱出了「作為一個流浪人的馬克思」的心酸嗎(看一看電影裡面馬克思幾次被迫遷居的無力和苦難)?不正是吼出了無產階級一無所有但又只能堅持活下去的無奈、糾結和悲慘的矛盾心態嗎(看一看電影裡面紡織工人們多次的愁眉苦臉和苦難生活)??而結尾這一個片段不正是警醒著人們隨時要記住「公正尚未建立,同志仍需努力」這一個被遺忘了的道理嗎?

生活於兩重世界的流浪漢,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逍遙君的解讀很有意思。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其實是一個普世性的問題,用一句直白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如何才可以獲得幸福」。這種問題在任何時代都會成為萬眾矚目的問題,它關乎存在。)

4.暫時的結論:

綜合來說,這一部電影確實拍攝得過於簡單化,比如十九世紀工人們的生活現實並未被活生生展現,馬克思一家的被迫流浪過程沒有被細緻化呈現、馬恩的實際鬥爭活動也沒被展演得太多……但通過對以上提過的一些電影片段、電影台詞、電影形象的分析,我發現這部電影並沒有很所人說的那樣糟糕,反而顯現和隱藏著一些不簡單的東西在裡面——這就是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紀念、祛魅和反思,雖然作者們最終還是從正面肯定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當然,對於這樣一部電影,人們自然有著不同的意見、評價和判斷,但就我個人而言,這確實是一部有意義、及時的但也只能定位為嘗試性質的電影。

Skylar 也在豆瓣里寫了一段文字,我深以為然:

電影在語言上應當是比較考據的。知識分子公開討論時用法語,馬恩私下聊友情用德語,書信中多法語,馬克思與燕妮講法語(日耳曼地區方言內部差異過大?燕妮貴族緣故?)跟英國的工人們用英語……聽到影院里坐我後面的一位台灣觀眾說,他們的德語用詞跟今天有很多不一樣,想必電影是顧及日耳曼各邦間方言差異的。

(細節見功力)

影片最後一部分可以算是二人扛起左圈大旗。講了馬恩參加正義者同盟,於1847年倫敦會議上將之正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與起早《共產黨宣言》的事迹,以《共產黨宣言》作結。情節中恩格斯讓馬克思認識到了若不通過宣言這種簡單的讀本將思想傳播到工人群眾中去,寫再多的哲學也是徒勞的。

(知識分子馬克思的「流浪漢式掙扎」在這裡可見一斑,他何嘗不反感這種臉譜化的書寫,但他也很清楚「宣傳冊」和「宣言」的重要性。它必須不再是一個小圈子裡的智性活動,必須和普魯東的大部頭典型學者書寫分離開來。這是傳播學的實驗。試想,今天的藝術圈所使用的這種爛透了的,模仿知識分子書寫的,狗屁不的藝術行話,除了繼續神話藝術以外,又真的可以起到任何有效傳播的作用嗎?


有許多糾纏馬克思理論多年的質疑。他的理論演繹過程被後世學者拿著放大鏡觀察,在各種簡化版本中流傳,揪出了各式各樣的漏洞。他對於經驗事實的解讀也常常存在著偏差。今日資本主義的運轉機理之複雜,也遠超他當初的原始想像。他的某些「理論模塊」(比如勞動價值理論)被後世學術界有力證明是解釋力有限的。馬克思建構的這個理論框架存在大量局限性,他忘記談論的東西遠比他談論了的要多太多……

要知道,大千世界是永遠的迷思,永遠地變化萬千。人類的抽象能力一定是有限的,人類的「經驗材料處理系統」一定是能力有界的。

我從不迷信理論。我甚至可以同時欣賞兩種完全對立的理論。這不是理論的無用,而恰恰是理論有效性體現——我們努力嘗試建構不同的框架去理解這個極其複雜的經驗世界,這是人類認知進步的必要方法,雖然笨(在上帝看來),但也是唯一切實可行的辦法。馬克思搭建的腳手架,依然是精妙無比的巨廈,宛若晶體,極美無比。這是一種智力的形上探索,探索的卻是落地之事,它所成之事,必有局限,無它,世界卻是不同的。

昨天看到關於VR創作的一條新聞,我寫下:

技術的進步可以讓很多原本是問題的問題不再重要,不再重要也就意味著它不再構成問題。越來越多看似嚴肅的思考其實都是冗餘信息,沒用的,故紙堆都比那強。

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快的進步,使很多問題還在討論初階,就已經失去了繼續的必要,因為整個處境已經翻篇了,新的問題已經出現了,舊的問題即使處理完畢,也已經與現實無涉。

馬克思理論也當然處在這種近況中,但認知是有記憶力的。強化版總是在上個版本的基礎上再次起航再次建構。比如,你我不得不繼續在馬克思設置的各種問題框架里繼續討論下去,溢出框架也有明確的分寸感和精確感。馬克思使此類討論不再漫無邊際。

好的理論使問題具體。具體後才可以繼續啟發認知升級。

以上這些觀點,也代表了我目前的認知水平。

推薦閱讀:

從一月新番看對當今世界現代性的批判

TAG:馬克思主義 | 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藝術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