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paceX 「獵鷹」火箭升空:永不放棄的瘋子和NASA都燒不起的錢

本文由 「AI前線」原創,原文鏈接: dwz.cn/7nAJtj

作者 | AI 前線編輯部

AI 前線導讀:」當地時間 2 月 6 日下午,SpaceX(太空探索)公司旗下的獵鷹重型火箭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美國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標誌著世界上推力最強勁的商業火箭成功完成首飛,而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實現了將其特斯拉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s)帶入太空的夢想。被外界稱作真實版「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為了自己的這個夢想付出了太多,但是看到了今天的成功,相信在他的心中,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埃隆·馬斯克的夢想清單

美東時間周三下午 3:45 分,SpaceX 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這艘被一些航天人士認為「永遠不可能」起飛的火箭,成功點火升空併到達外太空。更重要的是,兩個助推器在指定地點幾乎同時落地,完成回收工作,觀看了視頻的人,無不感嘆這一幕簡直像是科幻電影的場景。

馬斯克完成了特斯拉跑車飛入太空的夢想。在完成這件事情之前,總是讓人覺得困難大於希望,甚至是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取得成就之後,所有的困難都一下子被人們淡忘,似乎都不值一提。

而現在,你們的頭頂,所有地球人的頭頂,這八小時內,一輛特斯拉正在地球軌道上俯瞰著所有人。

燒錢的這十年

馬斯克被譽為是擁有超前眼光的傳奇人物,最早看到了電子支付的未來,創造了全球電子支付史上的第一家巨頭(也是目前毫無疑問 RMB 市場以外的寡頭:Paypal)。成為億萬富豪之後,他對享受生活毫無興趣,而是開始了他的另一個目標:死在火星上。

他成立了一家私人企業,現在有 5000 名員工,估值 215 億美元,無疑是人類史上最成功的太空探索私人公司。

回顧 SpaceX 成立的這十年,火箭計劃是多麼的燒錢;也因此在成功之前,多少人罵他是「圈錢」的騙子。

在項目開始運作的頭 10 年(2002 - 2012 年),SpaceX 花費了大約 10 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約 2 億美元是私人資金(馬斯克自己的的 1 億美元和其他投資者的 1 億美元),以及 NASA 支持的 4 億到 5 億美元。

2012 年 8 月,SpaceX 與 NASA 簽署了一項大型開發項目的合同,設計和開發「美國下一代人類太空飛行能力」載人航天艙,以便在 2017 年之前重新啟動美國太空載人的發射計劃。波音公司和內華達山脈公司也收到了類似的合同。 三家公司根據「空間法」協議通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商業機組人員綜合能力( CCiCap )計劃取得的進展,旨在最終為政府和商業客戶提供商用載人航天服務。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SpaceX 在 2012 年至 2014 年 5 月期間獲得了價值高達 4.4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截至 2012 年 5 月,SpaceX 公司在其第一個十年計劃中,已經掌控約 10 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私募股權投資 2 億,Elon Musk 注資 1 億,其他資本占 1 億,其餘來自長期開發合約。NASA 投入 4-5 億用於發射合約。2012 年 5 月,公司獲得 40 個發射合約,每個合約都已在簽訂時支付了訂金,很多還會隨著設備製造的進展支付額外的費用。

2015 年 1 月,SpaceX 從 Google 和 Fidelity 籌集了 10 億美元的資金,換取該公司 8.333%的股份,確定公司估值約為 120 億美元。

本次獵鷹重型火箭的發射任務暫時沒有公開具體的花費,但是我們得到了一些有關獵鷹未來盈利方式的消息,消息稱:SpaceX 的目標是以每架約 9000 萬美元的售價銷售獵鷹重型火箭。(單核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每架售價約 6200 萬美元。)通過重新使用獵鷹重型助推器,SpaceX 希望大幅度降低重型太空任務的成本,使其接近獵鷹 9 號任務的成本。

燒起錢來,NASA 都怕

在美國航天航空學會的一次推進器會議上,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 的載人項目負責人,Bill Gerstenmaier 在公眾場合承認了一個事實——NASA 可能沒有足夠的錢推進科研,以便最終將人類送上火星。

NASA 2016 財年的具體預算顯示,NASA 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探索系統開發 (Explor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中,這其中就包括了未來可能擔負火星登錄任務的 SLS 火箭。據 Wikipedia 的公開數據,仍在研製中的 SLS 火箭僅僅在 2011-2015 年就已經花掉了 77.5 億美元的 NASA 預算。每次發射將再花費 10 億美元,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為 SLS 火箭「掏空了」NASA。

相比於「無底洞」SLS 火箭,目前已經數次承擔 NASA 發射任務的 SpaceX 已經擁有了成熟的 Falcon 9 火箭,同時還將每次發射的成本壓縮到了 6200 萬美元......

SpaceX 叫板波音

2014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他們已經與 SpaceX 和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波音公司達成了合作關係,並將與後兩者一起打造「太空的士」將美國宇航員運送到國際空間站,其中 SpaceX 公司的項目是第二代載人「龍」飛船,波音公司的是 CST-100「星際客船」。美國進行該項目的初衷,是由於當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往國際空間站運送宇航員的時候需要與俄羅斯合作,但俄羅斯方面的收費相當之高,一個座位就價值 7100 萬美元。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保證未來十年能不間斷地運送宇航員至太空,美國開啟了火箭軌道商業化項目,與 SpaceX 和波音簽訂了更多訂單。

如今,SpaceX 於近日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獵鷹,若 SpaceX 能夠保證獵鷹重型火箭的可靠性,該火箭便可被美國國防部用來發射國家安全衛星,還能幫助 NASA 開展太空探索。同是 NASA 重視的商業夥伴,NASA 與波音相比有哪些特點呢?

對比之下,SpaceX 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善於創新,壓低成本

spaceX 的優勢體現在回收臨界,因為回收可以至少減少 70% 的成本,流水線工業生產也使得 spaceX 火箭的利潤極高。以此次發射的重型獵鷹為例,作為人類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近地軌道達到 63.8 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達到 26.7 噸,地球火星轉移軌道達到 16.8 噸,甚至可以把整整 3.5 噸的載荷送到冥王星軌道上去,如此功能強大的火箭發射報價竟然在 1 億美元以下,甚至會低至 9000 萬美元,僅比獵鷹 9 號提高了 45%。這就使得本來已經在發射報價上擁有巨大優勢的 SpaceX 擁有了更強的議價能力。

星際運輸系研發費用較低

波音公司 CEO 丹尼斯·米倫伯格表示,目前,波音正在設計開發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據估算 SLS 的前期開發經費就得燒掉約 600 億美元!而且,這筆費用還不包括航天器、深空太空艙,以及火星表面居住設施的研發製造費用。相比之下,馬斯克的火星計劃就顯得"簡單暴力"多了,SpaceX 將一次性運送 100 個"殖民者"到火星上去。馬斯克稱其火箭推力將是 SLS 的四倍以上,而且在 2020 年左右計劃開始執行之前,馬斯克對他的火箭項目也十分上心,不惜砸下重金實現他的太空夢。據悉,SpaceX 方面為赤龍計劃投入的資金將達 3.2 億美元,但前期只需要約 100 億美元的研發費用。

馬斯克的光環

馬斯克本人的光環巨大,引起 NASA 的關注不足為奇。這位「鋼鐵俠」擁有瘋狂的太空夢想,他披露的登陸火星計劃,10 年後出發,行程 80 天,「船票」只要 20 萬美元就引起熱烈討論,每年的聖誕節來信也會收到巨大的關注,刷爆朋友圈和社交網路。

相比之下,波音方面也並不遜色。

基礎深厚,技術可靠

雖然波音以民用航空為大家所熟知,但其在航空領域的探索已經很早就開始了,土星五號的第一節就是波音建造的。

2000 年 1 月,波音公司與通用汽車公司達成協議,出資 37.5 億美元收購其下屬的休斯電子公司航天和通信業務部,從而使波音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業衛星製造商。波音公司還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波音項目經理聲稱「每個美國載人航天器都是波音與 NASA 合作研製的產品」,這其中就包括迄今人類所建造的規模最大的載人航天器、目前唯一在軌的大型航天器——「國際空間站」。在這項計劃中,波音公司是 NASA 的主承包商。

資金

波音在資金方面比 spaceX 的優勢大得多,從 NASA 手中可以拿到不少的錢,資金充裕。相比之下,雖然美國宇航局曾表示,他們會為馬斯克的 2018 年火星遠征項目提供技術支持,為「龍」飛船(赤龍計劃)項目投資 3200 萬美元,但 SpaceX 的航天項目整體上還是私營性質的,目前只能主要靠自己籌資,要面臨概念性項目開發優先順序的挑戰。

在火星登陸計劃中,spaceX 和波音公司你爭我趕,到底誰會第一個把人類送上火星,我們拭目以待。

三起三落,跌跌撞撞

今天獵鷹重型火箭終於成功發射,帶著馬斯克心愛的櫻桃色 Tesla 跑車奔向太空,兩枚助推器同時落地,完成回收,落地姿勢堪稱完美。P.S. 這兩枚助推器已經是第二次執行任務,此前搭載的是獵鷹 9 號。

這不是演習,不是科幻片,不是宣傳視頻,而是真實發生的一幕。

終將科幻變為現實的馬斯克和 SpaceX,一路走來歷經坎坷。

重型獵鷹火箭高 70 米(約 20 層樓高),寬 12.2 米,起飛重量 1420 噸,標稱近地軌道運力高達 63.8 噸。如果首飛成功,該火箭將成為現役運力最強的運載火箭(當然,現在它已經是了)。該火箭構想最早出現於 2004 年,從 2013 年開始,年年都號稱要首飛,結果年年推遲,設計改了又改,首飛推了又推。即使首飛箭已經在發射場就位了,卻因美國兩黨掐架,政府關門這種「飛來橫禍」的影響而遲遲不能進行靜態點火測試。可以說重型獵鷹一路走來,幾乎和 SpaceX 一樣,坎坷多到數不清!這款火箭最初在 2011 年首次曝光時,SpaceX 還僅有獵鷹 1 號一款運載火箭。

獵鷹 1 號運載火箭從 2005 年下半年到 2008 年 8 月,曾經有過三射三炸的糟糕記錄,幾乎淪為業界笑柄。尤其是在 2008 年 8 月 2 日進行的第三次發射,由於發射後異常振動導致的分離故障,將分屬美國國防部和 NASA 的 3 枚立方星,以及 208 名在生前希望死後遺骸能進入太空的顧客的骨灰統統燒毀在了同溫層內。其中包括曾經出演著名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的美國已故演員詹姆斯·杜漢和阿波羅 7 號飛船的宇航員戈登·庫珀。

不過,隨著梅林 1C 發動機投入使用,原本折磨 SpaceX 的發動機燒穿問題得以解決。2008 年 9 月 28 日,SpaceX 使用一枚第一級改用獵鷹 1C 引擎的獵鷹 1 號運載火箭,在誇賈林環礁發射基地,將一塊 165 千克的配重成功送上進入近地軌道。在創下了「三連炸」劣跡並撒掉了 208 人的骨灰後,獵鷹 1 號火箭終於實現了成功入軌,並且在 3 個月後 SpaceX 就收穫了 NASA 總值 36 億美元的國際空間站貨運合同。

如果你以為事情就這麼一帆風順的發展下去,那就大錯特錯了,電影也不會這麼演的嘛。

重型獵鷹火箭和火箭回收,都是馬斯克一直堅持的理念,但是 2015 年和 2016 年兩次連續的爆炸事故,讓公司的發展陷入困頓。尤其是 2016 年 9 月 1 日公司獵鷹 9 火箭突如其來的驚天一炸,徹底把這個夢擊得粉碎,公司一夜之間再次跌下神壇,各路負面消息一時間充斥媒體,各路媒體滾動報道,開啟集體看笑話模式。

他們曾經這樣失敗過(2016 年 9 月 1 日,Amos-6 爆炸事故)

也曾經這樣失敗過(2015 年 7 月,CRS-7 解體事故)

還有這樣(回收失敗)

還有(ABS-2A 和 Eutelsat 117 West B 一箭雙星任務,回收失敗)

還還有(2015 年初,Jason-3 任務後回收失敗)

屢射屢炸、屢炸屢射,數次火箭爆炸給馬斯克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但是鋼鐵俠的名號不是白給的,每一次馬斯克都挺了過來。正如這次馬斯克通過在太空中賓士的 Roadsters 的觸控屏給全人類送上的彩蛋:Dont Panic!(不要驚慌) ,這是馬斯克家的家規第一條,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要驚慌!即使夢想要耗盡家財萬貫!他用事實證明,實現夢想除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力與堅持。2016 年 9 月 1 日,Amos-6 爆炸事故之後,歷經 3 個月的事故調查,SpaceX 於 2017 年初恢復了火箭發射,並在 2017 年交上了 18 次發射全部成功的傲人答卷!這才有了今天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重型獵鷹火箭。

曾有人在知乎上提出了一個關於 SpaceX 的問題:「為什麼知乎的航天愛好者對於 SpaceX 有近乎於「宗教膜拜」式的推崇,容不得對 SpaceX 的半點質疑?」,這裡援引自知乎航天話題優秀答主「asdf」的回答:

夢想終成,目標是星辰大海!

歷經三起三落,馬斯克的夢想隨著「獵鷹」飛向了星辰大海,他的決心也隨著回收火箭的落地變得越發堅定。

還記得幾個月前的那段採訪嗎?

當看到自己當年的偶像,那些激勵自己選擇飛向太空的人向自己的夢想扔石頭,不顧一切地想要阻止馬斯克去完成他們曾經激勵自己去做的事,馬斯克哽咽的說不出話。如果說一開始,馬斯克是為了讓自己心中那些英雄的夢想延續,那麼今天的馬斯克則是為了完成自己飛向太空的夢想。

回想當初,在回收火箭計劃宣布的時候,人們說馬斯克在痴人說夢;在回收火箭計劃遇到了失敗,人們嘲笑說有的人根本不懂技術;當回收火箭成功落地的那一刻,所有人才相信這是真的有可能實現的。馬斯克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總有人在一旁嘲諷,就連今天獵鷹成功發射之後,還有人在嘲笑:還不是有一級火箭沒收回來,說什麼影響全人類,不過是宣傳的炒作而已。

燕雀永遠不知鴻鵠之志。

他們不知道馬斯克曾經只用了十萬美金就早出來了一艘火箭,他們也不會知道馬斯克發射獵鷹重型火箭實現了幾乎同級別火箭的最低成本。SpaceX 一直致力於節約地球資源,所以才有了特斯拉、有了獵鷹系列火箭、有了火星移民計劃······SpaceX 今天的成功讓人類離遙遠的宇宙更進了一步,同時為全球的航天事業提供了新的、可實現的想法與思路,這一項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是全人類。

在這張照片出來之後,有人開玩笑說:其實坐在這輛車上的就是埃隆·馬斯克,留在地球上的那個才是 AI 控制的。或許在馬斯克心裡,自己此時正坐在這兩紅色跑車上遙望地球,聽著那首《Space Oddity》駛向更加遙遠的太空深處。

對了,馬斯克還留下了一個有些浪漫的小驚喜:

這塊線路板上寫著:地球人類製造

更多乾貨內容,可關注AI前線,ID:ai-front,後台回復「AI」、「TF」、「大數據」可獲得《AI前線》系列PDF迷你書和技能圖譜。

推薦閱讀:

在spacex工作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伊隆馬斯克是偉大的英雄還是狡猾的騙子?
除了SpaceX,埃隆·馬斯克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事
殖民火星補完計劃2.0,來自馬斯克
馬斯克的根

TAG:Spac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