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燜鍋:NBER 市場的力量

圖片來源:youtube.com

百事公司2017年廣告系列劇《Uncle Drew》(Chapter 4),凱里·歐文主演。歐文現服役於NBA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論文鏈接:The Rise of Market Power and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這是論文大燜鍋的一篇推送

近幾個月宏觀經濟發生了一系列長期趨勢性的變化:一是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如工資和勞動參與率下降、勞動力市場的活力降低、就業流動減少等等;二是資本份額和產出增長的變化。過去的文獻對這一系列變化發生的原因提出了多種看法。Loecker和Eeckhout教授在他們最新的NBER工作論文「The Rise of Market Power and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則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即自1980年以來市場勢力(Market power)的增長來解釋這些趨勢。

市場勢力的存在普遍影響著福利和資源的分配。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擁有市場勢力意味著企業能以高於邊際成本的價格賣出產品並獲得更多的利潤。這除了降低消費者福利外,也影響著租金分配以及市場資源配置。

識別或度量企業的市場勢力大小有多種方法。作者使用De Loecker和Warzynski(2012)最新發現的方法,即從生產者的角度估計利潤加價(markups)。模型假定生產者追求企業成本最小化,包含給定時間點上每個生產者的可變生產要素投入的支出與收入之比(可直接在數據中觀察到)與生產要素投入的產出彈性,通過均衡可得企業利潤。這種方法的優點主要有兩個:首先,不需要對市場需求進行建模或規定生產者行為;其次,能夠充分運用公開的數據來進行估計。

從生產者的角度估計利潤加價的方法需要企業個體在一段時間的產出和投入數據,即企業面板數據。作者使用Compustat提供的1950-2014年間所有上市公司的數據,記錄了自1950年以來美國企業利潤增長的演變。這些上市公司覆蓋了美國的所有行業,雖數量不多但往往包含各個領域內最大的公司。故數據內的這些企業吸納了全國1/3的就業,並實現了約41%的銷售額。作者發現1960年至1980年期間的企業利潤平均漲幅相當穩定(約為1.2),從1980年開始大幅上漲。2014年的平均漲幅達到1.67,即平均一家企業的價格比邊際成本高出67%。這35年來,價格水平相較於成本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越來越明顯。從分布上看,利潤的高速增長主要發生在前10%的高標價企業(從1980年的1.4到2014年的2.6)而低標價企業利潤無明顯變化。跨行業增長模式沒有明顯變化,賣方市場勢力的增長主要是由小型企業利潤增加和行業內部加價導致的。

作者進一步討論市場勢力加強對宏觀經濟和勞動領域的影響,即市場勢力增長的一般均衡效應。假設上文的價格上漲幅度是給定的,利潤增加能自然地導致勞動份額下降,資本份額下降,低技能工資下降,勞動力市場參與減少,勞動力流動減少,州際遷移減少。作者指出如能正確考慮進利潤上漲,企業生產力並無下滑而是提高,只是產出增長率會下降。總之,結果顯示過去三十年中市場勢力的上漲與七大經濟長期趨勢在時間上是一致的。

廣受歡迎的知乎專欄「論文大燜鍋」每日推送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期刊最新內容。本帳號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教授及其團隊負責。歡迎媒體及學界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paperexpress@sina.cn。


推薦閱讀:

TAG:市場 | 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