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如何知道動物在想什麼

狗的情感與認知 系列之(七) 上篇

文/ @南瓜落落

謝謝 雎雎外婆 在寫文和畫圖中提供的幫助=w=

  • 我們知道動物聰明,但有時候它們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聰明

二哈:嗷嗚嗷嗚嗷嗚!人(感動地內牛滿面):我的狗會說I love you了!

喵:喵喵喵喵!人(趕緊錄像發微博):我的貓跟我說它想吃牛肉麵面!

有一個專門的單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叫做anthropomorphism,是不是看不懂?如果大家去搜索這個詞,會發現中文解釋叫「神人同形同性論」,是不是還是看不懂?=w=作者第一眼看到這個翻譯也是懵的。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人們相信那些自己想像出來的神明和自己有著相同的形象和相同的性格。就比如各大宗教里的神/佛祖/菩薩都長成人類的樣子,也和人類有著一樣的喜怒哀樂。在動物學的語境下,這個詞也可以簡單翻譯成「擬人論」,即,我們會不自覺地把人類的特質賦予動物身上,比如覺得家裡的汪和喵會說話,也會在新聞上看到類似「海龜每年回到同一地點看望救命恩人」這樣的故事。

圖1. 我們傾向於把人的特質賦予很多事物,動物,神明,甚至是石頭。這是位於青島海灘的一塊石頭,因為「酷似老人」被稱為「石老人」。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但實際上當動物在做出這些讓我們感動或者驚訝不已的行為時,它們的心理活動是不是真的和我們預料的一樣呢?

20世紀90年代的一個英國動物學家和心理學家Lloyd Morgan,就嘗試著從自家的汪身上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Lloyd Morgan家的汪會做一件看上去很「聰明」的事情,會自己開門。然而同樣是「開門」這個行為,背後卻可能有不同的心理機制。當一個成人看到一扇關著的門,可能會想,這扇門是由門閂關上的,因此我只需要打開門閂,門就開了。然而通過Lloyd Morgan對自家汪的觀察,他發現,汪雖然也會開門,但汪的「開門」動作卻是由不斷地碰碰這裡撞撞那裡,最終偶然發現「啊!碰那根木條門就會開!」來習得的,而並不像人類這樣對於門閂和門的關係有著更深層次的了解。

圖2. 狗開門的時候在想什麼?圖片來源:doggietalent.com

Lloyd Morgan也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摩根法規(Morgan』s Canon),也就是動物學版本的奧卡姆剃刀定律,即,在任何情況下,如果一個行為可以用心理等級較低的心理功能來解釋,那麼我們就決不用心理等級較高的功能來解釋它。就像汪開門的例子中,「開門」這個行為可以用簡單到幾乎不需要任何認知能力的「試錯-習得」來解釋,我們就不應該先假設汪是由於完全理解了門和門閂的關係才學會了「開門」這個動作。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動物的某個行為背後究竟是由怎樣的心理功能作為支持呢?

  • 實驗的重要性

說到底, 「認知心理」本來就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在心理學上,我們通常把「認知」比作一個黑盒子,我們只知道進去的是什麼,輸出的是什麼,卻看不到黑盒子裡面發生了什麼。

就像上文所說,同樣的行為有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心理活動所導致的,而要區分究竟是怎樣的心理活動導致了某個個體的某個特定的行為,對於人類尚且有可能直接詢問,對無法開口說話的動物就需要靠實驗來完成了。

圖3. 心理過程是不可見的,往往需要通過實驗的手段來研究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來自一位羅馬的靈長動物學專家Elisabetta Visalberghi對卷尾猴做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實驗人員在一根透明的管子里放了一顆花生。猴子想要吃到花生,但他們的手是無法伸進管子里的,這就要求他們學會通過把一根棍子伸進管子里的方法使花生從管子的另一端掉出來。然而這個任務的難度在於,在管子的中間還有一個凹槽(當然也是透明的),如果把棍子從靠近花生而遠離凹槽的一端伸進去,花生就會被棍子捅到凹槽里,對猴子們來說就再也拿不到花生了。因此它們需要學會的實際上是「把棍子從遠離花生而靠近凹槽的一端伸進去才能吃到花生」這件事。

圖4. 卷尾猴吃花生實驗示意圖。圖片來源:找不到合適的圖只好自己動手畫的絕望的作者

研究人員發現,在用來實驗的四隻卷尾猴中,三隻都沒能理解管子和花生和棍子的關係。它們只是隨機選擇管子的一端就把棍子伸了進去,吃到花生當然開心,吃不到花生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然而剩下的一隻猴子卻似乎學到了研究人員想讓它們學習的東西,總是能選擇管子正確的一端伸進管子,總是能吃到花生。

於是我們現在有了一隻在上文情境中可以吃到花生的猴子,以及一車皮關於它是作出了怎樣的判斷才最終得到花生的假設。字數限制,我們就挑出其中的兩個假設來看。

假設A(距離假設):

把棍子從離花生遠的一端伸進去 –> 得到花生;從離花生近的一端伸進去 -> 失去花生

假設B,也就是猴子像我們人類一樣,深刻理解了花生和洞和重力的關係(重力假設):

把棍子從靠洞的一端伸進去 -> 得到花生;從靠花生的一端伸進去 -> 失去花生。

圖5. 對於假設A:距離假設的驗證實驗示意圖。圖片來源:Visalberghi & Fragaszy, 2006

對於那隻在第一個實驗中總是能成功吃到花生的猴子來說,究竟哪個假設才是它用來做判斷的依據呢?為此研究人員設計了第二個實驗。如圖5所示,相比起第一個實驗中管子上的洞總是在中間,而花生在靠近右端或左端的位置,第二個實驗里,管子上的洞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如果猴子使用的是假設B的邏輯,那麼無論管子上的洞的位置如何變化,它都依然應該能夠將棍子從正確的一端伸進去,從而拿到花生。而如果猴子使用的是假設A的邏輯,那麼在b和d的情形中花生就會被推到洞里再也拿不出來。而這正是第二個實驗所發現的結果。事實證明,卷尾猴就算能在第一個實驗中表現得很「聰明」,學到我們認為它們應該學到的東西,也並不代表它對於應該如何取得食物的策略,以及對重力的理解,和我們預計的一樣。

另一個實驗也驗證了這一猜想。Visalberghi和她的同事只做了一個很簡單的改變:他們同樣是用一根有洞的管子,但這次他們把洞朝上了,也就是說,無論猴子把棍子從哪個方向伸到管子里去推花生,都是可以夠到花生的。然而這次,那隻之前學到了正確得到花生的姿勢的猴子依然用了和之前一樣的方法,每次都把棍子從離花生更遠的一端伸進去。

而在同樣的實驗中,人類的三歲小孩就能輕易地作出「不能把好吃的推到洞里」的判斷,從而在各種不同的情形中都輕易拿到食物(Visalberghi & Limongelli, 1996; Want & Harris, 2001)。要說卷尾猴做出這樣的判斷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他們的生存環境中很少出現「在移動食物的過程中食物會突然不見」這樣的事情(Fragaszy & Cummins-Sebree, 1999),不過那是後話了。

  • 結語(太長不看降落點)
  1. 不要輕易把人的思維、情感賦予動物,很多時候動物的想法和人類是不同的
  2. 摩根法規:如果一個行為可以用心理等級較低的心理功能來解釋,那麼我們就決不用心理等級較高的功能來解釋它
  3. 心理過程是個「黑盒子」,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從外部來判斷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4. 要想知道動物行為背後的真正想法,實驗是最好的探索方式

參考文獻:

Fragaszy, D., & Cummins, S. (1999). Prediction of movement by capuchins.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49, 53-54

Visalberghi, E., & Fragaszy, D. (2006). What is challenging about tool use? The capuchin』s perspective. In Wasserman, E. A., & Zentall, T. R. (Eds.). Comparative cognition: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s of animal intelligence. (pp. 529-55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Visalberghi, E., & Limongelli, L. (1996). Action and understanding: Tool use revisited through the mind of capuchin monkeys. In A. Russon, K. Bard, & S. Parker (Eds.). Reaching into thought: The minds of the great apes (pp. 57-7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t, S., & Harris, P. L., (2001). Learning from other people』s mistakes. Child Development, 72, 431-443.

我的其他文章在這裡,歡迎來戳:

南瓜落落:心理中的「觀察者效應」——壓力狀態下我們會表現更好還是更糟?

南瓜落落:我們不聰明,但我們蠢得很有規律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其他平台:

微信公眾號:腦人言(ibrain-talk)

新浪微博:腦人言


推薦閱讀:

心理學研究要掌握的三項基本研究方法

TAG:心理學 | | 實驗心理學 |