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很多了!
下這個「咒」的不是我,
是受全世界愛戴的繪本大師五味太郎!
寶仔今年5歲2個月了。現在想約個同齡孩子作伴玩耍是越來越難了。一到周末,同齡的孩子都學鋼琴、學奧數、學這學那去了。只有我家娃閑著沒事還在玩玩玩!
人生不是只有上學一件事!
日本最暢銷、海外知名度最大的繪本大師五味太郎曾說:現在的媽媽都想以後的孩子有出息,這很狹隘,因為以後「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很多了。
這位特立獨行的繪本作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沒出息」的只讀到高一,二女兒初中沒畢業就退學了。這對於焦慮的中國父母而言簡直難以想像。
可在五味太郎看來,人生,就是尋找自己的位置。每個人有不同的活法。但遺憾的是大城市的人生活方式已經規範化,只有這樣一種。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階層接近固化,年輕人看似越來越沒有出路,生活需要我們獲得的感知能力便越來越高。
而歷史進步的速度是遠遠超過我們想像的,對於將來變成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曾經全球最大的手機公司幾乎蕩然無存;曾經以為了不起的職業已然成為歷史;曾經黃金時代50年的香港走向了沉沒;當下被視為金飯碗的行業可能不久就被人工智慧取代......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20年後,我們用20年前的見識,來指導孩子未來20年的成長,這樣的未雨綢繆,真是庸人自擾。
那麼,對孩子來說什麼能力才最重要?自己感受生活、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最重要。與其每天盯著孩子作業本上答錯的算數題,不如教會孩子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能生存下去的勇氣和能力。對孩子來說,去感知變化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像思考自己的人生一樣思考孩子的人生。
當我們談論教育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是小升初?市重點?鋼琴奧數?公立私立?
還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品德?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健康?
抑或是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而其實大部分時間談論到教育,我們都感到很神秘!很抽象!很焦慮!
▼
原來我們看了那麼多育兒書,
依舊擔心教育不好一個娃。
看見同學參加了這個班,看見閨蜜去上了那個課。我們內心便焦慮起來,怕錯過什麼,也從眾的跟風一起上。其實有沒有課外班不是重點,學不學習更多的課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教育本身。
我承認自己是個很懶的媽媽,陪練鋼琴陪寫作業,都是我不愛干不想乾的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需要多麼堅定的內心,才能不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他們的前途,到底由哪些東西決定?
這是一個格局問題。當我們把教育的格局定義於對人生和對世界的理解的時候,就自然減少了很多的心理壓力。
不要緊盯著孩子每天的作業和每次的成績;關心一下他們真正的興趣,了解他們的天賦所在;最終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價值,讓他們的生命從此找到意義。這才是家長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而且,這做起來可比你呆若木雞的陪練琴,著急上火的盯作業要輕鬆得多啊!
你的孩子太有可能是學渣了。
你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有出息,是為了什麼?
如果是因為考上好大學、參加好工作、賺得了更多錢,那麼可以說這些和孩子學習好不好沒有直接關係。
如果是因為未來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那就更不成邏輯。
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99.9%的概率上不了清華北大,去不了哈佛劍橋?他們從念書的第一天起,就有99.9%的可能性,是註定失敗的,是註定被淘汰的!
所謂競爭帶來的成功永遠是少數人,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淘汰掉多數,成就少數。我們總在一次次的求學路上被淘汰,而那些被淘汰掉的生命,人生才剛剛開始。
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一場高考,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人面對未來,選擇的機會好像只有高考這一條路可走。這個牢不可摧的法則,讓絕大多數人成為了失敗者,並接受了自己的失敗。
我就是一個不擅長考試的人,從小學渣一枚,我當的心服口服。可是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個科舉考試製度,認為一旦進入一個好大學,就如同中了進士,未來一切榮華富貴都會隨之而來的妄想現在不成立了。
考試成績好,說明你有」擅長考試「的能力,說明在這套標準的評測下,你贏得了其他的同學。這是在「對知識的掌握」的範疇里的評測,並不是在「知識的使用」上考量的。雖然」擅長考試「的人里有很多是」真正學習好「的人。但是,還有很多擁有優秀能力的人,不擅長考試。還有很多實際上有用的能力,考試是永遠不考的。比如,好奇心、創造力、社交能力、營銷能力、動手能力、整合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公眾表達的能力…… 這些根本沒有在考試中體現出來。這意味著,許許多多擁有這些寶貴能力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進入到好學校里。
一個人的成長、事業的成就、生活的幸福,根本不能用公式去套。唯一能套用的規則就是,去尋找自我的價值。這才是教育的本質。我們的教育過程就是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價值的過程。
一個人,只要找到了自我的價值,也就知道了要去學什麼,想去做什麼;當他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的時候,自然會不斷學習;只要他這樣堅持下去,成就一件事,並且獲得財富和地位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當我們真正明白教育的意義,在面對孩子的成長,無論是早教班、培訓課,小升初、找工作,所有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我們還會焦慮嗎?
人生沒有起跑線,按照自己的節奏,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才是你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
孩子們都有糾正自己人生方向的願望,把這個能力和勇氣教給他。
相信我,你所認為的被世俗偏見看待的「有出息的孩子」將越來越少,那種不被「考試成績」所看到的更多的人生閃光點才是照亮你孩子未來之路的明燈。
給你推薦一部印度的電影:
《Hindi Medium》(起跑線)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印度人專門為中國家長拍的。裡面的每一句台詞都是我們每一個家長逃不開的課題。
看後也許你會對擇校的問題豁然開朗。
給你推薦一本書吳軍的書:
《大學之路》
與其說這本書是《留學聖經》、《擇名校寶典》,不如說是《父母指南》。這本書記載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在美國上大學,特意考察了美國十幾所名校的經歷。看完這本書,你不僅可以知道美國名校的所有現狀,還能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
你自然也就會對孩子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有了清晰的認識和規劃。就算孩子未來不去留學,你也可以通過名校的錄取標準,教學理念,來修正自己對孩子未來的學習。
但這本書真正的價值遠不是講擇校,而是講教育。遠不是在講大學,而是在講人生。它教給你的不是如何獲得知識和學位,而是如何找到自我的價值和幸福。
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和本領,
而在於激勵、鼓舞和喚醒。
與孜孜不倦的養育者們,共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樣來了
推薦閱讀:
TAG:做個有出息的男孩書籍 | 北大清華 | 育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