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熊玲:虛榮有何妨

一個窮人傾其所有要買富人區的房子,為了讓孩子跟富人孩子做朋友培養人脈,怎麼看?

聽上去,好像是這個窮人太渴慕虛榮、不切現實。

讓我我想起有個電視劇叫《春妞》,其中呂麗萍飾演的母親,是五十年代人。她生了七個孩子都是女娃,很遺憾沒有生出男孩,除此不如意以外,她過得很開朗,任何艱難困苦沒壓制她的笑容,關鍵的,是在整體的窮困時代,她活出了一種少見的滋潤,這令左鄰右舍對她充滿了--羨慕嫉妒恨。有人貶她「你這人就愛慕虛榮」,她說「咋啦,我這輩子能活到現在,全靠我的虛榮支撐著」。

人類早期為了生存,掠奪、殺戮...是人性所需。文明發展至今,虛榮、權力、愛、存在感,價值感的追求.....這些都是人性所需。

既然是人性所需,你可以虛榮嗎?其實每個人是有他自己的答案。

分析「一個窮人傾其所有要買富人區的房子,為了讓孩子跟富人孩子做朋友.....」,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結果未必好。事實上,這種掠奪能力似的教育是不可能有好結果。因為孩子的未來,是取決他的心智如何,這必然又取決於父母的養育里,是否重視了孩子的自我存在感、適應社會的能力等。而父母的大包攬,無形中扼殺的是孩子的天賦才能。

但,掠奪能力式的養育,專屬中國文化下的犧牲型父母,他們的活著都是為兒女,沒有自己。他們傾其所有的做法,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到成年,甚至到中年,自始至終都是他們「犧牲型父母」自己的一廂情願。

其原因,有他們意識的:我們的過去很辛苦,不能讓我的下一輩辛苦;我們過去很窮被人瞧不起,絕不能再讓後人步我們的覆轍。有他們無意識的:內心深處的恐懼。

從表面看,他們的做法是一種追求虛榮,不想輸給別人的逞強好勝。但本質上,是這類人的潛意識存在多種恐懼,首要是對貧窮的恐懼,曾經貧窮所致生活和精神上的痛苦,像可怕的魔鬼,已成為內心深處的陰影;再有因窮衍生出的恐懼--被貶、被踩、被吞沒;再深層次的,是死亡恐懼。

我們知道,憤怒,可以是人進攻、或進取的一種力量;恐懼,則完全可以是人不要命的勇氣。一個人能夠不切實際的傾其所有,可想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可笑的是這勇氣是莽撞。我只能說,一個人不要命的勇氣,是跟他/她內心的恐懼是等量的。

人性所有需求,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人人都有追求虛榮的權力。但也有,需求與條件匹配與否、需求與滿足需求的能力衝突與否,是我們應作以拷問的。

推薦閱讀:

真愛沒有缺席這一說
【概覽系列】《社會性動物》第一論——從眾
N+1 > N ?
我們為什麼會欣賞(或喜歡)一個人??

TAG: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