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館 | 是內衣還是刑具?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西方女子內衣演變史!(上)

歷史館 | 是內衣還是刑具?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西方女子內衣演變史!(上)

——《古今中外時尚潮流史》系列12

館長達人曾在《古今中外時尚潮流史》系列1中向大家介紹過中國古代女子的內衣,各朝代不盡相同的內衣體現了我國古代女子對美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天,我們轉移視線,來看看西方女子的內衣又是什麼樣?

19世紀末期

不穿內衣竟是大逆不道?

19世紀90年代,裙撐已經不再流行。而胸衣還在風行,它將整個胸部往上抬起,向前突出,但同時,又通過往下擠壓盡量使乳房下部呈扁平狀,以痛苦畸形的方式突顯女性的體形。這種胸衣限制了女性的一些行動自由——使她們如繆斯女神一般蒼白、柔弱和傷感。

這個時代的服裝雖然流行低胸露頸,但是胸衣上裝飾著許多褶皺,將女性的胸部遮掩得嚴嚴實實。胸衣有非常豐富的道德內涵,穿上這種緊身衣能使你身材挺拔,而且突出顯示不可征服的精神。

而內衣最本質的含義就是:放棄它意味著你在自我放任,除非你是個即將臨盆的孕婦,否則不穿內衣會被視為大逆不道的,哪怕你在家中,也不能讓自己赤身裸體。

這個時期在一些貴婦中還悄然流行著一種怪異的時髦——乳房穿孔,為了在乳頭上帶上小小的金環或者珠寶環,據說這樣可以美化胸部的輪廓,使曲線更趨於完美,在與衣服摩擦的時候還能產生一種快感。

這顯然與那個時代保守、嚴厲的道德觀格格不入,因此也註定它是命短的。

20世紀初期

現代胸罩的雛形出現

20世紀初期,這是內衣史上的一個輝煌年代。新款內衣的風格更加大膽,絲綢與蕾絲代替了維多利亞時期的細布、亞麻布和棉布面料。

內衣的價格不菲,而襯裙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勢利風無處不在,內衣儼然成為炫耀財富的工具,甚至連小孩也不例外。成人與孩子的衣服款式越來越相像,甚至連內衣也開始仿照小孩的款式,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們也開始推崇健康的時尚,但僅限於標新立異者和上流社會人士,因此運動型內衣在當時並不受人們的追捧。

內衣也受到平民階層的擁護,許多人讓無名的小裁縫依葫蘆畫瓢,但是這樣做難免存在一些令人感到遺憾的地方,比如做工粗糙,用廉價的仿蕾絲等。

也有一些聰明的女子在親手製作自己的內衣的過程中享受到極大的樂趣,她們用精美的羽毛加以點綴,巧奪天工,絲毫不比機器或專業裁縫的做工遜色。

20世紀10年代,西方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之中。雖說戰時的配給制是一種不得已的政策,但是對於女人們卻也因禍得福。為了適應這個時期更加健康、更加青春化的服裝,除去了緊身胸衣的約束,她們不得不除去身上的贅肉,因此,配給制在身材的塑造方面卻發揮了它的積極作用。

總體來說,這個時代的內衣較之過去顯得更加纖巧,沒有蕾絲的綴飾。據說在1912年,紐約當時的社交名媛凱爾斯·克勞斯閉讓她的法國女侍將兩條手帕縫在一起,再用一條絲帶做成肩帶,從而形成了現今胸罩的雛形。胸罩從此先後在法國、美國流行。

1917年內衣圖解

20世紀20年代,戰爭結束,新的時裝將女性從胸衣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意味著幾百年來,女性第一次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身體解放,這不僅是身體方面的飛躍,它還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

瑪麗·斯特普在英國開了第一家節育診所,在女性避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女性從此有了自主生育的權力。換句話說,女性對自己的身體和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權。

20世紀30年代,現代內衣雛形出現。設計師用布料將胸部向上「托舉」,但又不能暴露乳溝——這反映那個時代的電影灌輸給人們的「道德」框框。由於斜剪裁法將腰部收小,突出了胸部和臀部,使曲線美又回歸流行。但儘管如此,舒適還是人們最基本的要求。

對於大部分的貼身服裝來說,緊身胸衣最為理想,因為它沒有突出的介面,能完美地展示服裝面料的光滑,而且不會留下胸衣的印記。

20世紀中期

新樣式的胸衣出現

30年代中期,出現了緊身衣和彈力胸衣。對於大部分的貼身服裝來說,緊身胸衣最為理想胸罩除了在背部的用料上採用大量的鬆緊帶,其餘的部分都與現在的款式大致相同了。

在1935年,鐵線胸罩帶動了襯墊的發明,而弔帶襪仍然困擾著女性,除非她們不再穿襪子進行運動或旅行,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19世紀40年代,「導彈」狀胸罩開始出現。

在物資短缺的戰爭年代,內衣非常罕見,它和化妝品一樣成了奢侈品。婦女們試圖利用各種材料自己動手製作內衣。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降落傘的材質,但是這種布料做成的內衣非常粗糙,常常擦破皮膚,令人難以忍受。

20世紀50年代,女性的胸部成了時尚的焦點。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正如母親之於嗷嗷待哺的孩子,男人對於胸部的注意也僅次於對災難的關注。

在這個時候,好萊塢對內衣業的影響非同小可,伊麗莎白·泰勒在影片《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中那一席象牙色的襯裙,美艷無比。

隨著無帶晚裝的興起,無帶胸罩也應運而生,這在當時堪稱一大發明,因為在此之前,胸罩的接線與針腳都十分繁瑣。

無帶胸罩廣告

富豪霍華德·休斯發明了歷史上第一副襯墊胸罩,並由有著「美胸女神」之稱的簡·拉塞爾在1941年的影片《逍遙法外》中,將這一款胸罩推廣流行。

但是,由於人們對片中暴露了拉塞爾的乳溝議論紛紛,使該片遭到封殺,直到1965年才得以解凍。自此,襯墊胸罩才實至名歸。

20世紀60年代

女性內衣迎來新自由

緊身衣帶來了全新的觀念。年輕的女性再也不必像她們的母親那樣為了保持體形,而不得不穿著刻板的胸衣、繫上束縛帶了,她們可以穿的像孩子那樣自由自在。

迷你裙的出現敲響了老式胸衣的喪鐘,身體從橡膠和彈力線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女士們盡情的炫耀她們的大腿,恨不得將上衣也一剪兩半。

青少年也受到這股浪潮的影響。1960年開始有了專為少女設計的胸罩、吊襪腰帶和束腹衣。女性內衣品牌公司之一的貝利公司在60年代將TEENFORM引入市場,它是少女胸罩的雛形,專為學生而設計。它比一般的胸罩更為輕便,布料更薄,相當舒服,面世後在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在接下來的20年,青少年的內衣影響了所有的內衣潮流。1958年氨綸和萊卡的發明,使這種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內衣更上一層樓。

幾十年來,這種不含橡膠、抗拉力的氨綸和萊卡是服裝的主要原料。它們不受洗滌劑、化妝品以及汗漬的影響,而且可以染色,它們的出現為內衣製造業帶來了新的春天。

華納公司用萊卡製成的名為「生日套裝」的內衣,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流行先驅。這種具有革命性的、無縫線的內衣比較像泳衣。

連褲襪是60年代的另一個新生事物,因此無縫隱形內衣的出現也是一個自然的進程,然而那時候女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勢力正盛,女權分子甚至焚燒和摒棄內衣。就像「無胸罩式胸罩」一樣,無縫隱形內衣根本就是多餘的。

然而,陳舊的著裝習慣仍苟延殘喘,上點年紀的婦女們仍眷戀著她們穿慣了的內衣。直到1976年,產家才停止生產有活動弔帶的女士緊身胸衣,人們將它的淡出視作是70年代的一個小發明。

至此,西方女子內衣到70年代就定型了嗎?故事還沒講完,敬請期待館長達人帶來西方女子內衣演變史下期分解!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美妝博物館】,歡迎關注【美妝博物館】(ID: meizhuangbowuguan)——中國第一美妝博物致知平台,全方位解密美妝。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繫:meizhuangbowuguan@163.com


推薦閱讀:

二月河《落霞三部曲》讀書札記
戰鬥在白駝山中(二)
那個虐死西楚霸王項羽的少年(一)胯下之辱
《富蘭克林自傳》——開國元勛的個人努力與歷史進程。

TAG:美妝 | 歷史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