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節來了!第一波賞梅的哭著回來了……

2018年的第二場雪還沒有融化,就立了春。

對南京人來說,立春這天還有一個重磅消息:梅花節來了!

賞梅南京人立春之後的頭等盛事。今年的梅花節從2月4日一直持續到3月11日,長達一個多月的賞花期。梅花山很快人從眾……

貼心的是,原本平時70元/人的明孝陵景區門票,梅花節期間會下調到60元/人次。

頂著零下7度的寒冷,我先來一波實探。然而,一到梅花山就有點懵……

/ 梅花節來了,花還沒開好 /

地鐵苜蓿園大街2號口出來,公交轉315路,明孝陵下車。

從景區的一號門進入,一進門就是深秋刷屏的石象路。落葉繽紛的季節,石象路隨手一拍,就是一張城市名片。

還沒融化的雪給石馬、石象、石駱駝披上了一件白色披風。這個季節的它,大概是一年當中的顏值低谷。

當然,賞梅才是正經事。梅花節來了,腦補的是滿山遍野梅花開得正好。結果,跟人如織,花如海的畫風不同,眼前的梅花山是這樣的——

我有點方。湊近看,第一波早梅才剛剛探了個頭,滿枝的花骨朵。

工作人員解釋說,今年氣溫偏低,梅花成片開放,還得再等半個月左右。

/ 踏雪尋梅 /

第一波早梅,以宮粉梅和江梅為主,帶來了晴暖新生的春日氣息。

宮粉梅,顏色如其名,或深或淺的粉紅色,花瓣多且層層疊疊。

密密匝匝的花骨朵,足以想到半個月後滿山梅花的壯觀。

此刻,踏雪尋梅的攝影師們已經架好了長槍短炮,第一批最佳機位即將被解鎖。

除了梅花,總有燕雀闖入鏡頭。撲扇著翅膀,帶起一樹的熱鬧。

還沒融化的雪映襯著梅花,有一種靜待花開的溫柔。隨手一拍,都是電腦或者手機壁紙的即視感。

/ 博愛閣、紅樓藝文苑,打卡重點 /

博愛閣是梅花山的最高處,也是攝影師們鍾愛的取景地。梅花當前景,博愛閣為背景,每個角度都很完美。

博愛閣的旁邊,不留神便會路過一棵梅王。敢在梅花山稱梅王,樹齡是關鍵。

轉一個身,積雪覆蓋著觀梅軒的廊亭,甚是美貌。對民國往事了解的,從橫額上孫科題的「放鶴」」二字開始,能講上一大段民國往事。

觀梅軒的東側,兩株情人梅依偎在一起。每年一到情人節前後,就謎之應景地綻放了。眼下,正是含苞待放的姿態。

紅樓藝文苑,最佳拍照地!亭、台、橋、榭,梅花叢掩映花窗軒榭,朋友圈九宮格都不夠PO的。

/ 不賞梅的春天是不完整的 /

炸裂的少女心在梅花山醒來。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找到了一株早梅,一手扶著樹枝一手舉著手機拍照。

要離開南京的老夫妻,讓幫忙拍一張合影。

他們每年都會來一趟梅花山,在同一株梅樹前拍一張合影。今年要去外地帶孫子,等不及梅花綻放,為了不留遺憾,他們合影計劃提前了。

對南京人來說,不賞梅的春天是不完整的。

不想在梅花山被擠成春泥,也可以選擇古林公園雨花台梅崗。古林公園的梅花開得最早,梅嶺是最佳觀賞點,長槍短炮必爭之地在晴雲亭。而梅崗就更小眾了,位於雨花閣後山坡,藏在深閨,有世外之美。

接下來的一個月,準備好朋友圈被梅花刷屏吧!

攝影 / 鎵明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南藝,點燃了一座城!
如何優雅地說南京話?
在南京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南京生活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技巧呢?
跑了一趟河西院區,被兒童醫院支配的恐懼消失了……

TAG:南京生活 | 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